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观后感(合集六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炉观后感(合集六篇)
熔炉观后感(合集六篇)。
好的影视作品不仅给我们带来视觉享受,更可以提升我们,我们的思绪也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
观后感的“感”,可以是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思想,可以是受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一篇好的观后感要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
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名观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探讨“熔炉观后感”的相关话题,以下是一些有用的参考资料供您参考!熔炉观后感篇1
本来按照我的习惯,看完的电影写下的观后感只会在电脑上写,一般不放在网上,但是这部电影例外,我希望能通过我小小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部电影,知道这个故事。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努力的结果都不如想象中那么圆满,甚至太过让人失望,但是,小小的力量也是力量,小小的努力也是努力,小小的爱心也能温暖人心。
就像电影中最后的一句台词:“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
电影讲的是一个很离奇的事件,一所聋哑残疾儿童学校,披
着慈善的外衣,其中的校长、老师却有好几人都对学校中的多位学生施行侵犯,证据确凿,受侵犯的学生也勇敢走出来,为自己进行辩护。
可是,最终的现实还是非常残酷,尽管有两个大人怀着善良的心始终在帮助这几名聋哑儿童,可是校长强大的社会关系让他最终只是受到了十分轻微的惩罚,用钱就摆平了所有的麻烦。
直到最后一刻,我都希望像往常一样,看到正义被伸张,好人战胜坏人,可是没有,一直到结束,都满含着无奈和压抑。
我从愤慨到同情,最后归于平静。
虽然我早就知道,这社会的阴暗面不是我一个人想改变就能改变得了,即便是在电影里,也实在很难想出帮助弱者度过难关的办法,没有超人,不能随心所欲惩恶扬善,所谓法律也在很多时候被那些有权势的人利用了。
这就是现实,残酷但是真实。
我知道在我们这些资源紧张,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生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君子,这世界有很多好人,可是坏人也不少,“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使得坏人生活下去更轻松,好人的空间则越来越小。
但是,固执的我还是不愿意放弃,努力挣扎着,为自己的理想挤出空间,也与更多像我一样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就算最终什么也改变不了,我也不想让这社会的阴暗面改变自己。
熔炉观后感
篇2
看完《熔炉》,给我的感觉就是震撼。
不得不说这是佳作一部。
其实这部电影是很久以前一位电影爱好者推荐的,但是当我看到这个主题的时候,第一感觉太重了,第二感觉对韩国电影不熟悉,所以我当时没有去看。
现在我发现这是我最愚蠢的做法。
好的电影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只是看完会很压抑,就像喉咙卡了一颗刺。
初看时,整个场景幽暗,一度让我以为是恐怖片,可能会不时的冒出几个面目狰狞的恶鬼,因为我是极度害怕恐怖片的,因为那会使我整夜整夜的失眠。
可是,当看到妍斗为了躲避校长的侵害而躲进洗手间时,那场景,和校长那丑陋的脸从隔板上露出时,面目的狰狞比恶鬼更令人身心胆颤。
我已经没有任何词汇去形容《熔炉》所带给我心灵上的洗涤,让我看到人性的善恶。
整部电影没有拖延。
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演员都恰到好处。
我愤怒地看着它。
为那些孩子,为那些仍有正义的**眼泪。
就像事发地——雾津,就像真名一样,那里的人们的良知被大雾笼罩,老师、警察、检察官、律师、医生、门卫
只看到权利与金钱,**得如同渣滓,仅有的皮囊也包裹着蛆虫的恶臭,恶心至极。
可怜的孩子们,如何度过每一个黑暗的日
子,新的一天的到来对他们来说不是希望,而是绝望,这样一颗小小的心得到了耻辱,他们永远不会抹去它!社会就是如此,有太多的无奈与无赖,金钱就是通行证,看到了所有**推卸责任的嘴脸,案件在他们心中只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我**时甚至跳出思维,恨不得跳上去,给那些人渣无数个响亮的耳光,所有的恶毒之词都不足以形容这些人渣的罪恶。
每打出一个字,我的心都是沉重的。
我是一个泪点就很低的人,电影处处戳泪。
在带上那些人渣上庭时,徐宥真说的话让我印象极深“那俩人怎么会这么一模一样,长相和德行都是”当那些聋哑人无法听到陈述时,要求翻译,无知的法官竟然会说“肃静”二字,他难道不知道他们听不见么?
对着一群聋哑人说“肃静”,徐宥真在为他们争取翻译是,竟被勒令出去,可笑的黑暗啊。
先说说宥利吧,当她在法庭上陈诉她所遭受的一切时,被那个恶心的校长用胶布一层又一层的将双手缠上,她无力的反抗,并在长期的**待中早已麻木,她还是个孩子,给她一点吃的,她就会安安静静的,只是,这样的安静是让人多么的心痛啊。
另外,给我震撼很深的是妍斗在法庭上的那一段,她聪慧,美好,稚嫩的脸上写着奔向青春的气息,只是,在这样的年纪里,她却遭受了人间地狱的生活。
她用她的智慧指证了校长的猥琐行为,那一
段的亮点在妍斗站在法庭**时,闭上双眼去聆听**,让世界的肮脏在此刻消失,当窗外的余光透过窗洒在瘦小的身上时,真的好美,那是希望的光辉。
就像那首**的名字一样《荆棘树》,到处都是布满荆棘的路,我们都要勇敢的走下去。
**就像她的心一样,干净纯洁。
只有闭上眼睛倾听,你才能体会到**的魅力。
民秀,我想他在与朴保贤同归于尽的那一刻,就像这个雨夜一样,在快速飞过的火车轨道下,将所有罪恶都用雨水冲刷掉,将所有罪恶都用车轨碾碎。
在他知道家人签下协商协议的时候,他的愤怒,他想说却说不出的痛楚,他根本听不到他的哭声,但是在有声的世界里,听到他悲怆的哭声,像一把把尖刀插在心里一样的难受。
无助于社会的黑暗。
当结果在庄严地法庭上得到令人痛惜的结果时,让人无语凝噎,这是多么讽刺,这还是有着正义的的“法”么?**狂们得到了解放,他们欢呼。
欢呼法律的;公正;,而真正的弱势群体得到的却是更深的苦,愤怒,泪水,混乱,看着法官的嘴脸,看着把希望寄托于律师,而最后律师拜倒在金钱之下撕裂后的丑恶,其实,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在强烈的对比下,绝望和希望是这样的交错,人生不正是如此吗?我们每天都穿梭于两者之间。
就是这样,世界里有好人,也有坏人,但是,总会有人会珍惜你,就像徐宥真说的“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里,又有几个做到坚持自我,不被世界而改变呢?终于明白为什么影片取名为《熔炉》也如徐宥真说的一样“冬天冷了,是为了让我们懂得,周围人的温暖是多么的珍惜”,影片不正是想表达,让那些冷漠的旁观者们,多拿出一些温暖,像一个炉一样去熔化那些冷漠,不做冷眼旁观者,那么世界就不会那么冷了。
我在电影中看到了生活,看到了人性。
你呢?熔炉观后感篇3
英俊的美术老师姜仁浩来到一所特殊的学校工作,在报告的第一天就被校长要求贿赂5000万韩元。
现实迫使他承认。
而学校的诡异气氛引起了他的注意,男学生明秀常常被班主任殴打,女厕所传出骇人的叫声,又发现一名女学生被宿管老师按在洗衣机里淹水,幸好被他及时发现送往医院,他的朋友徐友真打来**他才得知小女孩被**了,而小女孩写出侵犯她的人有校长主任等数位老师,由此发现该学校的惊天黑幕以校长为首的数位老师长期对该校多位聋哑或残障学生实施**害和虐打。
当他们向教育局举报这起恶性事件时,教育局拒绝说是市政厅负责,双方互踢皮球。
直到他们把事件交给电视台,公安机关立案,嫌疑人被**带走。
在法庭上,两名证人作了位证。
一个是
学校的保安,另一个是给小女孩做检查的医生。
他们都是校长的亲戚。
更恶心的是被告方律师找到受害人民秀的家属用钱私了。
虽然证据确凿,但对犯罪嫌疑人的处罚很轻。
受害人之一的明秀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他要复仇,为弟弟为自己,持刀捅班主任并抱住老师卧轨玉石俱焚。
一些受害者要么是聋哑人的孤儿,要么是聋哑人,父母是智障者。
学校的校长老师专挑软柿子捏,因为他们想到他们的犯罪几乎不会有后果,所以他们可以恣意妄为无法无天,而当它们的犯罪事实大白于天下以后他们又可以动用自己的财力和关系尽可能大事化下小事化无。
而受害者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能自己报仇,举起屠刀杀人无耻。
看完这部电影,我相信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大发雷霆。
在他的心中,他会用无名的火把那些恶棍烧死,留下同情孩子和正义的眼泪。
与此同时笔者以为我们更应该思考:
为什么该特殊学校会出现校长及教师长期**并虐待学生的事件?
1、熟人犯的罪比陌生人犯的罪要高得多。
这些熟人可以是校长、教师、监护人、亲戚、朋友、邻居、丈夫、上级等。
本案正是身边的熟人,而且本案中几位受害者要么自己是聋哑人孤儿,要么自己是聋哑人且父母智力残疾无法对子女进行保护,而且受
害者很难向外界诉说自己的遭遇,该学校的校长老师想到他们的犯罪不容易被发现,几乎不会有后果,所以他们可以恣意妄为无法无天。
经常也有新闻报道在我国乡村地区有发生校长老师**留守儿童的事件,同样原因在于这些孩子父母长年不在身边,这些无耻之徒敢于挺而走险。
第二,犯罪分子的犯罪成本太低,上了法庭了仅仅得到轻判,而且堂而皇之的不久便返回学校任教。
由于这部电影引发的巨大**反响才导致韩国出台“熔炉法案”,加重**害的刑事处罚。
第三,社会坏了良知。
学生受到校长老师**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长达五年以上,而只有这个美术老师和他热心公益的朋友站出来这个事件才大白于天下。
然而,法庭上的两个证人,学校保安和医生,可以做伪证,没有良心。
监管部门做了这么大的事情。
检察官可以保护嫌疑人的未来,受害人的家属也可以接受嫌疑人的金钱和解。
看到这一点,我们不是心寒,而是失望到了极点。
幸运的是,还有艺术老师姜仁浩和徐友真,他们永远不会为正义妥协。
让我们知道,正义和人性仍然在世界上闪耀。
第四,相关监管部门对学校的监管不到位。
一,加重**犯罪的刑事处罚。
2、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工作人员的性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知道如何与学生保持适当距离,哪些行为不能对学生做。
对教育工作者进行严格的心理测试,对有性犯罪倾向的,不得在学校工作,对有性犯罪倾向的,予以开除。
严格监管学校工作人员。
3、加强对学生的性教育,使他们了解性、性行为、什么是性骚扰、什么是**、什么是合法合理的性行为、什么是不合理的性行为。
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以及遇到性骚扰或**后如何寻求帮助。
四,学校加强良知教育。
我们所看到的是大多数学校教育越来越急功近利,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而展开一系列课程,但是严重忽略了人的良知教育,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君子不为小人,良知教育势在必行。
五,**部门应安排相关职能机构专门为未成年人提供遭遇性骚扰**害的援助,包括法律援助,心理辅导援助,紧急医疗援助等等,提供专门的援助**。
以上是笔者的想法。
捍卫正义,保护孩子,有你的责任。
熔炉观后感篇4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改编的剧情电影,影片由黄东赫执导,孔刘、郑有美、金贤秀、金志映等主演。
该影片以2000年至2019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
2019年9月22日在韩国上映。
故事发生在一家聋哑学院。
这是一个充满罪恶,犹如地狱的地方。
是的,我也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充满关爱的地方。
但是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性的丑陋,我们大多数人只能看到被掩盖的所谓真相。
故事一开始,一位老师被调到这所聋哑学校教艺术。
老师的妻子死了,留下了一个女儿。
为了养活一家,他把女儿留给母亲独自来到了这所学校。
来到学校后,老师们总能看到脸上有瘀伤的孩子,也能看到在办公室里因犯错误而殴打孩子的老师。
但他很懦弱。
他假装没看见。
他害怕所谓的正义会夺走他的工作,也害怕自己无法养活母女。
有一天下课,他看到一个满脸淤青,眼睛里满是恐惧的的女生。
抬起手想摸一下女生的头发,却把她吓的连连后退。
他用手语对那个女孩说:“对不起,吓到你了。
你怎么了?”
女孩看了他一眼,扯下他的袖子,把他带到洗衣房门口跑掉了。
看到眼前的情景,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位女老师抱着一个女孩的头发,把它按进洗衣机里。
那女孩挣扎着,但动不了。
他生气极了"你在干什么,怎么可以对学生这样?""新来的不懂规矩的老师,管什么闲事!“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荒唐的事情,但下一个真相更是荒唐,这让他心痛难忍。
女孩说学校里的许多孩子都被定罪了。
其中一些人受伤5年,当时他们才9岁。
这里面,甚至包括了男生,一个男孩的弟弟因为被**死在了火车轨道上。
犯下这些罪行的是那些宣扬慈善的校长和老师。
从此,老师和孩子们开始了漫长的起诉之路。
老师的母亲劝他说"你要决心管这种事吗?我和你的女儿怎么办你想过吗?这些孩子难道比你的女儿都重要吗?"老师满脸愧疚"对不起,但是如果不管她们,我感觉我做不好一个父亲。
“但是情怎么会这么令人满意呢?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人们被法律和人性的丑陋所冤枉。
即使是一个国家最权威的法律也成了那些有权利的人的玩物。
所以,这样的社会,我们要怎样生存?何以公平?官官相护,层层勾结,法律这东西,真让人害怕。
因为它能伤的了的,只有穷人!最终判决结果伤透了人的心,犯下如此罪行的他们只盼了几个月有期徒刑,一年缓刑。
这样的结果,谁能释怀?听完结果的那一刻,一切都变成了慢镜头,老师绝望的表情,学校里横冲直撞的聋哑儿童,都让人伤心。
可是有什么办法?以他们的力量又能改变什么呢?一年后,那些犯人回到了原来学校工作。
真有趣!这个社会怎么了?它让人恶心。
那个失去了弟弟的男孩去找施暴者报仇,和犯人同归于尽了,就在他弟弟去世的同一条铁轨上。
你认为火车呼啸而过并夺去了两条生命公平吗?老师拿着孩子的画像,和街上的人一起示范。
警察向他们挥舞警棍,向他们发射高压水枪。
老师拿着画像站在水下对路人喊道:“拜托,他是个听不见也说不出话的孩子。
他叫明秀。
拜托了……"一遍一遍不停地说着。
我想,故事总该结束了吧,坏人该受到惩罚了吧,应该是大团圆结局不是吗?一年后,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坏消息是他们的上诉被驳回了。
好消息是有人愿意帮助这些孩子。
他们有地方住。
故事结局了,就这样。
他们依然在努力,为了得到被掩盖的真相。
他说:“我们一路战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这个故事最让我难过的不是电影里孩子们被殴打和**的画面,而是电影开始前屏幕上的一行字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捐款的时候总说,不论多少,心意永存,就算是一块钱志愿者也会认真记录下来。
有人说,一块钱能做什么?只会伪慈善!但是我想说的不是人多力量大,积少成多这种话。
毕竟我们永远无法帮助到所有人。
我只是觉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不能指望改变世界,但至少,请不要让世界改变我们。
熔炉观后感篇5
熔炉让我看完好心塞。
这个慈爱堂学校就是一个熔炉。
孩子们在里面却出不来。
校长那些人侵犯虐待学生。
看得我心里特难受。
儿童在本性开心快乐的日子里却不能开心,每天过得如此压抑。
电影整体的效果就是一个压抑的灰黑色的冷色调。
妍斗宥利民秀以及这个学校仅仅只是一个代表。
每天上演着这么多的悲剧,想想就心塞。
人心塞到一个点就开始思考。
思考着所谓的前官礼遇,好一个前官礼遇,昧着良心。
除了这几个能为自己争取自由的'孩子们得到领养,还有好多孩子重复着噩梦,需要改变的不是这一个地方的人,而是整体的机制,包括人。
这里的人没有信仰,校长双胞胎是教会的长老,还做这种龌龊事。
老师,为人师表的角色。
竟然如此虐待自己的学生。
想想好难受。
片中的姜老师以我们观众的视角进去大家的世界,好老师不多了。
有一段是一老师体罚学生,所有老师假装看不见。
继续工作着。
让我们有更多的无奈和愤慨吧。
韩国电影虐心系列,虐心之后仍要继续的前行,好的电影总是发人深思。
一部电影的背后又是多多少少的人性空洞。
熔炉观后感篇6
很早以前,看过《素媛》之后,就萌发了写点东西的苗头,只不过没能定下心来,当把《熔炉》看完之后,我越发的发觉到有必要把这些头绪或感觉写出来了。
我知道像我这种三分钟热血的人,不趁热打铁将脑中盘旋的想法纪录下来,也许等我再有想法时,已是猴年马月,也不知道多久没写过观后感或读后感了,这时再写不必遵循那些所谓的格式套路,写我所想,诉我想说,已很难得。
----写在前头
一直对韩国棒子不是很感冒,所以可能间接影响到对韩国的看法,但看完这两部电影后,虽说不至于对韩国整个国家的地位
产生根本性的改观,但确实在这两部影片中,看到了不一样的韩国:不似中国的鼓吹票房,只是纯粹地将社会最底层的黑暗借助一个个简单真实的故事鲜血淋漓剥开在你面前,让你不忍直视的同时又不得不咬紧牙关继续承受。
故事发生在韩国的一个小城市,开场的大雾天气将氛围渲染得尤为诡异,当主人公(韩国棒子名字真特么难记)来到聋哑学校时,开始的一切似乎都向着正常的轨迹运行着(虽然一看那猥琐的胖子校长就不是好人),直到主人公碰到了小女孩--妍斗和宥利,妍斗抬起头的瞬间,我看到她那幽怨的眼睛,那眼神中包含了太多太多未知的因素,多到我甚至不敢直视,她的身上绝对发生了我未曾料想到的事。
当事情的真相一点一点被发掘出来,深藏在这个学校里的秘密沉重的让人几近窒息,整个校园里充斥着浓浓的阴霾。
在男主还在家庭与正义的抉择之中时,被凌虐的明秀让一个老师或者说一个男人心底的血性被彻底激发出来,当他抡起花盆砸向禽兽老师的那一刻,我知道他终于将心底的天平倾向了正义。
我没法想象打官司的过程中让这几个小孩再次回想起那段惨痛的经历有多么痛苦,但当两个小女孩将这一切用手语表达出来时,我突然很佩服她们竟如此的坚强,辩护律师的每一次反击都让人心头一紧,我试着不去想如果这样的一个官司失败后的结局,然而当梦幻般的音乐响起,妍斗缓缓举起她的手时,时
空仿佛凝固了般,我多么渴望此刻如此沉重的心情下,这个聋哑女孩能恢复听力,带给整个故事甚至是我一个希望。
官司的空当处,当男女主角和三个孩子并排走在沙滩上时,暮沉的夕阳下,几个人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我觉得就这样一直走下去,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官司仍未结束,悲剧还在上演,明秀被生理和心理上的苦痛折磨着,在得知自己的祖母已和禽兽老师们和解后,我看到他那本该是稚嫩充满朝气的脸上此刻却还带着淤青,满脸的眼泪,诉说着不公。
试想一下,一个弟弟刚刚离去,自己又被性侵的男孩在痛苦中重拾勇气想将这一切公之于众时,却被告知这一切都已经结束,那该是怎样一种无奈的悲剧。
明秀的结局是与禽兽老师一起死在火车轨道上,一如他的弟弟,他在扭打纠缠中被火车轧过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想,他看向主人公的那最后一眼想必是带着感谢与解脱的。
跌宕的情节一遍又一遍地摧残着心里的防线,以前有人跟我说它是流着泪从头到尾看完《素媛》的,现在想来,也是情有可原(不过,这心理素质忒差了点这也不能否认-_-!)。
律师为了谋求自己今后的发展选择了投入邪恶势力,本该得到制裁的几人,却得到了几个月的缓刑,就像《素媛》中那个判死刑也毫不为过的醉汉竟也只获得十余年的刑期,让人觉得莫大的讽刺的同时也觉得情有可原。
法庭的一边欢天喜地,另一边捶足顿胸,男主呆
滞的目光和三个孩子流泪的情景和一旁的笑脸,极其鲜明的对比,让场景变得讽刺异常。
这些发生在社会最底层的事情有时候确实能揭起人们心底的伤疤,让人质疑这个社会所谓的正义与公平,正义不彰,不代表可以永远掩埋。
这个社会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这点,我们都知道,但当那些社会的黑暗面一点点曝光在我们面前时,心底还是会不自觉地颤抖,思考我们自身的价值所在,思考这个社会的体制问题。
这个社会确实就如片名《熔炉》一样,在这个大大的熔炉之中,或许你、我以及你我身边更多的人并不情愿被高温所融化,并不单单趋于利益化的层面而泯灭了良知,但是这个社会像个巨大的磨盘一样,不断地推着你向前跑去,来不及思考,来不及行动,我们所能做的便是时时刻刻铭记初心,保持心中的一块净土,我不敢保证自己在何时何地可能就被这个大大的熔炉融掉了,或者被这个世界改变了,但我希望能就这样坚持下去,直到无能为力为止。
简单的情节,真实的画面,毫不做作的演技,这样的电影,挺好的。
熔炉观后感篇7
真实的事件很惨。
《熔炉》以真实发生在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的事件为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