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9七上·衢州期末) 下列词语书写和加下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羞怯(qiè)缥缈(miǎo)气概(gài)杞人忧天(qǐ)
B . 伫立(zhù)怂恿(sǒng)狭隘(yì)随声附和(hè)
C . 战粟(lì)热忱(chén)畅销(xiāo)参差不齐(cī)
D . 安详(xiáng)奥秘(mì)决别(jué)刨根问底(páo)
2. (2分)选出字形、含义全对的一组()
A . 锁屑:细小而繁多。
大去:与世长辞,一去不返。
B .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舒活:舒服,灵活。
C .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D . 广漠:广大空旷。
虚忘:没有事实根据的。
3. (2分)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其他队员们撤回到8100米的营地,养精蓄锐,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突击顶峰的队员提供各种支援。
B . 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C . 我感到一种不言而喻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D . 利比亚连日来遭受北约多国部队的空袭,反政府军又节节取利,加上美国等国的推波助澜,利比亚政府军已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前景让人堪忧。
4. (2分) (2019八下·枣庄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B .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 . 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D . 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5. (2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雨下了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我也不抱怨。
为什么喜欢那下不完雨的雨天?我也说不明白。
B . 教我认字的教师说菩萨慈眉善目,母亲的长相大概也跟菩萨一个样子吧?
C . 星期天下雨真好,因为“下雨天是打牌天”,姨娘说的。
D . 今天一清早,掀开帘子看看:玻璃窗上已洒满了水珠,啊!真好,又是一个下雨天。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2020七下·扬州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①。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①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诗歌一、二两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此诗的三、四句含蓄而深刻,请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赏析。
三、默写 (共1题;共11分)
7. (11分)(2016·杭州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________ , 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左传》中《曹刿论战》一文中,点明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再而衰,三而竭,________ ,故克之。
③王维《使至塞上》中与范仲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 , ________。
④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杀敌报国却又无奈白头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国内外两方面说明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共4题;共78分)
8. (20分) (2019九上·大邑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风,从墙头吹过
路来森
①今天的院墙,一律用砖块垒起,有的人家,甚至在墙头上,插满碎玻璃,或者拉上一道铁丝网,完全是一副“拒绝一切”的面孔。
冷酷、生硬,人心之间,用一道道院墙,隔出一片片荒凉。
一切,都冷了。
而乡下的院墙,全是用土坯打制而成的。
②那种土坯打制的院墙,有一种纯朴、柔和的感觉。
地面,是土的;院墙,也是土的,院墙,不过是一段高出地面的土地罢了。
那时候的院墙,接地气,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
土的院墙怕雨淋,所以,很多人家,就在墙头上,戴了一顶“草帽”,长长的一顶“草帽”,把墙头盖住,不至于雨淋之下颓圮了院墙。
草帽,是用麦秸编制而成的。
麦收之后的新麦秸一片金黄,所以,新戴了“草帽”的院墙,也一溜金黄,将整个乡村点缀得美丽迷人。
一阵阵的麦香,正从那一道墙头上散溢开来。
③新戴了“草帽”的墙头,很美,仿佛一位穿了新衣的新人,处处都洋溢着新鲜的情味。
空气在上面流淌,纯净似水。
早晨,太阳出来了,璀璨的阳光,照满墙头,墙头上的“草帽”,便跳跃着金色的光芒。
仿佛,每一道光线,都飘着缕缕的清香。
站在庭院中望去,绚烂至极。
一些麻雀,也迷离于这炫目的光芒,于是,就跳跃在“草帽”上,啄来啄去。
一喙一啄间,每一只麻雀,都成为早晨的一个亮丽的光点。
那样的早晨,是充满灵性的;那样的早晨,是饱满而有韵致的。
④乡下人对于院墙,是情有独钟的。
⑤土坯的院墙,总是那么实用。
一年四季,上面楔满了众多的木橛子,木橛子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物件。
闲置的农具,比如镰刀、镢头、锄头,乃至于木犁,都会挂在院墙的木橛子上。
乡下人总是把农事装在心头。
开门即能望见熟悉的农具,农人的心中,才觉得亲切、觉得踏实。
在他们眼中,每一件农具,都散发着那个季节里的光芒、那个季节的温暖。
一把木犁,可以让他们看到春天里土地翻滚的景象,嗅到新鲜的泥土的气息;一把镰刀,他们的眼前就呈现出滔滔的麦浪,鼻翼就闻到了迷人的麦香;一把锄头,则让他们重新体会“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和辛苦中对丰收的期望。
每一件农具,都与土地有联系,都与庄稼有联系。
农具挂在墙上,不是抛弃,而是重新出发前的一段必要的休养。
⑥冬天里,一场大雪落下。
农具上,会挂满积雪。
农人们就会拿上一把扫帚,轻轻地把农具上的缀雪扫掉,让农具重新呈现出它们本色的面目。
轻轻的,轻轻的,那份心疼的滋味,也许只有殷实的农人才能体会到。
⑦那些年里,我的祖母,则常常把一捆艾草或者一捆天麻棵草(益母草)挂在墙头上。
艾草和天麻棵草,是在秋天成熟的季节收割下、晒干后挂上的。
祖母心细,她备下这些东西,完全是为了别人。
冬天里,谁家的孩子生病了,也许会用到艾草,以之“艾灸”。
谁家的女人生了小孩,或者牲口生仔了,就会用到天麻棵草。
祖母的心中,一堵墙头挂出的,是某种生命的意义。
⑧于我,更深刻的记忆,似乎还在于秋天墙头上的那些风景。
⑨秋渐深,扁豆蔓爬满了墙头,一串串的扁豆花,激情地开放着,随风摇曳。
墙头跟,还栽植着几棵向日葵,大大的花盘,已结下了饱满的籽粒,沉甸甸地弯向地面。
⑩“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每天早晨,墙头上总会落满许多鸟儿。
麻雀最多,还有喜鹊、白头翁,以及一些不知名儿的鸟儿。
⑪这样的早晨,我喜欢站立窗前,隔窗而望。
⑫花儿不怕,鸟儿不惊;花儿兀自开着,鸟儿兀自叫着。
在乡村,人与自然,就是这样地相融着……
⑬其实,一堵墙,在乡村,是隔而不隔的。
⑭一堵土墙,大多很矮,隔墙相呼,是常有的事情。
邻家的主妇,常常会各自站在自家墙的一边,把头探在墙头上,对面拉呱拉家常,拉世事;东家长李家短,乃至于世间“大事”,都会在这种隔墙闲聊中得到传播。
邻里之情,也会在这种闲聊中,变得融融泄泄,生出一份世间大美好。
墙里墙外,墙头记,难怪古人,会在一堵墙上,演绎出那么多繁富而又动人的故事。
⑮风,从墙头上吹过,季节之风,民俗之风。
一堵墙头,也因此,变得单纯而又繁富。
(选自《岁月》有删改)
(1)本文写了“乡下院墙”的哪些特点,请概括回答。
(2)文章第(8)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①新戴了“草帽”的墙头,很美,仿佛一位穿了新衣的新人,处处都洋溢着新鲜的情味。
②一把木犁,可以让他们看到春天里土地翻滚的景象,嗅到新鲜的泥土的气息;一把镰刀,他们的眼前就呈现出滔滔的麦浪,鼻翼就闻到了迷人的麦香;一把锄头,则让他们重新体会“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和辛苦中对丰收的期望。
(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借“乡下院墙”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9. (14分)(2018·益阳)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蟬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节选自《黄生借书说》)
(1)下列各项中的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
B . 媵人持汤沃灌赴汤蹈火(成语)
C . 故有所览,辄省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D . 为一说,使与书俱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2)下列各项中的划线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当余之从师也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B . 归而形诸梦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芙蕖》)
C .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D .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②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10. (19分)(2019·温州)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跋①吕侍讲②《岁时杂记》
(宋)陆游
承平无事之日,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若不必记。
自丧乱③来七十年,遗老凋落无在者,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
吕公论著,实崇宁、大观间,岂前辈达识,固已知有后日耶?然年运而往,士大夫安于江左,求新亭对泣⑤者,正未易得。
抚卷累欷⑥。
庆元三年二月乙卯,笠泽陆某书。
(选自《渭南文集》)
【注】①跋:文体的一种。
②吕侍讲:与文中的“吕公”同指《岁时杂记》的作者。
③丧乱:战乱,指金兵攻取北宋首都,北宋灭亡。
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⑤新亭对泣:《世说新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⑥累欷:屡次叹息抽泣。
(1)解释下列各组划线词。
①固:A.固已知有后日耶________ 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________
②易:B.正未易得________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
(2)对于“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为何从“若不必记”变为“不可阙”?请简述原因。
(3)根据上下文,联系注释⑤,推断文中“新亭对泣者”指哪一类人。
(4)“抚卷累欷”,字字千钧,吟指更觉有味,你吟读时会将重音落在哪里?结合全文,阐述理由。
11.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被放逐的皇后
金建云
①我爸去世后,我妈越活越不招人待见。
②她用iPad打发孙子,烧饭忽咸忽淡,记账乱七八糟,将自己锁在门外,时不时将孙子忘在幼儿园……谁敢相信,妈妈退休前曾是高中的特级教师呢?我教她玩微信,陪她旅游,帮她买健身器材,带她找老玩伴,催她跳广场舞……却还是无法让她找回青春时代的光彩与热情,她永远是热闹场合的陌生人。
③对老妈这种状态,我实在无法理解,直到有一日,我发现她在读一本书:阿尔诺·盖格尔的《流放的老国王》。
这么伤感的书,怪不得她越看情绪越低落!为了批判这一株“精神毒草”,我偷偷读起来。
④作者描写了自己父亲老去的过程,将患帕金森症的父亲比喻为一位被流放的国王,原本熟悉的家庭环境对父亲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陌生,他仿佛身处异乡。
这位父亲一心要回到自己记忆中的家,于是“不知所措地四处乱窜”。
作者看到父亲慢慢“变傻”,仿佛感到生命从他身上渗出,整个人的个性一滴滴漏掉……
⑤读到感人之处,我黯然神伤!这么久以来,我没有真正理解父亲去世对老妈的打击。
我只是一味地怪她不乐观、不振作,却从未从她的角度看待过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大致浏览完这本书,我走出我妈的卧室,她正在客厅看电视。
⑥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
屏幕上演的什么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需要足够响的声音来冲淡自己的寂寞。
⑦我坐下来,同她聊起电视上的这位笑星。
她支支吾吾应对着我,敷衍着笑几声。
看得出,她对我今天“反常”
的表现感到一丝惶恐。
自从父亲走后,她变得越来越像个爱犯错的刁蛮女孩,对我,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
或许是怕我唠叨她吧,她借口说自己要烧饭,就把我独自撂在沙发上。
⑧厨房里她的动作好慢,时常停下来若有所思,又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她拿起盐瓶,思考自己究竟有没有放盐,停顿几秒钟后,她放了一点点,再加上一点点……
⑨这时候,我想起过世的父亲。
父亲生前总会在她烧饭的时候,凑过去聊天。
那时候,我妈嘴上对答如流,手上有条不紊。
她永远井井有条、遇事不慌,谈笑之间便将美味端上餐桌。
⑩如今,一个走了,一个活在女儿的嗔怪与脸色之中。
⑪看着我妈的背影,我感到岁月流逝的巨大冲击力——不知不觉中,母亲已经走入孤单的晚年,她仿佛一位被流放的皇后,手足无措地面对这个对她来说越来越陌生的世界。
爱她的父母、丈夫、老朋友们,逐一离去,唯一的女儿整天抱怨她不乐观、不阳光、不振作……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面对生命那无可挽回的溃败,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理解它”。
⑫如果说,衰老与孤独是我妈必须面对的生命之溃败,那么,我不该再要求她强颜欢笑,不该带她去那些她完全无法融入的热闹环境中,更不应该责怪她带孩子、做家务不走心——如果她的心都不知道何处安放,又怎么谈得上走心不走心呢?
⑬我走进厨房,默默地打开她忘记打开的抽油烟机。
我给她嘴里塞进一块糖,微笑着看她笨手笨脚地做事。
厨房里很安静,抽油烟机的声音竟带给我们默契的温暖感。
我妈朝我笑笑,我也朝她笑笑。
那种很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
⑭是的,当我放弃对她所有的要求之后,那种叫作“理解”的东西,如圣灵一般翩然而至。
⑮“妈妈,愿我的理解能安放你的孤独。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1)结合文意,说说标题“被放逐的皇后”的含义。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
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
(3)选文第⑨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4)揣摩选文第⑮段画线句子的意蕴。
(5)读了全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
五、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4分)
12. (9分) (2017九上·黄浦期末) 阅读下面两张网页截图,完成后面小题。
【网页一】
【网页二】
(1)下列对网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创意广告。
B . 我国的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C . 为儿童福利示范项目进行民意调查。
D . 号召广大青少年帮助困境中的孩子。
(2)【网页一】右下角的两个点击按钮一大一小,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
(3)语言学家对网页中的“有福童享”,向项目方提出了异议。
①语言学家认为“有福童享”用语不规范,理由是:________。
②项目方则认为“有福童享”在使用语言上很有创意,理由是:________。
13. (5分)在家里,你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爱;在学校,你可以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陌生的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可以感受到社会处处是爱。
爱是亲情,爱是友情,爱是真情,爱是人类永恒的美丽。
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组排比句。
六、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
14. (7分) (2019八上·邢台月考) 名著阅读。
(1)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
A . 秋收起义
B . 红军长征
C . 挺进大别山
D . 渡江战役
(2)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
①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哪一历史事件?
②“这场军事政变”是谁发动的?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5. (5分) (2017九下·孝南月考) 任选一题写作
(一)半命题作文:
时间的磁带里记载着过往的行人,在眼前滑过,只有无法忘怀的留在心底。
带着这份记忆,回首过去,珍惜现在,迈向未来,我们一起走过。
请以“与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所写内容,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二)以“初三”为话题作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初一,初二的那段日子就这样悄悄地过去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迷迷糊糊地走过了小学、初一,初二。
现在我们正站在初三的中点线上,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可说。
请以“初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1、
6-2、
三、默写 (共1题;共11分)
7-1、
四、阅读理解 (共4题;共78分)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1-4、
11-5、
五、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4分)
12-1、
12-2、
12-3、
13-1、
六、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
14-1、
14-2、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