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对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术后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对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对应用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6例。
采用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乳腺癌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和上肢功能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上肢功能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标签: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乳腺癌;术后护理
乳腺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女性恶性肿瘤,占妇女恶性肿瘤疾病的首位,且其实际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
本次研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的效果进行研究。
现汇报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接受手術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6例。
对照组中已婚患者28例,未婚患者8例;未产妇20例,经产妇16例;患者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8.4±1.8)岁;乳腺癌患病时间1~8年,平均患病时间(3.1±0.6)年;观察组中已婚患者29例,未婚患者7例;未产妇21例,经产妇15例;患者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38.6±1.7)岁;乳腺癌患病时间1~7年,平均患病时间(3.2±0.5)年。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模式采用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模式采用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主要内容:①心理适应训练;②手肘部康复训练;③肩部功能康复训练;
④全面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上肢功能复常时间、护理干预前后上肢功能评分改善幅度、乳腺癌病情治疗效果、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临床治愈:乳腺癌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术后检查显示癌症病灶全部去除,上肢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有效:乳腺癌症状表现明显减轻,
术后检查显示癌症病灶去除程度超过50%,上肢功能有显著改善;无效:乳腺癌症状表现没有任何好转,术后检查显示癌症病灶去除程度没有达到50%,上肢功能没有任何改善[2]。
1.5数据处理所得全部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上肢功能评分改善幅度对照组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服务前上肢功能评分为(46.18±5.24)分,护理服务后上肢功能评分为(69.13±6.18)分,该项指标组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前上肢功能评分为(45.39±6.32)分,锻炼后上肢功能评分为(81.43±6.17)分,该项指标组内差异显著(P<0.05)。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该项观察指标组内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和上肢功能复常时间对照组患者术后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4.69±
3.14)d,术后(73.42±7.13)d上肢功能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术后共计住院接受治疗(8.06±1.78)d,术后(49.24±8.12)d上肢功能恢复正常。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和上肢功能复常时间两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 <0.05)。
2.3乳腺癌病情治疗效果对照组实施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乳腺癌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6
3.9%;观察组实施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乳腺癌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88.9%。
两组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4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常规护理有29例感到满意,满意度为80.6%;观察组实施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有35例感到满意,满意度为97.2%。
两组该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
3体会
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接受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时,首先应该从心理角度入手,打消患者消极态度和恐惧心理,应从手术治疗后就开始对患者进行上肢的局部功能训练,以便持续性加大实际运动量,不断延伸到整个上肢训练。
以往的临床术后肢体功能训练大多会忽视患者肢体疲劳程度和承受力,因此会对康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方海飞.肺癌根治后患侧上肢早期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1(8):117.
[2]何颜英,张风群,曹伟胜,等.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效果观察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