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尹亚萍
2018.12.17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一、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但动手能力不强,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因此应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学习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
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子、日月食等生活和自然现象,也是信息传递一章的基础,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本身的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了解光源,知道光源的分类;
②利用实例,通过观察,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③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和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直观感知,建立对光的理性认识。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光的传播路径,归纳出光在同种均匀价质中沿直线传播。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器材:激光笔、水槽、加有少量牛奶的水溶液、厚玻璃砖等。
三、设计理念
本堂课的设计着重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说学法、教法
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准备采用以下主要学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读书指导法进行教学。
通过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五、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播放一组光源的优美图片)
师问:图片中的光是从哪来的?有什么不同?
引出光源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进而学习光源的分类:天然和人造光源
生讨论:月亮是不是光源?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学生讨论,提供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2、小组探究,完成光的传播学习
(1)提出问题:光是如何传播的?(出示图片,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的猜想提供依据)
(2)猜想与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
(3)设计实验,评估优化探究方案
(4)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
阳光透过门缝时光的传播路径
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
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路径。
现象说明: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三、光在透明固体中如何传播 ?
用激光笔在透明原玻璃砖里射出一束光,观察光在果冻传播的路径。
现象说明:光在果冻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5)分析与论证
小组分别向同学展示光空气、液体、固体光的传播。
(6)得出实验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使他们亲自参与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而解决了教学重点,掌握了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和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描述光的传播(模型法)(接下来教师指出模型法描述光的传播——光线,为今后学习光的反射、折射做铺垫。
)
光线的定义: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4、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 、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便形成了影子。
(手影图)
B 、小孔成像
C 、日食、月食的形成。
练习题:1、讨论人走过路灯过程中他的影子的长度如何变化?(图)
2、小孔成象,光源是太阳,小孔是方形的,成的像是( )形的。
3、描述日食月食的成因
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考察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A 、激光准直(图)
B 、瞄准,看图说明打枪时是如何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图)
C 、排队:10名同学排成了一行(或列)说说怎样才能排直?
光源
设计意图:利用身边事物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切实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5、光的传播速度
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阅读课本内容,自学完成这部分内容。
回答问题:
1、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同地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多大?
创设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回归课本,回归教材,通过光与声的对比加深学生对光的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这部分内容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收集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
6、师生小结
首先学生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并给以鼓励。
创设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已见,对学生的见解,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教师最后画龙点睛,简要概括归纳总结。
7、作业:看图计算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有多大?
六、说板书设计
采用内容式板书,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一目了然,准确把握知识脉络,直观明了。
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光的直线传播 现象:影子的形成、小孔 成像、日食月食等 应用:激光准直、排队、 打枪等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3×108m/s 光
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