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图画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图画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题型特点
1.从图画种类看,一般分三类:(1)图片类:包括历史文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
(2)漫画类:主要是反映时代牲的漫画或具有讽刺性意义的漫画。
(3)地图类: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线路图、经济分布图。
2.从试题考查看,有两个特点:
(1)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为载体,综合考察判断图片,提取信息能力。
(2)题干中一般都有标示性词语,或者不明确带有限制词语等。
二、解题技巧
1.“四审”:
①审时间和空间。
②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
③审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④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
2.对被选项要“三判”:
①判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
②判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③判定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3.对图片和文字要“二补”:①是要以图补文; ②是要以文补图;
4.对图片、漫画蕴含的信息要准确理解。
三、经典例题
1.(2022·全国乙·1)
图4
据图4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2.(2022山东卷·11)图3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
A.小麦、玉米 B.玉米、水稻 C.小麦、甘蔗 D.水稻、甘蔗
3.(2022·湖南·16)大卫的《贺拉斯三兄弟的宣誓》(图1)是美术史上的杰作。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古罗马贺拉斯三兄弟在征战前向父亲壮别宣誓的情景。
该作品的风格属于
图1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4.(2022·浙江·11)读图阅史。
下图所示系1909年上海社会之剪影。
结合所学,下列选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坐电车三更笑语”,反映交通近代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②乘坐马车仍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③代步工具呈现出马车和电车并驾齐驱的发展趋势④新式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交通工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2·浙江·20)1896年,卢米埃尔的电影作品《火车到站》(见下图)上映。
影片中一列来自马赛的火车缓缓进站,乘客们正在站台等候。
放映总时长55秒。
有趣的是,观众深怕被屏幕中的火车撞击,紧张地静坐在座位上。
这一幕反映了
A.电影时代已经到来 B.有声电影开始出现
C.火车成为法国人必乘的交通工具 D.内燃机为动力的火车率先在欧洲大陆普及
6.(2022湖北卷·7)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
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 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
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 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
7.(2022湖北卷·13)下图是发表于1805年的漫画《危险中的地球布丁:国家美食家在享用小点心》,其中两个人物代表的国家是
A.西班牙与葡萄牙 B.荷兰与英国
C.英国与法国 D.法国与普鲁士
8.(2021天津卷·13)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国军队实施的某重大军事行动示意图。
该军事行动达成的直接政治后果是
A.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轴心国集团的瓦解
C.反法西斯战争根本转折完成 D.联合国成员国的进一步增加
9.(2021广东卷·14)如图漫画可用来说明当时美国
A. 货币贬值已缓解了经济危机
B. 经济模式改弦易辙势在必行
C. 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建立
D. 国家干预政策初见成效
10.(2021 山东卷·3)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
该时期是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11.(2021北京卷·2)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
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
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2.(2021北京卷·3)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宋代②增置新县与移民聚集密切相关
③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④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3.(2021北京卷·6)读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东南地区通商口岸贸易网络最为密集②“五口通商”中的香港成为贸易中心
③天津的口岸贸易在北方居于核心地位④最早开埠的汉口是南北口岸贸易枢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2021 湖南卷·6)如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
这一作品
《冰嬉图》(乾隆时期)
A. 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 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 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 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15.(2021 湖南卷·10)图1、图2是中国抗战时期两次战役形势图。
这两幅图反映
A. 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
B. 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化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
D. 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第五节图画类选择题解题方法参考答案
三、经典例题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青铜器铸造中心主要集中在北方,而重要铜矿集中在南方,青铜铸造的繁荣必然会促使南北方联系的加强,故选C项;据所学,商周时期,青铜主要用于制作礼器、兵器,很少用于制作农具,因此青铜铸造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作用不明显,排除A项;据所学,商周时期大规模的工商业活动主要是官方主持,实行工商食官制,原料主要是官方供给,而非商业贸易,且商、西周时期,大规模商业活动和大规模长途贩运尚未出现,排除B项;材料图片中的主要铜矿位于荆楚地区,而这一地区并非商周直接统治区域,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白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以西亚北非为中心,向其他大洲传播,结合所学可知,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小麦原产于北非或者西亚;黑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以东南亚和印度地区为中心,向其他地区传播,结合所学可知,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或印度,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玉米的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进而向其他地区传播,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排除 A、B两项;水稻起源于中国和印度,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贺拉斯三兄弟的宣誓》描绘的是古罗马贺拉斯三兄弟在征战前向父亲壮别宣誓的情景,作品以古代英雄题材来创作具有革命鼓动意义的作品,强调自我牺牲、坚忍、忠诚的品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所以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故选A项;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同时,侧重从主观的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憧憬与向往,往往用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该作品与浪漫主义风格特点不同,排除B项;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再现现实,强调真实,而题干中的作品描绘的是古代英雄人物,与大卫的时代不同,所以不是真实再现现实社会的现实主义风格,排除C项;现代主义的绘画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反理性,上述绘画作品描绘的是古罗马贺拉斯三兄弟在征战前向父亲壮别宣誓的情景,风格明显与现代主义不符,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出现的电车及“坐电车三更笑语”可知,坐电车反映交通近代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故①正确;没有比较,仅凭材料中的马车无法判断当时乘坐马车依然是主要出行方式,故②错误;1909年电车数量并不能与马车相比,“并驾齐驱”说法错误,故③错误;图片中依然存在马车,说明新式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交通工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5.【答案】A 【解析】据材料“观众深怕被屏幕中的火车撞击,紧张地静坐在座位上”可知,卢米埃尔的电影作品《火车到站》上映,表明电影可以是“一种重现生活的机器”,电影时代已经到来,故选A项;1927年之前的电影全是无声电影,排除B项;“必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判断火车是何种动力,排除D项。
6.【答案】B 【解析】据材料“五色旗炳耀通衢”“黄帜青龙销声匿迹”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五色旗取代了黄帜青龙,这本质上是从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故
选B项;材料是对辛亥革命带来变化的中性描述,“失落”说法错误,排除A项;社会景象指五色旗取代了黄帜青龙,是现象,不是实质,排除C项;从材料“五色旗炳耀通衢”“黄帜青龙销声匿迹”中看不出其对革命的态度,得不出“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的结论,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据材料“1805年的漫画《危险中的地球布丁:国家美食家在享用小点心》”可知,这幅画描绘了身穿军装的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和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坐在桌前,正在瓜分一个好似地球的葡萄干布丁,以此来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故选C项;西葡争霸的时代是15、16世纪,排除A项;第四次英荷战争战争(1780—1784年)中荷兰战败,荷兰走向衰落,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普鲁士参加反法同盟,但败于法军,不能和法国竞争,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43.7”“1943.9”可知,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新政府与美英进行秘密谈判,1943年9月,意大利向盟国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故选B项;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945年10月,联合国才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漫画反映了罗斯福对胡佛下达逐客令,意思是罗斯福改变胡佛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采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B;漫画无法体现货币贬值的信息,排除A;根据“我的确同情任何将要失去住所的人”可知,一些贫困的人可能无家可归,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国家干预政策的成效还没有体现,排除CD。
10.【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主要产粮区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应该是隋唐时期,故选B;秦汉时期主要产粮区应该是在黄河中游,特别是关中地区,排除A;宋元和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长江中下游成为粮食的主要产区,与图示内容不符,排除CD。
11.【答案】D 【解析】根据示意图中签名机构可知,这里涉及的是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D项正确,排除A、B、C项。
故选D项。
12.【答案】C 【解析】由图示材料可知,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①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唐末五代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所以增置新县与移民聚集密切相关,②正确;由图示材料可知,榷场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可知该地区东部经济比西部更繁荣,③错误;五代十国至宋初将很多税场升为县,朝廷派遣官吏到此治理,说明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④正确;因为②④符合题意,所以C项正确;因为①错误④正确,所以排除A项;因为③错误②正确,所以排除B 项;因为①③错误,所以排除D项。
故选C项。
13.【答案】C 【解析】通过材料可知,当时主要的通商口岸,尤其是东南地区,贸易往来频繁,说明当
时东南地区通商口岸贸易网络最为密集;从地理范围看,天津的口岸贸易在北方居于核心地位。
C项正确;香港不属于通商口岸,而且汉口并不是最先开埠的地方,排除A、B、D项。
故选C项。
14.【答案】C 【解析】依据史实,早在宋代,我国就已经有了滑冰运动(“冰嬉”)。
这项“冰嬉”运动延续了几个朝代经久不衰,到了清朝已经成了民间普遍的文体娱乐活动。
八旗官兵主要由满、汉、蒙三个民族构成,多民族共同参与该运动,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C正确;追求神韵意趣是文人画的特征,宫廷画呈现出雍容华贵、吉祥、富丽堂皇的特点,A排除;嬉戏图不属于军事训练,因此不能由此得出清朝军事训练废弛,排除B;生活奢靡与滑冰活动无关,排除D。
15.【答案】B 【解析】根据图1中的日军从杭州湾登陆入侵上海、中国守军坚守四行仓库及中国军队转移路线等信息,可得出,图1反映的是1937年的淞沪会战,结合所学可知,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了积极抵抗,其中的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根据图2中的中国军队进攻方向、投入战斗的军队番号120师和129师及作战区域为晋察冀地区等信息,可得出,图2反映的是百团大战,结合所学可知,自1938年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改变了侵华策略,积极进攻国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此后,国民党消极抗日,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由此可知,从图1到图2,反映了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主转变为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为主,故B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使中国的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这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故C项错误;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发生在1945年,这与材料世间不符,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