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月光曲》第1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用充满激情和变化的朗读来再现这些美妙的情景吧。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和图片。(配上《月光曲》音乐和三个情景相应图片)
(5)理解联想及其产生的原因
A这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真的是皮鞋匠亲眼见到的吗?这月亮的升起,升高,这海面由微波粼粼变得波涛汹涌,真的是刚才发生的事实吗?
B哪些内容是联想?哪些是写实?请分别用“____”和“﹏﹏”勾出来。
2.你对谱写月光曲的作者贝多芬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介绍贝多芬基本情况,老师根据情况进行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测自学情况
师: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自主学习情况呢?
a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b在这个故事中,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首曲子?哪一个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
三、读中感悟,了解创作过程
课题
22.月光曲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幽静、纯熟、清幽、陶醉、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
3.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课前准备
幻灯片、《月光曲》的音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6.(小声放音乐)默读第9自然段
(1)你们听了曲子是什么感受?(生汇报)
师:你能从文章中找到这些句子吗?
(2)生找出后,让一生读,师生引读第九段。
(3)配上音乐和图片一起来感受一下!
(4)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比比谁的朗读最精彩
A这三个情景一样吗?有变化吗?分别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节奏来朗读呢?
B指名谈谈并分别试读,师生评价。
1.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读第二、三自然段,此刻发生了什么?】
(1)贝多芬先生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为什么引起他的注意?)
(2)在这幽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
小结: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和疑问的心情,贝多芬最终走进姑娘家,为姑娘弹曲子。
2.贝多芬最终走进了这间小屋,他看到了什么?
(6)小结:通过学习,在你心中,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领略了月光曲的美,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搜集一些世界名曲来听一听,像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这些著名的乐曲家的作品,将会是你的首选。
板书设计
22.月光曲
听:琴声
谈:一曲
创:《月光曲》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风卷浪涌—知音
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课后反思
难点: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你们听到的这首动听的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都被它陶醉了,这就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谱写《月光曲》。(板书:月光曲)如此优美动听的曲子,他是怎样谱写而成的呢?这里面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
(1)引导读第四自然段。
(2)找出表示兄妹俩生活贫穷的词语?
除了看到他们贫穷的生活状态,还看到了什么?
(3)贝多芬是怎么做的?
3.分角色读5、6自然段(音乐起)
4.贝多芬是怎样回答盲人姑娘的?
5.当时弹琴的环境如何呢?
总结:多么美好而清幽的月夜呀!正式这个美丽的夜晚让贝多芬有了创作的灵感,于是他借着清幽的月光有一次按起了琴键,此时他弹奏的这首曲子就是著名的《月光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