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新铁骑——伊朗TIAM主战坦克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斯新铁骑——伊朗TIAM主战坦克解析
作者:陈友龙
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6年第11期
陈友龙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2016年4月15日报道,伊朗在4月13日展示了其最新研制的TIAM坦克,该坦克底盘改进自伊朗从美国引进的M47M坦克,使用的是一台M60A1坦克的柴
油发动机。
此前,伊朗还公开了M47M坦克的另一种现代化改进型——“萨巴兰”(Sabalan)
坦克。
Sabalan坦克用一门105毫米线膛炮取代了原来的90毫米坦克炮,炮塔结构设计借鉴了
M60A1坦克。
TIAM主战坦克也一样装备了105毫米主炮,底盘与Sabalan坦克基本相同,但是
炮塔结构明显不同,倒是与伊朗的T-72Z坦克相似。
伊朗坦克工业发展概况
伊朗历来十分重视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除了自主研发“佐勒菲卡尔”系列主战坦克外,
去年12月8日,伊朗陆军司令艾哈迈德·礼萨·普尔达拉斯坦表示,为了应对外来威胁,伊朗计划从俄罗斯采购防护力更强的T-90坦克。
在谋求获得能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主战坦克的同时,伊朗也很重视对现役装备的升级改造,这不仅可以节省宝贵的军费和资源,还可以在
短期内迅速提升其陆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战斗力。
TIAM坦克的出现就得益于伊朗在M47M坦克
和T-54/55型坦克的现代化改造过程中积累的技术经验。
早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就从英国和美国购进了大量的装甲战斗车辆。
比如从英国进口
的“酋长”3型和5型主战坦克目前仍是伊朗陆军坦克部队的主力之一。
在与美国关系的“蜜
月期”,伊朗在美国MBY公司的援助下建立了“皇家陆军装甲车辆修理厂”(即现在的沙希德·科拉杜兹工业联合体(SKDIC)),该厂具有改装M47和维修M48、M60A1坦克的能力,改装
的坦克称为M47M。
M47M坦克换装有柴油发动机、自动传动装置、新的悬挂系统、炮控系统和
M60A1坦克上采用的火控系统。
装上柴油发动机后,M47M坦克的最大行程高达600千米,远超
M47的130千米。
据悉,伊朗目前共有大约150辆M47M坦克。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西方国家对伊朗实行武器禁运。
这种情况下,伊朗除了想尽办法到处搜罗美制坦克零部件以保持
现役装备的战斗力外,还开始仿制坦克零部件和弹药,慢慢走上自主发展坦克工业的道路。
另外,伊朗曾在两伊战争中缴获了大量伊拉克遗弃的苏制T-54/55型坦克。
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伊朗和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国建立的准军事同盟关系,伊朗SDKIC获得了先进的爆炸反应
装甲、坦克火控系统、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等方面的相关技术。
在斯洛文尼亚的帮助下,伊朗
在1995年推出了T-54/55型坦克的现代化改进型——T-72Z坦克(亦称“萨菲尔”74坦克)。
目前,伊朗国防工业机构除了能研制完整的武器系统外,还能制造坦克炮弹药和炮兵火炮
用弹药。
如多年来一直在生产的“酋长”坦克L11型线膛炮发射的120毫米碎甲弹和T-54/T-55坦克炮发射的100毫米弹药以及M60A1坦克炮发射的105毫米弹药。
伊朗在弹药方面的研制
与生产已能够自给自足。
1997年,伊朗从俄罗斯乌拉尔机械车辆厂引进了T-72S坦克的生产线,把国产的T-72S坦克命名为“希尔登”。
在得到外援后,伊朗的坦克研制、生产能力获得了极
大的提高,不仅借此独立开发更为先进的“佐勒菲卡尔”系列主战坦克,还开始了对美制M47M
坦克的改进,从而使伊朗的新坦克兼有苏式和西方坦克的风格。
2014年伊朗就展示了在M47M
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萨巴兰”坦克,与TIAM坦克不同的是,这种坦克没有安装反应装甲。
“萨巴兰”坦克的价格只有“佐勒菲卡尔”坦克的三分之一,综合作战能力与M60A1相当。
不
过“萨巴兰”坦克的战斗全重高达50吨,超过了M47M坦克的46吨,显然新的焊接式炮塔虽然看起来威武,但实在是太重了。
在动力系统不变的情况下,坦克的机动性能反而下降。
为了在
增强坦克防护力的同时,仍然保持原来M47M坦克的机动力,伊朗推出了融合苏制坦克优点的TIAM坦克,显示了伊朗坦克设计理念的日益成熟。
总体设计布局
伊朗TIAM坦克是传统的炮塔型坦克,由车体和炮塔两部分组成。
车体由装甲钢板和铸造装甲部件焊接而成,并带有加强筋,其车体首上装甲板整齐地铺设了数十块反应装甲,车体侧面
靠近炮塔座圈的部位也有反应装甲,车体两侧加挂了侧裙板,以保护悬挂系统。
车体前部是驾
驶舱,中部是战斗舱,后部是动力舱(包括发动机和传动装置)。
驾驶员位于坦克左前方,其舱
口盖上装有1个M13潜望镜。
炮塔与T-55坦克一样,为铸造结构,顶装甲是用2块D形钢板对焊在一起后,再焊制在炮塔顶部的。
车长在炮塔内左边,炮长在车长前下方,装填手在炮塔内
右边。
车长有1个可以360度回转的指挥塔,其上有1个向前开启的单扇舱盖,舱盖上加挂了
两块反应装甲,以提高对攻顶式弹药的防护力。
瞄准镜安装在车长指挥塔顶的前部,指挥塔上
有4个潜望镜。
车长潜望镜前是炮长的昼夜测三合一瞄准镜,安装位置较低。
装填手有1个向
后开启的单扇舱盖和1个MK-4型潜望镜。
在炮塔左右两侧各有数十块呈楔形排列的反应装甲模块。
仔细观察炮塔前部装甲,可以发现,反应装甲是紧贴在焊接在炮塔两侧的楔形装甲壳体内的,因此并非上下对称连接在一起。
这加大了反应装甲与主装甲的距离,有利于削弱破甲弹射
流的侵彻力。
炮塔前面的楔形装甲盒可能是中空结构,或者填充了其他非金属物质,可以增加
一定的对破甲弹或动能弹的防护力。
炮塔顶部也加挂了整齐的反应装甲,炮塔后部还焊接了楔
形尾舱和防护隔栅,既可以存放坦克乘员物品,也可以提高对单兵反坦克火箭弹的防护力。
炮
塔两侧反应装甲模块上方各有4具烟幕弹发射器。
机动性能
伊朗TIAM坦克的动力舱与战斗舱用隔板分开,动力舱内的发动机紧挨隔板。
发动机为
M60A1坦克采用的AVDS-1790-2柴油机(750马力),高度较低,有废气涡轮增压器,可使用多种燃料,安装了顶部进气的空气滤清器,从而提高了发动机寿命。
坦克采用CD-850-6型带液力变矩器的十字驱动传动装置,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变速机构和差速式转向机构等组成,可
实现原位转向、动力换档并带有停车制动器。
TIAM坦克通过十字驱动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侧
传动装置,坦克操纵装置包括变速杆、方向盘和制动踏板等,坦克起步、换档、转向及停车等
都靠液压操纵。
该坦克两侧各有6个扭杆悬挂的双轮缘挂胶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取消M47坦克在第六负重轮和主动轮间的一个可调式履带张紧轮,安装了M60系
列坦克的减振器。
TIAM坦克的第一、二、五、六负重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采用钢制挂胶履带,每条新履带有86块履带板,其橡胶衬垫可以更换,从而使履带使用寿命提高1倍。
坦克车体长6.267米,车宽3.390米,履带中心距 2.794米,宽584毫米,履带着地长 3.911米,公路最
大速度约55~56千米/小时,燃料储备1?476升,公路最大行程达600千米,涉水深 1.219米,攀垂直墙高0.914米,越壕宽2.59米。
虽然TIAM坦克的火力和防护力与T-72Z坦克相当,但
是由于采用更为先进的底盘,所以TIAM坦克的机动力优于基于T-54/55型坦克改造而来的T-
72Z坦克。
火力性能和电子设备
伊朗TIAM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伊朗仿制的105毫米M68式线膛炮,该炮带有炮管抽气装置,无炮口制退器,采用同心液压-弹簧式反后坐装置和立楔式炮闩,火炮俯仰靠液压操纵,炮管可在野战条件下更换和拆卸。
训练有素的乘员能在1分钟内发射6~8发炮弹。
火炮可发射
M728和M392A2脱壳穿甲弹,M735、M774和M833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494杀伤榴弹,M456
系列破甲弹,M393碎甲弹,多种教练弹和M416黄磷发烟弹等。
其弹药可以与伊朗陆军的M60A1和T-72Z坦克通用。
其中M392A2脱壳穿甲弹全重18.6千克,初速1?478米/秒,采用旋转稳定。
M456空心装药破甲弹全重21.8千克,初速1?170米/秒,最大射程8?200米,采用固定尾翼稳
定。
取代榴弹的M393碎甲弹具有榴弹杀伤和反坦克性能。
M416黄磷发烟弹用于施放烟幕和指
示弹着点,并具有燃烧作用。
辅助武器包括一挺7.62毫米机枪和1挺12.7毫米DSHK机枪。
7.62毫米并列机枪安装在火炮右侧,由装填手控制射击;安装在装填手舱盖外面的12.7毫米
高射机枪用于对空射击。
伊朗TIAM坦克采用了T-72Z坦克上安装的仿制斯洛文尼亚丰塔纳公司的EFCS-3型而来的
火控系统。
其火控系统包括:数字式弹道计算机、稳像式炮长主瞄准镜、火炮双向稳定器、微光夜视仪、激光测距仪、横风传感器等。
炮手主要瞄准镜则以被动式昼夜光学瞄准系统取代原来
T-54/55型坦克的日间光学瞄准仪和夜间主动红外夜视仪与探照灯,新型夜视系统使坦克可在
夜间被动观测和瞄准目标,而不像主动红外夜视装置那样在使用时易暴露自身的位置。
炮长的
夜间观瞄系统采用星光夜视镜,具备昼夜两个光学频道并内置1具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
激光测距仪的有效距离为200~10 000米,测距精度10米。
日间光学频道视野9度或30度,
放大倍率有3倍和7倍两种选择。
夜间频道视野固定在5.3度,放大倍率也固定在8.5倍,于
晴朗夜空下对一般主战坦克级别的目标有效识别距离达700米。
两个光学频道皆有陀螺仪双轴
稳定,可在行进间观测与瞄准目标。
该系统对运动目标的反应时间不超过6秒,对2 000米外
运动目标的首发命中率为70%。
车长的潜望式瞄准镜加装了一个小显示器,可以见到炮长主瞄准
镜上的图像,并且车长可以超越炮长完成距离测定、瞄准、射击等一系列动作。
这套火控系统不仅提高了火炮的首发命中率,还使坦克具备了在行进间和夜间攻击目标的能力。
在无线电通讯系统方面,坦克配备了新型FM调频无线电通讯系统,频率涵盖20~
79.975MHZ的UHF波段,有效通讯距离达20千米。
由于配备了计算机化火控系统,坦克在射击
精度与反应速度上优于T-55坦克。
星光夜视技术的应用也使坦克比以前的主动红外夜视系统更利于夜战。
火控系统在首发命中率、反应速度与行进间射击能力等方面皆有明显提高。
但由于
车长使用的星光夜视潜望镜为固定式并非全周界瞄准仪,因此不具备“猎-歼”作战能力。
星光夜视系统夜间探测距离不如新一代坦克普遍装备的热像仪,而且该夜视系统不能穿透战场上的
烟雾尘埃,与西方坦克有不小的差距。
防护性能
参考前南斯拉夫人民军对M47坦克的实弹测试数据,可知伊朗TIAM坦克的首上装甲为采用硬度为210BHN的钢装甲,厚度102毫米,斜角为60度,车体侧面平均厚度76毫米,美国M54
型90毫米次口径高速穿甲弹能在350米处击穿首上装甲,能在任何正常交战距离内击穿车体侧面装甲。
D-10TG型100毫米坦克炮的BR-412B型被帽穿甲弹能在750米处击穿首上装甲,BK-5
和BK-5M型破甲弹能穿透车体正面装甲,以上三者都能在任何正常交战距离内击穿车体侧面装甲。
参考T-55的数据,可知TIAM坦克的炮塔正面装甲厚205毫米,侧面厚130毫米,后部60
毫米,炮塔顶厚30毫米。
无论是车体正面还是炮塔正面都难以抵挡105毫米穿甲弹的袭击。
为了增强防护,TIAM坦克在炮塔周围和车体前部和侧面,安装有类似俄制“接触”1的爆炸反应
装甲。
这是伊朗沙希德-科拉杜兹工业联合企业研制的一种新型爆炸反应装甲组件,能快速地安装到T-54/T-55、T-72及其它主战坦克上,可提高这些坦克在对付化学能或动能弹攻击时的战场生存能力。
这种反应装甲组件的安装方式与俄罗斯T-80BV坦克上安装的反应装甲组件相似,但有一个复合夹层,能防动能弹和化学能破甲弹的攻击。
据试验,这种反应装甲系统从5米高
度上落下,或者用口径可达30毫米的机关炮和手榴弹打在上面不会起反应,并能经得住凝固汽油弹的攻击。
2000年3月,伊朗国防工业研究所还开发了一种新型激光探测、跟踪和报警系统,用于增
强其装甲战车的战场生存能力。
该系统包括桅杆式激光探测器、显示和控制组件。
桅杆式探测
器装在坦克炮塔上方,具有方向360度、高低-20度~+60度的探测范围。
显示和控制组件安装在炮塔内车长位置旁边。
坦克内的显示器可以为乘员提示来袭激光的方向与种类,功能范围包
括对方的测距激光、指示激光、间接辐射源以及寻的用标定激光源。
当己方坦克被敌方制导装
置锁定时,该系统还能自动发射烟幕弹,干扰敌制导系统。
据称,这套系统已安装在“佐勒菲卡尔”主战坦克上,也可以安装在TIAM坦克上。
结语
与周边国家装备的新型坦克相比,TIAM坦克差距仍然较大。
比如伊朗的邻居土耳其已计划在近期向国外定购或由国外设计本国生产不少于1?500辆新型主战坦克。
而位于波斯湾对岸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联酋则早已部署了M1A2、“勒克莱尔”等三代主战坦克。
因此,TIAM 坦克主要还是用于伴随步兵作战,对付低烈度的冲突或者恐怖组织。
不过与老旧的M47M和T-54/55坦克相比,伊朗TIAM坦克的综合作战能力已经基本上与二代改进型坦克处于同一水平,预计伊朗会加快其老旧坦克的改进步伐,从而提升其陆军的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