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的地球母亲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心的地球母亲》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结构紧凑,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揭题,把脉了解地球母亲的“累累伤痕”
通过播放视频导入新课,我让学生明确地球母亲所受到的伤害,以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欲望。
2、确诊,弄清地球受伤的根本原因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了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3、析果,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
在这一环节,我继续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明白人口过多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幷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人口过多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使学生得到真实感受。
4、处方,解决问题,我们如何拯救地球
通过设问:人口过多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问题,那人类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明白: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
然后,让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该怎样热爱、保护地球,进而增强学生热爱、保护地球的意识,最后,让同学们在《地球,你好吗》歌声中结束学习,既创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又使学生热爱、保护地球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5、板书设计。
我注重简明扼要,提纲挚领的板书设计,科学地体现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点,以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在上课之前,我认真阅读了《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转变了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趣、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集体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4、教材内容的整合法:课文第一框题未涉及“我们怎样保护环境,热爱地球”这一内容,但为了使一节课做到内容的完整性,逻辑的严密性,我适当地把课文后面框题的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使整堂课贯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严密的逻辑。
使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同时也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陶,受到教育,获得启迪。
总之,本节课,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