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
究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疗效。
方法:
选择慢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西药治疗对照组(n=45)与联合半夏泻心汤
加减治疗观察组(n=45),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以及治
疗后证候积分。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HP根除率68.89%,均较对照组82.22%、44.44%高(P<0.05)。
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痛(0.50±0.11)分、上腹痞
满(0.42±0.10)分、大便溏稀(0.35±0.09)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慢性胃炎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能提高疗效与HP根除率,有利于改善
患者症状。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
慢性胃炎属于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病,与HP感染密切相关。
本病患者常伴
胃痛、胃胀等症状,且可反复发作,对患者健康及其生活质量均有明显影响[1]。
对本病患者,西医多予抗感染、促胃肠动力等方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
者症状,但长期疗效欠佳。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可归为“痞满”、“胃脘痛”等
范畴,其发生与脾胃损伤,脾失健运,湿热内蕴而导致,治疗时可采用散结除痞、去热除湿的方案治疗[2]。
该次研究选择慢性胃炎者45例,通过随机对照分析了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慢性胃炎者90例,时间2021年1-12月。
纳入标准:(1)满足慢性胃
炎诊断标准;(2)存在Hp感染;(3)认知正常;(4)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哺乳期、妊娠期等患者;(2)肝肾功能障碍;(3)合并恶性疾病;(4)
其他消化系统疾病;(5)依从性差。
该90例患者男52例,女38例;年龄
21~74(55.07±7.23)岁;病程3~27(11.24±2.58)年。
随机将患者分为各45
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组后两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西药治疗,口服奥美拉唑,每日2次,每次30mg;克拉霉素每日2次,每次0.25g;阿莫西林每日3次,每次0.5g;胶体果胶铋胶囊每日4次,每
次150mg;莫沙必利每日3次,每次5mg。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
心汤加减治疗,组方:半夏12g,党参15g,黄芩、大枣各10g,干姜8g,黄连、炙甘草各6g。
并结合患者情况加减用药,痰湿中阻加陈皮、炒苍术、厚朴各6g;饮食停滞加焦山楂、鸡内金各9g;湿热阻胃加大黄6g,薏苡仁、黄连各10g;胃
阴不足加玉竹、沙参各9g,麦冬10g;脾胃虚弱加党参、黄芪各15g;大便干燥
加大黄6g,枳实9g。
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温服。
两组均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比较。
显效:胃镜下黏膜复常,体征与症状
消失;有效:胃黏膜病变缩小,症状减轻;无效:未见明显改善或加重。
总有效
率=显效率+有效率。
(2)两组证候积分比较,于治疗后从胃脘痛、上腹痞满、
大便溏稀三方面评价,每个方面均计分0~3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结果
2.1两组疗效及HP根除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及HP根除率比较 [n(%)]
组例显效有效无效
总有HP根
别数效率除率
对照组
4
5
18
(40.00)
19
(42.22)
8
(17.78)
37
(82.22)
20
(44.44)
实验组
4
5
26
(57.78)
17
(37.78)
2
(4.44)
43
(95.56)
31
(68.89)
x2---- 4.050 5.475
P
值
----0.0440.019
2.2两组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痛、上腹痞满、大便溏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x±s,分)
组别例数胃脘痛
上腹痞
满
大便溏
稀
对照组45
0.75±
0.16
0.86±
0.12
0.54±
0.14
观察组45
0.50±
0.11
0.42±
0.10
0.35±
0.09
t-8.63718.8967.658
P值-0.0000.0000.000
1.讨论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其发生与进展影响因素众多,对合并HP 感染者,临床多予4联疗法治疗,近期疗效可靠,但患者病情可反复发作,且不良反应风险较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不理想。
而近年来研究指出,中医药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有较好效果[3]。
中医认为,本病可归为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因外感湿热、嗜食肥厚、饮酒无度等,导致脾胃失调,气机逆乱,湿热内蕴。
半夏泻心汤属于《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具有寒热平调、消脾散结之功,该方中半夏能祛痰消肿、温胃止呕;黄连、黄芩则能清肠止痢、降苦结热;干姜能温胃止呕,炙甘草、党参、大枣则能益气补虚、生化脾胃,诸药共使,能理气和胃、清热经湿,对改善患者脾胃功能有较好效果[4-5]。
另结合患者症状加减用药,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根除HP。
而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则提示该方案可减轻患者症状。
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患者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根除HP,且可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锡巍.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9):172.
[2]彭景,杨燕.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湿热蕴脾证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2):198-199.
[3]李静静. 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 光明中
医,2022,37(2):206-209.
[4]李娜.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虚胃热证的观察[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2(2):150-152.
[5]张彦洪.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及对GAS、MTL水平的影响[J]. 光明中医,2020,35(22):3554-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