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顺产产妇对预防其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顺产产妇对预防其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曹红玉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4000)
[摘 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顺产产妇产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㊂方法:回顾分析70例顺产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顺产产妇产后形成尿潴留等并发症㊂[关键词] 顺产产妇;预见性护理干预;尿潴留
分娩过程中,产妇常由于用力时间过长而使得盆腔㊁膀胱等神经系统受到压迫,进而可造成神经肌麻痹而引发尿潴留㊂产妇一般可以在产后4~6h内正常排出尿液,若膀胱内聚集的尿液无法排出,便会影响子宫收缩状态,从而引起出血㊁死亡等安全隐患㊂因此,我院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顺产产妇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㊂现报告如下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顺产产妇为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㊂对照组中,年龄为25~ 30岁,平均(28.67±
2.33)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39.38±1.06)周㊂观察组中,年龄为26~31岁,平均(28.71±2.54)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39.27±1.12)周㊂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产妇回病房后,每隔30min 为其采取1次宫底按压,帮其将宫腔内余留恶露排出;嘱产妇足量饮水以促进排尿,确保产后4~6h可自行排尿等㊂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①人文关怀:产妇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鼓励,使其感知到自己被关爱;同时,对其情绪予以安抚,使其静心休养;排除恶露时要提前感知产妇按压会引起疼痛,使其做好心理准备;②饮食护理:指导产妇食用半流质或流质的营养食物以促进体质恢复,饮食以绵软㊁清淡为宜,禁止食用猪蹄汤㊁鸡汤等高油脂类食物;③体位指导:指导产妇排尿时采取半蹲体位,即站立时略微弯曲大小腿,分开两脚至与肩同宽,稍微前倾上身,两手扶住前方支撑位或两支大腿,以感觉舒适为宜;这种方式可以利用腹压使膀胱壁受迫以强化逼尿肌敏感度,还可以降低阴部肌肉张力,避免会阴侧切产妇由于疼痛而引起排尿困难;④排尿时间指导:产妇产后需休息2h后再进行排尿,使其饮用400ml水,排尿前告知其目前的生理状态,并根据膀胱充盈程度协助其进行首次排尿;对于产后2h排尿失败者需排查具体原因,若其原因为膀胱未充盈则使其再饮用400ml水,并采取下腹部按摩与热敷;产后4h协助其下床排尿,必要时以腹部按摩仪㊁流水声等进行辅助,不得催促产妇排尿以防使其紧张而增加心理压力;⑤药物干预:对上述方法护理无效的患者,采取开塞露纳肛法,开塞露以甘油为主要成分,可以通过对直肠膜造成高渗刺激而加快肠道蠕动,对膀胱肌壁形成反射性刺激以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并使内括约肌得到松弛,从而促进排尿㊂
1.3 观察指标:并发症,包括尿潴留㊁尿不尽㊁产后出血等㊂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
2.0比较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
2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
表1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例(%)]
组别例数尿潴留尿不尽产后出血总发生观察组351(2.86)1(2.86)02(5.71)对照组354(11.43)3(8.57)1(2.86)8(22.86)χ2值4.200
P值<0.05
3 讨论
产妇产后出血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包括生理㊁心理两个方面㊂孕妇在妊娠期腹壁组织扩张迅速,膀胱容量提升,且于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使得产妇无明显尿意;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娩过程中产妇逼尿肌的收缩能力与敏感性都会明显减弱,且膀胱尿道出现充血㊁水肿等症状,使得排尿阻力增大;使用镇静剂㊁解痉剂较多的产妇极有可能并发尿潴留[1]㊂因此,必须为顺产产妇采取更好的护理方法㊂
预见性护理干预提倡 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旨在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以及需求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前为其做好各项预防措施[2]㊂在预见性护理干预中:人文关怀可以纠正产妇的不良情绪,有利于使其积极对待病情;饮食护理可以改善营养状态,有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体位指导可以增加排尿时的舒适度,有利于缓解排尿困难;排尿时间指导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排尿,有利于确保尿道通畅;药物干预可以增强逼尿肌收缩,有利于促进排尿㊂文中观察组并发症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顺产产妇产后形成尿潴留等并发症㊂
综上所述,为顺产产妇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避免产后形成尿潴留等并发症,因此,有必要对预见性护理干预予以推广应用㊂
4 参考文献
[1] 王桂芳.预见性护理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J].罕少疾病杂志,2018,25(5):88.
[2] 朱文爱,蔡淑华,王桂娜,等.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顺产产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4):84.
[收稿日期:2019-02-23 编校:李晓飞]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南 鹤,李 爽,李笑蕾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摘 要] 目的:调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锻炼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㊂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4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锻炼现状进行调查㊂结果:148例患者中仅38%的患者在疾病确诊后进行康复锻炼,不了解康复锻炼的重要作用㊁缺少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指导㊁患者本身因素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㊂结论:仅少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其影响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针对影响因素积极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从而促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功能恢复㊂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锻炼;影响因素
通讯作者:李笑蕾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与HLA-B27相关的慢性炎性疾病,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也可出现外周关节病变,且可以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以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㊂AS 多隐匿起病,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1]㊂脊柱关节持续活动多年,病变进行性加重,可引
起脊柱关节的畸形㊁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甚至致残疾㊂目前,药物治疗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则对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㊂本研究对148例强直性脊柱炎进行功能锻炼调整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科门诊及住院诊断为AS 患者148例,上述患者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强直性脊柱炎的分类标准㊂其中男132例,女16例;年龄16~51岁,平均(27.5±9.7)岁;城市98例,农村50例;自费45例,非自费103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1例,高中或中专42例,大专及本科以上55例㊂1.2 研究方法
1.2.1 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由风湿免疫科专科医生及护理人员自行设计,并经过专家咨询认证的调查问卷㊂问卷分3部分:①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患者年龄㊁性别㊁文化程度㊁职业㊁家庭住址㊁医疗费用承担方式等;②功能锻炼的现状:患者是否进行功能锻炼,目前功能锻炼情况(锻炼时间㊁方式㊁专业人员指导情况);③功能锻炼影响因素:不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作用;缺少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指导;缺乏兴趣,不想锻炼;工作时间紧,没有锻炼时间;惰性及缺少督导㊂
1.2.2 调查方法:经患者同意,由经过培训的调整人员面对面发送调查问卷,并协助其填写,当场收回调查表㊂共发放调查问卷160份,经仔细核对,保证问卷质量,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48份,回收有效率为92.5%㊂2 结果
2.1 康复锻炼情况:14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60例(41%)进行过康复锻炼,确诊后有56例(38%)进行康复锻炼㊂详见表1㊂
表1 强直性脊柱炎确诊后康复锻炼情况[例(%),n =56]项目类别人数时间
<20min 32(57.1)≥20min
24(42.9)方式
游泳14(25.0)太极拳10(17.9)功能锻炼操
6(10.7)其他
26(46.4)指导人员
医护人员3(5.4)书本17(30.4)网络26(46.4)无指导
10(17.8)
2.2 患者一般资料与康复锻炼的关系:见表2㊂
2.3 康复锻炼影响因素研究:确诊后92例(62%)患者未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