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 • 乌台诗案——人生的转折点:乌台指的是御史台 ,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 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 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 月夜,短松冈。
•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 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上阕写词人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晴后的景 色和感受。 • 手法:双关(烟雨、风雨);直抒胸臆 • 情感:笑对人生风雨的旷达奔放。 • 林语堂“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 “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食无肉 ,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
半死桐(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 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 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zhuì。晓 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 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 人泪。 次韵:和人诗词依照原作韵脚叫次韵,也叫步韵。 杨花:柳絮 去:离开;晓:天亮
婉约与豪放并重
苏轼在《定风波》这首词中 , 借对自然风雨
: 的应对态度来表达他对人生风雨和政治风雨的处
置心态——他准备要以不避坎坷,任其自然的态度
来对待眼前和将来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风雨。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坦荡的心胸和泰然自
处的旷达心境。
“曲笔”写“胸臆”有什么好处?
• 途中遇雨,借题发挥,巧妙地把自然界 的风雨和政治变化中的风风雨雨联系起来, 把沉挚深永的人生哲,大 大增强了词的韵味。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江城子》 《水龙吟》《卜算子》即为其中之一。 •上片写杨花飘零,以美人写杨花,拟人手法; •下片写思妇怀人,以杨花写美人,比喻手法,既写 出美人的思念情人还写出了思妇伤春惜花自怜之情。 •本词为咏物(飘零的杨花)词,借物抒情,虚实 相生。
• 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咏物之词,自 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qī,寂寞沙洲冷。
寓居:寄居 漏断:漏壶的水已经滴尽,表示夜深 幽人:隐士,指作者自己 省:了解,知道
本词为咏物(一只孤独的大雁)词。
上片写孤鸿环境和现状,下片写孤鸿神态和心境。
上片前两句从视听两个角度衬托出环境的幽静清 虚,后两句人雁合一,写出人雁的孤独。 下片用拟人写出孤鸿飘零失所,惊魂未定,仍然 择地而居,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的崇高气节。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 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 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言志,象征了词人 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本词用象征的手法,托物 喻人,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 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 逐流的心境。
1、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 貂裘,千骑卷平冈。 6、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小结: • (1)全词意象朦胧,明咏杨花,暗咏思妇,离形取神, 全从虚处摹写,抒情幽怨缠绵. • (2)上阕正面描写杨花,惜杨花之飘坠.一惜其"抛 家傍路",由物及人;二惜"萦损柔肠,困酣娇眼", 以拟人手法直喻伤春思妇的形象,离开取神;三惜 寻郎梦破,兼取杨花之象和思妇之神. • (3)下阕以少妇伤春抒发杨花委尘之悲恨.由杨花 而落红,想象成点点"离人泪",物与人,情与景于 似与非似之际交融为一体. • (4)词人借杨花,思妇寄托身世坎坷之寂寞幽怨.
思量:liang 打量liáng 测量liáng 短松冈gāng
本词为悼亡词。
上片写相思之苦,下片写梦见亡妻的情形。
上片手法:“十年”“千里”,时空角度;“不思量 ”“自难忘”,直抒胸臆;“纵使相逢应不识”,想 象。 下片手法:总体写梦境,想象,虚写。“小轩窗,正梳 妆”,动作描写,生活细节;“相顾无言、惟有泪 千行”,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想象,以景结句,借景抒情。 整首词用了虚实结合、白描的写法,由梦前之思—— 梦中之境——梦后之哀,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无限 思念和生死相隔的悲凉。
新 天 东 下 坡 耳 词 目 ” 的
“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峨嵋共比高。 诗文传千古,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 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 芾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 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