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大附中2022-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高二(文科)地理
试卷说明:
(1)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2)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或具有计算功能的电子设备。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分,共5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
变顺序一般为
A甲→乙→丁→丙
B丙→乙→丁→甲
C甲→乙→丙→丁
D丙→乙→甲→丁
2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国内移民
③人口政策的实施④资源十分匮乏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的过程是从原始型到传统型再到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是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先升高然后逐渐降低。

丙时期出生率最高,自然增长率最低,可以判断死亡率也比较高,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乙时期出生率有所下降,但是自然增长率却比较高,说明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甲时期出生率继续下降,而自然增长率没有太大变化,说明死亡率仍大幅度下降,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丁时期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故选D。

【2题详解】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影响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人口政策的实施如计划生育可以使人口的出生率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

国内移民属于人口的机械增长,对于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没有影响,资源丰富与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无关。

故选B。

【考点定位】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洛杉矶通过中心城区的“再工业化”和外围城区的“工业分散化”两种形式重构城市产业空间。

“再工业化”是在市中心复兴设计和时装产业以及电影等娱乐技术型工业;“工业分散化”是依托城市发展轴线,在郊区出现的“工业走廊”和新城或卫星城形成的工业集聚区。

据此下列各题。

3影响洛杉矶工业走
廊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市场
4工业集聚在“新城”,主要目的是
共用基础设施
利用广阔的市场
5在市中心复兴设计和时装产业以及电影等娱乐型工业,主要在于这些工业
需气候条件好
对环境影响小
【答案】【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洛杉矶工业走廊出现在郊区,是“工业分散化”的体现,图中显示,该工业走廊依托城市发展轴线,主要沿交通线分布,即影响工业走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交通,据此选C。

【4题详解】
“新城”相对主城区而言,工业基础较差;图中显示,“新城”布局的工业多为技术导向型,利用廉价劳动力不符合要求;“新城”位于郊区,利用广阔市场也不符合要求;最可能是共用基础设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据此选B。

【5题详解】
在市中心复兴设计和时装产业以及电影等娱乐技术型工业,主要是针对中心城区城市化问题严重导致人口外迁、中心区衰落而采取的措施,因此本次选择复兴是对环境影响小的产业,据此
选D。

【点睛】
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首先是科技力量雄厚,然后是便捷的现代化交通、洁净优美的环境等。

在城市化问题严重的中心城区,要引入环保类产业以减弱对市中心的影响。

6下图为南半球某岛屿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判定关于图中区域的说法,可信的是
A页岩形成的年
代最晚,不可能有化石
B甲处河谷的形成是因为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C乙岸河水比对岸河水浅
D大坝位于岩性坚硬的背斜顶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点:该题考查地质构造。

【详解】页岩属于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位于砂岩的下层,比砂岩形成的年代早,A错;甲处河谷位于背斜部位,B错;乙岸
处河流凸岸,河水流速较缓,泥沙堆积为主,对岸位于凹岸河水以侵蚀为主,故乙岸河水比对岸河水浅,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坝位于背斜的边缘,D错。

普罗旺斯是世界闻名的薰衣草故乡、旅游胜地,同时它还是法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浓浓地中海风格的葡萄酒庄园与紫色花海翻腾的薰衣草共同构成了一道传统而精彩的普罗旺斯风景线。

下图示意普罗旺斯薰衣草和葡萄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造成薰衣草与
葡萄分布区位置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河流
8据图中信息推测薰衣草的生长习性
A无法忍受高温,忌潮湿多雨
B最适宜酸性土壤环境
C耐旱、耐寒、抗盐碱,喜高温
D需水肥量大,喜阳光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
【7题详解】
薰衣草与葡萄都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且所在的区域都有河流分布,两者所在的区域土壤成分差异不大,故排除A、B、C。

从图中的等高线可看出,葡萄分布区的海拔在500米以下,而薰衣草分布区的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故造成薰衣草和葡萄分布区位置不同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正确。

【8题详解】
薰衣草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季高温少雨。

从上题可知薰衣草分布在海拔较高处,海拔越高气温较低,故说明薰衣草无法忍受高温,A正确C错。

薰衣草对土壤、肥力的需求不大,故排除B、D。

【考点定位】农业的区位因素
城市居民出行耗时多少与出行工具和路程有关。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出行方式耗时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该城市
A出行距离与耗时呈正相关
B公交出行速度最快,耗时短
C步行出行速度慢,耗时长
D距离在4千米内最适宜骑自行车出行
10为从根本上提高居民出行效率,该城市应
A快速发展地铁、轻轨等高速交通方式B优先保障城市公交线路畅通
C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缓解交通拥堵现象D大力增设红绿灯等交通管理设施
【答案】【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无论采取哪种出行方式,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三种不同出行方式耗时均逐渐增加,A对。

在不同的距离范围内,不同的出行方式耗时不同,BC错。

距离在4千米内,公交出行耗时最长,步行耗时最短,其次是自行车出行,D错。

故选A。

【10题详解】
地铁的建设需要考虑各地区的地质条件,而轻轨会占用大量城市用地,且对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效果不大,故A选项错误;优先保障城市公交线路的畅通,会加大其他出行方式的困难,且在市中心附近公交车耗时多,故B选项错误;红绿灯等交通管理设施可以使交通有序进行,但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设置,大力增设并不合理,故D选项错误;采取放射状道路与环形路相结合、建设高架桥、过境线路不穿过市区等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居民出行效率低的问题。

故选C。

新疆在承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上将努力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目前,新疆出口的家具主要销往中亚,并在中亚建家具加工厂和物流中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新疆家具企业在中亚建家具加工厂的主要因素是
技术
12在中亚建家具加工厂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是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④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⑤提高科技水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④
【答案】【解析】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该题要注意分析材料.
【11题详解】
考查工业区位因素,要求学生具有有效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目前,新疆出口的家具主要销往中亚,说明中亚有很大的消费市场,新疆在中亚建家具加工厂和物流中心是为了占领市场.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有利影响。

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有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②增加就业机会,③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会使得转入地的生态环境变差,④错;家具厂是市场导向型不是技术导向型,不能提高科技水平,⑤错。

选A。

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14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
A限制工业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
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C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
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答案】【解析】
考点:本题组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电东送为例。

【13题详解】
甲线为黄河上游水电输送到华北地区,乙线为内蒙古、山西坑口火电输往华北地区、丙为长江中上游水电输往华东地区,丁线为珠江上游水电和云贵火电输往华南地区,因此选B。

【14题详解】
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只能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第四选项符合“节流”的原则,第一选项
说法本身就错了,第二选项不是加快东部沿海煤的开发,东部煤少,第三选项不应是大规模进口,故选D。

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回答下列各题。

15甲区域气候一年分为
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洋流
16乙海域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
【答案】【解析】
【15题详解】
甲地为东非高原,是一年分为干湿季的热带草原气候,主要观察图中提示信息,1月和7月大气环流的方向不同,干湿性质不同,而地形只是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

【16题详解】
形成渔场除寒暖流交汇外,还有在垂直方向上的底层海水上升补偿,如秘鲁沿海的大渔场的形成,表层海水流走后,底层海水补偿上来,把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饵丰富。

本题与秘鲁渔场成因异曲同工。

20世纪末以来,软件产业成为印度的朝阳产业,目前印度的软件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7印度软件企业在空间
上的变化特点是
A由内陆城市向沿海城市扩散
B由首都向周边大城市扩散
C由平原向高原扩散
D由原有工业中心向周边城镇扩散
18班加罗尔、金奈、海得拉巴被称为印度软件业的“金三角”,该地区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②传统工业少,地广人稀
③国家政策支持,具有技术人才优势④交通运输方式齐全,结构完整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答案】【解析】
【17题详解】
结合材料,比较两图,可看出印度软件企业数目增多,产值、出口比重增大,工业向原工业中心周围扩散,D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18题详解】
从工业基础、技术因素、国家政策、资金家政策支持,技术人才优势,资金余选项可排除。

成昆铁路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

近年来,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

下图为老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
因素是
地势起伏
20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裁弯取
直,其主要目的是
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
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答案】【解析】
【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呈“之”字形弯曲,说明该区域地势起
伏大,铁路布线受地形影响大。

【19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昆线经过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线路布局主要考虑地形地势的起伏状况。

由图可知该铁路线迂回曲折,多次跨过河流,所经地区海拔较高,亦可推知其布线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地势,D正确。

【20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裁弯取直主要是为了减少铁路线路长度,减少火车转弯的次数,提高铁路运行速度,C正确。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下图示意我国沪宁杭城市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该城市群竞争优势大的
原因在于
劳动力成本低
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
22该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产业饱和,亟待转移升级B传统产业为主,创新能力差
发展资金不足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
【21题详解】
沪宁杭城市群竞争优势大,主要是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D 对。

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早,A错。

该地劳动力成本高,B错。

南部沿海水资源更丰富,C错。

【22题详解】
该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饱和,亟待转移升级,A对。

该地知识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B错。

城市等级结构合理,C错。

区域经济水平高,发展资金充足,D错。

考点:区域城市群竞争优势,面临的主要问题。

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下图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导致
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
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
24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
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25自2022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A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
B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
C农村人均耕地增多
D户籍管理趋严
【答案】【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图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这些人员虽成为城镇的常住居民却没有当地户口,故B正确,A、C、D三个选项均与该差异的产生无关。

【2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影响。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于没有当地户籍,农民工不能享受同等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实质性城镇化福利,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也就是非城
镇户籍人口得以落户,从而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故选B;其他三个选项与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基本无关。

【2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发生变化的原因。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两类城市化率差异减小,说明进城务工人员减少,而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可以导致进城务
工人员数量相对降低;目前,我国户籍政策管理还是有利于人员流动的,并没有趋严,而城镇内就业机会并没有减少,由于农村人口
增多,农村人均耕地不可能增多,故选A选项。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

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
功能是()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7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答案】【解析】
【26题详解】
该区域处在我国西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故该处的森林主要功能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同时还可以净化地表径流。

故选A。

【27题详解】
河谷地带气候湿热、山顶处海拔高,降水多,气候冷湿,均不适合人类居住,半山腰以上的森林对径流起到净化作用。

故选D。

28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山谷地区又是易出现浓雾,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山谷风是白天吹谷风,箭头沿山坡向上,D错。

夜晚吹山风,箭头沿山坡向下,A错。

雾是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的天气现象,是一种上暖下冷的稳定结构,山坡是冷气流下沉,应形成在夜晚,B错,C对。

【考点定位】雾的形成条件,山谷风。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

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9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
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多于冬季
B冬季多于夏季
C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30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
【答案】【解析】
【29题详解】
仔细读图可以发现:霾的日数天津、河北冬季多于夏季;北京夏季多于冬季;AB错;北京冬季低于其他两省市,D错;夏季三省市三曲线最接近差异最大。

故选C。

【30题详解】
图中显示河北省霾日数冬季多,与冬季燃煤取暖有关,春秋季人为排放少,且多大风,霾日数少。

从图中可以看出夏季较少,选D。

31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
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答案】C
【解析】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
到达极圈。

北半球各地由昼短夜长逐日接近昼夜等长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赤道移动。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2在南北半球,凡太阳直射的地方必然是()
昼长夜短
昼最长,夜最短
【答案】B
【解析】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的水源地常年冰雪覆盖,地下水经过50年的过滤和矿化,形成珍贵的雪山矿泉水。

目前,当地政府在水源地建立了保护区,实行全天候水源保护。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3矿泉水形成过程中
A依次经过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增加矿物质含量,实现物质迁移
C地下径流的流向仅受到地势的影响
D水源的出露得益于独特的向斜构造
34对水源地的保护说明
A各种水体构成的水圈空间分布不连续
B水资源是不可循环和再生的自然资源
C水体污染会破坏水资源补给的循环性
D地球淡水资源的主体冰川需加强保护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
【33题详解】
矿泉水形成过程需要经过岩石圈,实现了物质迁移,同时增加了矿物质含量,A错B对;地下径流的流向还受到岩层走向的影
响,C错;水源的出露得益于断层构造,D错。

故选B。

【34题详解】
水圈具有连续性,即各种水体构成的水圈空间分布是连续的,A错;水资源是可循环和再生的自然资源,B错;水体污染破坏水体质量,但不会破坏水资源补给的循环性,C错;地球淡水资源的主体是冰川,我们应加强保护,D对。

故选D。

【考点定位】水循环、水资源的保护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

下图是肯尼亚山植被垂直分带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5图中山地降
水量最大值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米米米米
36甲处所属的自然带是
热带荒漠带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陆地垂直自然带。

认真阅读地图,寻找各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做题关键。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就是该纬度的水平自然带。

【35题详解】
先找到降水量的最大值,然后向下作垂线与地形剖面图相交于一点,再向左侧坐标图作一垂线,可以确定山地降水量最大值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2200米。

选择C。

【36题详解】
甲地属于肯尼亚山自然带的基带,基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带,选择C。

第II卷(综合题,共46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题,共46分
37读欧洲中东部某区域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

乌克兰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

我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正致力于与乌方有关方面洽谈,计划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甲河干流梯
级水电站开发前后流量分配比例表
流量分配春季夏秋冬季
开发前的比例61%24%15%
开发后的比例38%32%30%
(1)请描述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2)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

请依据材料分析其自然原因。

(3)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乌克兰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答案】(1)特点: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依据: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

(2)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3)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

【解析】
【分析】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水能开发及影响。

【详解】(1)读图,根据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判断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2)根据水系图,N市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

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N市以下河段,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纬度较低,蒸发强烈。

所以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

(3)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有利于对乌克兰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

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

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

3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北部,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大西洋和塞内加尔河沿岸地带。

该国铁矿资源丰富,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硫含量低,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扎迪特周围地区如下图所示。

该地区铁矿石过去直接通过铁路运往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