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电脑横机机修课程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吊目 H位置 (初选) 接针
B位置 不编织
第五课:山板各三角标准
吊目压片:吊目压片工作时于接针压片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1压针腿固定座成套: 接针压片:向里向外跳动时不能卡死要灵活。 二段度目压片:二段度目压片打下来与接针压片的间隙为155丝。 2不织压片:在工作平面上要绝对光滑。
3度目三角引导块:与山板之间有5-10丝的间隙(用力顶住度目三角向上与山板的间隙)。 4中山三角:当中山三角工作时低于度目三角10-15丝,准确为:15丝。
后床
电磁 电磁 铁2 铁4 度目 电磁 马达1 铁6 度目 马达5 电磁 铁4 选针 器1 电磁 铁1 电磁 电磁 电磁 铁4 铁2 铁5 度目 度目 电磁 马达3 马达4 铁6 度目 马达7 电磁 度目 马达8 铁6 电磁 电磁 电磁 铁4 铁2 铁5 电磁 铁1 电磁 选针 铁3 器4
电磁 铁6
1:小针板间隙:30丝-50丝
2:生克 左右压:5 6 7针 上下压:12 14 15针 穿孔形式
3:沉降片
不穿孔形式
第四课:出针原理
一 编织出针原理:选针经过初选 重选,由选针推针三角推动选针带动弹簧针将其送至A 位置,使弹簧针不受压迫,从而使长针处于工作状态由推针三角将长针二段接走,并退 往中山三角工作轨迹中,出针3/4。 二 翻针出针原理:选针经过初选 重选,由选针推针三角推动选针带动弹簧针将其送至A 位置,使弹簧针不受压,从而使长针处于工作状态,由推针三角接走并推动长针第二段 让开,此时翻针推针三角工作,中山三角下沉,此时长针第一段进入翻针推针三角,与 翻针导针三角形成的轨迹中、出针4/4。 三 吊目出针原理:选针经选针器初选后,由下护山推动选针带动弹簧针将其入于H位置, 此时H位置两边接针压片不工作,吊目压片处于工作状态,当弹簧针走H位初段时候不受 压,长针处于工作状态,长针二段被推针三角接走并送至中山三角进入中山三角的轨迹 初段,这时弹簧针进入吊目压片的工作范围。吊目压片压迫弹簧针,长针沉入针槽内使 长针二段不被中山三角接走,出针2/4.当弹簧针走出吊目压片范围不受压,长针重新进入 中山三角另一轨迹中进入由度目三角与推针三角形成的轨迹中归位。 四 接针出针原理:选针被初选后由下护山推动弹簧针使其在H位置,H位置两边的接针压 片工作将弹簧针下压使长针沉入针槽,不被推针三角接走,进行到H位中段即吊目压片位 置时,吊目压片让开不工作,弹簧针不受压长针浮起,进入接针三角的轨迹,出针1/4接 走翻针上的线圈。
电脑横机机修课程
2008.11
第一课:针板
针板:针板分前床和后床两块,针板的作用是完成各种编织形式。 编织形式分四种:1编织:出针位置3/4形成线圈。 2吊目:出针位置2/4形成集圈。 3翻针: 出针位置4/4形成翻针。 4接针:出针位置1/4接走翻针上的线圈。 针板由织针、长针、弹簧针、选针、小针床、插片、针尺、齿口片、铁线、钢丝线、铁 线挡板组成。 在针板内一支完整的针是由4支不同的针组成,它们是:织针、长针、弹簧针、选针组 合而成。
第四课:出针原理
一:双系统选针器的初选和重选 机头运行方向 机头运行方向
1
2
3
4
1
重选
2
3
4
初选 重选
初选 重选
初选 重选 初选
注:机头无论往哪个方向走,走在最前面的选针器做重选,走在最后面的做初选,2号和3 号选针器互相做初选和重选。(单系统和三系统的原理是相同的)
编织 A位置 (初选 重选) 翻针
第六课:针板的调试
一 洞口:前后针板之间的间隙。 标准:5 6针为400丝,7针为320丝,12针为195丝,14针为175丝。 二 前床出针间隙:人站在机器正前方将前床的织针推起到位,织针与后床齿口片的间隙 即为前床出针间隙。(如图示) 后床出针间隙:人站在机器正前方将后床的织针推起到位,织针与前床齿口片的间隙 即为后床出针间隙。 标准:5 6 7针不能小于15丝,12针 14针10丝松10丝紧。 注意:1洞口不能错的太多,保证洞口间 隙后再调出针间隙。 2洞口调试时放挂表不要太靠近针 板的边缘,前后左右挂的位置应该考虑相 差不多,挂表不要碰到螺丝。 3挂表四个点的位置必须在同一水 平面上。 4调出针间隙时,如果后床下降或者上升多少,前床也必须下降或者上升 多 少,这样才能保持四个点在同一平面上。 5前后床的所有的针都必须进行测试。
翻针位间隙标准:当接针针鈎刚好达到翻针针的阶梯面时,接针针鈎与阶梯面的间隙为 25丝
注意:1观察间隙必须从天 杆第二个洞目测。 2前后床翻针,4个位 置,整个针板都必须目测。 3一个人完成推动机 头,目测。
第六课:针板的调试
三 小针床的间隙:前床沉降片用大拇指轻顶上去,后床沉降片打下去,前床沉降片与后 床齿口片的间隙即为小针床的间隙。(如右图示) 标准:小针床的间隙=洞口间隙/2+5丝。 注意:小针床间隙调试要注意手压一般紧, 插下符合规格的塞尺,沉降片有一点点松 动就可以了。
四 小针床与生克的间隙(如下图示)
标准:30丝。如果30丝较小,可以允许调整 到40丝,但是必须保证在25-50丝以内。
第六课:针板的调试
五 机器的总针位 前摇床:机器归零后,从左向右开始数,前床的第一支针对应后床的第一个齿口片(如 图1),前床的每一支针对应后床的每两支针的正中间。(如图2) 后摇床:机器归零后,从右向左开始数,后床的第一支针对应前床的第一个齿口片,后 床的每一支针对应前床的每两支针的正中间。
上段/第一段 用于的编织形式进行执行。
凹槽连 接长针 台降面
针舌用 于编织
针钩
弹簧针用于翻针
第一课:针板
小针床:小针床用来固定沉降片的运行路线、轨迹。 插片:插片用来形成针槽,从而固定一支针完整的运行路线(固定四种 针的运行 轨迹)。 针尺:针尺是为了防止针在工作时候浮起(选针和织针)。 齿口片:齿口片为了使布片在编织时的纵向线圈变得更加匀称。 沉降片:沉降片能把在编织时形成的线圈压住,使其不会被运动的织针带起而烂 掉,也可不让织好的线圈上浮。 铁丝:铁丝用于固定插片和齿口片,也可用于固定选针、弹簧针和长针的位置。 钢丝线:钢丝线使线圈在同一条线上编织,从而让布片横向密度更加匀称。 针板规格:在一英寸的长度之内几支针就叫做几针机器,如7针机器就是在一 英寸里面有7支针(1英寸=2.54厘米)。 注1:四种针的配合关系:选针器选择所用的针。 选针推动弹簧针、弹簧针压迫或不压迫长针,长针带动 织针出针或者不出针 注2:选针在中护山与下护山之间工作。
度目 马达6
前床
电磁 电磁 铁2 铁5 电磁 选针 铁3 器2 选针 器3
第二课:机头(1)
选针器:一个选针器有8个刀头,一组选针内有8段,从上往下数分别为1-8段。 工作原理:用的选针,选针器的刀头自动让开,不用的选针刀头不动,把选针压入 针槽。(用的留下来,不用的压下去)。 一:度目马达在机头上的排序请参上页图。 动作电磁铁的排号: (或请参上页图) (左小右大) 6
7罗拉卷布报警:罗拉感应器DC=12V
8左边箱体内直流灯泡:实际电压DC=24V 灯泡额定电压为:DC=36V 9输纱器:AC=42V
10风扇:DC=24V
11安全门:DC=12V 12橡皮筋:DC=12V 13急停开关:DC=24V 14探针:DC=12V
第三课:机头(2)
一:机头的组成:毛刷:前后共分4个,毛刷有正反两面。正面:粗毛 天桥:内部为空,主要用作走线。 机头总线8根: 1电源线:+5V +12V +24V 6根线 连接机头后箱上的线 1芯片发送数据超时(信号线故障:关机重起) 2信号线 2芯片总线错误,机器正常工作时候突然停止。 (机头总线扎线扎紧,与机头后箱连接的接 头取出后重新安装紧) 1后床选针板(后床四个选针器的控制板和后床动作电磁铁)(电压正 常时电磁铁不跳就必须考虑此板) 反面:细毛
第三课:机头(2)
三:起底板罗拉和普通罗拉的区别 1:起底板机器后床的主罗拉右方有一个半 圆形齿轮,端面上有一圆形磁钢(图示) 磁钢
注1:在起底板橡筋纱做好后,起底板上升出现罗拉打开错误,请考虑磁钢是否装反或者 罗拉感应器是否装反(后床针板右边有罗拉开合感应器) 2:罗拉零位修正:0-150 四:针板
二:机头后箱: 2前床选针板(前床四个选针器的控制板和后床动作电磁铁)(电磁铁 横着的四块板 坏的现象:测试电磁铁点一下,出现电磁铁下来自动慢慢又上升) (从上到下) 3机头主板或机头CPU板(控制16个换色系统的电磁铁)(换色系统的 电磁铁出现坏的时候,注意不要盲目将好的与坏的对换,因为这样容易 烧坏CPU板或横着的板) 4度目电机板(控制前后床度目电机和生克马达电机)
A位 用于让选针 针角推动 H位 B位 用于让不 织压片压 下或者不 压下
用于压迫 长针
第一课:针板
3长针:它共分为上下两段,其作用是用来推动织针完成各种编织形式, 第一段上段用于推动织针完成翻针这种编织形式,第二段下段用于推动 织针完成编织、吊目、接针的编织形式。
长针上段 用于翻针
长针下段用于编 织、吊目、接针
第二课:机头(1)
1天线台:串联接法DC=24V 2警示灯:控制电压DC=24V
电压表示
3左右收线报警:DC=12V 分为两种形式:1:慈感应 2:12V接地 4摇床:摇床感应器DC=12V(摇床感应器不良有一半的概率摇床不归位) 5左右限位:DC=12V 6左右撞机开关:分为两种:1:触摸屏AC=110V 2:按键板AC=25V
1
2
第六课:针板的调试
六 机头山板与针板的间隙调试 机头在针板上分为左 中 右三个位置,塞尺选择25丝和30丝,测量前后床山板上护山和下 护山与针板的间隙。标准是:25丝塞进去比较松,30丝塞进去比较紧。 注意:左右必须从上到下塞塞尺,并且做好塞尺塞进去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以便于修改上 护山、中护山与针板的间隙。 七 翻针位间隙(前床翻针位 后床接针位,后床翻针位 前床接针位)
第二课:机头(1)
压针腿固定座:
碟山
二段度 目压片
二段度 目压片
B位
H位
A位 不织 压片 接针压片 吊目压片 接针压片
A位置:翻针、编织弹簧针所经过的路线。 H位置:吊目、接针弹簧针所经过的路线。 B位置:不编织时弹簧针所经过的路线。
第二课:机头(1)
选针 器1 电磁 铁1 电磁 铁3 电磁 铁5 度目 马达2 选针 器2 选针 电磁 器3 铁1 电磁 选针 铁3 器4
第一课:针板
1选针:作用于在编织过程中由选针器选出所需要的针,并且把弹簧针推 往进行编织时所需的位置(A位H位)位置共有3个,其中B位置是不编织 的位置。
让中护山使其归 位到选针范围
用于让选 针器压下
推弹簧针
用于让选 针推针三 角推动
用于选针 归位三角 抬起来
2弹簧针:用于压迫长针使长针形成编织和不编织的两种状态。
4 1 2 3
5
第二课:机头(1)
左 右 8 7 6 5 4 3 2 1
二:换色系统的排布以及控制线的排号 注:换色系统的电磁 铁与其本身的控制线 对号连接。
8 7 6 5 4 3
三:度目马达的接线
2 1
一个度目马达有两根线:1度目马达感应器线 2度目马达控制线
1 2 6 3 7 4 8
后 床
5
线排号 前 床
5翻针推针三角:当其工作时应低于度目三角10-15丝或与夹山相平(当中山三角工作上升
时,中山三角处于最高位,被顶起,重点注意此时翻针推针三角是处于下沉状态,但必须 有一定量的活动范围,如果没有一点活动量就不行)。 6推针三角:此三角要绝对的光滑。 7接针三角:不能有缺。 8接针电磁铁与跷跷板有:25-50丝的间隙。 9换向连杆(弹簧针清针三角):当左右活动时必须灵活(否则不出针)。 10回针三角:5 6 7针:400-500丝,12 14针:300丝。
1 2 3 4
度目马 达排号
5
6
7
8
第二课:机头(1)
控制线:对号连接
度目马达接线
后床:1-5 感应线 前床:1-1
2-6 2-2
3-7 3-3
4-8 4-4
注1:前床或者后床中其中的一个系统有10根线=6根动作电磁铁线+4根度目马达线
注2:当点击度目马达测试小方格的时候颜色由白色→红色或者由红色→白色之间互 相切换为正常。 生克电机控制线:5 四:生克 (沉降片三角) 注1: 生克感应器线:6 二号生克马达故障:前床生克 一号生克马达故障:后床生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