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
1.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 型路线骑行,他这样做是为了( ) A .缩短上坡过程中所走的路程
B .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
C .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
D .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上坡时,自行车上升的高度不变,走S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A 不符合题意.
B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B 不符合题意.
C .上坡时,走S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相当于增长了斜面的长度,斜面越长越省力.C 符合题意.
D .速度一定,走S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所用的时间较长.D 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定滑轮重4N ,动滑轮重0.5N ,在拉力F 的作用下,1s 内将重为4N 的物体A 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10cm .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3m/s
B .拉力F 的大小为4N
C .拉力F 的功率为0.45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n =2,
A .绳端移动的距离是:
s =2h =2×0.1m=0.2m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
0.2m 0.2m/s 1s
s v t === , 故A 错误; B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11=4N 0.5N 2.25N 2F G G n =
+⨯+=动,
故B 错误;
C .拉力做的总功:W 总 =Fs =2.25N×0.2m=0.45J ,拉力F 的功率: 0.45J 0.45W 1s W P t =
==总 , 故C 正确; D .拉力做的有用功W 有 =Gh =4N×0.1m=0.4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0.4J 100%100%0.45J
W W η=⨯=⨯有总≈88.9%, 故D 错误。
3.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甲、乙两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两次运动的s−t 图象如图所示。
若甲的重力比乙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惯性一定相等
B .它们的重力势能一定都变大
C .它们的动能可能相等
D .它们所受的合力可能不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两次运动的s−t 图象可知,甲乙都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且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都处于平衡状态,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但具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不能确定,故 A . 甲的重力比乙小,即其质量是不等的,所以惯性一定不相等,故错误;
B . 由于甲乙都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但具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不能确定,故不能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故错误;
C .由于甲的重力小于乙的重力,即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但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据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可知,它们的动能可能相等,故正确;
D . 因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所受合力一定都为零,故错误;
4.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沙桶从1楼地面缓慢地提到2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功为W 1,机械效率为1η;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率为W 2,机械效率为2η,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 1<W 2,η1>η2 B. W 1=W 2,η1<η2
C .W 1>W 2 , 1η<2η
D .W 1=W 2 , 1η=2η
【答案】A
【解析】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根据η =W W 有
总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
少,机械效率越高。
而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即W 1<W 2,η1>η2.故选C.
5.如图,小聪用力将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拉走了;小明用力推箱子,但没有推动.下面关于做功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小明、小聪都没有对箱子做功
B .小明对箱子做了功,小聪对箱子没有做功
C .小聪对箱子做了功,小明对箱子没有做功
D .小聪在拉箱子的过程中,箱子的重力做了功,小明在推箱子时,箱子的重力没有做功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做功的两个要素分析解答:
(1)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没有运动,只有力的作用,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他对箱子没有做功;
(2)小聪用力将箱子拉走了,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因此她对箱子做了功,故AB 错误,C 正确;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箱子无论沿水平方向是否运动,箱子的重力都没有做功,故D 错误.
故选C .
【点睛】
重点是做功的判断,要根据做功的两个要素进行判断,一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当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此力不做功.
6.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华进行搬砖比赛,他们分别将20块相同的砖从同一栋楼的一楼搬到三楼,小明两次搬完,小华三次搬完,比较他们在此过程中所做总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他们做功一样多
B .小明做功多一些
C .小华做功多一些
D .小明的功率大一些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于砖的重力相等,楼层高度相等,根据22220m /801600s v t s s m ==⨯=可知,小明和小华克服砖的重力所做的功相等;小明和小华的体重相等,楼层高度相等,小明两次搬完,小华三次搬完,所以在搬砖的过程中,小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多;小华所做总功比小明所做的总功多,由于无法比较小明和小华做功时间的多少,根据W P t
=
可知,无法比较小明和小华的功率大小;故C 符合题意.
7.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示意图。
小球从a 处由静止滚下,在c 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d 处停下。
下面的一些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从a 到b 小球的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 .到达c 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C .从c 到d 处,小球的机械能增大
D .到达d 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为零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从a 到b ,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到达c 处,小球到达平面,小球的势能最小,小球的质量不变,速度最大,动能最大。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从c 到d 处,小球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速度逐渐减小,动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故C 错误;符合题意。
D .到达d 处,小球质量不变,小球撞击木块后,速度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减小,到d 点停止,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木块到达d 处速度为零,动能也为零,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8.非洲旱季,常用Hipporoller(中间有转轴的塑料桶)运水.如图所示,小华分别用背背、手抱、平拉、滚拉的方式运满桶水,在粗糙的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相同路程,她对满桶水做功最多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先判断力的大小、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相同,利用功的公式W=Fs分析判断.
【详解】
由图可知,AB中小华是用背背、用手抱,此时力的方向向上,桶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沿向上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因此不做功;
C中滑动摩擦力大于D中的滚动摩擦力,所以C中拉力大于D中拉力,由于所移动的距离s 相同,由W=Fs可知C做功最多,故ABD不合题意,C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物体做功大小的因素(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
【答案】C
【解析】
A. 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已经脱离手,所以推力对它不再做功,向前运动是因为惯性,故A错误;
B. 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向上,而桶水平运动,所以拉力不
做功,故B错误;
C. 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向上,水桶向上运动,符合做功的条件,所以拉力做功,故C正确;
D. 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距离为零,所以不做功,故D错误.
选C.
点睛:重点是是否做功的判断,要牢记做功的两个要素,即力和距离,且距离必须是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当距离为零时,用再大的力,做功也是零.
10.如图所示,一位女交警推老人沿水平人行横道过马路,关于此过程力对物体做功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老人所受重力对老人做了功B.地面对轮椅的支持力对轮椅做了功
C.女交警对轮椅的推力对轮椅做了功D.老人对轮椅竖直向下的压力对轮椅做了功
【答案】C
【解析】
老人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老人所受重力没有做功,故A错误;轮椅受到了地面的支持力作用,但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支持力对轮椅没有做功,故B错误;女交警对轮椅的有一个推力,轮椅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故推力对轮椅做功,C正确;老人对轮椅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但轮椅在压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压力对轮椅没有做功,故D错误,故选C.
11.如图所示,底端装有电子阀门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下列表示木块的重力势能E p,木块所受浮力大小F、木块下表面处水的压强p1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当容器内的水流出后,木块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当水不再流出时,木块的重力势能不变,即木块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不变,故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当水位在一定高度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即浮力等于重力;当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木块对容器底有压力,浮力小于重力;由于木块的重力不变,则木块受到浮力先不变后减小;故B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在容器内水流出的过程中,并且当水位在一定高度时,木块下表面处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木块下表面处的压强不变,即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不变;故C错误;
D.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
等,因此相同时间内,容器对桌面减小的压力相同,由
F
p
S
可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
随时间均匀减小,故D错误.
12.2016年8月16日,我国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如图所示,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速度变快,动能变大;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机械能变大。
13.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则()
A .手的拉力:F 甲>F 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 .手的拉力:F 甲=F 乙; 机械效率:η甲=η乙
C .手的拉力:F 甲>F 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 .手的拉力:F 甲<F 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甲为定滑轮,由定滑轮的使用特点可知:绳重和摩擦力不计,G F =甲,并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乙为动滑轮,12F G G =+乙动(),由题知,G 动=20N <G ,因此F F >甲乙。
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所做的有用功W 有用一样大,由于要克服动滑轮重力的作用,所以使用动滑轮做的总功多,由ηW W =有用
总 可知,定滑轮的机械效率高,所以ηη>甲乙,故C 正确为答
案,选项ABD 错误。
14.2018年5月21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
C .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1)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火箭升空,燃气的内能转化成火箭的机械能;
(2)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3)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当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4)火箭加速运动时,不受平衡力,受到重力,摩擦力还有推力作用.
解答:A 、火箭点火发射时,产生的燃气内能转化为火箭升空的机械能,故A 正确; B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仍然具有惯性,因为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故B 错误; C 、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增加,故动能增加,同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故不是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故C 错误;
D 、火箭加速上升,受力不平衡,火箭受的向上的推力大于向下的重力,合力向上,火箭加速上升,故D 错误.
故选A .
【点睛】本题通过卫星发射,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热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认真分析,认真解答.
15.在使用下列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所用动力最小的是(不计机械自重、绳重和摩擦)()
A. B. C. D.
【答案】D
【解析】不计机械自重绳重和摩擦,即在理想状况下:A. 图示是一个定滑轮拉力F1=G;
B. 根据勾股定理知h==3m,图中为斜面,F2×5m=G×3m,得到F2=0.6G;
C.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3×L2=G×L G,拉力F3=G×G=
0.4G;D. 由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3,拉力F4=G;因此最小拉力是F4;故选:D。
点睛:由图示滑轮组,确定滑轮组的种类,根据滑轮组公式求出拉力F1、F4;由勾股定理求出斜面的高,根据斜面公式求出拉力F2的大小;由图示杠杆求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然后由杠杆平衡条件求出拉力F3;最后比较各力大小,确定哪个拉力最小。
16.将地面上的一本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到课桌上,对物理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
A.0.02J B.0.2J C.2J D.20J
【答案】C
【解析】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m=200g=0.2kg,
G=mg=0.2kg×10N/kg=2N,
课桌高度约为1m,
人对课本做的功:W=Gh=2N×1m=2J.
故选C.
17.如图所示,单摆中的小球在ABC间不停地往复运动,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在A、C处的势能最大
B.小球在B处只受重力作用
C.小球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球运动到C处时,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将保持静止
【答案】B
【解析】分析:(1)(3)根据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分析;
(2)根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分析受力情况;
(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者运动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A、小球的质量不变,在A、C处的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故A正确;
B、小球在B处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共同作用,故B错误;
C、小球由A到B过程中,不计阻力,机械能守恒,高度减小,速度增加,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
D、小球运动到C处时,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小球仍然会静止,故D 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通过单摆运动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较简单。
18.跳绳是中考体育项目,小强每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最接近()
A.3J B.30J C.300J D.600J
【答案】B
【解析】小强同学每跳起一次,克服重力所做功:W=Gh=50kg×10N/kg×0.05m=25J,最接近于30J.
故选B.
19.山区的公路多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公路,这样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A.减小所必需的牵引力 B.提高机械效率
C.提高功率 D.减小所做的功
【答案】A
【解析】
A. 斜面模型加长了运动距离,但可以省力,减小了车辆上山时所需要的牵引力,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 从机械效率的公式η可知,要想判断机械效率的大小,应该同
时考虑有用功和总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 从功率的计算公式P
可知,要想判断功率的大小,应该同时考虑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时间,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 从功
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20.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为3 :2,则甲与乙( )
A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 :3
B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 :2
C .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 :1
D .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 :2
【答案】B
【解析】
【详解】 解答:做功之比112232W Fs W Fs == 功率之比1112223
2
W
P W t W P W t
===
牵引力相等,匀速行驶,所以阻力相等,则阻力之比为1:1.
故选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