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规范建设项目管理严禁化整为零申报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规范建设项目管理严禁化整为零申报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
•【公布日期】2022.02.21
•【字号】桂林规发〔2022〕2号
•【施行日期】2022.02.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规范建设项目管理严禁化整为零
申报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的通知
桂林规发〔2022〕2号各市、县林业主管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防止建设项目随意拆分、化整为零申报使用林地,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政策法规
(一)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第十五条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需要使用林地的,用地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一次申请,严禁化整为零,规避林地使用审核审批。
(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的通知》(林资规〔2021〕5号)明确规定“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用地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一次性申请办理使用林地审核手续,不得化整为零,随意分期、分段或拆分项目进行申请,有关人民政府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也不得随意分期、分段或分次进行审核。
国家和省级重点的公路、铁路和大型水利工程,可以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批复确定的分期、分段实施安排,分期、分段申请办理使用林地审批手续”,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务必严格贯彻落实。
二、认真做好建设项目化整为零甄别工作
结合审核审批工作实际,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存在化整为零申报长期使用林地情形,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审查和甄别:
(一)项目批准文件中未明确分期或者分段建设,且相关管理部门按照整体项目出具土地预审、选址意见书、环境影响评价、节能报告,但使用林地单位分期、分段、分地块申报使用林地的。
(二)未按照项目投资备案证明中建设内容和规模一次性申报使用林地的。
(三)项目赋予独立代码,使用林地单位没有将全部建设内容一次性整体办理使用林地手续,分期、分段、分地块申报办理部分内容,项目总体布局图内容不清的。
(四)项目在自治区、市、县分别按不同建设内容赋予不同项目代码,使用林地单位分期、分段、分地块申报使用林地的。
(五)同一项目业主相近时段、相邻地块拆分申报使用林地的。
(六)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双百双新”项目等按规模和产值批准的项目,整合多个子项目为一个大项目赋予项目代码,使用林地单位按照子项目分别申报使用林地的。
三、严格把握实际管理的具体情形
根据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林资规〔2021〕5号文以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化整为零管理的相关要求,以下情形可以分期、分段、分批次申请办理使用林地审批手续:
(一)线性工程可以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批复确定的分期、分段实施安排,分期、分段申请办理使用林地审批手续。
(二)跨设区市的单独选址线性工程建设项目,已经完成报批材料并且具备动工条件的,可以地级市为单位,由具有整体项目审核权限的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分段审核。
(三)采矿项目总体占地范围确定,采取滚动方式开发的,可以根据开发计划分阶段按照规定权限申请办理使用林地手续。
(四)按照“批次用地”模式申报使用林地的城镇用地、产业园区等项目,按照批次用地范围申报林地手续。
申报林地手续时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关于批次用地的说明材料,详细说明拟开发用地的性质、年份、批次、用地范围、用地面积、开发用途(具体建设内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或城市、集镇、村庄规划等情况,并附相关规划图。
(五)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分坝址、淹没区,由具有整体项目审核权限的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分别审核。
(六)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等建设项目配套的移民安置和专项设施迁建工程,可以分具体建设项目,按照规定权限申请办理使用林地手续。
(七)其他经甄别后符合相关政策法规规定的情形。
四、有关工作要求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主动学习建设项目管理相关政策法规,主动对接发改、工信、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等部门,加强对项目业主的指导,提前介入项目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强化对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单位的管理,认真做好建设项目化整为零申报使用林地情形的审查和甄别,必要时函询有关管理部门意见,坚决遏制化整为零现象,共同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工作。
2022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