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实验班)Word版缺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安一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物理试卷(实验班)
命题人、审题人:
何中华
张安利
一、选择题(此题共
13 小题,每题
4 分,共
52 分。

此中
1 至
8 小题为单项选择题,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9 至
13 小题起码有两项正确,所有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 以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知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A. 物体 沿斜面匀速下滑
B.
人乘电梯匀加快上涨
C. 物体 在空中做平抛运动
D.
跳伞运动员 在空中匀减速着落
2. 为了保护航天员的安全 , 飞船上使用了下降伞、反推火箭、缓冲座椅三大举措,在距离地面大概 1 m 时,返回舱的 4 个反推火箭点火工作,返回舱最后安全着陆。

把返回舱从离地
1m 开始减速到完整着陆称为 着地过程 。

对于反推火箭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 减小着地过程中返回舱和航天员的动量变化
B. 减小着地过程中返回舱和航天员所受的冲量
C. 减小着地过程的作用时间
D. 减小着地过程返回舱和航天员所受的均匀冲力
3.以下图
,用圆滑的粗铁丝做成向来角三角形
ABC, 经过
A 、
B 、
C 三点的支点把它腾空
固定于水平面上
,
ABC
60 .在 AB

AC
两边上分别套有质量均为
m 并用
轻质细线系着的两铜环 ,细线长度小于 BC 边长 .当用平行于 AC 边且指向 BC 方向的水平力 F 作用于右边小环时 ,两小环都静止 .则此时细线上的拉力大小为
( )
A. Mg
B.
3F
C. F
D. 3
F 、
2
4.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同样斜面紧靠在一同 ,固定在水平面上 ,以下图 .现有三个
小球从左侧斜面的极点以不一样的初速度向右平抛
,最后落在斜面上 .其落点分别是 a 、b 、
c.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 )
A. 图中三小球比较 ,落在 a 点的小球飞翔时间最短
B.图中三小球比较 ,落在 c 点的小球飞翔时间最短
C. 三个小球抵达斜面时, a 球重力做功的刹时功率最大
D.
图中三小球比较 ,落在 c 点的小球飞翔过程速度变化最快
5.以下图 ,水平圆滑长杆上套有一物块Q,越过悬挂于O 点的轻小圆滑圆环的细线一端
连结Q,另一端悬挂一物块P.设细线的左侧部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初始时θ足够小。

( )
现将P、Q 由静止同时开释,对于P、 Q 此后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
项是
A. 当θ=60°时,P、Q 的速度之比是 3 : 2
B. 当θ=90°时 ,Q 的速度最大
C. 当θ=90°时 ,Q 的速度为零
D. 当θ从开始到增大至90°的过程中,Q 的协力向来增大
6.以下图,两颗靠得很近的天体组合为双星,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点o 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与轨道半径成反比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它们的轨道半径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
D.它们的轨道半径与它们的质量的平方成反比
7.图甲所示的“轨道痊愈者”航天器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增补能源,延伸卫星的使
用寿命。

图乙是“轨道痊愈者”在某次挽救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前,二者在同一平面内沿同样
绕行方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表示图,此时二者的连线经过地心、轨道半径之比为
1:4。

若不考虑卫星与“轨道痊愈者”之间的引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在图示轨道上,“轨道痊愈者”的速度大于
B. 在图示轨道上,“轨道痊愈者”的加快度大小是地球同步卫星的 4 倍
C.在图示轨道上,“轨道痊愈者”的周期为 3h,且从图示地点开始经 1.5h 与同步卫星的距离近来
D.若要对该同步卫星实行挽救,“轨道痊愈者”可从图示轨道上加快,而后与同步卫星对

8.质量为 2 ×103kg 、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80kW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若该汽车所 受阻力大小恒为 4 ×103 N,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有 (
)
A. 汽车的最大速度是 20m/s
B. 汽车以加快度 2m/s 2 匀加快启动,启动后第
2s 末时发动机的实质功率是 30kW
C. 汽车做加快度为 2m/s 2 匀加快启动,则匀加快运动所能保持的时间为 10s
D. 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
, 则当其速度为 5m/s 时 , 加快度为 6m/s 2
9. 水平川面上有两个固定的、 高度同样的粗拙斜面甲和乙, 底边长分别为 L 1、 2,且 L 1
< 2,
L L
以下图。

两个完整同样的小滑块
A 、
B ( 可视为质点 ) 与两个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同样,将
小滑块 A 、 B 分别从甲、乙两个斜面的顶端同时由静止开始开释,取地面所在的水平面为参
考平面,则 (
)
A .从顶端究竟端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对滑块
A 的冲量较大
B .滑块 A 抵达底端时的动能必定比滑块
B 抵达底端时的动能大
C .两个滑块从顶端运动究竟端的过程中,重力对滑块 A 做功的均匀功率比滑块 B 的大
D .两个滑块加快下滑的过程中,抵达同一高度时,机械能可能同样
10.在云南省某些地方到此刻还要依赖滑铁索过江 (如图 a 所示),若把这滑铁索过江简
化成图 b 的模型,铁索的两个固定点
A 、
B 在同一水平面内, AB 间的距离为 L=80m ,
绳子的最低点离 AB 间的垂直距离为 h=8m ,若把绳子看做是圆弧, 已知一质量 m=52kg
的人借助滑轮 (滑轮质量不计) 滑到最低点的速度为
10m/s ,(取
g=10m/s 2)那么(

A. 人在整个绳子上运动可当作是匀速圆周运动
B. 可求得绳子的圆弧半径为 104m
C.人在滑到最低点时对绳子的压力为
570N
D.在滑到到最低点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11.以下图, 两个 3/4 圆弧轨道固定在水平川面上, 半径 R 同样, A 轨道由金属凹槽制成, B 轨道由金属圆管束成,均可视为圆滑轨道。

在两轨道右边的正上方分别将金属小

A

B
由静止开释, 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用
h A 和 h B 表示,对于下陈述法中 不
正..
确的是( .

A. 若 h A =h B ≥ 2R ,则两小球都能沿轨道运动到最高点
B. 若 h A =h B ≥ 3R/2,因为机械能守恒,两小球在轨道上上涨的最大高度均为
3R/2
C. 适合调整 h A 和 h B ,均可使两小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再次进入圆形轨道运动
D. 若使小球沿轨道运动并从最高点飞出,
A 小球在 h A
5R
,B 小球在 h B
2R 的随意
2
高度均可
12. 以下图,甲、乙两车的质量均为 M ,静置在圆滑的水平面上,两车相距为 L ,乙车
上站立着一个质量也为 M 的人,他经过一条水平轻绳用恒定的水平拉力
F 拉甲车直到两车
相碰,在此过程中(

A. 甲、乙两车运动过程中某时辰刹时速度之比为
1∶ 2
B. 甲、乙两车运动的距离之比为 2∶ 1
C. 人拉绳所做的功为
D. 人拉绳所做的功为 FL
13. 以下图, 圆滑轨道
是大型游玩设备过山车轨道的简化模型, 最低点
B 处的入、 出
ABCD
口凑近但互相错开, C 是半径为 R 的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BD 部分水平, 尾端 D 点与右端足够
长的水平传递带无缝连结,
传递带以恒定速度 v 逆时针转动, 现将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从轨

上某一固定地点 A 由静止开释,滑块经过 C 点后再经
D 点滑上传递带,则 ()
AB
A .固定地点 A 到
B 点的竖直高度可能为 2R
B .滑块在传递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与传递带速度 v 相关
C .滑块可能从头回到出发点
A 处
D .传递带速度 v 越大,滑块与传递带摩擦产生的热量越多 二、实验填空题(此题共 2 小题,每空 2 分 ,共 16 分 .请将正确答案写
在答题纸的空白处)
14.某同学用以下图的装置研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1)图中所示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应当装备 4~6V (2)实验中为了均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可将木板的的
(选填“沟通”或“直流”)电源。

(选填“左”或“右”)端垫起适合
的高度。

(3)实验中经过改变橡皮筋的(选填“长度”或“条数”)改变功的值。

(4)操作正确的状况下,以功W 为纵坐标,以(选填“v 、 v 2 或v ”中的一项)为横坐标作出的图线最凑近一条倾斜的直线。

15.如图 1 所示为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考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若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次为50Hz, 当地的重力加快度2,重物质量为 0.2kg.实
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如图2 所示 ,打 P 点时重物的速度为零 ,A 、B 、C 为此外 3 个连
续打点 , 根据图中的数据 , 可知重物由P 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量?Ep = J,动能增添量?E k= J.(计算结果均保存 3 位有效数字)
(2) 若PB 的距离用h 表示 ,打 B 点时重物的速度为v B ,当二者间的关系式知足时 ,说
明着落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已知重力加快度为g,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 实验中发现重物增添的动能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其主要原由是()
A. 重物的质量过大
B.重物的体积过小
C.电源的电压偏低
D.重物及纸带在着落时遇到阻力
三、计算题(此题共 4 小题,共42 分。

解答应写出必需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可以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一定明确写出数值和单
位)
16.( 8 分)在半径 R=5000km 的某星球表面,宇航员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
示,竖直平面内的圆滑轨道由直线轨道 AB 和圆弧轨道 BC 构成,两部分轨道光滑相连。

将质量 m=0.2kg 的小球从轨道 AB 上高 H 处的某点静止滑下,利使劲传感器测出小球经过 C 点
时对轨道的压力 F,改变 H 的大小,可测出相应的 F 大小, F 随 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1)圆轨道的半径 r;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忽视星球自转影响).
17. (10 分)以下图,倾角为θ的圆滑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均
m 的小球 A 和B,两球

之间用一根长为L 的轻杆相连,下边的小球 B 离斜面底端的高度为h,斜面与足够长的水平面光滑连结.两球从静止开始下滑,不计摩擦,求 :
(1)两球都进入水平面时,两小球运动的速度大小;
(2)此过程中杆对 B 球所做的功 .
18.( 10 分)以下图,半径R= 0.4 m 的圆滑圆弧轨道BC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上端
点 B 和圆心 O 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30°,下端点 C 为轨道的最低点且与粗拙水平面相切,一根轻质弹簧的右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

质量m= 0.1 kg 的小物块 (可视为质点 )从空中 A 点以 v0= 2 m/s 的速度被水平抛出,恰巧从 B 点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经过 C 点后沿水平面向右运动至 D 点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C、D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L = 1.2 m,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g 取 10 m/s2。

求:
(1) 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 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E pm
19.( 14 分)以下图,圆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M、半径为 R(R 足够大 )的圆弧曲面 C,
质量为 M 的小球 B 置于其底端,另一个小球 A 质量为M
,以 v0= 6 m/s 的速度向 B 运动,并2
与 B 发生弹性碰撞,不计全部摩擦,小球均视为质点,求:
(1)小球 B 的最大速率;
(2)小球 B 运动到圆弧曲面最高点时的速率;
(3)经过计算判断小球 B 可否与小球 A 再次发生碰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