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德市大同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七大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花石是世界观赏石中的一朵奇葩,她主要产自扬子 江畔、风光旖旎的南京六合。雨花石以“花”为名,花而 冠雨、美丽迷人。
雨花石的孕育到形成,经过了原生形成、次生搬运和 沉积砾石层这三个复杂而漫长的阶段,也可谓是历尽沧桑 方显风流了。 雨花石,是一种天然花玛瑙,主要出产于江
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为全国最大的雨花石产地。所产雨花 石之质、形、纹、色、呈象、意境六美兼备,被誉为“天 赐国宝,中华一绝”。
“沧海桑田”的意 思
沧海桑田,可简称沧桑,出自 《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 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 田。后人以沧海桑田这种海陆的变更,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看课文,讨论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东部海底的河道、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
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
魏格纳
大胆的假想:地球上原先可能是 一整块陆地,后来被”撕裂”,才 ”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大陆漂移学说》
有关猜想的内容
看图,大陆是 如何漂移的? 大西洋和太平 洋的变化趋势 又是怎样呢?
讨论:据科学家考证,在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
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轮廓吻合,能不 能直接提出他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
为科学而献身的魏格纳
为了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他又广泛钻研了地质学 、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植物学和动物 学。当魏格纳的观点遭到不少科学家反对时,他并 不气馁,而是下决心继续研究。他率领考察队到冰 天雪地的格陵兰岛去考察,以获取大陆漂移的证据 。在1930年的第三次考察中,遭遇恶劣天气,魏格 纳不幸在零下6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为科学事业献出 了自己的生命,年仅50岁。
荷兰的围海大坝
思考:
大洲和大洋是否固定不变的呢?
大陆的轮廓有什么特点?
魏格纳简介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 理学家,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 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 难。魏格纳以倡导大陆漂移学说闻名
于世,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 恢复地球物理、地理学、气象学及地质学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断——用综合的方法 来论证大陆漂移。魏格纳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项精美的人 类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收集客观信息。在人们习惯用流行 的理论解释事实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有勇气打破旧框架 提出新理论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 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
有关猜想的内容和证据
魏格纳的精神:
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 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 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由此可见: 一种正确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 被当作错误抛弃或是被当作与宗教 对立的观点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 当作信条来接受。但无论如何,人 们至今还纪念魏格纳的,不是他生 前冷遇与死后热闹,而是他毕生寻 求真理、正视事实、勇于探索和不 惜献身的科学精神。
回 顾 “ 魏 格 纳 ” 大 陆 漂 移 学 说
海底扩张的证据
海岭两恻的岩石年龄是对 称的:越靠近海岭的岩层 年龄越轻,离海岭越远的 岩层年龄越大
红、橙、黄、绿、蓝、紫色 代表洋底年龄由新到老
大西洋海岭两恻的岩石年龄
复习
七大洲和四大洋
北美洲
北冰洋
④
欧洲 亚 洲 太
太
①
平
洋
大非洲
南西
美 洲
洋
②
①平
印
பைடு நூலகம்
度③
洋 大洋洲
洋
南极洲
朱美拉棕榈岛
朱美拉棕榈岛
朱美拉棕榈岛
据美国媒体6日报道,在14000多名工人历经5年夜以继日的 苦干加巧干后,耗资140亿美元打造的全球首个棕榈叶形状 岛屿———迪拜“朱美拉棕榈岛”第一阶段建设即将完工, 首批4000位岛民有望今年11月份入住这个号称“世界第八 大奇迹”的人工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