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ppt精品课件3(全册15套)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飞向太空的航程” 标题有什么含义?
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 其一,标题可认为实指“神 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 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 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主体部分
新闻的主体,作者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 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这一部分所占篇 幅最长,引用的都是一些背景材料,这就使得本文 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 新闻都是很详细地描述火箭发射的经过等一些事情 上,即使有一些背景材料,也只是寥寥几笔。本文 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们认识到“神舟”五号发 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读 者急需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他们把目光 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 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 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 本身更加凝重。
导语部分
特点:描写式、评论式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 1 、 2 、 3 段,点明这则新闻 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 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 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 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 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 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 新闻价值所在。
神 舟 升 空
背景介绍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 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 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 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 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 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 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 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 了近半个世纪。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船1日在预定 着陆时间前瞬间在得克萨斯州上空解体燃烧, 飞船上包括一名以色列人在内的七名宇航员 全部遇难。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回顾重大意义的事件
一、是 1958 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 卫星!”的指示。 二、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 三、是 1970 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四、是 1992 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 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五、是“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六、是“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 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 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 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 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 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 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 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 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 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 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 这段历史。
飞 天 梦
嫦 娥 奔 月
敦 煌 飞 天
我国明代的万户, 曾用 47 支自制的火箭绑 在椅子上,试图飞向天空, 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 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 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 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 的第一人。
万户飞天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 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 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神舟上天
首名中国太空人杨 利伟在“神五”飞船 中工作。
“神舟五号” 胜利归来!
时间为线
课文结构
神舟六号返回 飞天梦更进一层 神舟五号升空 飞天梦终实现
神舟一号至四号 的顺利升空
中 国 航 天
五十年代末开始划 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
20世纪70年代中国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