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抒情议论文:记忆随风飘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抒情议论文:记忆随风飘零
记忆随风飘零、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引起
是的,我们的生命里总有远大得近乎空妄的理想。
时时如天狼耀目空灵,在用
尽全身气力努力接近的时候,总有被打败还要刻骨铭心的疼。
或许,许多的人和事在血雨腥风里挥泪言别,擦肩而过,当时却只道是寻常。
向前面走的历程里,也走掉太多。
只是我们不知觉——无法知觉。
一
素爱辞藻不华而格调高远的句子。
名句总显得凡繁意广,家家争唱的词曲不过
是一面适合许多人的镜子,可以从这一面走到那一面,不觉得隔阂。
可惜,那是名句,不是绝句。
记得有一句话,叫“空负凌云万丈志,一生襟抱未曾开。
”古意淡如白话,不
知自古而今,有多少志滔万丈却终究落魄的文人,时运不济,却自诩怀才不遇。
所
谓金子一说,道明一切。
是,总会发光。
儒家所千古相传的终本道理,致知、格物、心正,而后修身、齐家、治国。
所有之后,以平天下。
宿儒有时确实迂腐,但时间冲刷之后的道道未妨不是精华。
溯源寻流,机会并
不是决定一切的物事。
目光高远,所谓宁缺毋滥,仅是聊以自慰的安眠心理。
其实,我总为那些青衣文人们不值。
谁说成千秋伟业,便是青史流芳?那些黄
袍加身的枭雄,自秦皇到霸王,朝代更迭如书页轻翻。
即时所谓丰功,当初宣扬伟绩,身后哪个不是留得千古骂名。
仕途未坦,有时并不是坏事。
即使幸如晏殊,他是十余岁便上仕的公子,不是
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小园香径独徘徊,我挥挥手,你不必了。
那么煽情的句子并
不适合你几十年如一日的富贵。
年岁虽过,感伤者却是撷取了别人,终生不可攀附
的春秋。
人们都晓得那些个劳心一生为国,求平天下的人,有哪个不是步步高升,
又有哪个得了善报。
从王安石到张居正,几千年封建王朝,官场倾轧,起起伏伏。
有时,需要有苏子的闲人心境。
即使心本未静,作个样子也好,能使自己快乐。
想
必落得与他人一般——青衫尽湿,也是你所不愿的。
二
多数时候所读的小说,皆是同龄或者稍大一些的孩子写的。
看多了青春的悲伤,千篇一律地阅读,反倒会觉得索然。
兴许我与同龄人并不合群,既不爱言情亦不爱
校园。
或者说,当初喜欢过,过早的喜欢就会过早地学会抛弃。
言情小说讲的是帝
王将相,古时候那些不切实际的玩意儿;校园小说封面花花绿绿,尽是天寰人绝的
故事——如果主人公真的是天寰,那么他们是不会为了青春期少女而打打闹闹的。
如果我说我不屑这些故事,你会觉得我故作。
但事实上,确实如此。
但若你让我读所谓的八零后作家所写的文字,刚刚开始的时候亦觉得写的出彩——但是不过是因为,他们的年纪比自己大,所见愈阔。
见到的世界少许比终日宿
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我们见到的多彩而已。
每当看到别人在走我曾经走过的路,
我的心也会让我任之。
总有一天,他们会与我一般,默然对待这些年少时候的莺莺
燕燕。
并不是说,那天他们长大了,而是那天他们变老了。
现代作家总喜欢玩些皮里春秋的戏法,十五六岁的男孩女孩们琢磨不透,便觉
得无味。
然青春作家们更注重于表现内心世界和青少年们所需,将孩子们心里的那
颗瘤硬生生地保护起来,任其越长越大。
但是不用担心,总有一天,孩子们会将它,亲手切除。
三
我爱泛黄的书册上一掠而过的剪影。
恍若感知若干年后,自己也会出现在茫茫
史海。
那便已经是,只是留得一笔,若干年后还会有人知道这个名字。
那或许是从
有文史记录开始,每一个降生到世界上的人所毕生追求的。
这不过是远大而虚幻的
理想,笔墨和纸张只有那么多——是不可能把数以亿计的人记下来的。
所以才会有
浩如烟尘的人想要争得千秋万古。
我不一定能够在若干年之后和我所爱的那些人一样,被历史永久记忆。
但是我
爱他们。
自小接触历史是受做历史老师的父亲影响。
记得小时常不屑于父亲的这份职业,用一些荒诞的野史想与父亲分庭抗礼。
后来稍大一些,总对着他老人家叫嚣“你不
过是个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我将来是要去北大的。
”。
现在想来,还是顺应了那
两个字,荒诞。
其实近来我亦想通,历史不一定是要帙卷上那些生硬而冠冕堂皇的文字,那都
是历朝历代更具封建王朝的需要几经更迭的。
就像曹睿随随便便一句话便能将《感
甄赋》改成《洛神赋》一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历史是脱离本质已经不知道的多少的。
话说回来,如果不在那个时代,想要知道真实,皆是虚妄。
我想着从前自己的
样子,现在自己的样子。
就觉得这是我的历史。
哪怕那本史册上,只有我一个人——昨日的自己被今日的自己嘲笑。
争得头破血流,只是那惜墨如金的一笔,值得么?
四
有一种人是活在诗里的。
他们可以终日为了理想而醉生梦死,他们并不知道已
经得到了许多人终身不得的所有。
有一些人在阴暗处窥探他们的生活。
他们只是为
了最后一点点,就那么一点点没有完成的所愿,便感喟忧伤。
却不晓得有些人读着
他们几百年几千年前的着作,银牙咬碎也得不到——而当初他们觉得般若平常。
这,怎不叫人嫉妒而又心生恨意呢?
那样的人并不值得我们怨恨。
我们老老实实做好现代人所要做的一切,跟着自
己城市的节奏默然地向前走,等不到机遇随时砸到你头上。
因为有太多和自己过于
相似的人,所以即使是寻找,也找不到机遇。
在现代生活的人们,哪个不需要引来“载不动,许多愁”这样的句子来拖延心
里的忧伤?
如是说,那些不懂得释然的古人们确实值得唾弃。
比如说李煜,其实他的机遇已经很好了,虽说亡国,他的词作却家家争唱,虽
说被禁,但富贵荣华娇妻美妾却一样不少。
比起张学良——那个后世与他命运一般
多舛的男子,反而显得幸福了。
至少一杯毒酒,换来的只是当初一瞬间的痛苦,没有张那般拖沓,将余生的所有光阴拖沓,不见天日的黑黢。
生命与光阴都是色彩缱绻的东西,只是往往看花的人总是有黑色的眸子。
五
长久以来,人生皆只为了明日后日的规划而忙忙碌碌。
远大的理想抱负不可多得,因为这个年纪拥有这两件的实属珍稀物种。
但是远大的理想抱负在不经意间便容易成虚无。
看到母亲逆光劳作的侧脸,父亲深夜归来时候在门口忙不迭地换拖鞋。
弯腰捡起外公的烟蒂,奶奶的针套……未来走的是泥土,脚下也是。
不论如何,总要从这里走到那里吧?天生贵胄总是越来越少,谁也不能保证从生下来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自己心里所要的所有。
即使昨夜的梦里有红酒晚礼服交叠的幻境,但是那是幻境。
从闹铃打响的那一刻开始,还是要为了明天的明天的后天,去做好一张又一张永远也不会少了你的考卷。
是的,你的确得做好。
而不要等到毕业了,中考了,高考了,才想到当初有多少事情没有做,多少书没有背。
不要等到亲不在时才想到没有给他们洗过脚,没有为他们节省一分钱,当初他们累极了,让你倒杯白开水你也说“我还有作业呢”。
感喟古往今来,岁月匆匆。
此夜深凉。
让这彻夜的笙箫为我陪葬——满目山河空念远,
不如怜取眼、前、人。
再次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自己心里的感喟便会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