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 刘浩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刘浩坤
发表时间:2018-01-06T14:28:24.0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4期作者:刘浩坤李江海[导读] 本次将我院2010年—2016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90例纳入并进行研究,现将基本情况报道如下。
(四川省洪雅县人民医院四川洪雅 620360)【摘要】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选择了2010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9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A组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观察B组用微创Gamma髓内钉内固定,观察C组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比较三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
结果:观察C组固定效果优,与观察A、B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
结
论: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不同内固定方式;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100-02 临床上用来治疗此种骨折的手术方式诸多,但其各有优缺点,本次将我院2010年—2016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90例纳入并进行研究,现将基本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以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90例进行研究,以其治疗方式均分为:观察A组中男女占比19:11;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48.62±10.85)岁。
观察B组中男女占比17:13;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7.95±10.62)岁。
观察C组中男女占比15:15;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6.18±10.36)岁;患者基本资料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观察A组方法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为患者行全身麻醉起效后,于其大粗隆下10厘米处切开;待患者骨折处全部露出后以定位仪引导行骨折部位内固定;上述操作完成后便缝合切口。
1.2.2观察B组方法本组患者以微创Gamma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为患者行全身麻醉起效后,于患者大转子定点上端6厘米位置作纵切口,可触及到大转子定点时便停止;用开髓器将患者大转子内侧及梨状窝后皮质骨钻开,再将Gamma钉放进钻孔中;操作完成后缝合切口。
1.2.3观察C组方法本组患者以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为患者行全身麻醉起效后开髓,本组开髓过程与方法与B组相同,将股骨近端髓内钉放进钻孔后,再以辅助器将拉力螺钉拧进股骨大转子正下方0.5厘米;操作完成后缝合伤口。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患者各项临床数据,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恢复时间,并将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
1.4 效果判定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为:显效为治疗后患者骨折处愈合佳,负重恢复情况显著;有效为治疗后患者骨折处愈合良好,负重恢复情况稍佳;无效为治疗后患者骨折处愈合差,负重恢复情况差。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B组患者手术之间短于观察A组、观察C组,P<0.05;观察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恢复时间均短于观察A组、观察B 组,P<0.05。
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x-±s),n]
3.讨论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多为外伤所致,并无特殊预防性措施,为人体髋骨折中常见骨折类型,临床上以保守方式治疗此种骨折的效果不佳,绝大多数患者亦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多数患者都不愿接受此种治疗方式[1]。
临床上多选择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内侧皮质连续性稳定性粗隆间骨折,可见此种内固定方式能够治疗大多数患者,不过以此内固定方式治疗时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切开骨折处后要剥离过多的周围组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骨折处血运[3],导致患者骨折恢复时间延长。
微创Gamma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时的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对患者患肢大转子位置股外侧肌群的损伤不大,手术时的切口浅,无需对其周围血管神经重建[4],患者术中出血量少,充分减少了异位骨化的情况,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亦短,但患者术后极易出现股干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为新型内固定方式,此种方式基于微创Gamma髓内钉内固定的优点,并提高了复位稳定性,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以此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时的安全性很高[5]。
本次研究结果为:观察B组患者手术之间短于观察A、C组,观察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恢复时间均短于观察A、B组,观察C组临床治疗效果(96.7%)优于观察A、B组,P<0.05。
综上所述,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张正彪,王平,任国强,等.PFNA微创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3):62+52.
[2]李魁章,施宏宇,杨伟华,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
30(S1):82-83.
[3]郭更田,王铭,李洪峰,等.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S1):22-23.
[4]周鹏程,邹文,荆安龙,等.远端固定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J].重庆医学,2015,44(22):3132-3134.
[5]李和光.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J].2016,29(12):1604-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