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气虚血瘀型真心痛患者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例气虚血瘀型真心痛患者的护理》
一、疾病概述
真心痛即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疾病。
气虚血瘀型真心痛是中医对真心痛的一种辨证分型,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乏力、心悸等症状,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 病因
- 年老体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导致气虚血瘀。
-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物,或饮酒过度,损伤脾胃,导致痰湿内生,阻滞气机,影响气血运行。
- 情志失调: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可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耗伤气阴,影响心脏功能。
- 劳逸失度:过度劳累、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可损伤正气,导致气血不足,运行不畅。
- 寒邪侵袭:外感寒邪,寒性凝滞,可导致血脉挛缩,气血运行受阻。
2. 发病机制
- 气虚为本: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
气虚则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导致瘀血内生。
- 血瘀为标: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则痛,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
状。
同时,瘀血又可进一步影响气血运行,加重气虚。
三、临床表现
1. 胸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肩背部、左臂内侧等部位。
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隐痛,持续时间一般为 3 - 5 分钟。
2. 胸闷:患者常感到胸部憋闷、气短,活动后加重。
3. 心悸:可出现心慌、心跳加快或不规律等症状。
4. 乏力:患者自觉全身无力,活动后更加明显。
5.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头晕、汗出、恶心、呕吐等症状。
四、治疗要点
1. 中药治疗
- 益气活血:选用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中药方剂,如补阳还五汤等。
- 随症加减: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如胸痛重者可加延胡索、丹参等;心悸重者可加龙骨、牡蛎等。
2. 针灸治疗
- 选穴:选取心经、心包经的穴位,如内关、神门、膻中、心俞等。
- 针法:采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 20 - 30 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3. 食疗
- 饮食调理: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如小米、
红枣、山药、莲子等。
可食用一些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药膳,如黄芪炖鸡、丹参粥等。
4. 生活方式调整
- 避免劳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 戒烟限酒: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心脏的刺激。
五、实验室检查结果
1. 心电图:可出现 ST 段压低、T 波倒置等心肌缺血的表现。
2. 心肌酶谱:部分患者心肌酶谱可升高,提示心肌受损。
3. 血脂、血糖:患者可能伴有高血脂、高血糖等异常。
4. 心脏超声:可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六、护理诊断
1. 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2. 活动无耐力:与气虚、乏力有关。
3. 焦虑: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对预后的担忧有关。
4. 知识缺乏:缺乏真心痛的防治知识。
5.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七、护理措施
1. 疼痛护理
- 评估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评分法等,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 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根据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
速效救心丸等药物缓解疼痛。
同时,可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如耳穴压豆、穴位按摩等,缓解疼痛。
- 观察疼痛变化: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活动护理
- 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功能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活动计划。
活动量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
- 协助活动:对于活动无耐力的患者,应协助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进食、如厕等。
- 安全护理:患者活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跌倒、受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3. 心理护理
-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 讲解疾病知识:向患者介绍真心痛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信心。
- 心理疏导:对于焦虑的患者,可采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如倾听、安慰、鼓励等,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4. 健康教育
- 饮食指导:向患者介绍饮食调理的方法,如多吃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
- 生活方式指导: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
避免劳累、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等。
- 用药指导: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5. 潜在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心律失常: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变化,如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 心力衰竭:观察患者的呼吸、水肿等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加重等症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八、案例分析
现病史:患者,男,65 岁。
患者有冠心病病史 10 余年,近半年来反复发作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每次发作持续 3 - 5 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患者平时体质较弱,容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
近日因劳累过度,胸痛发作频繁,疼痛程度加重,伴有心悸、乏力、汗出等症状。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质紫暗,有瘀斑,脉细涩。
诊断:真心痛(气虚血瘀型)。
治疗及护理:患者入院后,医生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并配合针灸和耳穴压豆等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1. 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硝酸甘油含服,并进行耳穴压豆和穴位按摩,缓解疼痛。
2. 活动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了活动计划,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注意安全护理。
3. 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介绍了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心理疏导。
4. 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了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5. 潜在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和呼吸、水肿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并发症。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的胸痛症状明显缓解,心悸、乏力等症状也有所改善。
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