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综合卷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综合卷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
2.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
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
A.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B.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
C.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3.雅典国家机构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
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
”据此判断,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人民主权
B.法律至上
C.权力制约
D.轮流执政
4.《罗马法概论》指出“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流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
“公开法律”指的是制定
A.《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5.英国政府与议会就“脱欧”程序主导权问题产生分歧。
政府表示,启动“脱欧”程序由政府自行决定。
议会议员则主张政府“脱欧”需经议会批准。
对此,英国高等法院裁定,政府在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前需经议会批准。
这体现了英国
A.分权制衡原则
B.行政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C.首相没有实权
D.政治协商原则
6.美国宪法修正案部分内容如下
此表说明美国
A.民主政治日趋修正与完善
B.国家治理的效率日益提高
C.民主党与共和党斗争激烈
D.全体公民都拥有了选举权
7.“是作为欧美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战争的结果是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
”这场战争
A.使中日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C.成为八国联军侵华的导火索
D.引发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
8.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此后参议院公布的《临时约法》则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参议院财政体的调整
A.稳定了全国政局
B.有因人设法之嫌
C.巩固了共和体制
D.遵循了法治原则
9.下图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它可用来研究
A.南昌起义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B.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C.反“围剿”取得胜利,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
D.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10.马克思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贫困不过是贫困,他们看不出它能够推翻旧社会的革命的破坏的一面,但是一旦看到这一面,这个由历史运动产生并且充分自觉地参与历史运动的科学就不再是空论,而是革命的科学了”。
促使这一“科学的空论”向“革命的科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矛盾的加刷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工人运动的推动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的目的,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
这一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2.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
……但这不可能。
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
”材料中“香港的独特性”指的是
A.香港长期的繁荣稳定
B.保留英国对香港的治权
C.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
D.保持香港既有的社会制度
13.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合力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
式。
而俄罗斯有些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
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多国结盟的特点
B.是新世纪冷战思维的产物
C.主要目的是应付地区反恐
D.是全面合作的新型国际组织
14.七国集团(由七大工业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组成的联盟)中4个欧洲国家无视美国反对,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
这反映出当今世界
A.多极化趋势明显
B.中美争夺世界领导权
C.秩序混乱且多变
D.区域集团化发展受阻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家”与“国”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可以看做是宗法家庭的扩大,B正确;世袭制是指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A;分封制是指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保卫周王室,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C;禅让指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D。
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有利于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因此体现的是实现“国养”,故B正确;重学风气与“国养”无关,故A错误;官员的文化素质与知识分子实现“国养”的途径无关,故C错误;政府的行政效率也与“国养”无关,故D错误。
3.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限也部分交叉等字眼时强调雅典权力之间是受制约的,即权力制约,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雅典民主政治是公民的民主而非人民主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权力制约而非法律至上,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轮流执政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4.A
【解析】
根据题干“土生土长”“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法律为《十二铜表法》,A项正确。
习惯法是不成文的,外界不易了解,与题干“公开法律”矛盾,排除B。
万民法属于罗马帝国时期,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出现在《十二铜表法》之后,排除C。
自然法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与题干不符,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5.A
根据材料,英国的“脱欧”问题是在政府与议会争执不下并最终通过最高法院裁决才得以确定下来的,这是一种非常明确的分权制衡原则,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英国的行政权在内阁而非议会,故B项错误;在现代英国,首相是英国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故C项错误;材料中所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斗争而非政治协商,故D项错误。
6.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宪法修正本身就是对民主政治的修正和完善,从取消性别、纳税等的限制来看也是强调这一点,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国家治理效率方面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政党斗争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仍然存在种族歧视,并非全体公民都拥有了选举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7.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战争的结果是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可知,“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而中日民族矛盾正式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A项错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是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而不是甲午中日战争,故B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的导火索是义和团运动而非甲午中日战争,故C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王朝的战败,使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进而引发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不懈探索与抗争,故D项正确。
8.B
【解析】
根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此后参议院公布的《临时约法》则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联系所学可知,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在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实行责任内阁制,是针对袁世凯的,从增进宪法意识角度看,是因人设法的做法,不利于弘扬法治精神,故B项正确,D错误;A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这一做法并没有起到效用,袁世凯最终还是复辟帝制,故C项错误。
9.D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一九三五年”,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与材料所示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井冈山会师发生在1928年,与材料所示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反“围剿”发生于1930年到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于1931年,与材料所示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实施战略转移,故D项正确。
10.B
【详解】
材料论述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转变为科学社会主义,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属于生产力的巨变,故B项正确;其它均不是材料中体现的主要原因,排除。
11.B
【解析】
根据材料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说明协商制度符合中国国情,而协商这一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项正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主要任务是讨论新中国事宜,排除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1956年提出,排除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召开,排除D。
所以选B
12.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一国两制”的构想,题眼是“独特性”。
“长期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的影响,并非制度本身,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之下,英国不再对中国香港有治权,故B项错误;“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与“一国两制”没有关联,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保留既有制度,从而保持了香港的独特性,故D项正确。
13.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是结伴而不结盟,排除A项;上海合作组织遵循结伴不结盟,因此不具有以军事同盟对抗军事同盟的性质,所以不是冷战思维的产物;C项表述不全面;上海合作组织是新型的区域合作组织,合作领域广泛,结伴而不结盟,故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开展新型区域合作之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
七国集团中4个欧洲国家无视美国反对,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不全受美国摆布,故选A;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只是经济组织,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秩序混乱且多变,排除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不是区域集团组织,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