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与气体的处理

合集下载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成为垃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垃圾渗滤液指的是在垃圾填埋场中产生的液体,其中包含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物质,如果不及时处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本文将讨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

1. 生物法处理生物法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添加大量的微生物群落来分解有机物和重金属,并将其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生物法处理的好处是处理过程简单,成本低,而且无需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建立微生物生态系统,处理过程较慢,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来维护好微生物群落。

2. 化学法处理化学法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剂来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化学药剂来破坏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化学键,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化学法处理的好处是处理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处理大量的垃圾渗滤液。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处理成本较高,而且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

3. 物理法处理物理法处理是利用物理手段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蒸馏、膜分离、吸附和离子交换等。

物理法处理的好处是处理过程简单,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而且可以同时处理多种有害物质。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可能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设备,处理成本较高。

4. 综合法处理综合法处理是将以上三种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利用它们的优点来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例如,可以先使用化学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然后通过生物法处理剩余的有机物,再用物理法处理重金属等难以降解的物质。

综合法处理的好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点,缩短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成本。

综上所述,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是多种多样的,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需要考虑到成本、效率、环保等方面的因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效果。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及解决方案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及解决方案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及解决方案02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典型处理工艺0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解决方案04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典型案例介绍05结论及建议01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1、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及特点2、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现状1.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及特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高浓度的废水,称之为垃圾渗滤(沥)液。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主要有四个来源: (1)垃圾自身含水;(2)垃圾生化反应产生的水;(3)地下潜水的反渗;(4)填埋场内降水的地表径流。

1.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及特点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为改良型厌氧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受垃圾成分、填埋年限、填埋高度、季节气候、地理位置、填埋作业、雨污分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较大,一般具有如下特点:◆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

垃圾渗滤液水质成分复杂,既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也有金属、无机盐类、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

夏季渗滤液产生量大,但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冬季渗滤液产生量少,但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填埋年限越长,有机污染物浓度越低、氨氮浓度越高。

不同地区的填埋场、同一填埋场不同季节的渗滤液水质水量的差异也较大。

◆污染物浓度高。

填埋初期渗滤液COD浓度一般在10000-30000mg/L,高的甚至达到50000-60000mg/L;填埋中、晚期渗滤液有机物浓度降低,可生化性降低,BOD/COD<0.3,而氨氮浓度则逐渐升高,氨氮浓度一般在1000-3000mg/L,高的甚至达到4000-5000mg/L。

◆盐分含量高、毒性大。

垃圾渗滤液含有大量Cl-、Na+、Ca2+、SO42-、Mg2+、CO32-、NH4+等无机盐离子,电导率一般在10-30ms/cm,高的甚至达到40ms/cm以上。

◆营养失衡,处理难度大。

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物、氨氮浓度高,磷浓度较低。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由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与溶解物质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污水。

渗滤液的处理是垃圾填埋场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地下水资源。

本文将介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过程对渗滤液进行分离和去除污染物。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沉淀、浮选、蒸发和蒸馏。

1. 过滤:通过过滤器将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分离出来。

常用的过滤器有滤纸、滤网、滤布等。

过滤后的渗滤液可以通过其他的处理方法进一步处理。

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从而实现分离。

常用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和沉淀槽。

沉淀后的渗滤液可以经过进一步处理或者排放。

3. 浮选:通过浮选装置将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浮选可以通过气泡、机械浮选和离心浮选等方式进行。

浮选后的悬浮物可以回收利用或者进行处理。

4. 蒸发:通过加热将渗滤液中的水分蒸发出来,从而实现水分的分离和去除。

蒸发可以通过蒸发器、蒸发池和蒸发塔等设备进行。

蒸发后的渗滤液中的溶解物质仍然存在,需要进行其他的处理方法。

5. 蒸馏:通过加热渗滤液使其蒸发成蒸汽,然后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水分和溶解物质的分离。

蒸馏器是常用的蒸馏设备。

蒸馏后的渗滤液中的溶解物质可以进一步处理或者排放。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对渗滤液中的污染物进行转化或者降解。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氧化、还原和沉淀。

1. 中和:通过加入酸、碱等物质,使渗滤液中的酸碱度达到中性,从而实现污染物的中和作用。

中和后的渗滤液可以通过其他的处理方法进一步处理。

2. 氧化:通过加入氧化剂,使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或者低毒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臭氧和氯化物等。

氧化后的渗滤液可以通过其他的处理方法进一步处理。

3. 还原:通过加入还原剂,使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还原成无毒或者低毒物质。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将垃圾通过压缩和覆盖等方式,把垃圾埋在地下形成的垃圾处理方式。

在垃圾填埋的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水称为垃圾填埋渗滤液,其所含的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极大。

为了削减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尽量避开污染地下水,需要对垃圾填埋渗滤液进行处理。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传统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希望能为环境污染掌控供给肯定的技术支持。

一、垃圾填埋渗滤液的污染特性垃圾填埋渗滤液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污染成分的构成通常是不稳定的。

重要成分包括有机物、碳水化合物、氮、磷、钾、钡、铁、铜、锰、铝、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氰化物、氯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卤代烃类、苯、酚等,具有酸性、高浓度和难以降解等特点。

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设计为了解决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情况,并结合符合国家标准和环保要求,具有实际可行性和经济性的技术方法,订立合理的处理方案。

1.采纳一般活性炭处理采纳一般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来处理垃圾填埋渗滤液,将渗滤液通过滤网进入直接投加活性炭吸附池内,经过静躺时间后,将被吸附的污染物取出,再进行后续处理。

一般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小、性能稳定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吸附污染物,但无法降解有机物质和硫酸盐等其他污染物。

2.采纳生物反应器处理选择具有良好生物响应特性的细菌为媒介,将污水转化成无公害的物质。

将垃圾填埋渗滤液引入生物反应器内,通过搅拌和通氧等方式,让细菌在渗滤液中快速成长和繁殖,可以有效地将大部分污染物降解,并转化为氮气、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但这种方法处理时间较长,需要相对较高的设备和维护成本,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

3.化学沉淀处理化学沉淀是一种通常采纳多种化学药剂加入渗滤液中,使污染物发生沉淀、沉降的废水处理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垃圾填埋渗滤液中存在大量铁、铜、铬等重金属和难以分解的离子化合物。

通过pH值和加药量的微调调整,将污染物快速沉淀和分别,去除悬浮物和污染物,使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得到有效去除。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

C H I N AV E N T U R EC A P I T A L52TECHNOLOGY APPLICATION |科技技术应用一、引言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的主要废水污染源。

渗滤液含污染物浓度高,以有机污染物为主,若不进行治理将会造成水域的污染影响。

对于实行填埋、焚烧和回收同步运行综合处理处置策略的城市而言,其垃圾填埋场的处置对象一般仅限于生活垃圾,这其中不包括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和其它有毒、有害废弃物。

渗滤液的收集系统是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之一,收集系统采取底层纵横网盲沟导流和垂直立管的组合收集,能够达到有效收集渗滤液的目的。

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当今我国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和物化法,当垃圾渗滤液的BOD/COD 大于0.3时,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较好,可以使用生物处理法;对BOD/COD 比值较小(0.07~0.2)、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以及生物法很难去除的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有机成分,物化处理效果更好。

(一)生物法垃圾渗沥液的生物处理主要是指依靠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以及微生物絮体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来去除渗沥液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方法,可分为厌氧和好氧处理两种。

1.渗滤液的预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变化很大,COD 最大可达70000mg/L,BOD 也可达到38000mg/L,而氨氮的质量浓度可达1700mg/L,甚至更高,重金属中则以Fe,Pb 等的浓度最高。

渗滤液中高浓度的氨氮会对微生物的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通过对渗滤液的预处理,去除一部分氨氮,对后续生物处理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渗滤液预处理的研究有用空气自由吹脱和加石灰吹脱预处理方法,效果良好,此外还有化学沉淀和吸附的方法去除氨氮,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去除效果。

我国北方地区垃圾成分以无机物为主,垃圾自身含水率较低,渗沥液的产生主要来自于降水,渗沥液的产量及浓度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

对垃圾填埋场治理过程中渗滤液处理问题的探讨

对垃圾填埋场治理过程中渗滤液处理问题的探讨

Environmental Science对垃圾填埋场治理过程中渗滤液处理问题的探讨岳庆伟1,田喜在2(1.中节能大地(杭州)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2.金华市金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 321017) 摘要:现阶段人民群众已经从单纯的物质需求转为对生活质量、生态环保等更高层次的需求上,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

政府为了改变垃圾围城,减少垃圾填埋场占地问题,近年来大力地推动垃圾填埋场治理及减容工作。

在治理过程中,渗滤液的处理一直相伴其中,是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通过工程案例对垃圾填埋场治理过程中渗滤液处理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1 工程概况该填埋场位于苏南地区,占地面积17万m2,场地北侧紧邻河道,东侧和西侧为水塘,南侧为道路。

填埋场原为废弃的砖厂取土场,最深处地面下去8m左右,垃圾填埋量达到了约85万方。

垃圾填埋场地四周水系发达,水位在垃圾堆体表面以下1m左右,垃圾整体浸泡在水体中。

开挖筛分前必须进行降水作业,预估整个场地施工降水收集的渗滤液约59.08万方左右。

2 渗滤液收集处理2.1 收集方案考虑项目工期、项目实际渗滤液量,采用分区止大,坑槽、集水明排和深井降水组合降水。

场地开挖前,开挖沟槽,利用大流量水泵抽出堆体内部上层水体, 同时布设降水井,进一步降低堆体水位,降出水排入周边排水沟中或用水泵直接泵送至污水预处理系统。

结合场地前期抽水试验结果,降水井间隔15m成梅花状设置。

降水井深12米,成孔直径为60cm,井管直径为30cmUPVC双壁波纹管,内填碎石滤料至井口下30cm,然后用黏土封住井管周边碎石,井内放置扬程20-25m潜水泵。

抽出的水排到沟渠中。

集水沟、排水渠尽量利用场内原有截洪沟,部分新建。

用挖掘机在垃圾堆体上开挖沟渠,横截面为倒梯形,边坡坡度为2:1,渠底宽度约1m,为确保排水顺畅,坡度为1%〜3%,当排水渠深度超过2m时,利用水泵将污水提升至下一段引水渠中直至进入调节池。

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环境污染控制方案及垃圾处理措施

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环境污染控制方案及垃圾处理措施

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环境污染控制方案及垃圾处理措施垃圾填埋场是目前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但它同时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为了有效控制垃圾填埋场的环境污染,需要制定相应的污染控制方案,并采取适当的垃圾处理措施。

以下是一个针对垃圾填埋场的环境污染控制方案及垃圾处理措施。

1.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是污水。

为了控制垃圾填埋场的污水排放,需要建立污水收集系统和处理系统。

首先,应在垃圾填埋场内设置污水收集井,收集来自垃圾填埋区的污水。

然后,将收集到的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如沉淀、过滤、吸附、氧化和生物降解等方法。

2.气体处理:除了污水,垃圾填埋场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甲烷和硫化氢等。

为了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需要在垃圾填埋场内设置气体收集系统和处理系统。

气体收集系统包括管道、排气孔和抽气设备等。

气体处理系统可以采用吸附、化学反应和燃烧等方法进行处理。

例如,通过将有害气体抽入吸附剂中进行吸附,再通过燃烧或化学反应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3.废水渗滤液处理:垃圾填埋场中的垃圾会产生废水渗滤液,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为了控制废水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

可以采用化学沉淀、生物降解和深度过滤等方法将废水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去除,然后将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安全处理或重新利用。

4.渗滤液和废气的回收利用:垃圾填埋场中的渗滤液和废气中含有一定的能源和有机物质。

为了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可以对渗滤液和废气进行回收利用。

例如,可以通过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将渗滤液中的水和有机物质分离,然后将得到的水进行处理或重新利用。

对于废气,可以采用吸附、提取和升华等方法将其中的有机物质和能源进行回收利用。

总之,为了有效控制垃圾填埋场的环境污染,需要制定相应的污染控制方案,并采取适当的垃圾处理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污水处理、气体处理、废水渗滤液处理和渗滤液和废气的回收利用等。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的控制唐灵芳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的控制唐灵芳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的控制唐灵芳发布时间:2021-07-27T15:58:44.17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作者:唐灵芳[导读] 摘要: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液体,其中包含高浓度的可生物降解和不可生物降解的产物(酚类、氨氮、重金属和硫化物等)。

兴安县环卫站广西桂林 541300摘要: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液体,其中包含高浓度的可生物降解和不可生物降解的产物(酚类、氨氮、重金属和硫化物等)。

如果垃圾渗滤液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和处置,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渗滤液是一种水质水量大、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氨氮含量高、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生物处理对于新鲜渗滤液有较好的效果,但存在不足之处。

如好氧处理,能耗高、污泥产量大,有毒金属将抑制微生物的正常工作状态,渗滤液中的磷含量偏高,需要另外添加磷酸盐才能实现有效的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缺点是停留时间长,启动困难,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

关键词: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控制对策1垃圾填埋场背景情况我县塘市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于1993年底投入使用,2013年4月底停止使用,堆填时间约20年,垃圾存量约23万立方米,早期由于无环保意识,垃圾都是直接堆放,属于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因此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县已采取采取原位规范整治方案进行整治,经过场地清理及堆体整形处理、封场防渗覆盖工程、渗滤液及填埋气体导排收集工程、雨水导排系统、封场绿化等整治工程,原来的环境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周边环境影响大幅降低,后期的渗滤液处理问题将是决定该整治工程成败的关键。

2 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分析填埋场内先产生的渗滤液生物降解性相对较高,处理方式为一系列的生物途径;那些长久的渗透液则因为较差的生化性而需要通过结合物化及生化两种方法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物化的工艺进行先进行预处理,将其中的杂质去除,达到将渗透液内氨氮、重金属浓度降低,渗透液pH值调节,方便之后进行生化处理的目的。

渗滤液的特点及处理技术

渗滤液的特点及处理技术

渗滤液的特点及处理技术一、渗滤液介绍1.1、渗滤液概述生活垃圾填埋场按照填埋气组成等参数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好氧阶段,导气管中引出的气体主要为空气,此时产生的渗滤液COD浓度较高,氨氮浓度较低,可生化性较好;第二阶段为酸化阶段,垃圾堆体中以酸化反应为主,填埋气主要为氮气、二氧化碳、氢气,渗滤液水质与第一阶段类似;第三阶段为不稳定的产甲烷段,堆体中厌氧产甲烷菌开始逐渐成为优势菌种,甲烷气体的比重开始上升,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开始下降,相反由厌氧分解蛋白质等含氮物质产生的铵盐开始上升,渗滤液的可生化性下降;第四阶段为稳定的产甲烷阶段,填埋气主要由二氧化碳和甲烷组成,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已经比较差,易于生化的有机物急剧下降,以挥发性有机酸VFT(VFC)表示;到最后一个阶段即结束阶段,垃圾中的有机物已经分解殆尽,此时的渗滤液已不具备可生化性。

其中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好的前三个阶段时间较短,只有三至五年,便进入了第四个阶段,渗滤液的可生化性逐年下降,直至有机物含量降至零。

1.2、渗滤液显著特点(1)渗滤液前、后期水质变化大。

渗滤液的水质变化幅度很大,它不仅体现在同一年内各个季节水质差别很大,浓度变幅可高达几倍,并且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水质特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渗滤液的碳氮比、可生化性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而降低。

通常在填埋初期,氨氮浓度较低,用生物脱氮就可去除渗滤液中的氨氮,但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氨氮浓度不断增加,COD不断下降,最好采用物化法处理。

(2)有机物浓度高。

垃圾渗滤液中的CODcr和BOD5浓度最高可达几万毫克/升,与城市污水相比,浓度非常高。

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主要是在酸性发酵阶段产生,pH值略低于7,低分子脂肪酸的COD占总量的80%以上,BOD5与COD比值为0.5~0.6,随着填埋场填埋年限的增加,BOD5与COD比值将逐渐降低。

(3)氨氮含量高。

由于大部分填埋场为厌氧填埋,堆体内的厌氧环境造成渗滤中氨氮浓度极高,并且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升高,有时可高达1000~3000mg/l。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一、前言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由垃圾填埋场内部产生并经过压缩,渗出的含有有机物质、重金属、氮和磷等污染物质的液体。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护地下水和土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

二、工艺流程1. 前处理对于原始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需要进行前处理以去除较大颗粒物和悬浮固体。

前处理方式包括筛分和沉淀两种方式。

(1)筛分利用筛网进行筛分,将较大颗粒物和悬浮固体筛除。

筛分后的液体进入下一步沉淀过程。

(2)沉淀将未经筛分的原始液体放置在沉淀池中,通过重力作用使较大颗粒物和悬浮固体自然沉淀到底部。

上层清水通过管道流出,进入下一步处理过程。

2. 一级处理对于经过前处理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需要进行一级处理以去除悬浮物、COD、BOD等有机物质。

一级处理方式包括生物法和化学法两种方式。

(1)生物法将经过前处理的液体通过生物反应器进行降解,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氧化,达到去除COD、BOD等污染物的目的。

生物反应器包括曝气式反应器和厌氧式反应器两种。

曝气式反应器:将液体通过曝气装置进行通氧,提高液体中溶解氧含量,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氧化。

厌氧式反应器:将液体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厌氧式反应器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并且产生少量沼气。

(2)化学法将经过前处理的液体通过化学药剂进行处理,利用药剂与污染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来达到去除COD、BOD等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的药剂包括铁盐、铝盐和聚合氯化铝等。

3. 二级处理对于经过一级处理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需要进行二级处理以去除氮和磷等污染物质。

二级处理方式包括生物法和化学法两种方式。

(1)生物法将经过一级处理的液体通过生物反应器进行降解,利用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对氮和磷等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常用的生物反应器包括曝气式反应器、厌氧式反应器和膜生物反应器等。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在垃圾填埋过程中,随着降雨或其他渗透水进入填埋场,与垃圾接触后产生的液体废物。

这些渗滤液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和潜在的有害化学物质,如果不经过适当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至关重要。

目前,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是通过物理方式对渗滤液进行分离、去除固体颗粒和悬浮物等。

首先是通过固液分离设备,如滤网、离心机等,将渗滤液中的固态物质分离出来。

然后通过沉淀、沉淀池等方法去除悬浮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最后,采用活性炭吸附等方式去除有机物质和难降解的化学物质。

化学处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难溶于水的沉淀物。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氧化、还原、沉淀等。

中和法是指通过添加碱性物质或酸性物质来调节渗滤液的pH 值,从而使有害物质中和沉淀下来。

氧化法则是用氧化剂加速渗滤液中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例如使用高锰酸钾等氧化剂。

还原法是指通过加入还原剂使有害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沉淀法则是通过添加化学沉淀剂,使有害物质与沉淀剂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然后通过沉淀池等设备将沉淀物与渗滤液分离。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是指将渗滤液送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氧化的过程。

通过良好的通气和搅拌条件,使微生物能够充分降解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厌氧处理则是将渗滤液送入厌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

厌氧微生物可以将有机物质降解为甲烷、二氧化碳等产物。

综上所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通过分离、沉淀和吸附等方式去除固体颗粒、悬浮物和有机物质。

化学处理主要通过中和、氧化、还原和沉淀等方式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沉淀物。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概述垃圾渗滤液是指在垃圾填埋过程中,垃圾中含有的水分与气体通过自然过程产生的液体。

由于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如果不得当地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是垃圾填埋场运营管理的关键一环。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经济有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包括渗滤液的收集、处理和排放。

通过合理的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渗滤液收集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是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首要步骤,目的是将渗滤液准确收集,并防止其外泄。

以下是常用的渗滤液收集方法:1.接收管道系统:在填埋场的底部设置管道网,将渗滤液收集到一个汇集池中。

该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渗滤液能够顺利地流入汇集池。

2.接收井:设置数个接收井于填埋区域的不同位置。

接收井用于收集渗滤液,并确保其不会外泄到地下水体中。

3.地下防渗膜:在填埋区域的底部和侧面埋设防渗膜,以减少渗滤液的外泄。

防渗膜需要选择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的材料,并进行定期检查和修复。

渗滤液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目标是将其处理成达到排放标准的水质,并实现对其中有价值的物质的回收。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1.生物反应器法:将渗滤液进一步输送到生物反应器中,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生物反应器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但需要占用较大的处理面积。

2.化学沉淀法: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沉淀下来。

化学沉淀法处理效果稳定,但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并且对操作要求较高。

3.膜分离法:利用膜技术将渗滤液分离成可回收的水和含浓度较高的固体废弃物。

该方法处理效率高,但设备投资较大。

渗滤液排放处理后的渗滤液需要安全地排放到环境中,以确保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以下是渗滤液排放的相关措施:1.再利用:如果处理后的渗滤液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可以将其再利用于植物浇灌、绿化或冷却等方面,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垃圾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

垃圾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与收集处理5.1 垃圾渗滤液概况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和降水渗流作用而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

渗滤液包括垃圾自身所含的水分、垃圾分解所产生的水及浸入的地下水。

渗滤液量的大小主要受控于垃圾本身的含水率、,因而导致同一填埋场渗滤液随时降水与径流强度及填埋垃圾分解的阶段过程空变化,其组成、浓度等特征均有较大不同。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

主要来源有:(1)降水的渗入,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

(2)外部地表水的渗入,这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

(3)地下水的渗入,这与渗滤液数量和性质与地下水同垃圾接触量、时间及流动方向等有关;当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水位,并没有设置防渗系统时,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

(4)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量。

(5)覆盖材料中的水分,与覆盖材料的类型、来源以及季节有关。

(6)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与垃圾组成、pH值、温度和菌种等有关,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分解时会产生水分。

垃圾在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调整期:在填埋初期,垃圾体中水分逐渐积累且有氧气存在,厌氧发酵作用及微生物作用缓慢,此阶段渗滤液量较少。

(2)过渡期:本阶段滤液中的微生物由好氧性逐渐转变为兼性或厌氧性,开始形成渗滤液,可测到挥发性有机酸的存在。

(3)酸形成期:滤液中挥发性有机酸占大多数,pH值下降,C。

“浓度极高,BOD5/C OD cr为0.4〜0.6,可生化性好,颜色很深,属于初期的渗滤液。

(4)甲烷形成期:此阶段有机物经甲烷菌转化为CH4和CO2,pH值上升,C ODcr 浓度急剧降低,BOD5/C OD”为0.1-0.01,可生化性较差,属于后期渗滤液。

(5)成熟期:此时渗滤液中的可利用成分大减少,细菌的生物稳定作用趋于停止,并停止产生气体,系统由无氧转为有氧态,自然环境得到恢复。

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

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

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垃圾填埋场是固体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方式,但其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是环境工程中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技术、生态修复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主要涉及渗滤液处理、气体排放控制和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

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中的首要问题,主要来源于垃圾分解和降水渗透。

渗滤液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渗滤液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通过沉淀、过滤和膜分离等手段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化学处理方法则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如絮凝剂和氧化剂,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厌氧处理法等。

近年来,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结合了膜分离和生物处理的优点,在渗滤液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的优点。

垃圾填埋场的气体排放主要包括甲烷、二氧化碳和氨气等。

这些气体不仅对大气环境有害,还具有温室效应。

气体排放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气体收集和气体处理。

气体收集系统通过设置气体导排管和井管,将填埋场内的气体收集并输送到处理设施。

气体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燃烧法和生物过滤法。

燃烧法通过燃烧填埋气体,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并回收能源。

生物过滤法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填埋气体中的有害成分,减少气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是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的重要内容。

填埋场底部和侧壁应设置防渗层和排水系统,以防止渗滤液渗透和扩散。

常用的防渗材料包括黏土、防渗膜和复合材料。

通过多层防渗设计和严格的施工管理,可以有效防止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方法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土壤改良和生态恢复。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吸收和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种植特定的植物,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例如,超积累植物可以吸收和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减少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指的是通过垃圾填埋场垃圾层之间渗透而出的液体,通常包含有机废物和盐分。

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确保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1.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过滤或物理分离来清除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渗滤液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沉积物。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降池、离心分离、压滤和过滤等。

沉降池是一种将悬浮物通过重力沉降的方法。

渗滤液首先流入一个大型沉降池,悬浮物沉积在底部,从而使液体在上部流出。

此方法适用于处理大量的渗滤液。

离心分离是通过旋转作用使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分离。

渗滤液经过离心机旋转,固体颗粒被离心力推到容器壁上,然后通过排出口排出。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较多固体颗粒的渗滤液。

压滤是将渗滤液通过滤料,使固体颗粒滞留在滤料表面,而液体通过滤料袋排出。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较粘稠的渗滤液,能够有效去除颗粒。

过滤是通过过滤介质将渗滤液中的悬浮物过滤掉。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砂、碳、滤纸等。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颗粒较小的渗滤液。

化学处理方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品来改变渗滤液的化学性质,以实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一种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是中和。

中和是通过添加碱性或酸性物质来中和渗滤液的酸碱度。

例如,将氢氧化钙添加到渗滤液中,可以中和其中的酸性物质。

中和后的渗滤液酸碱度接近中性,更容易处理和稳定。

另一种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是氧化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通过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来改变渗滤液中离子的电荷状态,从而使悬浮物或溶解物变为固态,便于分离和去除。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和臭氧,而常用的还原剂包括亚硫酸盐和亚硝酸盐。

3. 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将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处理方法常用的是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是指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厌氧处理是指在缺氧或低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对策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对策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对策首先,垃圾填埋场产生的主要污染问题之一是土壤污染。

当垃圾在填埋场中分解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渗入土壤层,并危害土壤质量。

为了减轻土壤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选择合适的填埋场位置:选择填埋场的位置时,应考虑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深度等因素,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2.使用防渗透材料:在填埋场中使用高密度聚乙烯等防渗透材料来阻止底部渗漏物质渗入土壤。

3.建立废物隔离层:在填埋场中建立隔离层,以防止填埋底部产生的有害物质渗入土壤。

其次,垃圾填埋场还会产生渗滤液,即垃圾分解产生的液体渗出物。

这种液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对地下水和周围水体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渗滤液对水体的污染,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减少渗滤液的生成:通过控制垃圾填埋场的水分含量,减少渗滤液的生成量。

2.防止渗滤液外溢:在填埋场周围建立排水系统,收集和处理渗滤液,避免其外溢。

3.处理渗滤液:对渗滤液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生物处理或化学处理等,以减少其对水体的污染。

再次,垃圾填埋场还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包括二氧化碳和甲烷等。

这些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垃圾填埋场的温室气体排放,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实施垃圾分拣与回收:通过垃圾分拣与回收,减少填埋场中的可分解垃圾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2.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填埋场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发电或转化为其他可再生能源,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增加填埋场气体控制设施:在填埋场中增加气体控制设施,如排气系统和封闭层等,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除了上述常见的污染问题,垃圾填埋场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填埋场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对策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对策

渗滤液处理效果评估
1 2
处理效率评估
通过比较处理前后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浓度变化, 评估处理设施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处理后的渗滤液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等 环境的影响程度,确保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3
经济性评估
综合考虑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和处理效果等因素, 评估渗滤液处理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设施建设
监测与记录
根据填埋场规模和处理要求,建设相应的 渗滤液处理设施,包括调节池、预处理设 施、主处理设施和深度处理设施等。
定期对处理前后的渗滤液进行监测和分析 ,记录处理效果和运行数据。根据监测结 果及时调整设施运行参数和处理方案。
运营管理
建立健全的运营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 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加强设施 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设施故障和问题。
地下水污染治理效果评估
治理效果评估指标
制定包括水质改善、污染源控制、生态恢复等方面的 评估指标。
定期评估
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 治理措施。
长期跟踪监测
建立长期跟踪监测机制,持续监测治理后地下水的质 量变化情况,确保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
06 综合治理策略与展望
综合治理策略制定与实施
垃圾填埋后,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会转化为水分,
形成渗滤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2
降雨和地表水的渗入
降雨和地表水通过填埋场的覆盖层和垃圾体渗入,与垃圾接触后成为渗
滤液。
03
危害
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菌等污染物,如果不经过
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危害生态环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在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降水渗入垃圾堆体而形成的污水。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十分重要,以防止对地下水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本文将从渗滤液的成分及影响、处理方法以及现有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目前,常见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式。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絮凝沉淀、生物降解和过滤等。

絮凝沉淀是将高分子絮凝剂与渗滤液混合后,通过絮凝剂与污染物的相互作用使其凝聚成大颗粒物质,然后再通过沉淀池等设备进行沉淀。

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对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一般采用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过滤是使用滤料或滤器等装置,将渗滤液通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固体和颗粒物。

化学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氧化、沉淀等。

中和是通过加入酸碱等化学药剂,使渗滤液的pH值达到中和状态,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氧化是通过加入氧化剂,使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害物质。

沉淀是将渗滤液中的溶解性物质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其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而沉淀下来。

除了上述的常见处理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处理技术也被应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中。

例如,膜分离技术可以通过半透膜使渗滤液中的溶质和水分离,从而实现污水处理。

电化学方法则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来分解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

此外,还可以利用光催化、超声波等新型技术进行渗滤液的处理。

总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根据渗滤液的成分不同,可以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以及其他新型技术。

同时,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处理效率和经济性,以实现渗滤液有效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的目标。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简介及处理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简介及处理
渗滤液回灌是将收集 渗滤液回灌是将收集 后的渗滤液再次回灌 入填埋场, 入填埋场,利用填埋 场堆体内的微生物对 渗滤液进行处理的一 种技术, 种技术,它是渗滤液 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 土壤植物处理系统( - 土壤植物处理系统(S-P 系统) 系统)不仅利用土壤或陈 垃圾的物化及生化作用, 垃圾的物化及生化作用, 而且还利用了植物根系对 微生物的强化和植物修复 技术。 技术。
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 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 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作为氧化剂测定 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采用重铬酸钾 作为氧化剂测定 出的化学耗氧量表示为CODcr。 出的化学耗氧量表示为
5.1.3 生物转盘
生物转盘是所谓固定生长系统生物膜法中的一种, 生物转盘是所谓固定生长系统生物膜法中的一种,运用于常规的污水处理中可有效地解决活性污泥 法的污泥膨胀问题,并且由于膜上生物量大,生物相丰富,既有表层的好氧微生物, 法的污泥膨胀问题,并且由于膜上生物量大,生物相丰富,既有表层的好氧微生物,又有内层的厌氧微 生物,因而具有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的优点,同时生物膜上还能生长世代时间较长的硝化菌等。 生物,因而具有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的优点,同时生物膜上还能生长世代时间较长的硝化菌等。
1 2 3
吸附法
是采用多孔的固体吸附剂,利用固 液相界面上的物质传递 液相界面上的物质传递, 是采用多孔的固体吸附剂,利用固—液相界面上的物质传递,使废水中 的有机污染物转移到固体吸附剂上,从而使之从废水中分离除去的方法。 的有机污染物转移到固体吸附剂上,从而使之从废水中分离除去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填埋场一般都远离市区,环卫系统相对封 闭,垃圾渗滤液是一股潜伏的浊流,渗滤液处理 又是垃圾处理的最后一道环节,多种因素导致了 渗滤液处理一直不被公众、媒体及全社会所关注, 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垃圾渗滤液并没因人们的忽视就变得无足轻重, 大量分析数据时刻提醒着我们,垃圾渗滤液将成为 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 而且渗滤液的成分组成,会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发 生很大的变化,更为处理工艺的选择增加了难度。 渗滤液处理是卫生填埋场的最后一道环节,如果不 高标准严要求,不仅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污 染和危害,对人体健康带来威胁。渗滤液一旦进入 环境,再先进的技术都将回天无力。
表二 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
四 渗滤液的处理
垃圾渗滤液处理中遇到的问题:
● 人们对垃圾渗滤液的认识不够,渗滤液处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 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极高; ● 渗滤液受多种因素影响,性质随环境条件和时间变化极大。
垃圾渗滤液具有水质水量非周期性变化、NH3-N和有机污染物含量 高、部分CODcr难以生物降解的特点,如将渗滤液和城市污水直接合 并处理,可能会出现活性污泥膨胀、铁的沉淀及重金属毒性等一系列 问题,将严重影响污水厂的稳定运行。因此,目前一般都将渗滤液进 行现场独立处理。
渗滤液的物理组成是指从物质大小或分子量分布上来划分渗滤液的组分。 渗滤液物理组成可简单分成三部分:〈0.001~0.013μm或约相当于截 留分子量(MWCO)1000以下的组分属溶解态,0.013μm~0.45μm 的组分属胶体态,0.45~10μm的组分属颗粒态〉。
垃圾渗滤液性质
(1) 色度:颜色呈淡茶色或暗褐色,色度在2000~4000之间,有较浓的腐化臭 味。 (2) pH值:填埋场渗滤液pH值为6~7,呈弱酸性。 (3) BOD5:随着时间和微生物活动的增加,渗滤液中的BOD5逐渐增加。一般 填埋6个月至2.5年,达到最高峰值,此时BOD5多以溶解性为主,随后此指标开 始下降,到6~15年填埋场稳定化为止。 (4) COD:渗滤液的生物降解性可用BOD5/COD之比来反映,当 BOD5/COD>0.4时, 渗滤液较易生物降解;当BOD5/COD<0.1时,渗滤液难于生物降解;对于成熟 的填埋场,渗滤液的此项比值通常为0.05~0.2。
物化处理一般不受水质水量的影响,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尤其 对ρ(BOD5)/ρ(CODcr)比值较低(0.07-0.20)、难以生物处 理的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其处理成本昂贵、能耗大, 不便推广使用。
2.生物处理法
A.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a.SBR法 将均匀水质、曝气氧化、沉淀排水等功能集于一体的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 与其他连续活性污泥法相比, 它不仅工艺系统简单, 而且具有优越的工艺特 征, 适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需要。SBR法对渗滤液中COD、BOD和氨氮的处 理效果显著。 b.氧化塘法 氧化塘体积大、有机负荷低、降解速度慢, 但工程简单, 在土地价格不高 的地方比较合适。绍兴市环保科研所王伟兴采用三级氧化塘—混凝的处理工 艺处理模拟垃圾渗滤液,当渗滤液进水CODcr:5942 -6743mg/L,出水 CODcr在120mg/L左右,其COD去除率为97%。
(7) SS(Suspended Substance )一般多在300mg·L-1以下。
(8) 氮化物:氨氮浓度较高,一般为0.4g·L-1左右,有时高达1g·L-1,有机 氮占总氮的1/10。
(9) 重金属:生活垃圾单独填埋时,重金属含量很低,不会超过环保标准;但 与工业废物或污泥混埋时,重金属含量会增加,并可能超标。
(2)卤代烃: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烯、氯仿、四氯乙烯、氯笨等, 一般浓度在每升毫克数量级或更低;
(3)邻苯二甲酸盐:邻苯二甲酸盐二乙酯、邻苯二甲酸盐甲乙酯、邻苯二
甲酸盐二2-乙基己酯,浓度在0.1~1mg/L之间; (4)酚类化合物:苯酚、甲酚、五氯酚等; (5)苯胺类化合物:苯胺、甲苯胺是渗滤液中主要的苯胺类污染物; (6)其它微量有机物:酯类、醚类、酮类、甲基磷酸盐、苯磺酸盐、农药、 二噁英等有机物,含量在每升纳克与微克数量级之间 3)无机离子和氨氮
c.生物膜法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抗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优点,处理稳定 性好,而且生物膜上能繁殖世代期较长的硝化菌,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陈 胜等对进水CODcr在4000以上的垃圾渗滤液用生物膜法进行处理,当水力停 留时间在2小时时,处理率为89.24%,达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B.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以老港填埋场为例说明渗滤液性质随时间的变化
四 渗滤液的排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对生活垃圾渗滤液的排放作出了一定的限制:1.生活垃圾渗滤液不得排 入GB3838-88中规定的I、II类水域和III类水域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及GB309782一类海域;2.对排入GB3839-88三类水域或GB3097-82二类海域的生活 垃圾渗滤液,其排放限值执行表二中的二级指标值。3.对排入GB3838-88N, V类水域或GB3097-82三类海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其排放限值执行表二中 的二级指标值。4.排入设置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其排放限 值执行表二中的三级指标值。
水相污 的当染 一于物 、普浓 二通度 百市很 倍政高
污, 生种度含 物盐的有
类重 和金多 病属种 源,高 微多浓
1.6‰ 5.27%
10
日填埋1500吨的垃圾 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 污染物大致相当于一 座十几万人口的城镇 的生活污水。
渗滤液
渗滤液中含有93种有机污染 物,其中有22种被列入我国 国家环保署重点控制名单,1 种可直接致癌,5种可诱发致 癌
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具体方法及其优缺点
1.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a.混凝沉淀法 在废水中投加混凝剂(PAC、PFC、PFS、PAS、PFP、PS等)、絮凝剂 (PAM、ST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高分子壳聚糖),通过沉 淀降低废水中的高浓度的COD、BOD、氨氮、重金属离子、色度等。对色度 的处理率达到了70%以上,对COD的去除率达到了40%以上。 b.化学氧化法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改变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化学性状,使其达到无害化的 一种处理方法。可用于脱色、去除重金属、酚、氰和有机化合物的降解及消 毒、除藻等。氯气、臭氧、双氧水高锰酸钾等通常被用作氧化剂。可以大大 提高渗滤液的可生化性。
a.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生物滤池(AF)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能适应废水浓度和水力负 荷的变化而不致引起长时间的性能破坏,可在低pH值和含毒条件下稳定运 行,而且启动迅速,COD去除率高且稳定性好。但是布水不均匀、填料昂贵 且易堵。
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该技术首次把颗粒污泥的概念引入反应器中,是一种悬浮生长型反应器, 具有很高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尤其适用于各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同其他厌氧反应器相比,UASB生物量多,容积负荷高,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 时效果明显.
表一影响渗滤液水量的主要因素
填埋场各阶段垃圾的分解形态与水质变化:
1.调整期 垃圾填埋厂初期以及垃圾填埋作业过程中,水分逐渐 积累并有氧气存在,好氧发酵作用为主,渗滤液量较少; 2.过渡期 水分达到饱和容量,微生物反应逐渐由好氧型转变为 兼性和专性厌氧型,渗滤液量开始增加,属于前期渗滤液; 3.酸形成期 兼性和专性厌氧型微生物迅速将有机物分解为脂肪 酸,氮磷有机化合物转变为氨氮和磷酸盐,金属与有机酸发生络 合作用,渗滤液呈深褐色,BOD5/COD为0.4-0.6,可生化性好, 属于中期渗滤液; 4.甲烷形成期 产甲烷菌将有机酸分解为CH4、CO2等,渗滤液 BOD5/COD在0.1-0.2左右,可生化性差,此时为后期渗滤液; 5.成熟期 渗滤液中有机物极少,微生物反应趋于停止,剩余腐 殖质易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作用,颜色还是很深。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与 填埋气处理
第一部分 垃圾渗滤液及其处理
垃圾渗滤液?处理?
“垃圾渗滤液”一词对一般人来说显得有些 陌生,很多人在对它的认识上存在盲区和误 区,什么原因呢?
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填埋场的堆放和填埋处理 过程中由于厌氧发酵、有机物分解、雨水的淋浴、 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渗滤出来的污水。
影响垃圾渗滤液水质和水量的因素:
1.降水 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通常降水越多、降水间隔越短渗滤液 就越多; 2.蒸发和蒸腾作用 填埋场垃圾和土壤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是 填埋场水分损失的重要环节; 3.垃圾和土壤的含水率 垃圾和土壤所带的水分可以转化为渗滤液, 也能为垃圾的降解提供水分; 4.垃圾的降解 降解过程使固体垃圾量减少,垃圾初始含水量释放形 成渗滤液,不同阶段的垃圾所产生的降解渗滤液量和性质都不同
c.吸附法 吸附处理中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硅藻土等。活性炭对水中苯类化学物、 酚类化学物等许多有机物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对分子直径在10-8-10-5cm或分 子量在40以下的低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的吸附性好, 对一些重金属氧化物有较强 的吸附能力,但对极性强的低分子化合物及腐质酸类高分子有机物的吸附能 力差。活性炭吸附装置简单,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 d.膜分离法 分为反渗透法、超滤、微孔过滤等.反渗透技术能高效截留污水中溶解态的无 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国外污水处理工艺中广泛采用了该技术。膜处理过 程不发生相变,和其他方法相比能耗较低、装置简单,操作容易,易控制, 便于维修管理,分离效率高,可靠性高。
三 垃圾渗滤液的组成和性质
垃圾渗滤液组成
1 化学组成
1)主体有机物:低分子量(<500)的挥发性脂肪酸(VFA);中等分子量的 富里酸类物质(主要组分分子量在500~10000之间);高分子量的胡敏酸类(主 要组分分子量在10000~100000之间)。后两类合称为腐植酸; 2)微量有机物
(1)烃类化合物:芳烃(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三甲苯等)、烷烃 (C14~C35)和多环芳烃(萘、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