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征优质课教案优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西北地区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山地降水发展成为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
A.银川平原B.河套平原C.河西走廊D.吐鲁番盆地
4.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
A.林业基地B.渔业基地C.畜牧业基地D.商品粮基地
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位于( )
A.内蒙古自治区B.西藏自治区C.南方地区D.东北地区
二、综合题
读西北地区图,回答问题。是我国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图中②是我国地势第______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为解决该问题,国家实施的措施是。
第八章西北地区
《第一节区域特征》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说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
2.读图分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归纳特征,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理解西北地区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自然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图中C→B→A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B.纬度因素
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7.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高寒B.干旱C.湿热D.多雨
8.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
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②围湖造田③过度放牧
④樵采和垦荒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生展开讨论
小组选代表发言
生归纳:
荒漠化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樵采、垦荒
危害: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导致草原退化;导致沙漠面积扩大、淹没村庄、道路、良田;暴发沙尘暴;影响其他地区生态环境
措施:建设防护林(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防护)、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减少放牧数量(合理放牧)、育林育草等
1.找出西北地区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
2.找出大兴安岭、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阿尔泰山、天山山脉、阴山山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塔克拉玛干沙漠。
3.找出黄河、塔里木河。
学生展示:指图说出找过的地理事物名称
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干旱是本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合作探究:
干旱的成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师:读西北降水量分布图,根据降水量状况说出A-D对应的景观图,归纳出东西自然景观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师:看课本72页活动
多媒体显示“西北地区草地及优良畜种分布图”、“中国主要牧区分布图”
师:读图说出本区主要生产方式与自然条件关系、主要牧场及优良畜种
引导学生参与课本73页活动讨论
多媒体显示文字资料、荒漠化地区分布图、各省区荒漠化面积占全国面积比重图、有关图片
师:请同学们阅读并结合有关图片、数据讨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有哪些?
师:你还能想到哪些?
引导学生参与74页活动
多媒体展示宁夏中卫沙坡头治沙成果的视频资料、文字图片资料
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生:欣赏景观图,说出景观出现的区域
生:西北地区
读70页图8-1-1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以下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地形区及河流。
生总结本节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需要解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认识西北景观差异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形成学生的地图空间概念,把知识落实到图上。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联系各地理因素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让学生理解自然条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会分析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
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景观片
导入
自主学习
位置和范围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干旱的自然环境
活动
学以致用
自主学习
草原与牧场
活动
自主学习
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合作探究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拓展
活动
体验治沙成果
渗透情感教育
检测反馈
总结收获
归纳:自然景观东西差异明显,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讨论原因:
归纳: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
讨论
回答:小明去C地,小亮去A地或B地。
生归纳:
草场面积广大畜牧业是主要生产方式
新疆—细毛羊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阿拉善骆驼宁夏—滩羊
讨论归纳:
游牧→定居传统生产方式→现代化生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协调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干旱的自然环境和区域内部差异
2.草原与牧场的分布及主要优良畜种
3.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教学难点
1.西北地区东西差异2.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讨论后发表意见
1. 71.6%
2.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生观看体会
一、选择题
1.下列地形区,位于西北地区的是()
A.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松嫩平原
B.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C.河套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D.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
2.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条件B.光照条件C.水源条件D.科技条件
多媒体显示景观图片
师:同学们欣赏一组景观图片,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判断可能会出现在我国哪一地理区域?
多媒体显示西北地区图
师:请同学们快速读图找出西北主要省区、地形区及河流
多媒体再现经过设计的西北地区图
多媒体显示“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
师: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说出西北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哪种?所在干湿地区是?用两个字归纳出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图,说出位置和范围
2.通过气候图、干湿地区图、降水资料、景观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原因及其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3.读牧区和畜种分布图,说出主要草场分布及优良畜种,理解生产方式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自主探究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危害及治理,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