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型脱发的临床表现与血清DHT水平的动态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性型脱发的临床表现与血清DHT水平的动态监测目的:探讨男性型脱发的发病与血清DHT水平的关系。
方法:采用全自动增
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DHT水平。
结果:治疗各时间段的血清DHT水平逐渐下降,疗效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各时间段的血清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个月毛发生长明显改善,至12个月时总改善率达89.8%。
结论:血清DHT 在男性型脱发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水平与临床疗效有较好的相关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thogenesis of male pattern alopecia(MPA) and the serum level of dihydrotestosterone (DHT). Methods: The serum level of DHT was measur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Results: In every stage, serum level of DHT in MPA was decreased gradual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raised significant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rum level of T. The hair was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6 months, and the total improvement rate was 89.8% after 12 months. Conclusion: The serum level of DH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PA, there is a marked correlation between DHT and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Male pattern alopecia; DHT; Finasteride
男性型脱发(MPA)又称雄激素源性脱发,是一种最常见的男性秃发性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25~40岁成年男性中约有1/3发生不同程度的脱发。
尽管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因影响美观而迫切要求治疗。
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男性型脱发的研究焦点都集中在雄激素水平上。
男性体内主要的雄激素为睾酮,可以在5α-还原酶(5α-R)的作用下代谢成为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
DHT在MPA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使用5α-R抑制剂治疗MPA也成为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非那雄胺是一种选择性Ⅱ型5α-R抑制剂,能降低血清和毛囊DHT水平[1-2],目前得到广泛应用。
虽然非那雄胺的疗效较好,但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过程缺少监测手段,治疗有一定的盲目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脱发的各个临床阶段与DHT的关系,将两者联系起来,通过血清DHT水平评价病情,监测疗效、疗程,从而规范、科学地对男性型脱发进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来脱发中心就诊的患者,完成观察的共88例。
均为按Hamilton分型标准Ⅱ~Ⅳ期的男性型脱发患者,年龄18~41岁,身体健康,病程0.5~10年,有家族史者69例。
排除标准:体检或实验室检查有明显的异常;曾手术矫正脱发;1年内脱发部位曾外用米诺地尔,口服抗雄激素药物、非那雄胺或其他5α-R抑制剂,患有其他原因导致的脱发等;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1.2 实验方法
全部患者服用非那雄胺1 mg/d。
入选的Ⅱ~Ⅳ期男性型脱发患者,抽取静脉血3 ml于干燥无抗凝试管中,常温静置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20℃保存待测。
采用DHT检测试剂盒和全自动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DHT。
定期(3个月)观察治疗过程中血清DHT水平的变化,以及相对应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1.3 临床疗效评定方法
独立的皮肤科专家通过治疗前后头顶部照片进行评价,判断疗效标准如下:加重,无变化,轻度改善,中度改善,明显改善。
总改善率=(轻度改善+中度改善+明显改善)/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显著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治疗期间血清DHT、T水平的变化情况
见表1。
表1 治疗期间血清DHT、T水平的变化(x±s)
各组间DHT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F=17.271,P<0.001)。
各组间T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F=0.331,P>0.05)。
2.2 治疗期间血清DHT、T水平-时间变化曲线
见图1、2。
图1 治疗各个时期DHT变化曲线
图2 治疗各个时期T变化曲线
2.3 治疗期间毛发改善情况
见表2。
表2 治疗期间毛发改善情况
3 讨论
男性型脱发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病因学复杂的疾病。
早在2000年前我国就已经注意到太监不发生雄激素性脱发,但一直没有直接证据说明雄激素与脱发有关。
青春期前切除睾丸后则不再发生男性型脱发,但如果睾丸切除者有遗传性脱发的家族史,那么在人工补给睾酮后可诱发男性型脱发。
国外自1942年Hamilton首次提出雄激素对于MPA发生的重要性以来,人们对其研究也已日益深入。
目前得到大多数人公认的学说是:在雄激素的作用下,头皮额顶部易感毛囊逐渐由大的终毛毛囊转变为小的毳毛毛囊,毛囊的生长期逐渐缩短,毛母质和毛乳头体积缩小,相应地毛发也变短、变细,以至于不能有效地覆盖头皮。
研究显示,秃发部位头皮中5α-R活性和DHT总量高于非秃发部位(如枕部头皮)或非秃发者的相同部位,提示5α-R和DHT在MPA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代研究证明,Ⅱ型5α-R大量存在于毛囊毛根鞘、前列腺、终末血管、副睾、胎儿生殖器皮肤和成人生殖器皮肤的成纤维细胞中。
在5α-R的还原下雄激素睾酮T转化为DHT。
DHT使毛囊萎缩,导致毛发脱落,而这种性激素的还原为非可逆性的。
这种性激素的还原过程只发生于前额和头顶部的毛囊,而侧头和后头部的毛发受长寿基因保护,不发生此种反应,故毛发不脱落[3]。
本课题组研究显示,①以1 mg/d的非那雄胺对男性型脱发患者进行治疗,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5个阶段分析,各时间段的血清DH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血清DHT水平逐渐下降,至第12个月则接近正常范围,此时的总改善率达到89.8%。
②治疗期间各时间段的血清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推断非那雄胺的治疗对血清T水平无影响,血清T水平的改变不是引起男性型脱发的原因。
从图2可以看出,治疗开始的前3个月血清T水平明显升高,此后趋于平缓,但血清T水平的增高在正常范围内,这也与文献报道相一致[4]。
③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血清DHT 水平逐渐下降,而与此同时患者的疗效却逐渐提高,6个月时毛发生长改善情况开始明显,至12个月时总改善率达到89.8%。
我科前几年曾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连服12个月时疗效最显著,12个月后继续服药并不能增加疗效,只是对巩固疗效有较大的帮助[5]。
本研究也会进一步关注这个方面。
④血清DHT水平与临床疗效有较好的相关性,建议临床医师将血清DHT作为病情、疗效和疗程的监测指标,使男性型脱发的治疗更趋规范化、科学化。
近来,随着毛发生长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在男性型脱发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不断有更新的进展。
本研究也为进一步弄清其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证据,而且在临床应用上有较大的意义,为临床治疗和新药、新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曾翰翔,张宏.雄激素源性脱发的治疗学进展[J].国外医學:皮肤性病学分册,2004,30(6):342-344.
[2]Finasteride Male Pattern Hair Loss Study Group. Long-term (5-year) multinational experience with finasteride 1mg in the treatment of men with androgenetic alopecia [J]. Eur J Dermatol,2002,12:38-49.
[3]Trueb RM.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J]. Exp Gerontol,2002,37(8):981-990.
[4]虞瑞尧,赵天恩.非那雄胺治疗男性型脱发[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9,15(2):49-51.
[5]黄卓辉,侯显曾,黄卫宁.非那雄胺治疗男性型秃发疗程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6,12(5):346-348.
(收稿日期:20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