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导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 机械波
高考·模拟·创新
1.(2015年高考·天津卷)图12-2-10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 、b 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a =2 m 和x b =6 m ,图12-2-10乙为质点b 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2-2-10
A .该波沿+x 方向传播,波速为1 m/s
B .质点a 经4 s 振动的路程为4 m
C .此时刻质点a 的速度沿+y 方向
D .质点a 在t =2 s 时速度为零
解析:A 选项错误,由图乙可知b 质点向y 轴正方向运动,结合图甲由同侧法可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当然,由图乙可知波的周期为8 s ,由图甲可知波的波长为8 m ,因此波速v =λT =88
m/s =1 m/s.B 选项错误,4 s 是半个周期,因此,质点a 通过的路程为2倍振幅,即1 m .C 选项错误,因为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由同侧法可知质点a 的振动方向沿-y 方向.D 选项正确,经过2 s 即四分之一周期,质点a 刚好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所以此时刻速度为零.
答案:D
2.(2015年高考·上海卷)一简谐横波沿水平绳向右传播,波速为v ,周期为T ,振幅为
A .绳上两质点M 、N 的平衡位置相距34波长,N 位于M 右方.设向上为正,在t =0时M 位移为
+A 2,且 向上运动;经时间t (t <T ),M 位移仍为+A 2
,但向下运动,则( ) A .在t 时刻,N 恰好在波谷位置
B .在t 时刻,N 位移为负,速度向上
C .在t 时刻,N 位移为负,速度向下
D .在2t 时刻,N 位移为-A 2
,速度向下 解析:因为波向右传播,当t 2
时M 在波峰位置时,N 点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当M 点由波峰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N 点就由平衡位置向波谷运动,所以经过时间t ,M 点的位置是
+A 2时,N 点在平衡位置下方,向下运动,还没有到达波谷,故A 、B 错误,C 正确;M 点经过t 2时间从+A 2运动到波峰,所以从+A 2运动到平衡位置的时间小于t
2
,所以,M 点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到返回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过程中,N 点就从波谷向波峰运动,经过2t 后,M 点在平衡位置的下方,所以N 点速度方向向上,所以D 错误.
答案:C
3.(2014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图12-2-11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10 s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在x =1.0 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在x =4.0 m 处的质点;图12-2-11乙为质点Q 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图12-2-11
A .在t =0.10 s 时,质点Q 向y 轴正方向运动
B .在t =0.25 s 时,质点P 的加速度方向与y 轴正方向相同
C .从t =0.10 s 到t =0.25 s ,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了6 m
D .从t =0.10 s 到t =0.25 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30 cm
E .质点Q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0.10 sin 10 πt (国际单位制)
解析:根据甲、乙两图可以读出该波的波长和周期,从而求出波速,t =0.10 s 时Q 点在平衡位置上,由乙图知下一时刻向下振动,从而确定了该波向左传播.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分析质点P 的位置和加速度,求出通过的路程.根据x =vt 求解波传播的距离.根据图象读出振幅A ,结合数学知识写出Q 点的振动方程.A.图乙为质点Q 的振动图象,则知在t =0.10 s 时,质点Q 正从平衡位置向波谷运动,所以点Q 向y 轴负方向运动,故A 错误;B.在t =0.10 s 时,质点Q 沿y 轴负方向运动,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此时P 点正向上运动,由图乙读出周期T =0.2 s ,从t =0.10 s 到t =0.25 s 经过的时间为
Δt =0.15 s =34
T ,则在t =0.25 s 时,质点P 位于x 轴下方,加速度方向与y 轴正方向相同,故B 正确;C.由甲图知波长λ=8 m ,则波速为:v =λT =80.2
m/s =40 m/s ,从t =0.10 s 到=0.25 s 经过的时间为Δt =0.15 s ,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距离为Δx =v Δt =
40×0.15 m=6 m ,故C 正确;D.从t =0.10 s 到=0.25 s 经过的时间为Δt =0.15 s =34
T 由于t =0.10 s 时刻质点P 不在平衡位置或波峰、波谷处,所以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不是3A =
30 cm ,故D 错误;E.质点Q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A sin 2πT t =0.1 sin 2π0.2
t (m)⇒y =0.10
sin10 πt (m),故E 正确.
答案:BCE
4.(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 的波源发出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x 轴传播,P 、Q 为x 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x 轴正向),P 与O 的距离为35 cm ,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t =0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 =1 s ,振幅A =5 cm.当波传到P 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5 s ,平衡位置在Q 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
(1)P 、Q 间的距离;
(2)从t =0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 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
解析:(1)由题意,O 、P 两点间的距离与波长λ之间满足OP =54
λ, 波速v 与波长的关系为v =λT
在t =5 s 的时间间隔内,波传播的路程为vt .由题意有vt =PQ +λ4
(式中PQ 为P 、Q 的距离)
故PQ =133 cm
(2)Q 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运动的时间为t 1=t +54
T 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运动,每经过T 4
,波源运动的路程为A . 由题意可知, t 1=25×T 4
故t 1时间内,波源运动的路程为s =25A =125 cm
答案:(1)133 cm (2)12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