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读绘本《小马过河》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读绘本《小马过河》教案
幼儿园读绘本《小马过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马儿的困难和勇敢。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3. 提升幼儿的听说能力和阅读习惯。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绘本《小马过河》(每组准备一本)。
2. 彩色卡片、玩具小马、石头、木块等道具。
3. 幼儿园大屏幕或者白板。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10分钟)
1. 教师拿出一张彩色卡片,上面有一只马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这是什么动物?”
2. 老师展示多张彩色卡片,让幼儿通过观察回答不同问题,如“这只马是什么颜色的?”、“这只马在做什么?”等。
步骤二:简要介绍《小马过河》(5分钟)
1. 教师拿出绘本《小马过河》,大声读出书名,让幼儿注意封面图片,提问:“你们猜猜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
2.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角色:“这是一个关于一只小马过
河的故事。
小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它勇敢地克服了困难。
”
3. 引导幼儿猜想小马在过河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让幼儿在脑海
中想象故事情节。
步骤三:集体阅读《小马过河》(15分钟)
1. 教师集中幼儿围坐在一起,打开第一页,大声读出正文,引导幼儿
注意绘本中的插图。
2. 教师用流畅的语音朗读故事,同时指导幼儿边听边观察图画,理解
故事情节。
3. 在关键情节出停顿,提问幼儿:“小马在过河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小马是怎么克服困难的?”等。
步骤四:小组活动(20分钟)
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本《小马过河》。
2.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导游”,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情节,并
通过指引其他小组成员观察插图,深入理解故事。
3.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情节,用道具演示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表演出来,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步骤五:词语学习与运用(15分钟)
1. 教师出示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关键词,如“马儿”、“河边”、“草地”等,让幼儿读出来并重复几遍。
2. 掌握词汇后,教师提问新学的词汇的含义,例如“马儿是个什么动物?”。
3. 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图片,让幼儿把正确的词语与图片进行匹配。
步骤六:创作绘本(15分钟)
1. 每个小组用彩色纸和彩色笔准备一张A4大小的绘本,让幼儿将他
们理解的故事内容和关键情节进行绘画。
2. 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一个负责绘画,一个负责写简单的故事文本。
3. 每个小组完成后,他们可以向其他小组展示并讲述他们创作的绘本。
步骤七:故事延伸游戏(10分钟)
1.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马和河的道具,如玩具小马、石头、木块等。
2. 指定一名幼儿为“小马”,其他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石头、木块等,摆成河的样子。
3. “小马”通过跳跃、越过“石头”和“木块”,模仿小马在故事中
过河的过程。
步骤八:结束与总结(5分钟)
1. 教师请几个幼儿分享他们喜欢的情节或创作的绘本,鼓励他们用简
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2.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回顾故事主题和教学目标,鼓励幼儿发表自己
的见解和感受。
3. 教师表扬幼儿积极参与和发言的行为,鼓励幼儿多读书,多思考。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教学,幼儿能够深入理解绘本《小马过河》中的故事情节,
感受到小马的困难和勇敢。
他们通过阅读和绘本创作的活动,培养了
自己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同时,幼儿还在小组合作的活动中
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该教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使幼儿主动参与,达到了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和提升听说能力的教学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