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分类汇编:用药与急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分类汇编:用药与急救
中考专题复习分类汇编:用药与急救
一、选择题
1.关于抗生素的使用,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A. 定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疾
病
B. 一发烧就自行服用抗生素
C. 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
用
D. 为了尽快治好病,加大服用剂量
【答案】C
【解析】解:长期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的抗药性增强,A错误;抗生素是处方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某种抗生素的反复、长期、超剂量使用,会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增强,要注意不能滥用抗生素,B、D错误;抗生素属于非处方药,不能自行购买,要凭医生的处方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服用,C正确。
故选:C
2.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下列急救措施不得当的是()
A. 突然遇到晕倒或溺水时,应尽快拨打114
B. 采用口对口吹气法对触电病人急救时,每分钟吹气
人工呼吸的原理和方法、外伤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方法等的知识,思考解答.
3.古人云:“是药三分毒”.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处方药简称为
OTC
B. 为预防感冒,要经常服用抗生素
C. 非处方药在服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
书 D. 为缩短治疗时间,可以自行增加用药剂量
【答案】C
【解析】解:A、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A错误;
B、要合理用药,是药三分毒,不能滥用抗生素,B错误;
C、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C正确;
D、根据病情需要,按说明书要求的剂量和服用时间服用,是安全用药的基本要求,不能自行增加用药剂量,D错误.
故选:C.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4.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沾上他会奇痒难忍。
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A. 食
醋
B. 料
酒
C. 纯
碱
D. 食盐水
【答案】A
【解析】【解答】新鲜的芋艿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所以选择止痒效果好的物质应是呈酸性,而且不能有副作用,可见A食醋,符合题意,食醋是可以食用的物质,对皮肤没有副作用,食醋呈酸性,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起到止痒的效果。
故A符合题意;料酒、食盐水都呈中性,B、D不符合题意。
纯碱呈碱性,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酸性物质的反应,熟记知识点,注意积累。
5.下列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A. 静脉血管出血后应在伤口的近心端按压或绑扎止血
B. 动脉血管出血后应在伤口的近心端按压并且长期绑压止血
C. 发现煤气中毒病人需要就地将病人进行人工呼
吸 D. 对溺水病人可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答案】D
【解析】【解答】A、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流回心脏。
因此,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按压或绑扎止血,A不符合题意;
B、动脉出血应该压迫止血的部位是伤口的近心端,但不能长期绑压止血,B不符合题意;
C、发现煤气中毒时,立即关闭气源并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再实施进行人工呼吸抢救,C不符合题意;
D、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将溺水者救上岸,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抢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静脉出
血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肺活量是拼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B. 高血压、脑出血和冠心病都属于常见的心脏和血管疾病
C. 一旦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的地方
D.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首先要使呼吸道伸展舒畅.其次要不断向患者口中吹气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肺活量是指肺的最大通气量,不是肺的最大容量.A正确.
B、心血管疾病指的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B正确;
C、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
D、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D错误.故选:D.
【分析】A、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B、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C、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D、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
7. 溺水是夏季青少年容易出现的意外事故.当溺水者被救后,在急救车到达前,若心跳、呼吸停止,必须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技术的顺序应该是()
A. ①③④②
B. ③①④②
C. ②
③①④
D. ③②①④
【答案】A
【解析】【解答】【解答】心扉复苏的步骤:(1)判断意识;
(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
(3)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
(4)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
(5)判断有无呼吸;
(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
(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
动;
(8)如有脉搏,可仅做口对口人工呼
吸;
(9)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0)每按压30次,口对口吹气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按压30次,如此反复进行;
(11)心肺复苏开始1分钟,或者连续操作四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脉搏、瞳孔变化,以后每进行4~5分钟检查一次,每次不超过5秒钟.
(12)如用担架搬运病人或者是在救护车上进行心肺复苏,应不间断地进行,必须间断时,时间不超过5~10秒.
所以题目中的正确顺序是:①③④②
故选:A
【分析】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
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
8.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俗语说“便宜无好
药”
B. 俗语说“是药三分毒”
C. 服药剂量越大,疗效越
快
D. 久病成医,用药不用看说明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用药并非越贵越好,要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故不符合题意;B、“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没病经常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符合题意;
C、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D、不同的疾病,要选用不同的药物,才能针对性的起到
治疗作用.故应按照医嘱,对症用药,服药时详细阅读说明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涉及的是安全用药和正确用药的知识.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据此答题.
9.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培养出了许多“超级耐药菌”.2019年9月“超级病菌”全球肆虐,关于抗生素的使用,以下哪个做法是正确的()
A. 定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疾
病
B. 一发烧就自行服用抗生素
C. 为了尽快治好病,加大服用剂
量
D. 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
【答案】D
【解析】【解答】人体的很多疾病由病菌引起.抗生素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细菌细胞膜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等多种方式抑制或杀灭细菌,从而治疗某些因病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抗生素是处方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某种抗生素的反复、长期、超剂量使用,会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增强,要注意不能滥用抗生
素.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用药的知识,重点是抗生素的使用.
10.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运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
收 B. 食物保存在冰箱内不易腐败,是因为微生物在低温中不能生存
C. 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呼吸道畅通,再实施人工呼吸
D. 用酵母菌制酒时,为保证酒精的产量,发酵罐必须始终密封
【答案】B
【解析】【解答】A、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经常这样做,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所以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A不符合题意;
B、将食品放入冰箱中能保存一段时间不会腐烂、变质,主要是因为冰箱内温度低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繁殖生长速度,不是不能生存,B符合题意;
C、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呼吸道畅通,再实施人工呼
吸,C不符合题意;
D、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我们把此过程称之为酒精发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由腐败细菌(如:枯草杆菌等)和真菌中的霉菌(如:青霉等)引起的,它们生活在食品中并从中获得营养物质,进行大量生长、繁殖,同时释放毒素,使食物腐败变质.
保存方法:①风干保存(如:鱼干等);
②高温灭菌保存(如:罐头食品等);
③低温保存(如:肉的冷冻、水果的低温保鲜等);
④用盐渍保存(如:咸鱼等).
11.当你的朋友和家人因病需要服药时,从安全用药的角度考虑,你应该提醒他们注意药品的()①生产企业与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②是不是广告推荐的;
③功能、用量;④不良反应、禁忌症等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规定药品的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
其中生产企业和批准文号等信息,可以证明药品的是否由合法的正规企业生产,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可以让我们知道该药品是否过期。
功能用量、禁忌等信息,可以让我们知道是否适合自己的病症和自身的实际情况。
是否广告推荐,与安全用药没有关系。
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安全用药,要求学生了解药品的注意事项,才能准确解题。
12.某人因意外受伤,血液从血管处喷出,下列止血措施正确的是()
A. 在远心端止
血 B. 在近心端止
血 C. 去医院救
治 D. 用创可贴止血
【答案】B
【解析】【解答】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
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
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题目中血液从血管处喷出,可判断是动脉出血,因此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
故选B。
【分析】(1)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
(2)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
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
13.家庭用药时不正确的方法是()
A. 先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和适应
症
B. 按用法用量和药品规格用药
C. 为了好得快,超过规定用量服
药
D. 将过期的药物处理掉
【答案】C
【解析】【解答】解: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
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不使用过期药只是安全用药的一个方面,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用药要合理;不同的疾病,要选用不同的药物,才能针对性的起到治疗作用.故应按照医嘱,对症用药.具以上分析,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涉及的是安全用药和正确用药的知识.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据此答题.
14.下列是小张对用药安全的叙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非处方药可以直接从药店购
买
B.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购买
C. 处方药要按医嘱服
用
D. 非处方药可随意加大用药量
【答案】D
【解析】【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一般,熟知安全用药的概念,即可解题,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15.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下列急救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 对溺水而突然停止呼吸的人,可采用口对口吹气法进行急救
B. 将煤气中毒的人,转移到通风的地方进行抢救
C. 遇到意外伤害需医疗救护时,尽快拨打119
D. 擦破皮肤时,可消毒出血部位后贴上创可贴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不符合题意. B、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不符合题意.
C、遇到意外伤害需医疗救护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符合题意.
D、擦破皮肤时,一般是毛细血管出血,毛细血管出血是慢慢渗出,一般可自行止血,可消毒出血部位后贴上创可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16. 下列不符合安全用药注意事项的是()
A. 生产日
期
B. 功能与主
治
C. 用法用
量
D. 药物价格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主要成分、适用范围、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同时还要认真阅读注意事项,看清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以确保安全用药.
故选:D.
【分析】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理解掌握安全用药的内容.
17.目前,许多家庭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需要,配备了家庭小药箱.下列关于家庭小药箱配备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必须放罝一些常用药物,如感冒冲剂、阿司匹林等
B. 可放置碘伏、酒精、棉签、纱布、创可贴等
C. 要留意药物的保质期,定期清理过期药
品 D. 所有药品必须是非处方药,不能放罝处方药
【答案】D
【解析】【解答】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准备家庭小药箱时要注意安全,要准备常用药,如感冒药、清凉油等一些非处方药,要留意药物的保质期,定期清理过期药品.但不是所有药品必须是非处方药,不能放罝处方药.
故答案为:D.
【分析】熟记日常生活中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即是解题的关键.
18.发现有人因煤气中毒造成呼吸、心跳骤停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在煤气泄露的室内拨打“120”急救电话
B. 进行急救时,使病人侧卧,解开衣领,松开腰带
C. 急救前,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D. 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的顺序是“人工呼吸→开放气道→胸外按压”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发现室内煤气泄露使人中毒时,应首先做的是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再拨打“120”急救电话,A错误;
B、发现有人因煤气时,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B错误;
C、急救前,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C正确;
D、针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应采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急救,操作顺序一般为: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故选:C.
【分析】因意外事故,导致人呼吸停止,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基本的要求就是保证呼吸道的通畅,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法,要注意呼吸的频率.
19.判断是否动脉出血,要看()
A. 出血时,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B. 出血时,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
C. 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
D. 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答案】C
【解析】【解答】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
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
血带或绷带压迫;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可以用纱布绷带包扎或指压法止血;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可以自然止血,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只要局部清洁即可,也可以用创可贴包扎伤口。
故选C。
【分析】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判断动脉出血,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20.一位老人到药店购买药品,营业员却因其手续不全而拒售。
那他所购药品应属于()
A. 非处方
药
B. 处方
药
C. 外服
药
D. 内服药
【答案】B
【解析】【分析】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
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所以说拒售的药物是处方药。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了解常用药物的分类。
二、非选择题
21.人们一年四季都受流感病毒攻击,不过,冬天的流感病例特别多,原因是冬天天气寒冷,风势强劲,人们易受寒,抵抗力减弱,病毒便乘虚而入,侵袭人们的呼吸系统.此外流感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
冬天,人们多半在室内活动,又因怕冷经常把窗户关闭,令空气不流通,病毒容易传播.另外,若温度低,呼吸道特别是鼻腔的黏膜分泌液不足,黏膜失去水分,表面干燥破裂,犹如平添了许多伤口,大大增加了被病毒感染的危险.目前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病毒性感冒的常见药物是
(1)流感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在________;
(2)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________,接种流感疫苗的目的是________;
(3)阅读上文可知流感传播的途径是________属于
________传染病.
(4)从预防流感传染的措施上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是为了________,平常注意室内通风是为了________,发现流感病人马上隔离是为了________.(5)某同学患了病毒性流感,家中正好有一盒抗病毒口服液(保质期内),他能否直接服用?________.(6)根据上述说明书中的成分可知,该药属于________(中药/西药)
(7)患细菌性痢疾的病人服用此药有效吗?________.【答案】(1)发病初期
(2)抗原;保护易感染者
(3)空气;呼吸道
(4)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5)是
(6)中药
(7)无效
【解析】【解答】解:(1)流感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在发病初期;(2)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原,接种流感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染者;(3)阅读上文可知流感传播的途径是空气属于呼吸道传染病.(4)从预防流感传染的措施上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平常注意室内通风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发现流感病人马上隔离是为了控制传染源.(5)某同学患了病毒性流感,家中正好有一盒OTC(非处方药)抗病毒口服液(保质期内),他能直接服用.(6)根据上述说明书中的成分可知,该药属于中药(7)患细菌性痢疾的病人服用此药无效.
故答案为:(1)发病初期;(2)抗原;保护易感染者;(3)空气;呼吸道;(4)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5)是;(6)中药;(7)无效【分析】本题是综合考查传染病的知识,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22.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出血一般有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体内器官的出血属于________。
外出血可分
为________出血、________出血和________出血三种。
(2)进行口对口吹气法,每分钟内吹气的次数为
________。
【答案】(1)外出血;内出血;皮下出血;内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动脉出血
(2)15—20.
【解析】【解答】(1)出血是创伤常见现象,过多的出血可引起患者休克,威胁生命。
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