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视域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修复视域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
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日益严重。
与此同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逐渐提高。
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丰富生物多样性是它的核心内容。
成功的滨水景观设计能够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水质。
为了有效保护利用河流资源,充分发挥城市河流的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应当合理应用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关键词:生态修复景观;滨水景观景观;策略
引言
对于一座城市发展而言,滨水景观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通过对城市的滨水景观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的日常娱乐与生活,而且也能让城市的历史人文文化得以弘扬,成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特殊名片。
因此,城市想要实现绿色健康生态发展,做好滨水景观的景观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1生态修复视域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意义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存环境景观的质量,城市滨水景观不能仅有休闲娱乐功能,还应该起到调节景观城市环境气候、净化城市水资源的作用。
城市河流在整个城市的景观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河流水体、滨水区植被、河滩湿地与景观河流驳岸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可以有效地改善城景观市温度、湿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景观。
在设计生态修复型城市河景观流滨水景观时,通常会模仿参照河流的自然形态,依照自然水体景观的生态平衡原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进行全方位的生态景观修复。
所以,科学地将生态修复理念应用于城市河流滨水景观中,景观可以缓解人类城市
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改善居住环境,具有景观优化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滨水景观设计中,通常会采用物理净化和化学净化的景观方法来进行河流
水体污染治理,这些方法能耗高、养护成本高,景观往往会导致水景因养护成本
过高而弃用,或者因不当的养护方法景观造成更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
而生态修
复型滨水景观设计采用科景观学的生态治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推动可持续发展。
2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现存问题
2.1硬质驳岸导致河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在传统城市河流水利建设工程中,河流驳岸通常采用硬质驳景观岸形式,这
种形式虽然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但是会对河流景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造成一定破坏,同时也会导致天然景观因景观硬质驳岸而消失。
建造传统驳岸时,运用的水泥砂浆与钢筋混凝景观土等硬质工业材料会持续释放有毒有害物质,污
染水体,破坏河景观流沿岸生态结构,使水中氮、磷等富营养物质不断积累,河
流自景观净能力下降,藻类大量生长,造成河流富营养化,水质发黑发臭。
2.2养护失当导致河岸植被破坏
城市河流滨水景观中的植被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功能。
对水生植物的养
护方法失当会使河流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景观使用化学除草剂或人为清除
水草,会导致以水草为食的鱼、虾食景观物链遭到破坏,最终消亡,使河流变成
毫无生机的场所。
3生态修复视域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
3.1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
河岸线地形高低起伏,经常会遇到台地、斜坡等,可以结合景观地形在不同
的高度上设置道路,分流步行游人和骑行游人,提高景观安全性。
为了方便游人
参观游览河流景观,应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设置滨河步行道,满足游人亲近
水面、沿水边散步的需求。
景观在河岸线半岛等吸引游人的地区设置观景平台,
在贴近水面的地景观区可以设置木栈道,方便游人游览河边湿地,唤起游人欣赏
河流景观景观,保护河流环境的意识。
3.2生物群落多样性提升
提升植物多样性是加强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景观素,城市滨水绿地空间可通过植物的多维度设计助力片区内的生态恢复。
滨水绿地主要承载的生命体景观为植物,通过在绿地植被系统的设计中结合滨水绿景观地系统所在的区域生态系统各要素特征,尤其是周景观边的鸟类、昆虫、小型哺乳类动物、两栖、水生动景观物的特点,调控植物群落的结构与空间分布,兼顾景观人与“动物”对绿色植被的食用、栖息、观赏需景观求,均衡动物生活及人类休憩的空间需求。
在滨水绿地系统的岸坡高处,干燥的土壤环境景观下,通过种植杂木林、中小林、灌木,形成隐蔽的景观栖息场所,可吸引小型啮齿类哺乳动物。
通过大乔景观木、密林与地被的群落打造,可以提供食物、筑巢景观和庇护空间,吸引松鼠、鸟类等消费者。
通过花景观卉、草坪的群落打造,形成宽敞且有蜜源性食物的景观供给,可吸引昆虫类。
结合滨水绿地空间内的低洼景观地带,打造雨水花园,形成湿润的环境,可吸引两景观栖、爬行类动物栖息停留。
3.3修复河流动植物栖息地
水生动植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的河流动景观植物生态群落体现了自然生态演变过程,动植物栖息地的建立代景观表了河流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景观。
在景观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当善用生态修复的设计方法,栽种符合当地景观气候条件的植物,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恢复水生动物的栖息地,景观进一步保护河流生态多样性,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3.4选择合适的植物
在选取园林植物时,应该考虑河流水体的具体情况和植物生景观活特性,以及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让植物发挥适当的景观生态功能,在发挥植物观赏作用的同时,为水生动物提供适宜的景观生活空间。
在进行种植规划时,可以根据河岸的结构来进行分区景观设计景观。
在河岸地的林场区域可以选择防护性较强的高大乔木,景观如杨树、槐树、油松等,滨水区以耐水耐湿植物为主,如垂柳、景观水松、池杉等乔木和杜鹃、南天竹等灌木。
水生植物区和湿地景景观观区种植浮水、挺水植物与护岸植物,如菖蒲、芦苇、睡莲等。
3.5保护河流地域特色景观
地域特色景观包含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包景观括地形地貌、河流水文、动植物生态、气候环境等内容,不同的景观河流有着不同的特点。
文
化景观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景观包括社会、经济、技术与文化等多
个层面,影响着当地景观景观景观。
景观应在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同时对
河流环境进行生态修复,景观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脉与地域文化,尊重当地的
传统文化并提景观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使城市历史文明得到延续,创造生态保
护景观与地域文化共存的城市滨水景观,这样既可以保持原有的地域景景观观特色,又能使景观更加美丽。
结语
合理的滨水景观规划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的魅力,宣扬城市的文化,促景观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因此,设计师在进行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充分结
合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景观遵循整体性、生态优先、人性化、文化
延续的设计理念,景观通过对滨水进行整体的规划,合理划分分区、保护景观好
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共生、融入城市文化,实现文景观化的传承与发扬、满
足人性化需求,构建亲水空间等方法,让城市的滨水景观更具魅力,满足城市居
民和游客的日景观常生活需求,打造好城市的对外名片。
参考文献
[1]景观景观路毅.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景观[D].哈尔
滨景观:东北林业大学,2021.
[2]景观景观刘滨谊.城市滨水区发展的景观化思路与实践景观[J].建筑学报,2022(07):11-14.
[3]景观景观付飞,董靓.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分析景观[J].城
市发展研究,2021,17(12):142-145.
[4]景观景观滕琦.基于保护性利用理念的城市绿心规划探讨景观[D].重庆
景观:西南大学,2022.
[5]景观景观顾晶,应君,张一奇,等.城市水利景观基础设施的研究与设计―以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景观[J].中国城市林业,2022,12(01):41-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