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1《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说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四课说课教案
第四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课前部分
1.教情分析:
(1)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
发展的影响.。

(2)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与第三课探究的是同一个问题,即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问题。

第三课侧重从中央与地方斗争的角度讲述,而本课则侧重从皇权与相权斗争的角度讲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对我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比较完整的认识,也为在以后学习第二单元,进行中外政治制度的对比提供了可能。

(3)教学重点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与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

(4)教学难点
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

2.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刚入学不久,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高涨,再加上初中就学过相关内容,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3.、教学目标:
了解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北宋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
阁, 清代军机处的设立等知识. 通过引导学生对各个朝代中枢权力机构设置的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亲自动手画图、上台讲演等方式培养
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的能力。

4. 教学工具和方法
制做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示法、讨论法、诱导法、情景教学法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出秦始皇、明太祖和雍正皇帝的图片,引出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问题。

【讲授新课】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演变
内容分析:该目讲述了我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形成及演变情况,主要包括两个大方面,一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此为本节重点,主要讲述了三省六部的含义,职责、彼此关系、作用等方面。

二是三省六部制度的沿革,主要包括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和元代的一省制。

透过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可以看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衰弱的史实。

教法设计:鉴于该处为本节重点,故采取发挥学生自主性,反复学习,层层突破的方式,具体设计流程如下:(1)初步学习:看书,动手画出唐宋元三代
的中枢权力体系图。

(2)深入学习:再看书,动口说出每幅图所反应的历史信息(3)问题探究:动脑思考两个问题:①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②三省六部和三权分立的不同。

这样层层深入,逐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二:明朝废除丞相和设立内阁
内容分析:丞相制度的废除和内阁的设立都发生在明朝,而且存在连续性,因此把这两处内容放在一起。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发生在胡惟庸案后,但胡案仅仅是一个借口或导火线,并非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源,实质上是丞相制度的存在威胁到了皇权,不利于其专制统治。

经此变故后,六部直属皇帝,皇权进一步加强。

但也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即皇帝个人根本无力处理完所有繁杂的政务,于是内阁的设立便提上日程,内阁萌芽于明太祖时期,至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其地位逐步上升,由一个皇帝的顾问机构变成了手握“票拟”大权的重要中枢机构。

可见至明朝时,皇权在与相权的斗争中已取得完全的胜利,专制皇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教法设计:本节内容较简单,记忆较容易,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鉴于此,可以让学生先自学教材相关内容,记忆相关知识,然后可以就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利弊,引导学生进行辩论,以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

至于明朝的内阁,可以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填一个表格,以记忆相关的知识,然后教师通过对“票拟”和“批红”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明的内阁与当前西方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三:清朝的军机处
内容分析:本目讲述了清朝军机处设立前和设立后的相关历史,并分析了军机处设立所带来的影响。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军机处设立前的清朝中枢机构。

这一机构主要由皇帝、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组成,皇权受到限制,而且处理效率也相当低下,这也正是设立军机处的背景。

二、军机处的设立及其职权、特点。

军机处的设立起初是临时性的,为处理西北军务而设,职权亦不大,后职权不断扩大,但也只是跪奏笔录,实为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军机处的作用:因手续简化而提高了办事效率,因完全听命于皇上而加强了专制皇权。

教法设计:(1)设置情景:假设你是一名导游,请写一篇关于清朝军机处的导游词,并上台宣读,随后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记住相关的知识,又可以培养活学活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效果应该不错。

(2)交流与体会:将本节内容放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中,让学生去体会并交流。

具体做法如下:打出14—18世纪西方变革的相关图片,大致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和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等,让学生将其与明清时代的中国做对比,并说出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通过这种交流,相信学生可以对专制皇权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再回到课标的要求上来。

【总结该课】用图示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本节内容
【巩固练习】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