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理论(第7版)课件:决策有用性的有效契约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续
8 - 10
雇员股票期权(续)
• 管理者滥用雇员股票期权价值
– 由于对净收入没有影响,公司过度使用雇员股票期权降低管 理者的正式报酬
• 管理者有动机在短期内增加报告的净收入,以增加雇员股票期权 价值
– 拉高倒货 – 在预定的雇员股票期权发放日期前操纵股价下跌 – 弹簧加载 – 时间追溯
»续
>> 续
8 - 14
区分契约的有效性与机会主义(续)
• 一些研究支持有效契约观
• Mian & Smith (1990)
– 合并财务报表
• Dechow (1994)
– 净收益比现金流量与股票回报具有更大的相关性
• Dichev & Skinner (2002)
– 债务契约
• Wittenberg-Moerman (2008)
• Dechow and Shakespeare (2009)
– 样本中的大多数公司对证券化采用积极的公允价值会计,以避免报 告损失
– 结论: 虽然大量有力证据证明了有效契约观,但也有证据证实 了机会主义会计政策选择
8 - 16
8.10隐性契约(不存在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8 - 17
隐性契约 (续)
• 可能会游说反对拟议的会计准则 • 可能会利用GAAP的灵活性来更改会计政策,以抵消会计准则变更
对其余的影响(例如,通过延长资本性资产的使用寿命来增加净收 益) • 可能会改变经营策略(如减少研发或维护的开支)
• 当管理者对会计准则变化做出反应而改变会计政策和/或改变 经营决策时,我们认为准则变更产生了经济后果
决策有用性的有效契约法
有效契约 需求的来源
有效契约 概念
有效契约的 会计政策
雇员股票 期权
契约的有效性 与机会主义
隐性契约 非合作博弈
契约刚性
8-1
什么是有效契约理论?
• 研究财务会计信息在缓和契约各方之间信息不对称中的作 用
– 债务合同和管理人员薪酬合同 – 管理者、贷款者和股东的利益存在冲突 – 有效契约可以使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在这些利益冲突之间产生信任 – 契约可能是正式的书面文件,也可能是隐性的
• 这产生了对鼓励管理者负责任地努力和限制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 股东需求
8-3
8.4 有效契约的会计政策
• 可靠性
– 贷款者要求可靠的财务报表信息,防止机会主义的管理者采用隐瞒价 值下降和夸大公司业绩的会计政策
• 稳健性
– 贷款者需要稳健的信息来帮助预测财务困境
• 条件稳健性 • 报告未实现亏损有助于预测财务困境
• 管理者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
– 这种灵活性是与有效契约一致,还是与管理者的机会主义一致?
• 经验证据是混合的
8 - 20
•两种类型的契约都倾向于长期
• 会计准则经常在契约期限内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净收益和债务合同
• 可能会增加违反债务合同的可能性 • 管理者薪酬可能受到影响
•由于契约很难更改(刚性),因此无法重新协商契约以允 许按GAAP进行更改
>> 续
8-6
契约刚性(续)
• 因此,管理者担心会计准则和政策的变化,即使对现金流没有 影响
»续
8 - 12
雇员股票期权(续)
• 为什么管理者反对费用化雇员股票期权?特别是当:
– 不直接影响经营现金流量 – 雇员股票期权费用已经作为补充信息报告
• 可能的解释
• 可能会减少薪酬合同中对雇员股票期权的使用
– 导致滥用雇员股票期权价值的范围缩小?
• 对Black-Scholes模型可靠性的关注? • 降低了报告的净收入? • 反对市场有效性?
– 股东出于了解受托责任的目的需要稳健的信息
• 在稳健性增加的情况下,管理者更难将未实现收益引起的利润增加包括在 盈余中,并更难以掩盖高估
>> 续
8-4
有效契约的会计政策(续)
• 有效契约对可靠和稳健的信息需求与概念框架冲突
• 概念框架更多定位于未来导向的(即相关的)信息(公允价值会计)
• 可靠性降级为增强性特征
• 概念框架更注重投资者的信息需求,而不是受托责任
• 概念框架确实指出,投资者需要有关管理层受托责任的信息,但忽略了一 个基本问题,即最适合投资者决策的信息通常与最好地监督与激励管理层 受托责任的信息并不相同
8-5
8.5 契约刚性
•很多契约取决于会计变量
• 债务契约包含基于会计的契约 • 管理者薪酬契约取决于净收益
8-7
8.6 雇员股票期权
•直到2005年,不用确认任何雇员股票期权的费用
– 一直到2004-2005年,对雇员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都是 以1972年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的第25号意见(APB25) 为基础
– 如果内在价值等于0,就不用确认任何雇员股票期权的 费用
•雇员股票期权是一项费用吗?是的
– 稀释 – 机会成本
8 - 11
雇员股票期权(续)
• 不断增加的对期权的滥用现象使得雇员股票期权费用化面对 新的压力,尽管管理者继续强烈抵制
– 尽管管理者强烈抵制,准则制定机构决定克服重重阻力 • 2005年生效SFAS 123R要求按照期权的事前成本确认费用, IASB的IFRS 2也做了类似的规定,准则仍然被要求执行
• 注意:信任不是完全的,取决于参与方从继续到下一轮博弈的预期收益 和终止博弈收益的差额
– 如信任如何维持?
• 职业道德 • 法律责任 • GAAP
8 - 19
结论
• 契约理论认为财务报告的作用是在缔约方之间建立信任
– 强调债务合同和管理者薪酬合同
• 契约理论与概念框架存在部分冲突
– 支持更多地强调可靠性和条件稳健性
>> 续
8-9
雇员股票期权(续)
• 1993年6月
– FASB 发布了一份关于确认雇员股票期权费用的征求意见稿
• 遭到了管理人员的强烈反对 • 管理人员反对的理由
– 更低的报告净利润 – 可靠性低
• 1994年12月,FASB宣布撤回这份征求意见稿
– SFAS 123
• 可将雇员股票期权费用作为补充信息或在财务报表中适当列报 • 大多数公司选择了补充披露期权
– 条件稳健性与信息不对称(以买卖价差衡量)正相关 – 与未实现收益无关
>> 续
8 - 15
区分契约的有效性与机会主义(续)
– 一些研究支持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
• Hope and Thomas (2008)
– 没有按照地域披露盈利情况的跨国公司,国外业务收入增加但利润 却减少。作者认为以上情况是 “帝国构建”的结果。
• 纳什均衡策略
– RO: 效用 35,30
• 合作解
– BH: 效用 60, 40
• 单次博弈
– 为什么BH不太可能发生?
• 多次博弈:BH更有可能发生
– 管理者声誉和道德行为 – 无名氏定理(第1章, 注释 23)
8 - 18
隐性契约 (续)
• 例 8.2
– 一个重复5期的博弈 – 如果参与方互不信任,则博弈将拆解为单独一期 – 如果参与方相互信任,博弈将继续,并显示出概率。
• 隐性契约由持续业务关系产生 • 隐性契约能够模型化为非合作博弈
8-2
8.3 有效契约对财务会计信息需求的来源
• 贷款者
– 贷款者面临收益不对称
• 如果公司业绩不佳,贷款者将遭受损失;但如果公司业绩较好,贷 款者的收益是有限的
• 因此,他们要求在受到财务困境威胁时提供预警系统
• 股东
– 管理者被假定为是理性的并且将会按自己的利益行事,这可能 与股东的利益相冲突
– >> 续
8-8
雇员股票期权(续)
•度量雇员股票期权费用
–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 假设期权持有至到期日 • 但雇员股票期权可以在行权和到期日之间提费用
•会计人员的应对
– 在 Black-Scholes公式中,使用预期行使日期
8 - 13
8.8 区分契约的有效性与机会主义
• 契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 管理者的会计政策选择是由
• 机会主义:经理以牺牲投资者利益为代价 • 有效契约:管理者选择会计政策以最大化契约的有效性(即良好
的公司治理)
– 机会主义观
• 管理者选择会计政策以使自己的预期效用最大化
– 有效契约观
• 管理者选择会计政策以实现有效契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