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太原市进山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太原市进山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有效阻断“人传人”的传播链条是关键。
于是,机器人承接了消毒清洁、送药送餐、诊疗辅助等“一线工作”,在线娱乐、在线教育等也成为大众居家必备之选。
这些“非接触式”服务的变革,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非接触经济”。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工作场所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满足人脸识别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的双重需求,是当下测温产品的主要研发趋势。
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在此基础上利用测温机器人完成巡检、消毒、配送、诊疗辅助等工作。
这些机器人能够实现对戴口罩状态下人员的有效识别与溯源,能更有效地进驻抗疫前线,提供各种“非接触式”服务。
“所谓‘非接触式’,就是指人和人,以及人和具体的实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发生直接接触。
”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委会副秘书长、合肥工业大学贾伟博士告诉记者,此次疫情期间,“非接触式”技术应用呈现出一些亮点,除了上文提及的非接触式体温检测、机器人外,还有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无人机大量应用、线上义诊、零接触电梯等,甚至有一些“非接触式”服务通过高清直播来完成,如火神山和雷神山的“云监工”。
(摘编自叶青《疫情带火“非接触式”服务产业前景取决于技术成熟度》《科技日报》2020年4月17
日)材料二
材料三
3月中旬开始,位于北京顺义区双丰街道的泰和宜园社区,开始启用一套全新的社区疫情管理系统,通过无接触体温检测、视频智能分析预警以及门禁管控等技术,在“无感知”“不停留”的体验下,完成体温检测和对小区隔离期人员出入的技术管控。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只要进入小区,必须通过防疫门禁管控系统的识别测试,“外地进京”“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确诊病患”等都会被系统有效识别出来。
千方科技发布的“重点场所疫情防控云平台”已应用到北京、河北、湖南、江苏等地的社区、企业、交通枢纽等场所。
3月27日,腾讯健康新冠疫情模块国际版正式开源,供全球开发者和服务机构快速搭建疫情查询服务。
疫情发生以来,百度向各基因检测机构、防疫中心及全世界科学研究中心开放线性时间算法LinearFold,并通过百度大脑开放平台开放了240项AI技术能力。
根据《人工智能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调研报告》及有关专家分析,人工智能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影响未来
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此次突发疫情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有数据积累的场景能快速落地,而在其他场景下,例如病毒传播扩散途径检测、病毒溯源等,由于缺少充足的已标注行业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随着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提供抗疫的人工智能产品服务。
由于开发周期短、技术实力和成本等原因,市场上每个类型的产品同质化、质量良莠不齐等鱼龙混杂的问题大量存在,缺乏相关评估规范对产品功能、性能进行约束。
多数医疗服务机器人在路径规划、柔性控制、多模信息精准感知与可视化、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方面尚未满足智能化水平。
相关企业对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核心关键技术积累,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相对薄弱,核心算法、芯片及基础元器件的掌握与国外差距较大,缺乏重大原创科技成果。
(摘编自李斌、阳娜、郭宇靖《战“疫”中,中国人工智能开启“快进键” 》,新华网2020年4月22日)
1. 下列不属于“非接触式”服务的一项是( )
A. 利用机器人进行消毒清洁、送药送餐
B. 在线娱乐、在线教育、远程办公。
C. 人脸识别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
D. 火神山和雷神山的“云监工”。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就必须有效地阻断“人传人”的传播链条。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这种要求显得更为迫切。
B. 在疫情催化下,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139.4亿元,全年增速预计达107.3%,近几年增速不断提高
C. 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从2013到2020年不断扩大,预计2020年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及增长举均明显超过前五年水平。
D. 伴随疫情在全球蔓延,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在国内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中外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3. 结合材料,说说在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下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还需做哪些改进?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
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
不要割断历史。
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
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
“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
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节选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材料二: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
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
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
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节选自《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材料三: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
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
……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
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
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
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节选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4.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工作中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而不是单凭热情工作,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B.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
C. 毛泽东同志用“有的放矢”这一成语,生动形象地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用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的实践,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性。
D.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人应从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出发,去研究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5. 根据材料二、三,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其化学特性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
元素周期表才被证实为真理。
B. 当勒维烈根据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确实发现了海王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成为公认的真理。
C. 人在观察现象时,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这是在所难免的。
因此主体性是重要的,同时它也是正确的。
D. 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可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因此可以说改造世界是对世界进行正确认识的基本条件。
6. 以上三则材料涉及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夸夸其谈
B. 无的放矢
C. 纸上谈兵
D. 知行合一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理念不断融入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中,也让“绿色出行”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顾名思义,绿色出行指的是所有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的出行方式。
其中,步行或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都是绿色出行的代表。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我国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城市交通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矛盾,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压力巨大;二是机动车数量持续增长,但缺乏完善和足够的停车空间,导致机动车在路边停放,侵占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造成步行、骑行通勤不便;三是近年来共享单车成为热门出行方式,共享单车数量增加,但缺乏规范管理,存在随意停放、侵占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现象;四是部分城市路段没有划定非机动车道,导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共用行驶空间,有时会出现非机动车占用人行道行驶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五是步行、自行车是人均占有交通资源最小、污染最小的交通方式,由于交通空间分配的不合理,这些绿色出行方式日益萎缩。
这些问题不仅让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互相影响,通行不畅,还带来安全隐患,制约了绿色出行模式的推广。
除此之外,路面破损、林荫道不足等基础设施短板,也给市民步行或骑行带来不适。
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之路漫漫而修远,也并非一日之功。
目前中国城市的慢行系统相较于国外城市仍处于发展阶段,还需以“应该做”为出发点,聚焦市民出行刚需。
根据城市发展及交通现状,从“可以做”的领
域入手,对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及人性化等方面进行完善。
基于不同人群的行为习惯与需求特点,不断优化慢行交通系统,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以政策为引导、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保障,让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摘编自澎湃新闻《倡导绿色出行共建美好家园》)材料二: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在2020年世界无车日前夕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003人参加),80.0%的受访者日常出行会尽量选择骑行、步行等慢行方式。
75.6%的受访者认为道路被停车占用等问题影响了慢行体验。
对于提升慢行体验,62.8%的受访者建议严格停车位设置规则,60.8%的受访者希望拓宽非机动车道。
53.0%的受访者提出机动车应该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辆,44.1%的受访者建议打通非机动车道“断头路”,42.8%的受访者认为要保障好非机动车路权。
“有些自行车道本来挺宽的,但都让机动车占了,骑行的人反而没处骑。
司机在礼让行人方面做得也不好,有一次我在绿灯时过马路,居然差点被右拐的车辆撞倒,司机一点都没有减速让人的意思。
”金凌认为,相应的处罚、管理要跟上,这些问题不解决,单纯拓宽自行车道是没用的,绿色出行还是不安全不放心。
“太原近年来在公园绿道等慢行系统的建设方面进步很大,汾河周边都是绿道,可以跑步,礼让行人方面做得也很好,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大家要去绿道跑步,需要走很远,期待以后的生活更加方便,能随时随地实现绿色出行。
”杨洋说。
(摘编自2020年9月24日《中国青年报》)材料三:
2020年9月21日傍晚,太原人民始终不见管理部门对社会车辆的禁行通告,这让许多人感到纳闷,为什么今年的“世界无车日”前夕没动静了?和往年大张旗鼓宣传不让开汽车上路,开汽车上路要罚款截然不同,难道“世界无车日”取消了?经过核实,“世界无车日”其实并没有取消。
“世界无车日”从前些年轰轰烈烈到如今无人提起,该不该被淡化?大家对此有了更加理智的思考。
无车日倡导绿色出行,但每年这一天几乎是在市民抱怨声中度过的。
每年365天,就这么一天有意义吗?过去之后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道路拥堵依旧,车辆排起长龙,更像走形式装样子,果真这样不如扔掉不要。
每年的“世界无车日”,在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上演市民挤公交车的场面,公交车全部投入运营难解近渴,而出租车甩客拒载率也会上升,给城市运行人为制造了更多麻烦。
除了出租车司机赚得钱包鼓鼓,就是公交司机全员上岗喊累,市民怨声载道有车不让开,出行难。
这样的无车日,还是没有的好。
没有“世界无车日”是直面现实关切民生的社会进步表现,让无车日成为一个普通日子,别成为一场闹剧给社会添堵了。
(摘编自2020年9月24日网易新闻)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绿色出行是指徒步或以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能够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的出行方式,这种出行理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B. 当前造成我国城市交通突出矛盾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城镇化进程加快、机动车和共享单车数量增加、非机动车道不完全独立设置等多个方面。
C. 太原市的慢行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比如人们无法随时随地实现绿色出行,而是要到很远的地方才有绿道。
D. 人们对“世界无车日”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是否淡化“世界无车日”这一问题的思考也变得成熟,这有利于向人们宣传和倡导日常的绿色出行。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步行、自行车在所有交通方式中人均占有交通资源和污染都是最小的,但在逐渐萎缩,部分原因是目前我国交通空间分配还不合理。
B. 和国外相比,我国城市的慢行系统只能说是处在发展阶段,所以普及绿色出行理念目前重点要放在“应该做”上面,没必要考虑“可以做”。
C. 中青报调查显示,要想让慢行做得更好,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可以从严格停车位设置规则、拓宽非机动车道以及机动车礼让行人、非机动车辆等方面着手。
D. 往年“世界无车日”大中城市市民挤公交车,导致公交车司机全员上岗都难解近渴,出租车甩客现象增多:这都是人为制造的麻烦。
9. 材料三认为“没有‘世界无车日’是直面现实关切民生的社会进步表现”,这和设立“世界无车日”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
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盖:大概
B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批:劈、击
C.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坠下
D. 善刀而藏之。
善:修治
11.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庖丁解牛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①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②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③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④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一项是()
A. 庖丁开始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者”,说明他从一开始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B. 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 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D. 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
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选自《离骚》
14.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B.延伫乎吾将反(久久)
C. 宁溘死以流亡(突然、忽然)
D.苟余情其信芳(苟且)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吾独穷困乎此时②怨灵修之浩荡兮③忽反顾以游目兮④佩缤纷其繁饰兮⑤宁溘死以流亡兮⑥伏清白以死直兮
A. ①②④
B. ④⑤⑥
C. ③④⑥
D. ③⑤⑥
16. 下列各句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进不入以离尤兮
A. 高余冠之岌岌兮
B. 不吾知其亦已兮
C.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D. 谣诼谓余以善淫
1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汉代汉语。
(1)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2)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
(2)“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平添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鲍照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
(3)杜甫《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9.南粤中学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分析报告。
下图是文佳同学语文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请据此补出对话空缺处的文字。
要求:语言连贯得体,每处不超过20字。
文佳:老师好,从学习分析报告看,我三次的阶段学习评价都没有达到目标,我是否要在作文上花更多的
时间,您能给我提些建议吗?
刘老师:从图上看,你努力的主要方向并不在作文。
你看看真正的短板在哪里呢?
文佳:哦,①_________,需要加倍努力
刘老师:对的,“语基不牢,地动山摇”。
你再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呢?
文佳:让我仔细看看,②________,还要加强
刘老师:成绩时高时低,你要在这个板块多下点功夫
文佳:谢谢老师!我明白了,原来学习不能只盯着分数,关键③__________。
刘老师:没错,学习要有的放矢,科学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20.仔细观察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画面的内容,并概括漫画的寓意。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人一生中如果从来没有被一本好书吸引过,打动过,甚至征服过,俘虏过,那将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或者说是一种最大的悲哀。
一个人一生中可以拥有的东西很多,但真正能够提升生命质量、作为永久生命支撑的却很少,书则是其中之一。
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读书。
要求:请以“尽享读书的美好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
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
C项,“人脸识别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是当下测温产品的主要研发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测温机器人完成才属于“非接触式”服务。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
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
B项,“近几年增速不断提高”错误,从材料二看,2018年增速低于2017年。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
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
最后不要忽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
依据“此次突发疫情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有数据积累的场景能快速落地,而在其他场景下,例如病毒传播扩散途径检测、病毒溯源等,由于缺少充足的已标注行业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可概括为:积累充足的行业数据。
依据“随着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提供抗疫的人工智能产品服务。
由于开发周期短、技术实力和成本等原因,市场上每个类型的产品同质化、质量良莠不齐等鱼龙混杂的问题大量存在,缺乏相关评估规范对产品功能、性能进行约束”可概括为:建立相关评估规范对产品功能、性能进行约束。
依据“多数医疗服务机器人在路径规划、柔性控制、多模信息精准感知与可视化、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方面尚未满足智能化水平”可概括为:提升智能化水平。
依据“相关企业对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核心关键技术积累,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相对薄弱,核心算法、芯片及基础元器件的掌握与国外差距较大,缺乏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可概括为:增加对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核心关键技术的积累。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
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
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
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
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用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的实践,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性”错,根据原文,“有的放矢”是指,中国共产党人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曲解文意。
根据原文,勒维烈从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