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技术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技术
发布时间:2023-02-28T02:56:00.924Z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2年19期作者:曾淳锴
[导读] 众所周知,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更安全,稳固性更好,因此,当前阶段,混凝土结构成为
曾淳锴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18060
摘要:众所周知,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更安全,稳固性更好,因此,当前阶段,混凝土结构成为了建筑工程中经常应用的结构。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房屋建筑结构整体质量有很强的影响。

若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不足,会造成房屋主体结构稳定性不足,严重影响结构安全。

因此,混凝土结构加固处理技术目前已成为提升房屋整体稳定性、安全性的重要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混凝土加固处理技术的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混凝土加固处理技术相继问世。

所以,科学选择加固处理方法,进而从根本上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效果。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技术
引言
由于混凝土自身方便施工与高强度特点获得大力推广,但在混合比例与施工条件等影响因素的干扰下,大范围运用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概率很大,导致房建工程结构质量受影响的同时,缩短房屋应用周期。

因混凝土处理工艺相对复杂,水泥水化热、温度、楼板的力学形变、混凝土的配比等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施工工序出现错误,也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故而,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监管和对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严格把控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首要条件。

1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其陈旧的房屋建筑结构是实际使用中会因年限的推移,产生老化、损坏等问题。

在此,为确保不降低使用性,应明确加固施工具体实施要求,以彰显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的必要性。

其次,混凝土结构在各种不同房屋建筑形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实际加固时,应针对破损问题进行分析,并科学掌握其损坏规律,以此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在此,通过对其加固,达到提高房屋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年限的实际效果。

2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技术
2.1结构粘钢技术
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施工过程中,结构粘钢技术是最基础的处理方式。

在使用结构粘钢技术对房屋建筑结构实施加固处理之前,技术人员应对胶粘剂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实施加固处理。

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将一层钢板粘贴在房屋建筑结构的外侧,所粘贴的钢板厚度应符合要求,借助钢板加固房屋建筑结构,使房屋建筑结构性能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结构粘钢技术还具有对周边环境、房屋建筑物外观影响较小的特点,可以保障房屋建筑物原有面貌。

在结构粘钢技术加固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注意如下问题:技术人员应对施工环境温度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施工环境温度应不超过60℃,且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使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水平进一步提高。

2.2 FRP加固混凝土
为研究混凝土和FRP复合材料之间的界面及粘结性能,在预先开裂的混凝土柱上的FRP复合材料进行了加载测试。

初始加载时,FRP材料的应力值一般较低,但因为其弹模较小的原因,FRP复合材料应力值也相应地较低,因此FRP材料产生应力的范围也仅限制在裂纹附近范围。

随着增大压力,混凝土柱裂纹逐渐扩大,裂缝周围的FRP材料应力逐渐增加,受力范围也开始向距裂纹中心更远的范围内扩展,但仍以裂纹周围受力为主。

继续增加对混凝土受力负荷,FRP复合材料的应力值不断增加,但随着应力值增加,在裂纹周围FRP复合材料的应力增长速度也呈现了缓慢减少情况,但在距裂纹中心较远的片材二端应力值仍有增长。

而实验也表明,此时FRP复合材料的表层混凝土结构已遭受剪切损伤,并出现了相对滑动现象,特别在裂纹附近。

当混凝土的破裂面剪应力值大于混凝土抗剪强度后,混凝土和FRP片层随即沿损伤面剥离,其剥离面也从裂纹附近逐渐向脱离裂纹区发展,直到整体剥离。

2.3自修复加固技术
科学家们也由此得到灵感展开对自修复混凝土的研究,试图找到一种方法能使混凝土在开裂以后自发的对受损部位进行修复,这也为智能混凝土的研究添砖加瓦。

自修复混凝土的智能之处在于它具有一定的感知特性,它也是混凝土材料发展迈向的一个新的阶段,在对外界环境感知的情况下做出相应行动。

自修复混凝土模仿生物特性,在混凝土结构受到创伤后,采用内部的胶结材料和混凝土结合从而恢复结构性能。

这里简单介绍一种基于化学反应的自修复方法,它是在混凝土构件内部放置一种胶囊,胶囊内部含有修复剂,并利用电化学技术进行修复。

当混凝土材料发生裂缝时,裂缝端部的容器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其内部的修复剂渗出,将与空气发生反应以致其迅速填充整个裂缝。

有时裂缝比较深,内部空气比较少时也可以预先在内部预埋固化剂,使其和修复剂反应达到修复的作用,这种修复方法可以很好的弥合混凝土的表观裂缝,达到修复的作用。

2.4结构加固和碳纤维加固
在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当中,结构加固法是我国混凝土裂缝施工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在应用此项方法过程中要适当增多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截面面积。

另外,碳纤维的粘贴也是针对钢筋混凝土裂缝问题上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治方式,在应用这一方法时,需要把树脂涂刷在混凝土结构表面,随后在混凝土表面粘贴已经修剪好的纤维片,再继续涂刷树脂,在涂刷过程中需要保证表面的光滑平整度,不能存在气泡问题。

完成碳纤维片的涂刷后,在碳纤维片上续刷一层树脂,做好构件的保护工作。

在粘贴碳纤维的防治措施中,对外界因素的要求较高,后续养护工作上无论是对环境温度还是养护时间都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养护温度在55℃左右最佳,养护时长不能少于24h,需要注意在养护当中不能与电源接触,保证构件的光滑性和平整性,不能出现任何的弯曲现象。

2.5修补裂缝加固技术
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裂缝进行修补处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先对房屋建筑结构裂缝面积、裂缝性质以及裂缝产生的原因等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裂缝修补方案进行制订,使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进一步提高。

该项加固技术对物力和人力资源要求相对较低,且加固质量相对较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房屋建筑结构裂缝修补过程中。

在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处理过程中,灌浆法应用范围广泛,不但可以对细微裂
缝进行处理,还可以应用于大裂缝处理,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通常情况下,根据裂缝性质可采取如下处理方案:第一,当裂缝表面宽度小于0.3 mm,且具有数量较多、深度较小的特点时,施工单位可以使用涂刷环氧浆液的方式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第二,当裂缝表面宽度大于0.3 mm时,该种裂缝会使钢筋出现锈蚀等病害,导致结构耐久性受到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采用环氧胶凝防水材料对裂缝进行化学灌浆处理。

在化学灌浆法应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借助机械设备,将具有抗膨性能和固化性能的浆液贯入混凝土裂缝内,使其在混凝土内部扩散且固化,达到修复混凝土裂缝的目的,使混凝土耐久性进一步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案的选取中,要考虑到加固的实际需要,并结合原有构件的实际情况,明确最适合项目的加固办法,不断优化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方案,对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进行对比分析,还可以进一步采取实验验证,优化加固方案。

但就目前而言,部分加固技术尚需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摸索。

随着现代房屋建筑技术的发展,新的建材层出不穷,更好的加固方法将会得到持续扩展,从而使加固工程的选择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罗思.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与加固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1(05):58.
[2]谢琪.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7):84.
[3]王瀚张.某工程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方案浅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6):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