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约客》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
《约客》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语文、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约客》
作者及工广州市荔湾区花地中学语文科冯惠远
作单位
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部编本”语文新教材十分重视古诗文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年级下册的古诗词共有十四首之多,古诗词的学习显得非常重要。

《约客》是赵师秀的著名作品,该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

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全诗语言朴素,内容贴近生活,大部分学生都喜
欢这样的小诗。

此诗正好可作为“以诗作图”的切入点,通过古诗配画的创作,
使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情(含学生学习起点能力)分析
教学古诗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加强朗读和背诵训练,教师对关键词句进行引导、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对于十二岁左右的活泼童
真的初一孩子来讲,这种方法用的多了,发现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慢慢减弱,积极主动性也有所降低。

怎样让孩子在一堂课中学习兴趣不减,学习气氛始终浓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我们从学生对美术课非常感兴趣这一现象中得到启发,
对古诗教学作了大胆的探索——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古诗特点,融朗
读、绘画于一体,学习给古诗配画的创作方法,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让学
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上学习古诗,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所展示的孤寂者深夜期客不至的特殊
感受。

2.学习给古诗配画的创作方法,抓住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上适合诗情的图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激发并保持学习古诗的兴趣。

3.通过古诗配画的创作,使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一步培养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所展示的孤寂者深夜期客不至的特殊
感受。

2.学习给古诗配画的创作方法,抓住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上适合诗情的图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激发并保持学习古诗的兴趣。

3.通过古诗配画的创作,使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一步培养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难点:
1、学习给古诗配画的创作方法,抓住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上适合诗情的图
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激发并保持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古诗配画的创作,使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进一步培养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语文老师:
古人说:“诗堪入画乃称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妙”,好诗就像一幅好画一
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今天,我们就尝试用一种有
趣的方法来学习古诗
聆听,明确本课学习
目标——以诗作画。

以“有趣的方法”
引起学习好奇心,让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以诗
作画。

语文老师:
精心设计问题,顺着学生
对古诗的独特体验展开教1、齐读《约客》,分享1、顺着学生对文本的学,一步步引导学生走进诗课前预习资料,了解诗人
独特体验展开教学,歌,感悟意境。

及写作背景。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
二、引导感悟诗中意境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2、你从诗中读到了什么?
①你从哪些地方感知到诗
人的寂寞、失落、怅惘?
2、以“你从诗中读到了
什么”展开思维,各抒己
见,感悟诗意。

3、再读《约客》,进一
特感受和体验,发挥
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以朗读贯穿教学过
程,感悟诗中所蕴含②这首诗从季节和天气写步感悟语言美和意境美。

的语言美,意境美,起,这和诗题“约客”有什
么关系呢?
③前两句的写景营造出梅
雨时节乡村夜晚怎样的气
氛?
美术老师:
诗是画的升华,画
三、指导“以诗作画”
指导学生对诗的形象进
行绘画式的展现,以感受诗
的形象美。

1.你觉得“以诗作画”最主

根据诗中的什么来构思?
2.展示人物参考图片,指导
构图角度:远景、中景和近
景。

聆听,了解“以诗作画”
的技巧方法,为下一环节
“为诗配画”做好准备。

是诗的形象;画是诗
的形式,诗是画的内
涵。

诗画一体,画诗
合一。

正是基于这一
前提,在学生对诗有
了一定的了解,进而
展开了联想、想象,
感受到了诗的意境,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对
诗的形象进行绘画式
3.请根据本诗的意境画一幅
情境交融的画。

的展现,以感受诗的
形象美。

1.绘画是多数学生乐
于接受的学习方式,
在古诗枯燥的学习中
语文老师与美术老师:
注入绘画的元素,不
四、小组合作,“以诗
巡视、帮助有疑难的学
生,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小组
学习单任务。

1、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任务。

2、发挥所长,自选文字
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提
高学习兴趣、掌握诗
意,更能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文字题:理解诗中意和体
作画”题或作画题完成。

力。

会诗中情。

2.发挥学生所长,自
作画题:想象诗中画。

选喜欢的题目,尊重
学生的个性差异,让
每个学生都有事可
做。

1.老师的鼓励能直接
影响到学生课堂展示
语文老师与美术老师:
五、画作展展示画作,交流分享。

适当评价,鼓励学生
示及点评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果。

2.利用学习成果展示
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

语文

师:六、分享学
习心得
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对比常用的学诗方法,你
受,以便更好地开展
分享学习心得
对“以诗作画”这种方法有
何感受?
古诗的有效教学。

教学反思
融合各学科文教学 准

出: 语和运域, 注重跨学科和现 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 渗透和整合视 野,提效率, 初步代社所需文素养。

准提出: ,丰富学觉展生手能力;激 发学造精神以践达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从而提高学美能力,完善人格。

”文的“跨学科”融合 教学?教学
效果会如何?学生的教学? 反复思考决定以大多数学生的精客切入点, 文学科融合起是画, 形象; 的形式, 诗是画的内画一体合一正是一前学生走 中,在诗有了一定的了而展想、想象,感受的意 境,接诗的画式,以的形象美。

配作,使文术有合起来。

诗配节中,兴致盎极投作中,左右 间就根客》的意的画作。

出 绵的村夜晚恬静、⋯ ⋯ 取近景, 孤灯陪伴下, 诗 惘、寂寞、无奈心情上⋯ ⋯ 取中景⋯ ⋯ 更是争先恐极展示合作成果。

欣借手 段,是可以做到水乳交融的。

的融合教学, 对自造
多了一份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语众学科学科,有着与其他学科融合和前文与美 文文与地理⋯ ⋯ 跨学科教沟通融合, 的外延充分展文教学。

“融合各学科文教学”,文教学与
合的途径,提高 学生整文展。

《约客》小组学习单
时间:12 分钟
◆理解诗中意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
闲敲棋子落灯花。

.
◆想象诗中画(另附纸)
◆体会诗中情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夏夜独自候客来访的情景,
展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含而不露地表现了诗人的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