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县灌阳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5期(总第481期)灌阳县灌阳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一事一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解华
(桂林市灌阳县灌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桂林 541600)[摘要]介绍了灌阳镇近几年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情况及实施成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实施成效;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B
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按照中央《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以及省、市、县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旳要求,结合灌阳镇的实际,积极有效地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有力推动了新农村村屯道路、美化亮化、群众文化中心、人畜饮水工程等公益事业建设的发展,改变了农村面貌及村民居住环境,使村容整洁,乡村美丽,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 村级公益事建设一事一议实施成效
1.1 基本情况
灌阳镇地处县城,全镇总面积393.3km2,辖26个行政村,3个社区,386个自然村(屯),4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829人(其中农业人口50896人)。
据统计,2015-2018年全镇共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09个,其中村屯道路及硬化项目76个,新农村美化亮化项目22个(其中太阳能路灯17个),文化活动中心修建及维修项目7个,人畜饮水工程4个,总投资965.62万元,其中政府奖补884.33万元,农民自筹74.6085万元,集体收入补贴2.3895万元,社会筹资4.22万元,筹劳21781个,全部项目经过几年使用运行很好,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主要实施措施
1.2.1 健全机构,保证工作顺利实施。
灌阳镇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分管此项工作的副镇长任副组长,财政、农经、文化、公路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一事一议”办公室,相关人员由成员单位抽调。
领导小组定期对工程进行检查指导。
同时,各村分别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项目实施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明确分工,强化责任,确保“一事一议”工作顺利进行。
1.2.2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村民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为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灌阳镇通过书写标语,利用各村的宣传专栏、村民会议及二月八农具文化节、六月六雪梨黑李节等各种渠道张蛅戓发放宣传单,大力宣传上级有关一事一议的政策和带来的实施成效,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通过有效的宣传,把党的政策化作农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增强他们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1.2.3 尊重村民意愿,对实施的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开。
在实施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到项目建设的内容、规模、工程量以及项目使用的资金及村民筹资筹劳情况都进行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
真正做到村民意愿、群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
村民群众既是项目的实施者,又是项目的所有者。
1.2.4 认真把好项目数量、质量关,做好项目建设的验收工作。
(1)在各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镇、村干部始终把技术服务、工程量及建设质量放在首位,保证数量,严格质量,强化检查。
由村民推荐的项目领导小组和理财小组,对项目建设的内容、质量及建设标准等实施全过程跟踪监督,严把数量和质量关,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工作。
(2)项目建设竣工以后,先由项目村(屯)领导小组和理财小组初验,然后由镇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对全镇各自然村的项目进行逐一验收,验收组采取查看资料、实地查看项目及丈量等方式进行验收,根据检查审核项目资料是否完善,图片、档案是否齐全和实地查看、测算项目工程数量及质量情况,通过综合评定形成各项目的验收报告。
(3)通过镇验收合格后,由镇报齐项目材料到县,再由县组织相关人员对镇“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內容、质量及建设标准等逐个地进行实地查看、测算及认真的检查验收形成竣工验收报告并作出是否合格的评价,该镇的所有项目通过县验收全部合格,合格率达100%。
1.2.5 落实管护责任。
村级公益事业项目是一项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惠农政策工程,也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的组成部分。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各个项目点都
[收稿日期]2019-12-30
[作者简介]文解华(1964—),男,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
-254-
城乡建设与发展
建立了相应的管护制度,落实了管护人员,明确了管护责任,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及村容村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召集村民会议难度大
由于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家务农人员少,且大多数是老弱妇幼,特别是山区村地域面积较大,路程较远,交通不便,居住分散,要召集三分之二村民代表或户代表到会的会议是一件很难的事。
2.2 村民意见难统一
迫切需要财政奖补的建设项目迟迟难议,在召开村民会议议事时有些村民文化素质不高,只看眼前,未看长远,相对议事能力较低,在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表决时,只看见本村(屯)组的建设项目,没从大局看问题,因此靠进自家或在本村(组)的则同意,其它村组的就反对,在这种情况下难以达成共识。
2.3 筹工筹劳难
由于农村有劳动能力的外出务工较多,造成农村在家的青壮年少、妇女多、孩子多、老人多的局面,因而群众投工筹劳不足影响了项目实施的进度和力度,导致少部分项目不能按期完成。
2.4 群众自筹资金难
由于多数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在建设过程中,近40%的建设资金需先由群众自筹暂垫支,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兑现全部奖补资金,村民自筹资金难影响了项目建设实施的进度。
2.5 保障工作经费投入
乡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公室一般都是联合办公,人员都是兼职、没有专职,遇到各工作冲突时难以顾及。
办公经费来源得不到保障,业务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正常工作运转相当困难。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多渠道进行宣传发动及政策传播工作,利用村级会议及典型示范示事例开展宣传培训,贯彻“一事一议”建设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营造出浓厚舆论氛围,通过宣传培训,提高村民的议事能力和议事水平,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真正做到大家的事,民主议、民主定、民主管,使农民真正懂得“一事一议”惠农政策的好处和成效,做到家喻户哓,人人皆知,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及顺利实施“一事一议”项目打下基础。
3.2 引导和鼓励村民出资出劳及参与热情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成效显著,推动了农村公益事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是农村推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意义重大,激励村民参与热情,在不超过农民筹资筹劳限额的前提下,引导和鼓励村民出资出劳,促进“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3.3 加强村“两委”干部班子建设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是否能顺利实施,在于群众对基层组织的信任度。
要强化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民主决策能力。
村干部应当树立请村民作主、让村民议事、由村民定事、为村民当家的思想,把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4 落实人员,做好服务
每乡镇落实1~2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督与检查验收等服务工作,建议业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步改善各乡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公室的办公条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切实提高办事质量和效率。
3.5 早计划早安排
对本年度各自然村组计划实施的项目,可以利用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过春节的时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解决资金量相对较大的项目及筹资筹劳等难议的问题,同时,推荐本村组办事公正、有责任心、德高望重的村民加入各项目领导小组及理财小组,全程监督工程进展及质量与财务开支情况,按时向全体村民公布,项目使用的资金要详细,接受群众的监督,严防截留和挪用等违纪违规的现象发生,并形成统一的议事决定,本年度分项目组织实施并按期完成。
[参考文献]
[1] 加强规范管理全面推开财政奖补——关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
事一议”的思考[J].陈晓华.农村工作通讯,2011(08)
[2] “一事一议”助推新农村建设[J].易少文,黄向前,卢甲林.中国
财政,2011(03)
[3] 祁阳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J].行政事业资
产与财务,2011(21)
文解华:灌阳县灌阳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