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英语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五章 幼儿英语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强化模仿、促进交流的原则
教师应鼓励幼儿在模拟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中进行模仿,注 意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让幼儿身临其境地去使用所要模仿 的语言,这种模仿才是有效的。模仿中教师不应强调幼儿即时 的反馈,更鼓励幼儿进行选择模仿、创造模仿。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创设一定的交际情景,创设能表达 意义、理解话语的情境,鼓励幼儿开口说英语、用英 语,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目标语的场所和机会, 让幼儿“沉浸”于使用英语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 交际。
同时,教师对幼儿的英语语言输出要求要适宜,要遵循循序 渐进的原则。教师要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并根据对幼儿 的了解,把握好每一年龄阶段幼儿适宜的语言输出要求。 如以中班幼儿语言输出为例,如果教师让幼儿学习和表达“a pair of ...”的词组(a pair of shoes, a pair of mittens, a pair of socks等), 就不宜再让幼儿增加具体鞋类名称的语言点(a pair of leather shoes, a pair of running shoes等),如此构成的短语过长,难度过大, 语言点过多,超出了中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三、幼儿英语教育组织与实施的途径
幼儿英语教学是一种正 规性的英语教育,主要指 教师对幼儿开展的正式的、 专门性的英语语言的教学 活动。
具体来说,教师一般每天或两三天一次,安排半小时左右的 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教授幼儿有关英语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让幼儿调动注意力进行有意识的英语学习。
在目前幼儿英语师资条件总体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幼儿英语 教育组织与实施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英语教学,它较好地提供了 幼儿学得英语的机会和条件。
然而,我们的英语教育不应像历史上的“直接法” 和“听说法”一样,一味排斥和限制母语,把 英语和母语相对立。应尽量用英语直接教授英 语,但也不能忽视母语的积极作用,运用母语 要注意适度、适时,运用母语时千万不要形成 汉英对译模式,以免影响母语的有效作用。
案例5—1
某幼儿园英语教师认为,幼儿英语教育不能用母语 , 忌讳用母语, 以为英语教育中用母语就不是优质的英语 教育活动了, 教师也就不是好教师了。于是,该教师机 械地照搬国外的直接教学法和听说教学法, 一律采用英 语对幼儿进行教育。但该教师发现教育结果往往适得其 反,完全用英语教育,不仅影响了英语教育的效果, 造 成了幼儿理解上的困难,还让幼儿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恐 惧心理。
在幼儿英语教育中,为了帮助幼儿理解,使教师的英语输入可懂, 教师在表述时,要注意把语速(语流)放缓,发音力求清晰,并不断 进行重新陈述。重复是幼儿英语学习的重要原则。教师在重复时,言 语要尽量包括一般的、常用的变体,语言变体(用语的变化)不宜过 多,可大量使用同义词来释义、复述。
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粗调输入,教师还要善于使用反映教学情景的超 语言因素(extra language features),包括各种副语言(para language) 手段,如拟声、叹气、间断、夸张等;各种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 简笔画、模型、录像等;各种体态语言(body language),如动作、表情、 姿态、手势等,便于幼儿听懂。
五、 理解先行、表达随后的原则
幼儿英语教育应注重幼儿对英语语言的感受与理解,为幼儿的 英语语言表达提供基础,而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即时效果。教 育中不强求幼儿对语音、词汇和句型的即刻模仿,而是运用各种手 段,如全身反应法等方法,帮助幼儿先进行语言的理解。当幼儿在 教学活动中出现沉默现象,无法即刻反馈语言时,教师应充分理解 而并不急于求成。
第二节 幼儿英语教育的原则
一、有效(effective)输入、注重感受的原则
只有有效的语言输入,才能帮助幼儿感知和处理环境中的语言输入 素材,形成大量的英语语言经验,获得英语的直觉与语感,从而提高第 二语言学习的效果。那么,教师如何做到语言输入的有效性,给幼儿充 分的英语语言的感受呢?
要做到充足的英语语言输入,教师首先要在实施正规性 或非正规性英语教育时,尽量使用完整的语言,即语言输入 中所包含的语言功能要丰富,运用多种类型的语言功能句。
教师在对幼儿说英语时,首先要注意运用常用词,避免使用生僻词, 如不用“snip”(剪)、“thrust”(插),而用“cut”、“put”来表达 同样的意思;
教师还要多运用直观词语,避免使用抽象词,如 表达“选”的意思时,可用“pick”,不用 “choose”。 其次,教师介绍活动规则的用语尽量简单,避 免使用带有从句的复合句,如“If you find the apple, put it on the table”。如此的语句太长和复 杂,幼儿较难理解,教师可借助直观动作将其 简化为:“Find the apple, put it here,on the table”。
【评点】该教师借助的照片教父亲和母亲的英语词汇,使 幼儿头脑中会产生不同的概念。他们可能会认为照片里的 人是一个“男人”,是“哥哥”,也可是“叔叔”等等,由 此会造成对英语词汇意义理解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 教 师可使用母语进行解释,以消除幼儿的误解。因为语言学 习的关键是可理解性的信息输入,而母语的使用在某种程 度上能够提高可理解性输入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在幼儿 英语教育中适当使用母语,对英语教育是有帮助的, 把母 语逐出英语教育不仅没必要, 还是十分不明智的行为。
“可懂的输入”指的是教师的英语语言输入要以幼儿的 可理解程度为出发点。教师语言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的,为 达到使学生理解并达到与学生交流的目的,教师的语言常常 在教学过程中经过调整、简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人 工性的”,对学生而言是经过简化的符号系统,这样,才能 确保输入的可理解性。
为了做到输入的可理解,教师要善于将粗调输入不断 调整,将其转化为简约输入。教师的话语可借鉴母亲 语(motherese),使之成为简化语码(simple codes) 。为此,教师话语要注意:
幼儿英语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五章 幼 儿英语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科学有效的幼儿英语教育,需要教育目 标的导向和指引,需要教育内容的适切和 丰富,同时,更离不开对组织和实施要素 的精心考虑。
第一节 幼儿英语教育组织与实施的含义、作用与 途径
一、幼儿英语教育组织与实施的含义
幼儿英语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是为将幼儿英语教育目标和幼 儿英语教育内容落实在实践中而采取的一系列教育方法、教 育手段及教育途径等。
四、 重视习得、辅以学习的原则
教师首先要在正规性幼儿英语教育过程中,创设类似习得式的 学习环境,即在幼儿正式的英语学习中注重英语语言环境的作用, 让幼儿通过习得和学习两种途径来掌握英语,力求习得和学习相 交融,力求有意识学习和无意识学习相交融。
此外,教师还要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多开展非 正规性英语教育,将英语渗透在幼儿的日常活 动中,将英语学习目标隐性化,多让幼儿通过 无意识的、习得的方式来进行非正式的英语学 习。
【评点】母语在幼儿英语学习中,特别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 段, 起着补充辅助的作用, 有助于幼儿英语语言信息的理解和 英语知识的掌握。教师应转换观念,走出母语使用的误区, 不 一味排斥母语,充分发挥母语在幼儿英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案例5—2
教师在教授英语单词“father”和“mother”时,指 着一张男人的照片教“father”,指着一张女人的照片 教“mother”,让幼儿感知和理解这两个词汇,并尝试 了指指念念的活动让幼儿学念这两个英语词汇,整个教 学过程中没有用母语进行解释。
八、 宽容错误、含蓄反馈的原则
外语学习中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需的,幼儿正是借 助这些“跳板”来逐渐接近第二语言,幼儿正是通过“犯错和验 证”(errors and trials)来不断取得进步的。
因此,教师要正面、积极地看待幼儿英语学习中出 现的错误,对错误持宽容的态度,不宜过分挑剔,不 要刻意纠正幼儿的错误,以免因为纠正实施的作用
幼儿英语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是实现预期的幼儿英语教育目 标和完成预设的幼儿英语教育内容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幼儿 英语教育中的核心环节和实质性阶段。只有遵循幼儿英语教育 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原则,合理安排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与手段, 才能确保幼儿英语教育实践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具有科学性 和有效性,才能保证幼儿英语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幼儿英语教育 内容的贯彻落实。
此外,教师要善于动用各种手段,如图片、音乐、 影像、录音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语言输入 量,向幼儿输入大量的英语语言信息,让幼儿能 够大量感受英语、广泛接触英语。
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扩展(extend)幼儿语 言的方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因为幼 儿的语言可能是一词句、双词句等不完整的英 语,但教师要善于将幼儿的不完整句扩展为完 整句。
七、 英语为主、母语为辅的原则
教师应借鉴历史上“直接法”的教育方式,在组织与实施英语教育时, 尽量用英语,忌用经过英语到母语、再由母语到英语相互转换的翻译法来 进行词义的一一对应。
此外,教师更忌使用汉英夹杂式的混合语言,人为地将母语与英语相 互干扰。如在“什么不见了”(What s missing?)的游戏中,教师在进行总 结时说“Egg 不见了;Milk不见了”,这是一种不利于幼儿英语直接思维 的混合语。
渗透于幼儿日常活动的英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性的幼儿 英语教育,主要是指教师结合自身和幼儿的实际,用英语来组 织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某些活动。
如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运动等,让幼儿除了在正式的教 学活动外,在日常活动中也有感受和表达英语的环境,帮助幼 儿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通过大量接触英语语言输入和使用英语 来习得英语。
“此时此地”原则是进行最佳调整(best tuned)、确保语 言输入可理解的一个方面,因此,教师英语输入所指的事物应是 此时发生、存在于幼儿生活中的、是幼儿身边的真实的事物,让 幼儿眼见为实,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师要避免使用“ghost”(幽 灵)、“witch”(巫婆)等这类远离幼儿生活的词。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研究发现幼儿身边的事物和已有的经验, 发现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以此为标准来为幼儿提供英语的输入。
二、兴趣为先、感觉参与的原则
幼儿英语教育要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 幼儿多感官的参与(七个信息通道:视、听、味、触、嗅、动和 思悟觉的参与),这样才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降低幼儿情感 的过滤,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教师要善于充分调动起幼儿对英语本身的直接兴趣。教师可使 用“全身反应法”让幼儿进行运动,调动幼儿全身感官的参与; 可使用游戏的方法,利用歌曲、儿歌、歌谣等形式,充分调动幼 儿学习英语的直接兴趣。
对儿童来说,母语输入的质量是较高的,这一输入是未经 精心挑选的,是一种粗调输入,而非精调输入(finely tuned input)。
就第二语言学习而言,成年人适合讲解式的学习,而儿 童则适合通过更多地接触第二语言的环境,接受自然 语言的输入来进行学习。因此,儿童的第二语言输入 应打破系统性,以自然为基准。在英语输入的难易度 方面,教师的英语话语要略高于幼儿现有的英语水平, 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语言输入教师不应该让自己的话语 等同于幼儿的话语,而是坚持使用自然、完整的英语, 其中包含常用的、基本的英语语言的词汇、结构、语 法与规则,提供略微超出幼儿现有语言水平、难度适 中的英语语言输入,保证让幼儿自始至终浸泡在自然 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
六、 适宜输出、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于学习英语时幼儿的言语调节器官、输出器官已经发育成熟, 所以教师在让幼儿感受、理解英语后,应创设环境鼓励幼儿进行输 出,利用教育来缩短幼儿英语学习中的“沉默期”。
此外教师应该强调理解与输出合一,使语言输 入与输出在有意义的教育情境中组合,有助于 加深幼儿的记忆,将储存在幼儿短期记忆中的 信息迅速过渡到长期记忆;有助于促进幼儿英 语的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