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和苏格拉底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孩和苏格拉底的故事
Ⅰ 苏格拉底的故事
1.最优秀的人是你自己
2。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

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
Ⅱ 苏格拉底与弟子的故事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不许回头,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原以为很容易,但最后,他垂头丧气地空手而归。

原因是看到了很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就没有摘,当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

原来麦田里最大最好的麦穗,早就错过了。

于是,什么也摘不到。

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次,不许回头,然后,在途中取一棵最好用的树材,而且只可以取一次。

柏拉图于是又照着老师的话去做,半天之后,他拖了一棵不算最好也不算太差的树回来。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柏拉图回答:“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而且害怕空手而归,因此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就拿回来了。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还有一次,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幸福?”苏格拉底让他穿越一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丽的花,仍然是不能走回头路,而且只能摘一次。

许久之后,柏拉图捧回一朵比较美丽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柏拉图说:“我摘下了它时,认定了它是最美丽的,虽然,之后我又看见了很多很美丽的花,但我依然坚持我摘的这朵是最美的。

”苏格拉底最后对他说:“这就是幸福。


(2)男孩和苏格拉底的故事扩展阅读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主要思想:
1、心灵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

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

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2、灵魂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

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

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

3、真理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

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Ⅲ 苏格拉底的小故事
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

只见
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

打发走妻子、家属
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
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

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
杯子,一饮而尽。

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
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

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

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
拉底。

Ⅳ 苏格拉底的故事
1
有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无法站立而蹲下去,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

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看见他没有任何的反应,好奇的问他:你挨打,为什麼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2
苏格拉底和他的房子
从前,在希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名叫苏格拉底。

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投奔他,向他学习聪明智慧。

他讲了许多开心的事情。

他讲述的方式非常生动,所以听的人都不感到厌烦。

一个夏天,他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

房子非常小,他的邻居都很纳闷,这房子怎么会使他满意呢?
“您这么一个大人物,却把自己的房子盖成这么一个小盒子,有什么道理吗?”
“确实没有什么道理。

”他说,“不过这个地方虽小,但是如果我能使它容下真正的朋友,我将会认为自己是快乐的。

3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原来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里,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一个个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我有很么多书哇,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

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不令人高兴呢!"
Ⅳ 有关苏格拉底的小故事,一定要简短
从下面文字中找自己随便摘一段就是。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

只见
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

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
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

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
杯子,一饮而尽。

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
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

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

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
拉底。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
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

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
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
会道德教师。

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清教。

苏格
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

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
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

他曾三次参战,当过
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
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

无论酷署严寒,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 ...
鞋,对吃饭也不讲究。

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
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

他提倡人们认
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

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

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
助人产生新思想。

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

“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自相矛盾,承认对此问题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
弃谬见,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即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
过对个别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 ...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
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

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
恶行。

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
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
兵说,援军就要到了。

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 ... 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
用辩证的 ... 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

这一
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
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

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
欺人的入,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

比方,一条船,应
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
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


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

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
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
体。

”三十僭主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据说,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叫
去,命令他带领四个人去逮捕一个富人,要霸占他的财产。

苏格拉底拒不从命,拂袖而去。

他不但敢于 ... 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

克利提阿斯恼怒地把他叫
去,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
羊。

”苏格拉底对他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

后来,“三十僭王”的统治被推翻了,民主派重掌政权。

有人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
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

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

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
对被告叛决以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其一。

苏格
拉底借此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是
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结果,他被叛了死刑。

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拚命劝他逃走,并
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

就这样,这位70岁
的老人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

他一
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
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
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Ⅵ 苏格拉底的故事
一、求知
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

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二、苹果的香味
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坚持真理。

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

他拿著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吗?
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 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学生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苏格拉底再次举著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

回到讲台后,他再次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
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

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地举起了手。

他的神态,引起了一阵笑声。

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
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三、坚持成就卓越
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

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教室里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四、别跟驴计较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一边走,一边聊天。

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

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

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

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不,我绝不是怕他。

”“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

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
五、消费
一天,一位熟知苏格拉底生活节俭的人突然在集市上发现他全神贯注打量几件俗气的陶器,颇觉惊讶,便上前问道:“苏格拉底先生,您今儿哪来的雅兴?”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向来有兴趣的是,看看市场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


Ⅶ 苏格拉底的故事
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

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

于是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 深情地
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 得(děi)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br> 助手连忙答道明白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chuán)承下去
<br>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

他(既)要富有智慧,(也)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

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br> “好的,好的。

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助手温顺地说。

<br>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
<br>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

可是,导师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

病入膏盲(huā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br> “我一定加倍努力。

”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br> 苏格拉底又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
<br>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

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br>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就闭上眼睛。

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

(因为)你不敢相信自己,(所以)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

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

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世界……||
【问题(阅读(四))】
1.在文中的()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字和词,并打上“√”。

(2分)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
3.“我的蜡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

”在这句话中,第1个“蜡”是指:苏格拉底的时间,第2个“蜡”是指:他的传承者。

(2分)
4.给第1、2自然段加上标点。

(3分)
5.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3分)
(1)导师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

“把”字句:导师苏格拉底都把他找来的人婉言谢绝了。

“被”字句:他找来的人都被导师苏格拉底婉言谢绝了。

(2)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改成陈述句:
答:你找来的人,不能成为我的传承者.
6.文章已用“||”划分了段落,请你写出每段的大意。

(6分)
1.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想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特意让他的助手去找一名优秀的传承者.
2.助手找来了许多人,令苏格拉底很不满意.
3.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便告诉助手,最优秀的传承者其实就是他.遗憾地离开了人世,助手感到十分对不起.
7.助手说自己“明白”了导师苏格拉底的意思。

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3分)
(略)
Ⅷ 苏格拉底的故事
苏格拉底的11个故事:
1
苏格拉底的悍妻
苏格拉底本身相貌非常丑陋,但娶了一个漂亮泼辣的女人,动不动就会遭她无礼谩骂。

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正因为他老婆总在家里发威,他不得不被迫每天游走于雅典的大街小巷与人辩论,他辩论的 ... 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式反语法,成就了一个伟大哲学家!
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

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

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 苏格拉底教诲他的学生色诺芬说:“我劝你,色诺芬,当你一看到一个美人儿的时候,赶快拼命跑开。

为什么呢?据他说:“‘青春美貌’的这种动物比毒蜘蛛还可怕得多!”
当苏格拉底打着赤脚,穿着破旧的长跑和披风,整天游荡在醉汉、鞋匠、小贩、老妇、艺妓之间时,他的妻子被她严厉的父亲问着:“他什么事也不做,只会耍嘴皮子,他连一双鞋都没有,就像一个叫花子。

你跟他生活,就为了要在一起饿肚皮吗?”美丽聪慧的妻子坚定地跟了他。

妻子卖橄榄换得的可怜的钱用完了,面粉吃完了,油也吃完了。

妻子抽搭着:“连奴隶也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吃得再坏也没有了……”
然而在苏格拉底的生命的最后,他的妻子仍高喊:“他是我的!”狱吏打开了门,她来到他床边,她腰板挺直,黑得发亮的头发卷起梳成一个大髻,在悲伤中她仍保持着体面,整个面目都带着一种庄重的气质。

她知道他喜欢她这样。

她说:“过不了多久我就会找你的。

”她就像他那样神圣地面对着太阳说:“我的丈夫是一个伟大而智慧的
人。


在苏格拉底眼中,妻子是一匹可爱又执拗的小马,勇敢大胆,桀骜不驯。

他爱着她的一切。

临刑前,他对儿子说:“对妈妈要和气。

……”他把妻子披散下来的一小缕头发放回原处:“你知道我们是彼此相爱的。

当你对我唠叨时,我心里就好受些。

你也知道,我甚至乐意听你唠叨……等着吧,我们会在极乐世界见面的,在那里我将报答你一切。


这是苏格拉底和他妻子真正的爱情生活。

他对妻子用幽默表达忍让,虽话语不多,仅仅是一句话而已,却使妻子的怒气出现了“阴转多云”到“多云转晴”的良性变化,使旁观者欣然大笑,更敬佩这位智者明哲的高超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坦荡胸怀。

用愉快的感情和行动来衡量苏格拉底,他是真正快活的。

所以,他可以给妻子现世的安稳,而有了心灵居所的悍妻也有了真正的快活。

苏格拉底毕竟是苏格拉底。

2
苏格拉底与失恋者的对话
苏格拉底:“孩子,为什么悲伤?”
失恋者:“我失恋了。


苏格拉底:“哦,这很正常。

如果失恋了没有悲伤,恋爱大概也就没有什么味道了。

可是,年轻人,我怎么发现你对失恋的投入甚至比你对恋爱的投入还要倾心呢?”
失恋者:“到手的葡萄给丢了,这份遗憾,这份失落,您非个中
人,怎知其中的酸楚啊。


苏格拉底:“丢了就丢了,何不继续向前走去,鲜美的葡萄还有很多。


失恋者:“我要等到海枯石烂,直到她回心转意向我走来。


苏格拉底:“但这一天也许永远不会到来。


失恋者:“您说我该怎么办?我真的很爱她。


苏格拉底:“真的很爱她?她认为离开你是一种幸福。


失恋者:“她现在不爱我了,我却还苦苦地爱着她,这是多么不公平啊!”
苏格拉底:“的确不公平,我是说你对所爱的那个人不公平。

本来,爱她是你的权利,但爱不爱你则是她的权利,而你想在自己行使权利的时候剥夺别人行使权利的自由,这是何等的不公平!”
失恋者:“依您的说法,这一切倒成了我的错?”
苏格拉底:“是的,从一开始你就犯错。

如果你能给她带来幸福,她是不会从你的生活中离开的,要知道,没有人会逃避幸福。


失恋者:“可她连机会都不给我,您说可恶不可恶?”
苏格拉底:“当然可恶。

好在你现在已经摆脱了这个可恶的人,你应该感到高兴,孩子。


失恋者:“高兴?怎么可能呢,不过怎么说,我是被人给抛弃了。


苏格拉底:“时间会抚平你心灵的创伤。


失恋者:“但愿我也有这一天,可我第一步应该从哪里做起呢?”
苏格拉底:“去感谢那个抛弃你的人,为她祝福。


失恋者:“为什么?”
苏格拉底:“因为她给了你忠诚,给了你寻找幸福的新的机会。


3
快乐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原来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