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之中考创新作文满分写作教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创新作文满分写作教程
【篇一:中考作文的创新】
中考作文的创新
中考作文是否创新,成了中考作文能否获得高分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新者高分,旧者低分,已成事实。

那么,中考作文如何进行创新呢?中考作文的创新可以从内容、形式和语言等几方面去进行。

一、内容的创新
这里的“内容”既指文章所写的具体内容,又指文章的主题。

要使文
章内容有新意,可从下面两方面着手。

1、写有时代特色的内容
写文章要与时俱进,反映当前社会热门话题,歌颂当前社会新风尚,针砭时弊,这样就能时写时新。

也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很
高的社会价值。

举个例子。

2003年,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那毕二中
(后改为龙景中学)有一位同学的中考作文获得了满分。

她写的内
容是人们在抗击非典中的三件事,歌颂了“众志成城,抗击非典”这
一新时代主题。

因为她写的内容是新的,再加上好的语言和结构,
所以获得了满分。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呢?平时要注意关注
社会,注意看报纸,听广播。

下面列出当前社会的一些热门话题,
供同学们作文时参考:改善民生;低碳经济;农村新貌;素质教育;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建立节约
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等。

如果同学们能通过写自己耳闻目
睹的事情来反映以上内容,那么文章的内容就有新意了。

2、写有自己独特感受的内容
不是说只有写了具有了反映时代精神的作文才是创新作文,如果写
了具有自己独特感受的具有个性内容的作文也是创新作文。

如满分
作文《人生的句号》,它通过从“顿号”、“逗号”到“感叹号”的变化,真实地反映出作者思想逐步变化的过程,充分表现出作者积极进取
精神。

这虽然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离得不近,但作者所反映的自己
的经历是独到的,因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二、形式的创新
形式是指文章的结构样式。

有些文章形式对作家来说不算新,但对
学生的中考作文来说就算新了。

下面介绍几种形式供参考。

1、标题型。

这就是除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外,中间几个部分的内容分
别用几个小标题标出来的作文样式。

这种形式就象七年级下册语文
课本的《邓稼先》,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以“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民族感情?友情?”、“我不能走”和“永恒的骄傲”这几个小标题标出。

又如考场满分作文《镜子漂流记》,用
“喜”“怒”“哀”“乐”四个字作为四个部分的小标题。

这种形式的好处
是文章内容层次清楚,便于作者写,也便于读者读。

2、序号型。

这与上一种基本相同,只不过是它只是列出各部分的序号,不标出小标题。

例如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信客》一文就是这
种形式。

3、日记型。

这就是用日记的形式写出几天或几个时段的内容表现一
个主题的作文样式。

如2009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第17版登
载的《甲感就在身边,但并不可怕》一文,选取了9月23日、24
日、25日和26日四天的日记,反映了自己的家人从感染流感到战胜流感的过程,给人予启示。

4、戏剧型。

这就是用戏剧体裁的形式来写的作文形式,分幕分场。

如《创新作文》杂志刊载的《失乐园》一文,有“序幕”“第一幕”“第
二幕”“第三幕”,每一幕分两场,从教室、体育课上、学校食堂、收
音机旁到路边,反映了作业过多给学生带来的心理紧张状况。

5、网帖型。

这是近年出现的作文样式。

它是根据人们在“博客”上发
帖回帖进行交谈的方式而写成的一种作文形式。

例如《告别自卑》
这篇中考满分作文,就是“网帖型”作文。

它以“今天,?告别自卑?网
站异常热闹,why?因为有众多博客云集。

他们来自古今中外纷纷就?如何告别自卑?这个话题发出了博客帖子”开头,中间写了帕格尼尼、海伦和霍金三位“博客”自述告别“自卑”的三件事例,结尾是作者借
自己的“博客”进行议论点题。

“网帖型”作文写法灵活自由,时代感强。

6、书信型。

这是利用书信的形式写的作文。

例如满分作文《“爱心
天使”的感谢信》,用书信的形式写话题作文,开头有称呼,结尾有
祝语,给人新鲜的感觉。

这种作文便于抒写心声。

三、语言的创新。

语言如何才新呢?
1、仿拟改编。

即依据现成的语言形式,模拟出新的内容。

例如,“给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这句是仿拟歌词写成的。

又如“这是我最盼望的。

呜呼!安得全国把
减负,大庇天下学子俱欢颜,多留明目于人间!”这句是仿照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成,道出了过重课业负担使学生视力下降
的弊端,呼吁“减负”春风能“度玉门关”“绿江南”。

2、语调幽默。

幽默的语言能使人在诙谐中得到醒悟。

如“抗击中考,我们必胜!让我们为枉死的脑细胞默哀三分钟。

谢谢!”针砭了应试
教育的弊端。

3、句式匀称。

如”喜欢遨游书海,因为那里能获得真知;喜欢攀登
书山,因为那里学会做真人。

”句式整齐,节奏和谐,文采斐然。

4、插用英语。

现在人们学英语很普遍,生活中人们也常插讲些英语,用到文章中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如“打电话给你其实也没啥事,就
是想你了,想听你说话。

就这样了。

ilovyou!”表现了女友既爱又
含蓄的感情。

但要注意用得自然。

5、词语活用。

如“送你一个吉祥,送你一个如意,送你一个幸福,
送你一个甜蜜。

”句中的“吉祥”、“如意”、“幸福”、“甜蜜”是形容词
活用为名词,生动活泼。

又如“他们就说我爱管闲事,爱出风头,比
班主任还班主任。

”后一个“班主任”本来是名词,这儿活用为形容词,表示严厉、厉害的意思。

如果说“比班主任还厉害”,就比较平淡。

【篇二:《创新作文写法》教材】
第一章什么是创新作文
一、创新作文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新语
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
和创新实践能力。

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
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
行创新作文教学。

传统的作文教学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创新作文的定义
创新作文是一种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激发学生想象,抒发感情,表
明观点态度的一种作文形式。

它含有与时俱进的因素,能跟上时代
的步伐。

创新作文起用独特的阶梯式教育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
写作技巧,学会文章架构的方法,学会遣词造句的本领。

创新作文
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三、创新作文的标准
(一)真实
真实是创新作文的基本要求。

这里的真实是指文章中所写故事情节、人物及诸多描写,宛如生活实际的再现,有些同学一看到“真实”两
个字就理解为“不能虚构”,其实,作文不反对虚构,有些时候虚构
是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手段。

但虚构不是胡编乱造,那些为了制造
动人情节或抬高人物而编造的故事只能让人生厌。

(二)新鲜
写作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读者。

一篇文章没有了读者,就不
是好作文。

可是读者不喜欢古旧的套路,他们追求活泼新鲜的东西。

反映在作文上,就是文中所写内容是言他人所未言的,是新鲜的。

鲁迅说:第一个把美女比做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算是人才,第三
个就是蠢才了。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好比一丛花草,新鲜的材
料好比是鲜花,就看我们怎么采撷。

(三)活泼
这是指语言而言。

我们常常看到“语言活泼”等批语,到底语言活泼
是怎样的要求呢?我们先思考一下“语言枯燥”、“蹇涩”等概念。

“枯燥”是干瘪不生动,乏味;“蹇涩”是不畅通,不连贯。

语言活泼就是
指文章中的语言如同流水,流动而有活力,也就是富有表现力。


言活泼是作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四)准确
语言准确指文中的词语恰当、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表达了作
者的感情。

这是高一级的要求。

过去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老师总是
不厌其烦地讲一句话的好处、一个词的好处,实际是给我们讲别人
是怎样把话说得准确的。

(五)匀称
匀称指文章的结构。

匀称就是美的一个标准嘛,文章写好了,开头、结尾、过渡、转换等都会显得自然而然,行云流水。

这时候,我们
仔细看看文章本身,这不就是匀称嘛!
(六)周密
周密指作文的结构严密,逻辑性强。

好的作文往往有一个很好的结构,或者独特,或者出人意料。

但结构一定得是事先编排周密的才行。

那些看起来很别具一格的结构,都是安排好的。

所以,要想写
好作文,结构上的安排是很重要的。

(七)鲜明
这是指作文的主题而言。

文章的主题在古人看来其地位无可撼动:“意犹帅也!”主题其实就是作者想说什么,说了一些话要表达什么
意思给他人听。

没有主题的文章好比一个不会讲话的人,杂杂拉拉
讲了很多。

讲过去,讲过来,越来越让人听得一头雾水。

这种倾向
就是主题不鲜明的表现,也是同学们作文的一大弊病。

(八)深刻
主题不但要鲜明,而且要深刻。

深刻的主题才是创新作文主题的实质。

要想做深刻就不容易了。

深刻的主题表现在作者对材料的发掘深,说出了他人所未能说出的话,表达了自己鲜明的与众不同的观点。

这两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里就有一条:深刻。

(九)不拘一格
不拘一格指文章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表现手法是作者怎样通过修辞、语言的形式等表达手段体现他自己的意思。

这在高考作文中表
现最为明显:满分作文都是创新作文,都是不拘一格的作文。

(十)个性张扬
文章没有个性,主题不会鲜明,也不会深刻,没有个性的作文就没
有上面的一切。

个性才是创新作文的生命。

创新的写作就是要张显
学生的个性。

个性化写作其实是一项基本的写作要求。

如果全世界
的作家都写一样的文章,一样的风格,就是万人一面,万口一词,
那样的世界写出来的作文真是糟糕!
第二章创新作文的写法
第一节标题创新
方法一:引用化用法
引用化用法即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

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
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

例如:
①以“孝心”为话题,可活用成语、诗句,如《孝不容缓》《天道酬善》《少年应识“孝”滋味》
②以“假日”为话题,可引用歌曲名,如《自从有了你》,《世界变
得好美丽》
③以“同学”为话题,可拟题目《长相忆》《别时容易见时难》又如: 1.“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2.“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
4.“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5.“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6.“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
7.“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
8.“学习”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方法二:巧用算式法
即巧妙运用数字或者运用数字构成数理化算式的形式来设计作文题目。

这种标题往往能够准确概括出文章的内容,简练精当,并且形式新颖,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给人以启示。

1.“诚信”话题——《7-1=0》
2.“品德”话题——《忍让≠懦弱》
3.“诚信”话题——《诚实+信用=财富》
4.“成功”话题——《成功=实力+创新+机遇》
方法三:设置悬念法
即在拟题上设置一个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

1.“孝顺”话题——《另类孝顺,是否可取?》
2.“素质教育”话题——《考试魔鬼定律》
3.“男孩女孩”话题——《我与203不得不说的秘密》
4.“人与自然”话题——《一只老鼠的手记》
5.“网络与生活”话题——《网络江湖选美大赛》
方法四:形象修辞法
这种方法,即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

比喻:
“乐观”话题——《点燃乐观的明灯》
“个人与集体”话题——《个人是花,集体是根》
拟人:
“孝心”话题——《别让孝心误车》
“梦想”话题——《抓住梦想的手》《梦想,不见不散》
夸张:
“故乡”话题——《千年月色万年情》
反诘:
“快与慢”话题——《“慢”过时了吗?》
对偶:
“父子协议”话题——《审判协议,维护亲情》
对比:
“快与慢”话题——《快节奏与慢步伐》
双关:
“关爱”话题——《不要在冬天砍倒一棵树》
呼告:
“环保”话题——《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
设问:
“脚踏实地与好高骛远”——《未来需要什么》
这些题目,由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所以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又像一块块磁石,吸引读者的心。

方法五:诗情画意法
即运用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

或景中藏情,或
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

1.“生命”话题——《白云?夕阳?歌声》
2.“乡情”话题——《那河、那船、那人》
3.“足迹”话题——《红舞鞋?蓝精灵》
4.“机遇”话题——《雨季,我们一起去看海》
5.“友谊”话题——《风中飞舞的白手帕》
6.“窗口”话题——《今夜星光灿烂》
以上标题,语言优美,形象鲜活,以有限的言词显露出无限的生活
意蕴,给读者创造出无限的驰骋想象的空间。

同时,很容易拨动读
者的心弦,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方法六:怪异另类法
这种方法,就是避开以上几种常见的命题方式,而采用一些怪异、
另类的形式来命题,以便达到更加惹人注目的效果。

1.“人生”话题——《梳子与梳子》
2.“情感”话题——《夜夜夜夜》
3.“生活”话题——《网?网!》
4.“诚信”话题——《诚信!诚信?》
5.“朋友”话题——《有鼠自远方来》
6.“理想”话题——《abcd——梦开始的地方》
这些题目往往让人看了大跌眼镜,但细细品味,便可发现它们极具
匠心,极其别致,给人全新的感觉。

【篇三:中考教练写作培优手册:敢于创新】
中考教练语文写作培优手册:敢于创新
【层级解读】
创新是一种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发挥想象,抒发感情,表
明观点态度的作文形式。

它启发学生进行写作,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
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作文创新就是指作
文“非一般化”,超越“旧我”,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
我奇”。

创新可以表现在文章的诸多方面,如选材、立意、结构、语
言等方面的有新意;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独特感悟;构思或
选材新颖,见解独特,有个性;语言生动,有文采;作文形式奇特,有创意,能从整体或某一方面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这样的文章就是
有创新的文章,也是好的文章。

【失误提醒】
许多考生为了在中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绞尽脑汁在写作中求
新求异,表现出可贵的独立思考精神。

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也有
创新的规范,超越了这一规范,就有可能走进误区,适得其反。


生在作文“创新”上的失误主要表现在:
1.内容真实,但善恶不辨,缺乏是非观念,观点偏激。

教育的目的
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

而作为育
人的重要手段之一的作文,决不能为作文而作文,中考作文更是要
旗帜鲜明地发挥引导考生崇尚真善美的功能,任何在立意上超越了
道德底线的作文都只能遭遇“红灯”。

如:话题:幸福;立意:有权
有钱就是幸福,流露出对权与钱的向往与追求。

2.张扬个性,但缺乏对自我深刻高远的超越,缺乏对更高精神、价
值的追求。

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写出真情实感,其根本
目的在于根治大话套话充斥全文的“顽症”,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
注社会。

但此类作文有三种倾向值得注意:其一,局限于个人的狭
小天地,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上,缺乏对更高
精神价值的追求。

如:话题:失落;立意:情感的失落;追求无法
实现(主要是学习)的失落;写一次情感或考试失败后的感受,写自己
的伤心、痛苦、绝望,大有一蹶不振之势。

其二,孤芳自赏、高人
一等、盛气凌人、漠视万物。

其三,随心所欲,无视公众法则。

3.想象丰富,但不合情理或细节失真、格调低下。

丰富的想象,是
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条件。

但需要说明的是,想象也不是天马行空,任意发挥,必须要符合生活的真实——运用推测想象,要注意合乎
生活常理和逻辑,而脱离生活真实的想象,只能是胡思乱想,或胡
编乱造。

4.形式新颖,但漏洞百出,或内容贫乏或语言苍白。

作文创新,除
了在思想内容上的新颖独特之外,形式上的创新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部分考生大胆创新作文形式,将小标题、题记、分镜头组合、广告、病历诊断书等形式引进作文,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
感受。

而部分考生在打破一些常规模式的同时,又忽略了新形式的
规范,或者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造成了文章的失误。

【升格前】
难忘的考试
谢安旅
面对考试,摇头者有,叹气者多。

一进考场便会听到学生的唉声叹气,也会听到学生无可奈何的哀鸣。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进考场是
校园里最让人头疼的事情。

不过,我却喜欢考试。

进入考场,我手捧散发着墨香的试卷,总情不自禁地有种真心的喜悦,忍不住跃跃欲试。

那一道道的题目就像一位位老朋友一样款款
地来到我面前;即使是遇上一些生面孔我也友好相待。

那记录下来
的一个个文字符号,就像我亲手插下的一株株秧苗,令人倍感亲切。

我喜欢考场上那种安静却又带着点诡秘的氛围。

看看同学们,一个
个正襟危坐,生怕有半点闪失,就连那些平日里活泼调皮的同胞们,此时也都一概皱紧眉头,一脸苦相,扮出一副不得不低头的傻样,
笔头咬得吱吱响。

再看看老师们,往日的笑脸,一律换上了严肃的
表情,此时你可以真正地感受到严师风范。

我喜欢感受答题时的那种激动,扑扑的心跳,时时提醒我集中精力。

即使是酷暑,也不会为汗水而挥袖;即使在严冬,都不会为寒冷而
叫苦。

那冷静和清醒是多么宝贵。

这种投入换来了写作时的文思泉涌,下笔成文。

我喜欢倾听考场上的钟表声,一秒一秒,滴滴答答,此时,是多么动听啊!犹如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奏着美妙的乐章,让人体会着光阴似箭的滋味。

我喜欢在做完考卷后,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看看窗外的天空,想象
着报分数时同学们的各异表情,想象回家时父母的喜悦,那是一种
经过苦战后的片刻轻松。

我还喜欢观察交上试卷后同学们一起对答
案的表情,瞧瞧他们,有笑脸,有哭相,有欣慰,有后悔,可谓人
生百态,尽显考场之中。

我要说,有了考试我的性格开始变得成熟,有了考试我的生活添上
了色彩。

难忘的考试。

【升格后】
考场,我喜欢
谢安旅
面对考试,摇头者有,叹气者多。

一进考场便会听到“考考考,老师
的法宝”之怨声,也会听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之哀鸣。

可以毫不
夸张地说,置身于考场是校园里最让学生们头疼的事情。

不过,我
却例外!我喜欢考场。

进入考场,我手捧散发着墨香的试卷,总是情不自禁地有种真心的
喜悦,就像初次进入打靶场的士兵看见辽阔的靶场和树立的靶子一
样欢欣,总忍不住跃跃欲试。

那一道道的题目就像一位位朋友,面
孔是那么熟悉,款款地来到我面前;即使是遇上一些生面孔我也友
好相待,与“新朋友”交往的过程充满刺激与紧张。

那记录下来的一
个个文字符号,就像我亲手插下的一株株秧苗,令人倍感亲切。

我喜欢考场上那种安静却又带着点诡秘的氛围。

看看同学们,一个
个正襟危坐,生怕有半点闪失,就连那些平日里活泼调皮的同胞们,此时也都一概皱紧眉头,一脸苦相,扮出一副不得不低头的傻样,
笔头咬得吱吱响。

再看看老师们,昔日里的笑脸上,一律换上了严
肃的表情,反背着双手,眼睛四处扫射,此时你可以真正地感受到
严师风范。

我喜欢感受答题时的那种紧张气氛,扑扑的心跳,时时提醒我集中
精力。

即使是酷暑,也不会为汗水而挥袖;即使在严冬,都不会为
寒冷而叫苦。

那冷静和清醒是多么宝贵。

那种投入换来了写作时的
文思泉涌、下笔成文;换来了解方程式的扑朔迷离、柳暗花明。


题时笔在答卷纸上的“沙沙”声像蚕在吃桑叶似的令我陶醉。

我喜欢倾听考场上的钟表声,一秒一秒,滴滴答答,此时,是多么
动听啊!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像出征的号角,奏着美妙的乐章,
让人体会着光阴似箭的滋味。

我喜欢在做完考卷后,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看看窗外的天空,想象
着报分数时同学们的表情,想象回家时父母的喜悦。

那是一种经历
苦战后的片刻轻松,它让我感到了像秋天收获稻谷的喜悦。

我还喜
欢观察交上试卷后同学们一起对答案的表情,瞧瞧他们,有笑脸,
有哭相,有欣慰,有后悔,可谓人生百态,尽现考场之中。

我要说,有了考场我的性格开始变得成熟,有了考场我的生活添上
了色彩;我要说,考场丰富了我的人生,成就了我的现在和未来。

考场,我喜欢。

【升格点评】
修改后的文章与原文相比,变化不小,特别是在创新上上了一个台阶,对比两文,给我们许多启示:
1.题目是文章的灵魂,题目设计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文章的成功与否。

文章主要写对考场的喜欢,而不是就一次考试去记叙描写,去渲染
它的难忘之处。

修改后的题目将考场放在前面进行突出强调,富有
节奏感。

题目的创新能很快扣住读者的心弦。

3.文字洗练生动。

修改后的文章在文字上下了不少的工夫。

大量比
喻句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也将考场的气氛、考试
者的心理和对题时的表情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小小的考场
成了值得回味的、充满诗意的、不可轻视的人生战场。

总之,是题目的崭新形式、内容的不落俗套、句子的精雕细琢,成
就了文章的亮点。

【素材链接】
中考佳作创新技巧:
第一式:镶嵌标题,组接片断。

如:“起风了??”“下雨了??”“云散了??” (选自《打造蓝天》)
第二式:连缀日记,强化真情。

如:“2003年3月16日星期二
阴”“2003年3月23日星期二晴”“2003年3月29日星期一
晴”“2003年4月8日星期三晴”“2003年6月15日星期三晴”??
(选自《体验“女朋友”》)
第三式:交流对话,问答俱全。

如:“叮——铃——”“你好,我是晓惠,我现在不在家,听到‘嘟——’的一声后,请留言!”“嘟——”?? (选自《留下》)
第四式:回环反复,强化文旨。

如:“做一片云的我,来时,无声无息;走时,无牵无挂。

没有根的寄托,没有分离的痛苦,没有相守
的缠绵,没有远行的犹豫??做一片云,真好!我宁静而高远,犹如雪
白的花朵,一尘不染,绽放在这远离世俗的天庭,风挨着我的肩,
我挨着风的肩??”
(选自《做一片云,真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