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四川省成都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word版,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试题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窠.臼(kē)霎.时(chà) 粗犷.(guǎng )菜畦.(qí)
B.贮.蓄(zhù)菡.萏(hàn)倜傥.(tǎng)秕.谷(bí)
C.攲.(qī)斜攒.成(cuán)直窜.(cuàn) 整宿.(xiǔ)
D. 搓捻.(liǎn)譬.如(pì)侍弄(shì) 徘徊.(huái)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装,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

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C.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留转无力的水珠。

D.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相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
....,一脸不快。

B.运动会迎面接力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
....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生命,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新生。

D.九寨沟的山水、峨眉山的云海,真是巧夺天工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为传承找到一条宽广而新颖的途径。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面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击危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5.下列加点字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差.可拟差:大体
B. 传.不习乎传:传授
C. 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
D.饭.疏食饭:吃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堪其.忧
C.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于.我如浮云
7.下列对文章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儿女们讲解诗文。

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友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不管他就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8、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词意隽永著称,对后代作品影响颇大。

B、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

“公欣然”和公“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小辈们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学习态度,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

强调了时常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D、第八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孔子看来,在“富贵”与“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而坚守“义”。

孔子并不绝对排斥富贵,并且他还认为富贵是人们正常的欲求,但如果追求富贵要以损害道德仁义为代价,那就不可取了,仁者、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16分)
三、古诗词填空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可选填2空,若3句都填了,以前两句为准,共2分)
(1) ,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2) 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10. 整诗默写,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任选一首,请先写出题目再默写。

(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题。

(10分)
我们是一家人
①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

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②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

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

于是,母亲改变
③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

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

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

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④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

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⑤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

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

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

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⑥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

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

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

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⑦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

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⑧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

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⑨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

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⑩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11.“我”从“盼望独立”到与家人重聚后感受到温暖,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4分)
(1)进中学后“我”盼望独立。

(2)
(3)
(4)与家人重聚后感受到温暖。

12.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2分)
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

(从人物描写角度)
13.你认为文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4分)
五、作文(60分)
14.还记得风雨坎坷时,牵着我们的那双粗糙而充满了力量的手掌吗?还记得蓦然眺望窗外时,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厚甜糯的阳光吗?还记得书海徜徉经典,曾经为我们传道解惑的字字真言吗?就是那一本经典,就是那一寸阳光,就是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从懵懂走向成熟,从脆弱走向坚强,任我一点点,一节节,成长为茂林修竹……
请以“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阅读、阳光、母爱、友谊、信任、挫折、奋斗、书信、舞蹈等,也可自行提炼一个词填上),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4.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①啭:鸟婉转地叫②移:移动,这里指飞翔②向:在
1.本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生活的追求?(2分)
二、课外文言文(共12分)
许金不酬
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③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④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①贾人:商人。

②苴:枯草。

③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④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渡河而亡.其舟亡:这里指丢失 B .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栖:停留
C.舟薄.于石薄:迫近,这里指撞击
D. 盍.救诸盍:何不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
(1)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2)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所表现的主题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
三、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共4分)
6.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叙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以上文字出自鲁迅的文章《》,文段中的“她”是(人物)
7.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都是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D.《狗﹒猫﹒鼠》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阐述作者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也是借猫来讽刺当时的论敌。

(二)现代文阅读(共18分)
别把我当陌生人
尉克冰
①“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子,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
②去年夏天,我坐火车去新疆开会。

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没有同伴。

出发前,家人这样反复叮嘱我。

③刚走进包厢时,我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这一路上要面对些什么人。

一个男人进来了,身后有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他女儿。

随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跶跶地过来了,她妈妈紧跟在后面。

整体环境不错,我精神放松了很多。

④晚上10点多,我锁好门,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躺下。

不知不觉,已到深夜。

在似睡非睡中,我听到了扭动门锁的声音,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了,我猛地打了个激灵,紧张不已。

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借着通道幽暗的灯光,我看到那是一个身材高大,样子凶悍的男人。

此时,包厢里其他人还在熟睡,我吓得头皮发麻,浑身哆嗦。

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来。

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大喝一声:“干什么的?”
⑤“我,我上车呀。

”那个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接着他把行李拖了进来。

原来真是上车的。

虚惊一场!
⑥早晨醒来,我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在。

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

中间出去过几次,回来后,我都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

在这样的环境里,当心无大碍。

⑦包厢里,两个孩子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

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担心遭到拒绝,又忍住了。

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

⑧“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对我说。

⑨我笑了笑,赶快从上铺下来,和孩子们玩了起来。

“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用她胖嘟嘟的小手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

我愣了一下,连忙接过荔枝,轻轻地说了声谢谢……
⑩孩子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包厢里的每个人都伸手接着,小姑娘笑了起来,眼睛
影。

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柔软。

孩子的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那把坚实的锁,紧闭的门彼此敞开了。

⑪于是,在我们的包厢里。

我们的小包厢成了快乐的大家庭。

美食共享,格外香甜。

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抱着她,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小辫,给她拍了很多照片。

孩子对我也越来越依恋,一会儿看不见我,就到处找。

或许是她离开妈妈太久,我是个母亲,我身上有妈妈的味道。

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⑫第三日清晨,快到终点站了,可我的心里却平添了一丝怅惘。

车停了,人们如潮水般从车身里漫出。

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

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

就要和他们分别了。

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

她父亲将她抱走那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好难受,背过身去。

⑬手机响了,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任何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选自《读者》,有改动)
8.通读全文,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①孩子邀“我”聊天→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分别时依依不舍。

9.请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选文第⑽段画线句进行赏析。

(5分)
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柔软。

10.请说说本文开头段和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
11.文中结尾处写道“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联系全文,说说我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认识(5分)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2018年新年伊始,一档演绎经典诗词的节目——《经典咏流传》走进公众视野。

成都外国语学校开展了走近“经典咏流传”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2.【妙句仿写】作为主持人,你需要写一段活动开场白,请你仿照所给句子,再写两句形成排比。

诗歌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它点燃了我们澎湃的激情;诗歌如同一片盛开的鲜花,它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
13.【巧妙劝说】你的同学小华,自进入初中以来,发现自己在学习、体育、艺术等很多方面都不如别人有优势,十分没有自信。

请你借助因《经典咏流传》第一期而家喻户晓的袁枚的小诗《苔》,对他进行巧妙地劝说。

(4分)
链接材料: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苔》
14.【题目诠释】本节目在录制之初征集了许多节目名称,根据网络投票最终决定采纳题目“经典咏流传”,你作为支持的网民,请你结合开场词和主题曲跟帖说说支持这一题目的理由。

(4分)
开场词: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经典永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

主题曲(节选):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二、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D.窠.臼(kē)霎.时(chà)(shà)粗犷.(guǎng )菜畦.(qí)
B. 贮.蓄(zhù)菡.萏(hàn)倜傥.(tǎng)秕谷(bí)(bǐ)
C.. 攲.(qī)斜攒.成(cuán)直窜.(cuàn) 整宿(xiǔ)
D. 搓捻(
..liǎn)(niǎn)譬如(pì)侍弄(shì) 徘徊(huái)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装(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

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C.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留(流)转无力的水珠。

D.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相(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
....,一脸不快。

B.运动会迎面接力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
....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C.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学习态度和主动的学习态度得出来的结果肯定是截然不同
....的。

正所谓:
D.九寨沟的山水、峨眉山的云海,真是巧夺天工
....。

(翻来覆去:1.来回翻身: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2.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后面通常跟动词。

“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不合适,截然不同:意思是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

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为传承找到一条宽广而新颖的途径。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面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击危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B.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C.句式杂糅,应删去“因为”或“的原因”。

D、“措施”与“提高”搭配不当,应该加一个“完善”)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6.下列加点字意思有误的一项是(B)
A. 差.可拟差:大体
B. 传.不习乎传:传授(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C. 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
D.饭.疏食饭:吃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下车引之.(代词,他,代指元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一说指仁德。


B.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的)人不堪其.忧(代词,那,那种)
C.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于.我如浮云(介词,对,对于)
7.下列对文章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儿女们(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友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不管他就(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8、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词意隽永著称,对后代作品影响颇大。

B、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

“公欣然”和公“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小辈们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

强调了时常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D、第八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孔子看来,在“富贵”与“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而坚守“义”。

孔子并不绝对排斥富贵,并且他还认为富贵是人们正常的欲求,但如果追求富贵要以损害道德仁义为代价,那就不可取了,仁者、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1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可选填2空,若3空都填了,以前2空为准,共2分)
(1)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10. 整诗默写,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任选一首,请先写出题目再默写。

(4分)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题。

(10分)
我们是一家人
①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

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