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例5解决问题(连续变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某电视机厂计划某种型号的电视机比去年增产50%, 实际又比计划的产量多生产了10%。此型号的电视机 今年的实际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多少?
读一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怎么解答呢?
预设1: 假设去年产量是100 台。 (1)今年计划产量:100×(1+50%)=100×150%=150(台) (2)今年实际产量:150×(1+10%)=150×110%=165(台) (3)今年的实际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几:165÷100=165% 答:今年的实际产量是去年的165%。
活动一 阅读理解
活动任务:讨论“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活动步骤: 1.自主学习:独立读题找到已知和要求; 2.小组讨论:组长带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意 见。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分享,其余小组补充、质 疑或追问。 活动要求:无。
活动二 分析解答
活动任务:分析计算“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 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活动步骤: 1.自主学习:独立分析计算; 2.小组讨论:组长带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意 见。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分享,其余小组补充、质 疑或追问。 活动要求:无。
百分数
解决问题 连续变化
复习旧知
说一说下面各题中表示单位“1”的量。
(1)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本数的37.5%。
(2)美术小组的人数相当于科技小组人数的60%。
(3)冰箱价格的
1 2
是洗衣机的价格。
(4)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棵数的 3 ,桃树棵数是
苹果树棵数的 2 。
4
3
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 比4月又涨了20%。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 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先和同桌说一说 你的想法,再用 你自己最喜欢的 方法做一做。
(1)1×(1+10%) ×(1-15%)=0.935 (2)(1-0.935)÷1=0.065=6.5% 答:9月初鸡蛋价格比7月初跌了,跌了6.5%。
3. 某服装店的老板,将两件不同的衣服均以每件180
元的价格出售,结果一件赚了20%,另一件赔了 20%,小刚说这个老板正好不赔也不赚。你同意 小刚的说法吗?
也可以直接假设此商品3 月的价格是1。
(1)1×(1-20%)×(1+20%)=0.96 (2)(1-0.96)÷1=0.04=4% 答:5月的价格和3月比降了,变化幅度是降低了4%。
活动三 回顾反思
活动任务:讨论“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 活动步骤: 1.自主学习:独立验证; 2.小组讨论:组长带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 意见。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分享,其余小组补充、 质疑或追问。 活动要求:写出验证100 元
(4)变化幅度: (100-96)÷100=4÷100=4%
答:5月的价格和3月比降了,变化幅度是 降低了4%。
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 比4月又涨了20%。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 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想一想还可以 怎样做。
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
比4月又涨了20%。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
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
可以假设此商品3月 的价格是100元。
(1)4月份价格: 100×(1-20%)=100×80%=80(元)
(2)5月份价格: 80×(1+20%)=80×120%=96(元)
1. 某电视机厂计划某种型号的电视机比去年增产50%, 实际又比计划的产量多生产了10%。此型号的电视机 今年的实际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多少?
还可以怎么解答呢?
预设2: 假设去年产量是1。 1×(1+50%)×(1+10%)=165% 答:今年的实际产量是去年的165%。
2.
9月初鸡蛋价格比7月初 涨了还是跌了?涨跌幅度 是多少?
• 还应该注意,问题是求变化幅度还是求一个数是 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 比4月又涨了20%。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 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降价 和涨价的幅度都是20%,但 降价和涨价的具体钱数却不 同呢?
因为单位“1”不同。
活动四 练习巩固
活动任务:练习“下面的练习怎样解答?” 活动步骤: 1.自主学习:独立计算; 2.小组讨论:组内订正。 3.展示分享:班内订正。 活动要求:写出分析过程、计算过程。
我是这样想的。
180÷(1+20%)=150(元) 180÷(1-20%)=225(元) 180×2=360(元) 150+225=375(元) 375 元>360 元 答:老板赔了,小刚说得不对。
布置作业
作业:第93页练习十九,第12题、第13题、 第14题。
教学反思
• 连续变化的情况,学生光看变化的分率,一会增 加20%,一会又减少20%,学生会认为没有变化。 这是错误的,我们只有通过实际的计算,学生才 会发现原来,结果还是变了。计算的方法是假设 第一次变化的单位一的量为100或1,进行计算, 再对比。
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
比4月又涨了20%。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
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回顾与反思 做对了吗?检查一下!
我是这样检查的:如 果假设此商品3月的 价格是a元,发现得 到的结论和前面得到
的结论是一致的。
(1)a×(1-20%)×(1+20%)=0.96a (2)(a-0.96a)÷a=0.04=4% 答:5月的价格和3月比降了,变化幅度是降低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