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阶段微卷5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九上2. 4~2. 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微卷5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九上2.4~2.6)
(满分:100分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 已知CO +CUO =====△
CU +CO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A. CO B. CUO C. CU D. CO 2
2. 实验室的药品要求按物质类别分类放置,部分药品摆放如下,则存放 CUSO 4的药品柜是( )
药品柜 甲
乙 丙 丁 药品
CUO 、MnO 2 HCL 、H 2SO 4 KOH 、Ca(OH)2
NaNO 3、CaCO 3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 乙醇(C 2H 6O) B. 青蒿素(C 15H 22O 5) C. 富勒烯(C 540)
D. 葡萄糖(C 6H 12O 6)
4. “化学棋”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则另一棋子也被吃掉。

欲将棋盘中的所有棋子连续吃掉,应选择的棋子是(反应条件忽略)( )
5.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C→CO 2→CO
B. Mg→MgO→MgSO 4
C. KCL→KNO 3→K 2SO 4
D. NaOH→Na 2CO 3→NaCL
6.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待鉴别的物质氢氧化钠溶液和
氢氧化钙溶液
硫酸铵和硫酸
钠固体
食盐水和稀盐

氮气和二氧
化碳气体
鉴别试剂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燃着的木条
7. 某工厂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假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来炼制生铁,若要炼制含铁
96%的生铁63 t,假设在炼制过程中损失10%的铁元素,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
A. 120 t
B. 108 t
C. 96 t
D. 84 t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8. (14分)某地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将石灰石的开采、加工和高炉炼铁建在一起形成联产。

(1)炼铁的固体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__________。

请写出炼铁过程中CO和Fe2O3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炉炼铁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高温一氧化碳,可作能源用来煅烧石灰石。

请写出煅烧
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联产方式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9. (25分)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中
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 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按图甲进行实验。

Ⅱ. 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硝酸,沉淀的质量随滴加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无色溶液C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无色溶液C中一
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为检验原固体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钾,请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10. (19分)实验室有一瓶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定样
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 g;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g 150 150 15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g 4 8 12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g m155. 8 158. 7
(1)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判断实验二中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的m为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阶段微卷5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九上2. 4~2. 6)
1. B
2. D
3. C
4. A 【点拨】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铁可与氯化铜反应,A 符合题意。

5. C
6. D
7. 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铁元素质量不变解题。

设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则x ×(1-20%)×⎝ ⎛⎭⎪⎫
112160×100%×(1-10%)=63 t×96%,解得x =120 t 。

8. (1)石灰石;3CO +Fe 2O 3=====高温
2Fe +3CO 2 (2)CaCO 3=====高温
CaO +CO 2↑ (3)降低成本(合理即可)
9. (1)硫酸钠和碳酸钠;氯化钙和氯化铁 (2)BaCO 3+2HNO 3===Ba(NO 3)2+H 2O +CO 2↑ (3)Na +、Ba 2+、OH -、NO 3-
(4)取少量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充分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原固体粉末中含有氯化钾,反之,则不含氯化钾
【点拨】(1)由图乙中沉淀部分溶解可推断出白色沉淀B 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向原固体粉末中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氯化钙和氯化铁。

(2)图乙中ab 段是碳酸钡与稀硝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 3+2HNO 3===Ba(NO 3)2+H 2O +CO 2↑。

(3)取无色溶液C 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判断出无色溶液C 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通入二氧化碳后发生反应:2NaOH +CO 2===Na 2CO 3+H 2O ,生成的Na 2CO 3又与过量的Ba(NO 3)2发生反应:Na 2CO 3+Ba(NO 3)2===BaCO 3↓+2NaNO 3,故无色溶液C 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Na +、Ba 2

、OH -、NO 3-。

(4)为检验原固体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钾,需用硝酸银溶液进行检验,为避
免原固体粉末中硫酸钠、碳酸钠的干扰,应先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将硫酸钠、碳酸钠除掉,再加入硝酸银溶液,通过是否产生白色沉淀来确定是否存在氯化钾。

10. (1)因为实验三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50 g +12 g -158. 7 g =3. 3 g ,实验二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50 g +8 g -155. 8 g =2. 2 g ,实验三产生的气体质量大于实验二,所以实验二中稀盐酸有
剩余,8 g样品已完全反应
(2)152. 9
(3)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 g+8 g-155. 8 g=2. 2 g。

设8 g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2. 2 g
106 44=x
2.2 g x=5. 3 g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5.3 g
8 g×100%=66. 25%。

答: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66.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