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单价、数量和总价》优质课教案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单价、数量
和总价》优质课教案_1
单价、数量与总价
【教学目标】:
1、在情景中体验数量、单价与总价的密切联系,认识单价,理解并掌握数量、单价与总价的关系。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式的探索过程,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渗透数学抽象、比较、模型等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知识的广发应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钻研的乐趣,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的概念,构建并运用“数量×单价=总价”这一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建立单价的概念。

【教学准备】:PPT 作业纸课前小组分工安排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老师昨天去了趟超市,发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来看一下。

数量相同,总价不同。

【PPT:两种矿泉水,第一种2瓶4元,第二种2瓶6元】
(1)你觉得哪种矿泉水便宜?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A、比单价法
师:同意吗?他是通过计算出每瓶矿泉水的价格来比较。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能不能不用算,直接就能比较出来的。

B、比总价法
师:你们都听明白了?
(2)小结:是的,在都是买2瓶的情况下【PPT闪2】,花的钱越少就越便宜。

2、数量不同,总价相同。

继续!
【PPT:两种饼干,第一种4个12元,第二种3个12元】
(1)哪种便宜?
预设:A比单价法
师:可以吗?还有想说的吗?
B、比数量法
(2)小结:你可真会学习!是的,同样都是花12块钱的情况下【PPT闪6】,能买到的数量越多就越便宜。

3、数量不同,总价不同。

看来大家个个都是生活小能手!都难不倒你们!【PPT:两种巧克力,第一种2罐,第二种3罐】
(1)现在呢?
(2)他说得有道理吗?嗯,真棒!你考虑问题很周全,我们不能只看数量,还要考虑花了多少钱。

【PPT:第一种2罐80元,第二种3罐90元】
现在能比较了吗?
生说师板:80÷2=40元,90÷3=30元,30元<40元,第二种便宜。

师:同意吗?
4、分析意义,概括单价。

(1)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德芙巧克力每罐40元,好时巧克力每罐30元。

【板贴每罐40元,每罐30元】你能像这样说说每盒饼干,每瓶矿泉水的价钱吗?【生说PPT示:每瓶矿泉水1.5元,每瓶矿泉水2元。

每个蛋糕2元;每个蛋糕3元】(2)你能举一举生活中你喜欢物品的价格吗?
(3)说得完吗?虽然你们说的东西都不一样,但表达的都是每件商品的价格。

像这样表示“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PPT示: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像这里“每罐40元”是德芙巧克力的单价。

在图中你还能到哪些单价吗?
5、认识总价、数量
(1)你们怎么不说这里的80、90元啊??那它表示什么?【PPT示:一共用的钱,叫做总价】
(2)2罐、3罐就表示商品的…数量。

【PPT示: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6、跟进练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单价、数量与总价!【板书课题】现在我给你们这些信息你能够从中找出单价、数量与总价吗?完成作业纸第1题。

(独立完成——展示核对——针对“故事书”的单价与数量的辨析。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PPT:1个文具盒8元,3个文具盒要24元】。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幅图来表示。

【PPT】请同学们想像下,如果把它变成线段图又会是怎样?跟你想得一样吗?
【PPT线段图】
A、现在你还能在线段图上找到文具盒的单价吗?【生说PPT】同意吗?那这里的一段
可以表示单价吗?【PPT】,这里呢?【PPT】。

(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都可以表示单价)是的,这里的每一份都可以表示文具盒的单价。

【PPT】
B、那文具盒的数量又藏在哪?同意吗?眼睛可真亮!【PPT】
C、总价呢?【PPT】
2、用这幅线段图可以表示这条信息中的单价、数量与总价,那它还能表示剩下的这两条信息中的哪一条?【PPT】你能上来边指边说吗?【指两生说,第二生边说边PPT】
3、为什么第二条信息不能表示?【生说示PPT】
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的表格以及它的线段图。

【PPT示表格以及3幅线段图】
从中你能
【PPT:①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请用数据进行举例说明。

这个学习任务需要你们4人学习小组完成,所以在填表格的时候你们4人只需要共同完成一张表格就行。

然后在汇报交流的时候你们各组选派好一名代表带着学习单上台发言。

听清楚要求了吗!
5、交流反馈
预设:
A、观点:单价×数量=总价
①指生表述
师:你是从表格中的数据证明了你的发现。

那从线段图中也能看出这个发现吗?
真棒!无论是从数的角度还是线段图的角度,都证明这个发现是成立的。

那我把
它记录下来。

(贴:单价×数量=总价)!
B、另两条
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吗?
预设:
①生表述
多少小组也有这样的发现?【板贴另两条】
②你是怎么想到除法的?
③真棒!看到乘法,能马上联想到除法!那你能像刚才那样来验证下吗?有补充的
吗?
C、小结
同学们真能干,发现了这么重要的3条数量关系,咱们来认真地读一读。

这些数量关系我们光会说不行,还得会运用。

三、巩固练习
1、选一选
这里有几组信息,想想看:它们得用哪条数量关系式去解决。

完成作业纸第2题。

【PPT示】
第一组
用“单价×数量=总价”来解决的有()
①排球每个40元,买6个要多少钱?
②每千克鱼20元,买3千克鱼要多少钱?
③一碗面10元,100元可以买几碗这样的面?
指生回答——为什么选1、2说说你的理由——第3题中也已知单价,为什么不行?——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看清楚问题要求的是什么。

第二组
用“总价÷数量=单价”解决的有()
①买5支笔用去10元,每支笔多少元?
②有48块糖,每袋装8块,可以装几袋?
③买9本同样的笔记本花了45元,每本笔记本多少钱?
全班手势表示——为什么选1、3?——我看了一下第2题也是用除法的数量关系式来解决的嘛!为什么它不可以?
2、算一算
很好!大家都会灵活地辨识这些数量关系式了,那接下来我们赶紧来算一算
【PPT:表格】
A、指生口答:过程中问学生怎么想的?
B、观察发现
请仔细观察这张表格,什么是不变的?(生说PPT)
在单价不变的情况下,数量和总价有什么关系?【多叫生说,再PPT小结下】
继续保持火眼精金【PPT表格】
①生口答表格
②现在你又有什么发现?
(总价一定,单价…,数量…)
你们真是太能干了,这些是六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发现居然也被
你们也给看出来了,觉得自己厉害不厉害?
3、解决问题
那就请厉害的你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难题吧!
③体育老师把发票弄脏了….(表格题)
(独立完成——展示反馈)
四、总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表现得很出色,现在我们来回顾下这节课的学习。

首先我们从超市的购物中认识了单价、数量与总价【PPT】,接着我们在进一步的探究中发现了他们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PPT】并进行了灵活地运用。

数学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勤于思考的脑袋,相信你会从生活中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