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爸爸去哪儿》中的“真”“人”“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听2015.3|
育者;放大孩子的缺点会伤害他的自尊;经常赞美孩子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潜能。

七、节目史无前例的制作团队
《爸爸去哪儿》共有40多个机位,其中活动机位20多个,有一场爸爸挖藕的拍摄片段就有17个机位,算上导演、摄像、后勤保障,现场的工作人员共有100余人。

在具体分工上针对明星的拍摄人员共分为五组,每组两到三个人,当然如果出现突发情况,会进行适当的调配。

而在明星居住的屋子里一般都会有两个监控摄像头。

此外节目组还有一个航拍机器。

(一)节目神剪辑团队节目以动漫片头、人物动画形象、动漫字体等艺术变现形式呈现,更体现了节目的主题定位———亲子,同时更加突出了节目轻松、温馨、幽默的氛围,使节目风格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二)节目编剧团队《爸爸去哪儿》制片人谢涤葵说节目里有个6人编剧组,可以说《爸爸去哪儿》全在剧本里,又完全没有剧本,这几位编剧的任务是为整个节目制定一个框架,比如5组家庭到了外景地后,节目组需要做什么,第一件事就是收手机,第二件事是带他们参观房间,第三件事是发放中餐,这些规定情节是为了节目进行下去而设置的框架,至于家长和孩子们对这些事情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发生什么样的状况、说什么话,节目组就一律不管,静待事情的发生。

这就更好地诠释了真人秀节目“真实”而又不做作的特征,又让明星更加真实地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之中,充分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

(三)节目医疗团队
据湖南卫视安保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能够配合《爸爸去哪儿》的拍摄,村里共派出了大约100位村民协助,其中包括
安保人员、训鸟师、船夫、司机等。

另外村子还准备了医疗团
队,医疗团队由8位医护人员组成,均是当地医院的工作人员,医疗团队一路跟随随时待命。

八、节目热播背后的冷思考
《爸爸去哪儿》开播后收视率持续攀升,让大众意识到了一个成功节目原创元素的重要性和不可复制性。

今后,电视台在制作策划真人秀节目的时候,不仅仅需要注重真人秀节目的本质特征,还需要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前提上加强创新意识,与此同时,促使电视观众产生“注意———兴趣———搜寻———行动———分享”也尤其重要的。

只有满足观众浏览、表达、交流、娱乐的心理,网友才乐于分享关于节目的内容,传递节目良好的口碑。

参考文献:
1.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2-99.
2.李立.奇观社会的文化密码:电视真人秀的游戏规则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3.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㊁李颖㊁杨振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58.
4.谢耕耘,陈虹著.真人秀节目:理论㊁形态和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45
5.尹冰.浅析如何做好亲子互动真人秀电视节目 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为例[J].中国报业,2013(22)
6.张伦雯.窥视快感与狂欢 对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热播的思考[J].新闻前哨,2014(1)
7.沈静.我国综艺节目现状与走向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12)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挑战主持人》《超市大赢家》《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等等真人秀节目现在已经红遍了大江南北。

真人秀节目到底有哪些特点,本文主要以《爸爸去哪儿》为例,解读真人秀的具体含义。

一、真:即真实性
真实性是真人秀节目的实质。

陈芝认为从节目形态上
看,真人秀属于一种综合性节目:融合了新闻的真实性、电视剧的故事性、综艺节目的娱乐性、体育节目的竞争性
和纪录片的纪实性,真可谓“杂取百家,独成一家”。


真人秀节目的真正魅力就是一个“真”字,真实的人、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节、真实的结果,观众获得了真实的感受。

虽然它有电视剧的故事性和综艺节目的娱乐性及体育节目的竞争性,但是它和一般的电视剧又不同,虽然真人秀规
定了游戏的时间、空间、环节和规则,但是不规定每一个参
与者的行动方式,没有固定的剧本和台词,也没有事先设定好的矛盾冲突,更不知道最后的胜利者和失败者是谁。

所以,同样的游戏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做法,结果就不同。

例如《爸爸去哪儿》中几个家庭中的孩子、爸爸,这些真实的人,去做真实的事,结果会差别很大。

在完成做饭、做游戏或抢房子等任务时,表现出的意想不到的意外也是非常逼真的,这些真实正是吸引人们看下去的地方。

为了确保节目的真实性,《爸爸去哪儿》所有场景有50多个机位,采取不间断无缝录制,收集了1500多小时的视频材料。

在后期制作方面,也一律采用原音重现的方式。

4-8岁的小孩的一举一动都很天真无邪,都被全部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真人秀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只能靠一些细节和真实来感动大家。

王诗龄拉着老爷爷的手说
解读《爸爸去哪儿》中的“真”“人”“秀”
□王兰
摘要:以湖南卫视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解读真人秀节目的具体含义:真即真实性;人即参与者;秀即艺术加工。

这样能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和欣赏风靡一时的真人秀节目。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电视真人秀;节目
分析视听解读
62
“爷爷,你好好的”,kimi完成任务,找不到爸爸时东张西望去找爸爸,嘴里念叨着“爸爸呢?爸爸呢?”,那种伤心但强忍不哭的形象历历在目,感人至深。

所以说,真人秀不仅仅是游戏的艺术,更是细节的艺术。

这些细节被真实地记录下来,体现了节目的真实性。

通过这些真实画面的记录,来反映亲子教育、父爱缺失的问题,所以,《爸爸去哪儿》播出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二、人:即参与者
参与者是真人秀中的主体,真人秀中的参与者首先必须要有代表性,也就是说节目的参与者应该成为观众好奇的戏剧性对象。

他们在年龄、身份、性格等方面一定要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爸爸去哪儿1》选择了五个不同领域的明星,不老神话林志颖、奥运冠军田亮、导演王岳伦、演员郭涛和中国首席男模张亮,观众可以“各取所需”满足各自对喜爱明星以及之前未曝光过的明星子女的好奇心。

这就是人选配置上要注意搭配。

其次,节目的参与者要有戏剧性差异。

如果说代表性强调的主要是节目的参与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差异性强调的则是参与者之间的戏剧性对比、冲突,以强化叙事的感染力。

《爸爸去哪儿》中各个家庭,各位爸爸和各个小孩,他们的爱好、性格都不一样,他们处事的能力和方式都不一样。

因此,各个参与者之间经常有戏剧性的差异和情景。

《爸爸去哪儿2》中曹格的两个孩子、杨威和杨阳洋、黄磊和黄多多等之间在各种游戏和活动中,都有矛盾或摩擦,在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戏剧性的事情发生。

观看这些戏剧性的事情和等待看爸爸们如何处理这些事是吸引人们看下去的愿望。

再次,他们都是以自己独特的形象、身份、个性、特长进入节目,自己以自己的方式给观众留下印象。

所以说,他们扮演的是自己,是一种本色再现,这正是观众喜欢的地方。

当然这些参与者的所作所为和现实生活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他们的活动被安排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他们都知道有摄像机随时拍摄,也知道他们在完成被安排的游戏,他们在完成任务时甚至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真实地记录下来,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在表演自己。

《爸爸去哪儿》中几位爸爸不管是演员和非演员,他们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做到表演自己,但是几位孩子,很难掩饰自己,当遇到困难或彼此之间有冲突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些意外的出现,正好造成了真人秀节目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几位爸爸如何运作,也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些都是策划意想不到的,也是真人秀节目的魅力所在。

例如《爸爸去哪儿1》中有一个任务是“换爸爸”,也就是爸爸带别人的孩子。

这个任务对爸爸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对孩子来说那则是一个可怕的事了。

即使平时很听话的王诗龄听说要离开爸爸也难以接受这一现实,稍微大一点的爱哭的森蝶就更不说了,离开爸爸后嚎啕大哭。

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爸爸们怎么完成,则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人们等待着看林志颖怎么处理这事。

林志颖平时对kimi很有耐心,人们急切想看他能不能也对森蝶有耐心,他能否哄住森蝶不哭,哄不下他会怎么办,等
等,这些问题接踵而来,这些有的是策划能想到的,有的是事先想不到的,即使想到,怎么完成,则是要靠参与者现场发挥的。

这些一个个不确定因素正是真人秀的魅力所在,这也体现了真人秀的戏剧性和娱乐性。

三、秀:即艺术加工
真人秀中,“秀”(show),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展览、炫耀、假装、扮演等意思,也是指一种规则、加工,这个具有明显的虚构含义,实际上,真人秀节目中往往会设置各种规则、环节、限制,具有与真实生活完全不同的规定性和戏剧性,并非所有的事件都是开放的,参与者并非完全自由,他们受到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特定的游戏规则、特定的目的等控制,因此似乎又具有虚构性。


由于真人秀安排了多位机子全程录像,录了很多的素材,所以,在后期的剪辑中,为了突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会使用一些蒙太奇手法,对比剪辑、交叉剪辑、平行剪辑、对立剪辑等方式,强化冲突、强化时间和空间的戏剧性关系。

例如《爸爸去哪儿1》小朋友护蛋的情景、kimi 找不见爸爸时东张西忘,而同一时间爸爸们的反应等,通过平行剪辑、对比剪辑等手法来体现。

为了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还会借助旁加字幕等形式实现。

真人秀节目一般会对参与者进行各种包装。

在每一集中间会加进去一些采访,或者对人物的造型有所设计,也会利用一些特殊制作的画面进行包装。

利用这些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可以帮助进一步认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加深观众对参与者的印象,从而建立起一种认同感。

《爸爸去哪儿1》中,中间会加一些采访,谈谈父亲对孩子某个做法或出现的某种现象的看法或感受。

《爸爸去哪儿2》中,除了加进去的采访画面外,还制作了短片专门介绍每一集的拍摄过程及各个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等,加深了观众对演员的进一步了解。

真人秀还经常使用一些主观性视听手段,把记录参与者的真实行为与艺术加工结合起来。

因此,经常会使用一些快、慢镜头,分割、叠印的画面,大量的闪出闪入的镜头,加上各种符号性、情感性的音乐、音效,能使真人秀具有一种艺术品的风格,这些艺术加工,渲染了人物的“真实”情感。

真人秀都会通过艺术的手段来强化被淘汰的哀伤,或者是胜利的喜悦。

在不破坏真实性前提下的适当的艺术加工,可以增加真人秀的情节魅力,推动节目节奏,更重要的是能强化人物的情感世界,也能唤起观众的情感认同。

③《爸爸去哪儿》中也巧妙地使用了这种手法,来增加艺术效果。

注释:
①陈芝.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突破[J].新闻爱好者,2007(07):6
②尹鸿.解读电视真人秀[J].今传媒,2005(07):14
③尹鸿,陆虹,冉儒学.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J].现代传播,2005(05):47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视听解读
63
|RADIO&TV JOURNAL20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