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精选_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调研试卷_精校完美版

合集下载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多选已在题号后注明,每题4分)1. 关于力的论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运动状态无关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运动状态有关,如加速上升的电梯中的物体所受重力增加C.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答案】A考点:重力、弹力与摩擦力。

【名师点晴】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有关;弹力的条件是相互接触,并且有相互作用,如果只是接触而没有相互作用,那也是没有弹力的,所以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产生弹力;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总是一对平衡力B.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比物体对地球的作用力大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D.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并且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它们不可能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错误;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与物体对地球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选项B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选项C正确;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并且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一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果它们是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如果不是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则不是一对相对作用力,选项D错误。

考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名师点晴】相互作用力是指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如果只是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的物体上,则它们不一定是相互作用力。

3.皮带运输机把物体匀速运往低处时,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A.与物体速度同向B.与物体速度反向C.摩擦力为零D.因不知相对运动趋势,故不能判定。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A. Drive to school.B. Repair the door.C. Post the letter.2. Why will the man go to the station on Friday?A. To see his friend off.B. To go on holiday.C. To give his friend a gift.3. What is Mike?A. A teacher.B. A writer.C. A student.4. At what time can the man see the headmaster?A. 9:30.B. 12:40.C. 11:45.5. Where is Mr. Dan at the moment?A. At Business Center.B. In his office.C. At hom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When will the man and his wife leave for Beijing?A. On Wednesday.B. On Sunday.C. On Friday.7. How will they go to the airport?A. By bus.B. By car.C. By taxi.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

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物 理 试 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一、选择题。

(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其中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项选择题)1.如图,两个小球分别被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绳悬于等高的悬点,现将细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两小球通过最低点时,两球一定有相同的A .速度B .角速度C .加速度D .机械能2.如图,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位于斜面Q 上,Q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不计一切摩擦,小物块P 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A .斜面给P 的支持力为θcos mgB .物块P 对斜面做正功C .物块P 的机械能守恒D .斜面对P 的弹力方向不垂直于接触面3.如图所示,在高度不同的两水平台阶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物体,物体间用轻弹簧相连,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在m 1左端施加水平拉力F ,使m 1、m 2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m 1下表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弹簧可能处于压缩状态B .弹簧弹力的大小为1cos m gθC .地面对m 2的支持力可能为零D .地面对m 2的摩擦力大小为F4.质量为0.3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的v ﹣t 图象,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水平拉力可能等于0.3NB .水平拉力一定等于0.1NC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等于0.1N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等于0.2N5.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2:.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 .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约为A .RB .RC .2RD .R6.将一小球从高处水平抛出,最初2s 内小球动能E k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m/s 2.根据图象信息,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是 A .小球的质量B .小球的初速度C .小球抛出时的高度D .最初2 s 内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7.如图是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一种“深穴打夯机”示意图,电动机带动两个滚轮匀速转动将夯杆从深坑提上来,当夯杆底端刚到达坑口时,两个滚轮彼此分开,将夯杆释放,夯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深坑,夯实坑底.然后两个滚轮再将夯杆压紧,夯杆被提上来,如此周而复始(夯杆被滚轮提升过程中,经历匀加速和匀速运动过程).已知两个滚轮边缘的线速度恒为v ,夯杆质量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夯杆被提上来的过程中滚轮先对它施加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后不对它施力B .若增加滚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或增加滚轮对杆的正压力可减小提杆的时间C .滚轮对夯杆做的功等于夯杆动能的增量D .一次提杆过程系统共产生热量221mv ;8.在电梯内,某人发现体重计上的示数比自己正常的体重减少了10%,则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g =10m/s 2)A .电梯以1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 .电梯以1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C .电梯以9m/s 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电梯以9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9.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在小车上放一个质量为m=8kg的物体,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6N.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以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1m/s2,随即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B.当小车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C.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D.小车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10.如图所示,水平光滑长杆上套有小物块A,细线跨过位于O点的轻质光滑定滑轮,一端连接A,另一端悬挂小物块B,物块A、B质量相等。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周练试卷(12.19,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周练试卷(12.19,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周练物理试卷(12.19)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中间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在外力作用下运动,已知F1>F2,当运动达到稳定时,弹簧的伸长量为()A. B. C.D.2.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WB.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WC.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WD.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W3.在教学楼梯口,有如图所示的0、1、2、3…K级台阶,每级台阶的长为30cm,高为15cm (g=10m/s2).某同学从第0级台阶的边缘以V0=5m/s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一切阻力),则小球将落在第几级台阶上()A.7级B.8级C.9级D.10级4.如图所示,行星A绕 O点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1,行星B绕 O点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2.某时刻AO、BO刚好垂直,从此时刻算起,经多长时间它们第一次相距最远()A.B.C.D.5.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间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逆时针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点将粮袋轻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只要μ足够大,粮袋轻放在A时可能立刻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θ+μcosθ),从A到B的时间可能等于C.无论μ和L值多大,粮袋的速度不可能超过D.要使货物尽快到达B端,传送带的速度至少6.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焦电场由电极A1、A2形成,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z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P、Q、R为一个从左侧进入聚焦电场的电子运动轨迹上的三点,则()A.电场中A2的电势高于电极A1的电势B.电场中Q点的电场强度小于R点的电场强度C.电子在P点处的动能大于Q点处的动能D.电子从P到R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它一直做正功7.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半径为R的圆,AB是一条直径,空间有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在圆上A点有一发射器,以相同的动能平行于水平面沿不同方向发射带电量为+q的小球,小球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在这些点中,经过C点的小球的动能最大.由于发射时刻不同时,小球间无相互作用.且∠α=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的方向与AC间的夹角为30°B.电场的方向与AC间的夹角为60°C.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恰能落到C点,则初动能为qERD.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恰能落到C点,则初动能为qER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圈①、②、③处可以接小灯或安培表或伏特表(均为理想电表)三种元器件,电源电动势ε、内阻 r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R2>R3>R4>r,小灯电阻R L=R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要使得路端电压最大,则应该①接小灯,②接电压表,③接电流表B.要使得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则应该①接小灯,②接电压表,③接电流表C.要使得电源总功率最大,则应该①接电流表,②接电压表,③接小灯D.要使得闭合电路中电源效率最高,则应该①接小灯,②接电流表,③接电压表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第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取一段实验纸带,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记为1、2、3、4,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小车到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v2= m/s,根据数据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0.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由静止释放后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前已经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使之水平,且选定滑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过程进行测量.(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窄遮光条的宽度d= 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2×10﹣2s,则在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滑块的瞬间速度为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若测出钩码质量为m,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的遮光条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为s,则通过比较和是否相等(用直接测出的物理量符号写出表达式,重力加速度为g)即可验证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11.某校举行托乒乓球跑步比赛,赛道为水平直道,比赛距离为s.比赛时.某同学将球置于球拍中心,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0时,再以v0做匀速直线运动跑至终点.整个过程中球一直保持在球拍中心不动.比赛中,该同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保持球拍的倾角为θ0,如图所示,设球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不计球与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1)求空气阻力大小与球速大小的比例系数k;(2)求在加速跑阶段球拍倾角θ随速度v变化的关系式;(3)整个匀速跑阶段,若该同学速度仍为v0,而球拍的倾角比θ0大了β并保持不变,不计球在球拍上的移动引起的空气阻力变化,为保证到达终点前球不从球拍上距离中心为r 的下边沿掉落,求β应满足的条件.12.如图甲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ABCD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与区域边界BC相距L处竖直放置足够大的荧光屏,荧光屏与AB延长线交于O点.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A点沿AB方向以一定的初速进入电场,恰好从BC边的中点P 飞出,不计粒子重力.(1)求粒子进入电场前的初速度的大小?(2)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电场强度使粒子恰好能从CD边的中点Q飞出,求粒子从Q点飞出时的动能?(3)现将电场分成AEFD和EBCF相同的两部分,并将EBCF向右平移一段距离x(x≤L),如图乙所示.设粒子打在荧光屏上位置与O点相距y,请求出y与x的关系?(二)选考题【物理-物理3-5】13.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E n=,其中E1为基态能量.当氢原子由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时,发出光子的频率为ν1;若氢原子由第2能级跃迁到基态,发出光子的频率为ν2,则= .14.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 A=3m,m B=2m C=2m,开始时B、C均静止,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A与B相撞后分开,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此后A与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大小.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高三(上)周练物理试卷(12.19)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中间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在外力作用下运动,已知F1>F2,当运动达到稳定时,弹簧的伸长量为()A. B. 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计算题.【分析】巧用整体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巧用隔离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解答】解:设A、B的质量为m,当运动达到稳定时,把A、B看出整体进行研究,对A、B进行受力分析得:A、B整体所受合力为F1﹣F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A、B整体的加速度a=因为A、B相对静止,所以整体的加速度也是单个物体的加速度.在对A进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A受水平向左的弹簧的拉力F拉和水平向右的拉力F1因为A、B相对静止,所以整体的加速度也是单个物体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的合力F合=ma=F1﹣F拉F拉=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的伸长量△x=故选D.【点评】整体法能减少和避开所求解量,简化解题过程.整体法和隔离法是相辅相成的.如果问题涉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隔离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2.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WB.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WC.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WD.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W【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根据功的公式W=FL分析可知,在OA段和AB段物体受到恒力的作用,并且图象的斜率表示的是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由此可以判断物体受到的拉力的大小,再由功率的公式可以判断功率的大小.【解答】解:对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 f=μF N=μmg═0.1×2×10N=2N.由图象可知,斜率表示的是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OA段的拉力为5N,AB段的拉力为2N,所以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在OA段的拉力为5N,物体做加速运动,当速度最大时,拉力的功率最大,由V=at,X=at2,a=,代入数值解得,V=3m/s,此时的最大功率为P=FV=5×3W=15W,在AB段,物体匀速运动,速度的大小为3m/s,拉力的大小为2N,所以此时的功率为P=FV=2×3W=6W,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W,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功的公式W=FL的理解,根据图象的分析,要能够从图象中得出有用的信息﹣﹣斜率表示物体受到的拉力的大小,本题很好的考查了学生读图和应用图象的能力.3.在教学楼梯口,有如图所示的0、1、2、3…K级台阶,每级台阶的长为30cm,高为15cm (g=10m/s2).某同学从第0级台阶的边缘以V0=5m/s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一切阻力),则小球将落在第几级台阶上()A.7级B.8级C.9级D.10级【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小球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结合几何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作一条连接各端点的直线,只要小球越过该直线,则小球落到台阶上;设小球落到斜线上的时间t水平:x=v0t竖直:y=gt2;且==2;解得t=0.5s相应的水平距离:x=5×0.5m=2.5m台阶数:n==8.3>8;知小球抛出后首先落到的台阶为第9级台阶.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在解题要注意只要物体突破了直线,就会落到台阶上.4.如图所示,行星A绕 O点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1,行星B绕 O点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2.某时刻AO、BO刚好垂直,从此时刻算起,经多长时间它们第一次相距最远()A.B.C.D.【考点】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两行星相距最远时,两行星应该在同一直径上.由于A的轨道半径小,所以A的角速度大,即A转得较快.当A比B多转一圈半时两行星相距最远.【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ω2rω=所以ωA>ωBA行星的周期为T1,B行星的周期为T2,所以T1=T2=两行星相距最远时,两行星应该在同一直径上.所以当A比B多转一圈半时两行星相距最远,列出等式:(+)t′=t′=,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评】解该题关键在于掌握A、B的角速度关系以及能根据转过的弧度的关系列出方程,注意AB起点不在同一位置,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间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逆时针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点将粮袋轻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只要μ足够大,粮袋轻放在A时可能立刻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θ+μcosθ),从A到B的时间可能等于C.无论μ和L值多大,粮袋的速度不可能超过D.要使货物尽快到达B端,传送带的速度至少【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粮袋放上传送带后,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最大静摩擦力小于重力的分力,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粮袋受到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继续做匀加速运动;当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的分力,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解答】解:A、不论μ如何,粮袋放上传送带,相对于传送带向后滑,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摩擦力,合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粮袋开始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当动摩擦因数足够大,则粮袋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和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则匀速运动的时间.则A到B的时间t=.故B正确.C、若粮袋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根据v2=2aL得,v=,所以无论μ和L值多大,粮袋的速度不可能超过.故C正确.D、要使货物尽快到达B端,粮袋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时间最小,根据v2=2aL得,则传送带的速度最小为v=.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粮袋在传送带上的运动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6.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焦电场由电极A1、A2形成,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z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P、Q、R为一个从左侧进入聚焦电场的电子运动轨迹上的三点,则()A.电场中A2的电势高于电极A1的电势B.电场中Q点的电场强度小于R点的电场强度C.电子在P点处的动能大于Q点处的动能D.电子从P到R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它一直做正功【考点】电势能;电场强度;电势;电功、电功率.【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沿电场线电势降低,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场线的疏密的关系;明确电子在电场中的受力特点以及电场力做功情况,从而进一步判断电势能、动能等变化情况.【解答】解:A、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因此电极A1的电势低于电极A2,故A正确;B、等势线密的地方电场线也密,因此Q点电场线比R点电场线密,故Q点的电场强度大于R点的电场强度.故B错误;C、D、电子从P至R的运动过程中,是由低电势向高电势运动时,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要能正确根据电场线、等势线的分布情况,判断电势、电势能、电场强度、电场力做功等物理量变化情况.7.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半径为R的圆,AB是一条直径,空间有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在圆上A点有一发射器,以相同的动能平行于水平面沿不同方向发射带电量为+q的小球,小球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在这些点中,经过C点的小球的动能最大.由于发射时刻不同时,小球间无相互作用.且∠α=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的方向与AC间的夹角为30°B.电场的方向与AC间的夹角为60°C.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恰能落到C点,则初动能为qERD.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恰能落到C点,则初动能为qER【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小球在匀强电场中,从A点运动到C点,根据动能定理qU AC=E k,因为到达C点时的小球的动能最大,所以U AC最大,即在圆周上找不到与C电势相等的点.所以与C点电势相等的点在过C点的切线上.再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可以画出电场线,即可确定电场的方向.小球做类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知识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况,分别相互垂直的两个上列式求解初动能.【解答】解:A、B:小球在匀强电场中,从a点运动到c点,根据动能定理qU AC=E k得因为到达C点时的小球的动能最大,所以U AC最大,则在圆周上找不到与C电势相等的点.且由A到C电场力对小球做正功.过C点作切线,则CF为等势线.过A点作CF的垂线,则该线为电场线,场强方向如图示.因为∠CAB=30°,则连接CO,∠ACO=30°,所以电场方向与AC间的夹角θ为30°;故A 正确,B错误.C、D:小球只受电场力,做类平抛运动.x=Rcos30°=v0t,y=R+Rsin30°=,由以上两式得:E k=mv02=qER;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关键考查对电场力做功公式W=qEd的理解和应用,d是沿电场方向两点间的距离.此题还要求熟练掌握功能关系和类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圈①、②、③处可以接小灯或安培表或伏特表(均为理想电表)三种元器件,电源电动势ε、内阻 r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R2>R3>R4>r,小灯电阻R L=R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要使得路端电压最大,则应该①接小灯,②接电压表,③接电流表B.要使得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则应该①接小灯,②接电压表,③接电流表C.要使得电源总功率最大,则应该①接电流表,②接电压表,③接小灯D.要使得闭合电路中电源效率最高,则应该①接小灯,②接电流表,③接电压表【考点】电功、电功率;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电源的总功率P=EI,因电动势不变,故当电流最大时,电源的总功率最大;而要增大电源的效率,应增大外阻,则根据电路的结构特点可知两位置应如何接入用电器.【解答】解:A、若①接电压表,②接小灯泡,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的电动势,电流为0,此时的路端电压最大.故A错误;B、若①接小灯泡,②接电压表,③接电流表,电流为0,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0.故B错误;C、若①接小灯泡,②接电压表,③接电流表,由电路图可知,电路中R2、R3与R4被电流表短路,灯泡L与R1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2R1,而若将①接电流表,②接电压表,③接小灯,R3与R4串联后与灯泡、R2并联,最后与R1串联;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r++R1;小于r+2R1;若将①接电流表,②接灯,③接电压表,灯泡与R3并联,再由R4串联后与R2并联,最后与R1串联;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r++R1;小于r+2R1;大于r++R1;所以①接电流表,②接电压表,③接小灯时电源总功率最大.故C正确;D、外电阻越大,电源的输出电压越大,而路端电压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由以上分析可知①接小灯泡,②接电压表,③接电流表,此时电路接通,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效率最高,故D错误;故选:C.【点评】理想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故可直接将电压表断开而研究其他电路部分;同时要注意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源总功率的区别.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第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取一段实验纸带,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记为1、2、3、4,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小车到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v2= 0.19 m/s,根据数据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0.20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分析】根据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可以求出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的某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求出小车到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为:m/s根据题意可知:△x=0.20cm,因此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x=aT2可得:故答案为:0.1,0.19,0.20.【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注意单位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10.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由静止释放后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前已经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使之水平,且选定滑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过程进行测量.(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窄遮光条的宽度d= 0.48 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2×10﹣2s,则在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滑块的瞬间速度为0.40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若测出钩码质量为m,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的遮光条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为s,则通过比较mgs 和是否相等(用直接测出的物理量符号写出表达式,重力加速度为g)即可验证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实验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1)游标卡尺的读数等于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由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滑块的加速度;(2)设遮光条前进了s,钩码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s,动能增加了:,故可以通过比较重力做功和动能的增量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解答】解:(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4mm,游标读数为0.1×8mm=0.8mm,所以最终读数为:4mm+0.8mm=4.8mm=0.48cm;数字计时器记录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由位移公式计算出物体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用该平均速度代替物体的瞬时速度,故在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滑块的瞬间速度为:故答案为:0.48;0.40.(2)即滑块上的遮光条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s,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可以通过比较mgs 和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故答案为:mgs.【点评】常用仪器的读数要掌握,这是物理实验的基础.处理实验时一定要找出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我们可以寻找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需要注意的事项.11.某校举行托乒乓球跑步比赛,赛道为水平直道,比赛距离为s.比赛时.某同学将球置于球拍中心,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0时,再以v0做匀速直线运动跑至终点.整个过程中球一直保持在球拍中心不动.比赛中,该同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保持球拍的倾角为θ0,如图所示,设球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不计球与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1)求空气阻力大小与球速大小的比例系数k;(2)求在加速跑阶段球拍倾角θ随速度v变化的关系式;(3)整个匀速跑阶段,若该同学速度仍为v0,而球拍的倾角比θ0大了β并保持不变,不计球在球拍上的移动引起的空气阻力变化,为保证到达终点前球不从球拍上距离中心为r的下边沿掉落,求β应满足的条件.【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压轴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在匀速运动阶段,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即可求解;(2)加速阶段,设球拍对球的支持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球沿球拍面下滑的加速度,当球运动的位移小于等于r时,球不从球拍上掉落,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列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在匀速运动阶段,有mgtanθ0=kv0得k=(2)加速阶段,设球拍对球的支持力为N′,有N′sinθ﹣kv=maN′cosθ=mg得tanθ=+tanθ0(3)以速度v0匀速运动时,设空气阻力与重力的合力为F,有F=球拍倾角为θ0+β时,空气阻力与重力的合力不变,设球沿球拍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有Fsinβ=ma′设匀速跑阶段所用时间为t,有t=﹣球不从球拍上掉落的条件a′t2≤r。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 理(扫描版)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 理(扫描版)

高三质检三数学(理科)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ACCADBABCDB二、填空题答案:13.25-14. [)∞+-,115.3203410x y x y --=-+=或 16.3 三、解答题答案17.【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三角恒等变换,意在考查学生的基本的运算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17.【解析】(1)C A B C A sin sin sin sin sin 222-=+,ac b c a -=+∴222 ……………………2分2221cos 222a c b ac B ac ac +-∴==-=- ………………………………………………………………4分(0,)B π∈,23B π∴= ………………………………………………………………………………5分(2)在ABD ∆中,由正弦定理:sin sin AD BDB BAD=∠31sin 12sin 423BD B BAD AD ⋅∴∠=== …………………………………………………………………7分217cos cos212sin 12168BAC BAD BAD ∴∠=∠=-∠=-⋅= …………………………………………9分22715sin 1cos 1()88BAC BAC ∴∠=-∠=-= (10)分18.【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的求法,意在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18.【解析】(1)依题,⎪⎩⎪⎨⎧=----=43)1)(311)(1(124131n m mn ,解得⎪⎩⎪⎨⎧==4121n m .………………………………………6分 (2)设该新同学在社团方面获得校本选修课学分分数为随机变量X ,则X 的值可以为0,1,2,3,4,5,6. ………………………………………………………………7分而41433221)0(=⨯⨯==X P ;41433221)1(=⨯⨯==X P ;81433121)2(=⨯⨯==X P ; 245433121413221)3(=⨯⨯+⨯⨯==X P ;121413221)4(=⨯⨯==X P ; 241413121)5(=⨯⨯==X P ;241413121)6(=⨯⨯==X P . …………………………………………10分 (每答对两个,加1分)∴X 的分布列为:X0 1 2 3 4 5 6P4141 81 245 121 241 241于是,2416241512142453812411410)(⨯+⨯+⨯+⨯+⨯+⨯+⨯=X E 1223=. …………………………12分19.【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意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算求 解能力.………………………………………………………………………………………………………11分19.【解析】(1)由已知得BD AC ⊥,CD AD =,又由CF AE =得CDCFAD AE =,故AC ∥EF ,因此HD EF ⊥,从而EF ⊥H D '.由65==AC AB ,得==BO DO 422=-AO AB .…………2分由AC ∥EF 得41==AD AE DO OH .所以1=OH ,3'==DH H D .…………………………………3分于是2'2222'1013O D OH H D ==+=+,故OH H D ⊥'.又EF H D ⊥',而H EF OH = , 所以D H '⊥平面ABCD . ……………………………………………………………………………4分(2)如图,以H 为坐标原点,HF 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H xyz -,则ABC DD'E H Oz xyF()0,0,0H ,()0,1,3--A ,()0,6,0-B ,()3,1,0C -,()0,0,3D ',(3,4,0)AB =-,()6,0,0AC =,()3,1,3AD '=.………………………………………………………………………………………6分设()111,,m x y z =是平面ABD '的法向量,则0m AB m AD ⎧⋅=⎪⎨'⋅=⎪⎩,即11111340330x y x y z -=⎧⎨++=⎩,可取()4,3,5m =- (8)分设()222,,n x y z =是平面'ACD 的法向量,则0n AC n AD ⎧⋅=⎪⎨'⋅=⎪⎩,即222260330x x y z =⎧⎨++=⎩,可取()0,3,1n =-………………………………………10分于是2557105014cos -=⨯-=⋅>=<n m n m n m,, (11)分设二面角的大小为θ,295sin 25θ=.因此二面角B D A C '--的正弦值是29525.……………12分20.【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项和,,以及数列单调性的判定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算求解能力.20.【解析】(1)当1n =时,111(1)S t S a =-+,得1a t =.……………………………………………1分当2n ≥时,由(1)n n n S t S a =-+,即(1)n n t S ta t -=-+,①∴11(1)n n t S ta t ---=-+,②①-②,得1(1)n n n t a ta ta --=-+,即1n n a ta -=,数列{}n a 的各项均不为零∴1nn a t a -=(2n ≥), ∴{}n a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是t ,∴n n a t =. ………………………………………………3分0t ≠,1t ≠∴2(1)()1n n n n t t b t t t -=+⋅-,即212121n n n n t t t b t +++-=-,……………………………4分若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则有2213b b b =⋅,而212b t =,32(21)b t t =+,423(21)b t t t =++, 故23242(21)(2)(21)t t t t t t ⎡⎤+=⋅++⎣⎦,解得12t =, ………………………………………………5分 再将12t =代入n b ,得1()2n b =,由112n n b b +=,知{}n b 为等比数列,∴12t =.……………………6分(2)由12t =,知1()2n n a =,∴14()12n n c =+,……………………………………………………7分∴11(1)224112n n T -=⨯-442n n n +=+-,………………………………………………………………9分由不等式12274nkn n T ≥-+-恒成立,得2732nn k -≥恒成立, 设272n n n d -=,由1n nd d +-11252729222n n n n n n ++---+=-=,………………………………………10分∴当4n ≤时,1n n d d +>,当4n ≥时,1n n d d +<,而4116d =,5332d =,∴45d d <, ∴3332k ≥,∴132k ≥.………………………………………………………………………………12分21.【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等基础知识, 意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算求解能力.21.【解析】(1):设(,0)F c ,由FAeOA OF 311=+,即113()c c a a a c +=-,可得2223a c c -=,又 2223a c b -==,所以21c =,因此24a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2143x y +=.………………4分(2)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0≠k ),则直线l 的方程为)2(-=x k y .设),(B B y x B ,由方程组⎪⎩⎪⎨⎧-==+)2(13422x k y y x ,消去y ,整理得0121616)34(2222=-+-+k x k x k . 解得2=x ,或346822+-=k k x ,………………………………………………………………………6分由题意得346822+-=k k x B ,从而34122+-=k k y B .由(1)知)0,1(F ,设),0(H y H , 有),1(H y FH -=,)3412,3449(222++-=k kk k BF (8)分由HF BF ⊥,得0=⋅HF BF ,所以-034123449222=+++-k ky k k H ,解得kk y H 12492-=.……………9分因此直线MH 的方程为kk x k y 124912-+-=.设),(M M y x M ,由方程组⎪⎩⎪⎨⎧-=-+-=)2(124912x k y k k x k y 消去y ,解得)1(1292022++=k k x M .……………………………………10分在MAO ∆中,||||MO MA MAO MOA ≤⇔∠≤∠,即2222)2(M M M M y x y x +≤+-,化简得1≥M x ,即1)1(1292022≥++k k ,解得46-≤k 或46≥k .……………………………………………………11分所以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46[]46,(+∞--∞ .…………………………………………12分22.【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导数与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不等式恒成立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转化与化归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算求解能力.22.【解析】(1)证明:2()cos 12x f x x =+-)0(≥x ,则x x x f sin )('-=,……………………1分设()sin x x x ϕ=-,则'()1cos x x ϕ=-, ………………………………………………………2分当0≥x 时,'()1cos 0x x ϕ=-≥,即x x x f sin )('-=为增函数,所以0)0(')('=≥f x f , ∴)(x f 在()+∞,0时为增函数,所以0)0()(=≥f x f .…………………………………………4分(2)解法一:由(1)知0≥x 时,x x ≤sin ,12cos 2+-≥x x ,所以2cos sin 122+-≥++x x x x , 设2()12xx G x e x =---,则'()1x G x e x =--, (5)分设()1x g x e x =--,则'()1x g x e =-,……………………………………………………………6分当0≥x 时'()10xg x e =-≥,所以()1xg x e x =--为增函数,所以()(0)0g x g ≥=,所以()G x 为增函数,所以()(0)0G x G ≥=,…………………………7分所以2cos sin +-≥x x e x 对任意的0≥x 恒成立.…………………………………………………8分又0≥x ,1≥a 时,x ax e e ≥,所以1≥a 时2cos sin +-≥x x e ax 对任意的0≥x 恒成立.……10分当1<a 时,设2cos sin )(-+-=x x e x h ax,则x x ae x h ax sin cos )('--=,…………………11分01)0('<-=a h ,所以存在实数00>x ,使得任意),0(0x x ∈,均有0)('<x h ,所以)(x h 在),0(0x为减函数,所以在),0(0x x ∈时0)0()(=<h x h ,所以1<a 时不符合题意.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12分(2)解法二:因为sin cos ax e x x ≥-+2等价于ln(sin cos )ax x x ≥-+2 ………………………6分设()ln(sin cos )g x ax x x =--+2,则sin cos ()sin cos x xg x a x x +'=--+2 (7)分 可求sin cos [,]sin cos x xx x +∈--+112, ………………………………………………………………9分所以当a ≥1时,()g x '≥0恒成立,()g x 在[,)+∞0是增函数,所以()()g x g ≥=00,即ln(sin cos )ax x x ≥-+2,即sin cos ax e x x ≥-+2所以a ≥1时,sin cos ax e x x ≥-+2对任意x ≥0恒成立.………………………………………10分当a <1时,一定存在x >00,满足在(,)x 00时,()g x '<0, 所以()g x 在(,)x 00是减函数,此时一定有()()g x g <=00, 即ln(sin cos )ax x x <-+2,即sin cos axe x x <-+2,不符合题意,故a <1不能满足题意,综上所述,a ≥1时,sin cos axe x x ≥-+2对任意x ≥0恒成立. (12)分选择题解析: 1.【解析】i iiz 2113+=-+=,i z 21-=∴.z 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位于第四象限.故选D. 2.【解析】2{|20}{|21}P y y y y y y =-->=><-或,若P Q R =,(2,3]P Q =,由P Q R =,(2,3]P Q =,所以13{|}Q x x =-≤≤,∴13-,是方程20x ax b ++=的两根,由根与系数关系得1335a b a b -=-+=-∴+=-,.3.【解析】命题的否定,是条件不变,结论否定,同时存量词与全称量词要互换,因此命题“*n N ∀∈, x R ∃∈,使得2n x <”的否定是“*n N ∃∈,x R ∀∈,使得2n x ≥”.故选C . 4.【解析】由已知可得2206=+a a ,又{}n a 是等差数列,所以206251a a a a +=+,∴数列的前25项和25225)(25125=⨯+=a a S ,所以数列的前25项和为25.故选C.5.【解析】(,)4P t π在sin(2)3y x π=-图象上,21342sin =⎪⎭⎫ ⎝⎛-⋅=∴ππt ,∴⎪⎭⎫ ⎝⎛21,4πP ,⎪⎭⎫ ⎝⎛-∴21,4's P π,又'P 位于函数sin 2y x =的图象上,⎥⎦⎤⎢⎣⎡⎪⎭⎫⎝⎛-∴s 42sin π212cos 22sin ==⎪⎭⎫ ⎝⎛-=s s π,322ππ+=∴k s 或32ππ-k ()Z k ∈,0>s ,6min π=∴s .故选A.6.【解析】()()221221sin 3sin 2121x x xf x x x +-=++=-+++,()()2223sin 3sin 2112xx xf x x x --=-+-=--++,且()()4f x f x +-=,所以()f x 是以点()0,2为对称中心,所以其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4m n +=.故选D.7.【解析】由()(2)f x f x =-知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当)1,(-∞∈x 时,0)()1(<'-x f x ,则'()0f x >,所以在1x <时,()f x 递增,(3)(23)(1)f f f =-=-,又11012-<<<,所以 1(1)(0)()2f f f -<<,即c a b <<.故选B .8.【解析】以C 为坐标原点,CA 边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0,1A ,()10,B ,设()y x P ,, 则⎪⎩⎪⎨⎧≤-+≥≥0100y x y x 且⎪⎭⎫ ⎝⎛-=21,1AN ,⎪⎭⎫ ⎝⎛--=21,21y x MP ,4121++-=⋅y x MP AN ,令4121++-=y x t ,结合线性规划知识,则2122-+=t x y ,当直线4121++-=y x t 经过点()0,1A 时,MP AN ⋅有最小值,将()0,1A 代入得43-=t ,当直线4121++-=y x t 经过点()10,B 时,MP AN ⋅有最大值,将()10,B 代入得43=t ,故答案为A . 9.【解析】由已知得211cos 21()cos 2log 222x f x x x +=+--2cos2log x x =-,令()0f x =,即2cos2log x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cos 2y x =和2log 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两函数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故函数()f x 的零点个数为2,故选B .x–1–2–3–41234–1–2–3–41234OO ABSS'DCO 1(第9题图) (第10题图)10.【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如图所示的四棱锥ABCD S -,设x BO =1,则()2212x x =+-,解得45=x ,∴该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2121B O OO OB R 164116251=+,所以其表面积为44142ππ==R S ,故选C. 11.【解析】因为3BD DC =BD BC 34=⇒,所以BD B E BC B E C E n n n 34+=+=D E B E n n 3431+-=,设n n mE C E A =,D E m B E m A E n n n 3431+-=∴,又因为11(32)4n n n n n E A a E B a E D +=-+, ()⎪⎩⎪⎨⎧⇒=+--=∴+ma m a n n 342331411231+=+n n a a , ∴以113(1)n n a a ++=+,又112a +=,所以数列{}1n a +表示首项为2,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所以1123n n a -+=⋅,∴1615=a ,故选D .12.【解析】对于①,若令(1,1)P ,则其“伴随点”为11(,)22P '-,而11(,)22P '-的“伴随点”为(1,1)--,而不是P ,故①错误;对于②,设曲线(,)0f x y =关于x 轴对称,则(,)0f x y -=与方程(,)0f x y =表示同一曲线,其“伴随曲线”分别为2222(,)0y xf x y x y-=++与2222(,)0y x f x y x y --=++也表示同一曲线,又曲线2222(,)0y xf x y x y -=++与曲线2222(,)0y xf x y x y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所以②正确;③设单位圆上任一点的坐标为(cos ,sin )P x x ,其“伴随点”为(sin ,cos )P x x '-仍在单位圆上,故③正确;对于④,直线b kx y +=上任一点),(y x P 的“伴随点”为'2222(,)y xP x y x y-++,∴'P 的轨迹是圆,故④错误,所以正确的为序号为②③.故选B. 填空题解析:13.【解析】5191()(),()()2222f f f f -=-=,∴59()()22f f -=111123()()222255f f a a ⇒-=⇒-+=-⇒=∴32(5)(3)(1)(1)155f a f f f ===-=-+=-14.【解析】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则dx x x S )(012-=⎰⎪⎪⎭⎫ ⎝⎛-=3233132x x 313132|10=-=,又正方形面积为1,31=∴a ,∴()⎪⎩⎪⎨⎧<≥=)31(31()31(log 3x x x x f x ))(x f ∴的值域为[)∞+-,115.【解析】 x x x f 2cos 22sin 23)(+-=',123)4(=-='πf ,则1=a ,点P 的坐标为)1,1(,若P 为切点,23x y =',曲线3y x =在点P 处切线的斜率为3,切线方程为)1(31-=-x y ,即023=--y x ;若P 不为切点,曲线3y x =的切线的切点为),(n m ,曲线3y x =的切线的斜率 23m k =,则2311m m n =--,又3m n =,则21-=m ,81-=n ,得出切线方程)21(4381+=+x y , 即0143=+-y x .∴过曲线3y x =上一点(),P a b 的切线方程为3203410x y x y --=-+=或.16.【解析】设()()()1111,,,,,y C x y A x y B x --,显然12,x x x x ≠≠.∵点,A C 在双曲线上,∴221122222211x y a b x y a b ⎧-=⎪⎪⎨⎪-=⎪⎩,两式相减得22212221y y b x x a -=-, ∴22211212BC 222111=AC y y y y y y b k k k k x x x x x x a -+-===-+- . 由()1212121222ln ln ln y k k k k k k k k =++=+, 设12t k k =, 则2ln y t t =+,∴求导得221y t t '=-+,由220t y t-'==得2t =. ∴2ln y t t =+在()2,0单调递减,在()+∞,2单调递增,∴2t =时即122k k =时2ln y t t=+取最小值,∴222b a =,∴2213b e a=+=.。

试题精选_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调研试卷Word版含答案_精校完美版

试题精选_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调研试卷Word版含答案_精校完美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个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50分)1.下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1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是由图中甲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决定的B.物质乙、丙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C.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结构2上D.结构2在有丝分裂时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遗传物质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DNA分子彻底水解后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B.大肠杆菌的DNA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C.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与它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D.若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交叉互换则往往不会导致其DNA分子结构的改变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暗反应属于吸能反应B.细胞中表达出DNA聚合酶则说明细胞已经高度分化C.同一个体的肌细胞、干细胞、神经元内基因组成相同,mRNA和tRNA种类也相同D.ATP中的“A”表示腺苷,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4.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连续观察(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A. 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B. 第二次观察前滴管中滴加的液体是清水C. 第三次观察前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以防污染镜头D. 在低倍镜下就可看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5.下列有关酶与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B.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C.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6.下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中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适宜温度更高C.温度在30℃左右时真光合作用速率最大D.若温度保持25℃,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7.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属于细胞凋亡C.细胞凋亡的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8.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的拟核区之外没有遗传物质,真核细胞核外还有遗传物质存在B.真核细胞具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而原核细胞没有任何具膜细胞器C.通常真核细胞具有更小的表面积与体积比D.二者的遗传物质均为DNA9.豌豆花的位置分为叶腋和茎顶两种,分别受T和t基因控制。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物理试题Word 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项选择题)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 .伽利略、牛顿C .伽利略、爱因斯坦D .亚里士多德、牛顿2.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B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C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其速度一定为零;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零D .物体所受的合力最大时,其速度却可以为零;物体所受的合力最小时,其速度却可以最大3.两个共点力F 1和F 2的合力大小为6 N ,则F 1和F 2的大小不可能是( )A .F 1=2 N ,F 2=9 NB .F 1=4 N ,F 2=8 NC .F 1=2N ,F 2=8 ND .F 1=2 N ,F 2=1 N4.如图所示,在拉力F 作用下,小球A 沿光滑的斜面缓慢地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拉力F 和支持力N 的大小变化是( ).A .F 增大,N 减小B .F 和N 均减小C .F 和N 均增大D .F 减小,N 不变5.如图所示,质量为M 、半径为R 、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 为球心.有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半球形容器底部O ′处,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 点.已知地面与半球形容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受到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32mgB .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mg 2C .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mgD .半球形容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32mg 6.质量均为m 的A 、B 两个小球之间系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放在光滑的台面上.A 紧靠墙壁,如图所示,今用恒力F 将B 球向左挤压弹簧,达到平衡时,突然将力F 撤去,此瞬间( ).A .A 球的加速度为F 2mB .A 球的加速度为F mC .B 球的加速度为F 2mD .B 球的加速度为F m7.如图所示为某人在医院做的心电图(部分).已知心电图中方格纸的每小格长1 mm ,做心电图的仪器卷动纸带的速度为1.5 m /min .则可以确定此人的心率为( )A .80次/ minB .70次/ minC .60次/ minD .50次/ min 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前2s 内质点的位移是2mB .在1~3S 内质点做加速度a =-2m /s 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C .在2~3s 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与1~2s内的加速度方向也相反D .在前3s 内质点的路程是2m9.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 .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0 m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 ).A .10 mB .20 mC .30 mD .60 m10.如图所示,用力F 推着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紧贴在竖直墙壁上,木块此时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力F 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墙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 )A .大小是mg -F cos θ,方向竖直向上B .大小是F cos θ-mg ,方向竖直向下C .大小是零D .上述三种情况均不对 11.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块重均为100N ,小球P 重40N ,作用在物块B的水平力F =20N ,整个系统静止,则( )A .A 和B 之间的摩擦力是20N B .B 和C 之间的摩擦力是20NC .物块C 受4个力作用D .C 与桌面间摩擦力为20N12. 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 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水平轻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考试【会员独享】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考试【会员独享】

河北正定中学高三年级第3次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人们对力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很多物理学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将下列三个代表人物按照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 .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③②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 1到达A 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x 2到达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Tx x 221+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12T x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12Txx -D.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Tx x 2312-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以初速度v 0自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 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A ,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

下图分别表示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速度v 、加速度a 、势能E P 和机械能E 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4.如图所示,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块m 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M 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过一较小②亚里士多德 ①牛顿 ③伽利略的距离,球仍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相比( ) A.木板对球的弹力增大 B.滑块对球的弹力增大 C.斜面对滑块的弹力不变 D.拉力F 减小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板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力(单位为牛顿),横坐标为时间。

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N ,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A .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B .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2s 起立C .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D .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6.将一只苹果斜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依次飞过三个完全相同的窗户1、2、3.图中曲线为苹果在空中运行的轨迹.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长B .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大C .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重力做的功最大D .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大7.如图所示为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启动过程中的速度图象,Oa 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b 段表示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加速阶段,bc 段是与ab 段相切的水平直线,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0~t 1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且功率恒定 B .t 1~t 2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功为12mv 22-12mv 21123C .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12(v 1+v 2)D .在全过程中t 1时刻的牵引力及其功率都是最大值,t 2~t 3时间内牵引力最小8.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11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后,经历3次轨道调整,进入工作轨道。

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北保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精校解析版)

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北保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精校解析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涂正确、条形码粘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 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 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 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节能变得愈加重要。

甲、乙两地采用电压U 进行远距离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输入总功率的k (0<k <1)倍。

在保持输入总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现改用5U 的电压输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输入总功率的( )倍A .25k B .5kC. 5k D .25k【答案】A【解析】设输送的电功率为P .当输送电压为U 时,在线路上损失的功率为:△P =I 2R ,I =P U ,得:△P =22P RU同理,当输送电压为5U 时,在线路上损失的功率为:△P ′=22(5)P RU 据题有:△P =kP 联立解得:△P ′=25k P ,即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输入总功率的 25k 倍. 【考点】远距离输电;电功、电功率.15.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沿同一直线运动,他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4s-6s 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前6s 内甲通过的路程更大 C.前4s 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 .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s 末相遇 【答案】B【解析】 在4s ﹣6s 内,甲、乙两物体图线的斜率相同,则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A 错误;前6s 内甲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之和较大,所以甲通过的路程更大,B 正确; 由图线所围图形的面积知前4s 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C 错误;由图线所围图形的面积知前2s 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但不确定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故不能判定二者是否相遇,D 错误;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16.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其电势能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粒子可能做直线运动B.该粒子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C .t 1、t 2两个时刻,粒子所处位置电场强度一定相同D .粒子运动轨迹上各点的电势一定相等 【答案】D【解析】粒子的电势能不变,电场力不做功,而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不可能做直线运动,故A 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可知粒子的动能不变,速度大小不变,粒子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在改变,所以速度在改变.故B 错误;粒子的电势能不变,电场力不做功,根据电场力公式W =qU 知粒子运动轨迹上各点的电势一定相等,而电场强度与电势无关,t 1、t 2两个时刻,粒子所处位置电场强度不一定相同,故C 错误,D 正确 【考点】电势能1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C 为电容器,L 为小灯泡,R 为定值电阻,闭合电键,小灯泡能正常发光。

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物理试题

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1—8题为单选;9-12为多选)1、当新的实验提供了新的视角,或有了新的观测发现时,原有的理论就会被修改,下列关于各个理论的修正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修正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取决于下落时间的长短和物体的质量B.牛顿修正了伽利略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理论,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牛顿认为开普勒第三定律是正确的,并修正了其决定因素,即32 a T是由太阳的质量和万有引力常量决定D.库伦提出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答案】C【解析】选C。

考点:物理学史【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一个质点在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B.F1>F3>F2 C.F2>F1>F3D.F3>F1>F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因为质点在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将三力首尾相连组成一封闭三角形,如图所示:根据数学知识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即得出F3>F1>F2,所以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考点:物体的平衡【名师点睛】此题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巧妙运用力的三角形法则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3、图甲中的直线为一静电场中哦电场线(方向未标出),现一不计重力的带负电粒子从电场线上的M点沿电场线运动至N点,假设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图乙描述了该粒子速度的平方随其位移的变化规律.则()A.粒子在M点所受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所受的电场力B.该电场线上的电场方向由N点指向M点C.粒子由M点向N点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D.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大于在M点的电势能【答案】B【解析】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运动学公式v2-v02=2ax,由此来理解斜率的意义.要掌握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结合电场线的方向来比较电势的高低。

(高中物理)正定第一学期高三第3次考试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正定第一学期高三第3次考试物理试题

正定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3次考试物理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物理学中,“匀变速〞意味着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假设一个物体只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那么关于该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D.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如下列图,质量为M 的木板静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M 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物块,物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粗糙。

物块m 获得初速度v 0向右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下面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假设M 固定不动,那么m 对M 的摩擦力的冲量为零,而M对m 的摩擦力做负功B .假设M 不固定,那么m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C .假设M 不固定,那么m 对M 的摩擦力做功,等于m 克服M 的摩擦力做功D .不管M 是否固定,m 与M 相互作用力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 如下列图,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楔A 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水平力F 作用在木楔A 的竖直平面上。

在力F 的推动下,木楔A 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 向上滑动,那么F 的大小为〔 〕A .[]θθμθcos )cos (sin ++g a mB .)sin (cos )sin (θμθθ+-g a m C .[])sin (cos )cos (sin θμθθμθ-++g a m D .[])sin (cos )cos (sin θμθθμθ+++g a m 4. 如下列图,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A 、B 从木块两侧同时射入木块,最终都停在木块中,这一过程中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现知道子弹A 射入深度d A 大于子弹B 射入的深度d B ,那么可判断〔 〕A .子弹在木块中运动时间t A >t BV 0 M mB .子弹入射时的初动能E kA >E kBC .子弹入射时的初速度v A <v BD .子弹质量m A <m B5. 质量相等的五个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间隔一定距离排成一直线。

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北正定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周练试题

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北正定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周练试题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物理周练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15.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A.B.2tanC.1tanθD.12tanθ16.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2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A.tanθ和H2B.⎝⎛⎭⎫v22gH-1tanθ和H2C.tanθ和H4D.⎝⎛⎭⎫v22gH-1tanθ和H417.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 点出发,初速率为v 0,沿管道MP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1,所需时间为t 1;若该小球仍由M 点以初速率v 0出发,而沿管道MQ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2,所需时间为t 2.则( )A .v 1=v 2,t 1>t 2B .v 1<v 2,t 1>t 2C .v 1=v 2,t 1<t 2D .v 1<v 2,t 1<t 218.设地球的半径为R 0,质量为m 的卫星在距地面R 0高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0,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卫星的线速度为2200R g ; B .卫星的角速度为008R g ; C .卫星的加速度为20g ; D .卫星的周期0082g R ; 19.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关于y 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 、M 、N 是y 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 。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三轮模拟练习试题(一)新人教版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三轮模拟练习试题(一)新人教版

河北正定中学三轮模拟练习试卷(一)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

第I 卷1至6页,第II 卷7至20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

第II 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 、B 、C .让小球分别由A 、B 、C 滚下,如图所示,让A 、B 、C 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x 1、x 2、x 3,小球由A 、B 、C 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 1、t 2、t 3,小球由A 、B 、C 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 1,v 2、v 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 .312222vv v == B .233222211t x t x t x =- C .312123v v v t t t == D . 1223x x x x -=-15.一辆汽车从斜坡的底部由静止开始启动爬坡,但却出现打滑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驱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B .为了到达坡顶,司机应该进一步加大油门C .为了到达坡顶,司机可以通过调整车头朝向曲折加速向上行驶D .由于出现了打滑现象,所以汽车无论怎样加速都无法到达坡顶1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A 、B 两物体用轻杆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 推B ,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下列关于轻杆的弹力的判断,正确的是A .增大A 的质量,可以增大轻杆的弹力B .增大B 的质量,可以增大轻杆的弹力C .减小θ,可以增大轻杆的弹力D .减小动摩擦因数,轻杆的弹力减小17.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电场的一簇等势面且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一个α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电场后,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实线轨迹运动,α粒子先后通过M 点和N 点。

河北正定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河北正定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物 理 试 题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6题为单选,7-12为不定项选择。

1.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谷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B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C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 后,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调节,则正确的是A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B .灯L 2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C .灯L 1变亮,电压表的示数减小D .灯L 2变亮,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加3. 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速度约为地球公转速度的7倍,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2×109倍,为了粗略估算银河系中恒星的数目,可认为银河系中所有恒星的质量都集中在银河系中心,且银河系中恒星的平均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则银河系中恒星数目约为A .109B .1011C .1013D .1015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tan37°=3/4)的斜面底端正上方h 高处平抛一物体,该物体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正好与斜面垂直,则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的大小是A .ghB .gh 3C .gh 173D .gh 171735.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 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 ,球面半径为R ,CD 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 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 、N 两点,OM =ON=2R .已知M 点的场强大小为E ,则N 点的场强大小为A .E R kq-22 B .24kqR C .24kqE R - D .24kqE R + 6. 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之间的距离d 和两板面积S 都可以调节,电容器两板与电池相连接.以Q 表示电容器的电量,E 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则 A.当S 减小、d 减小时,Q 不变、E 不变 B.当S 增大、d 不变时,Q 增大、E 增大 C.当d 减小、S 减小时,Q 增大、E 增大 D.当d 增大、S 不变时,Q 减小、E 减小7.如图所示,a ,b ,c ,d 是某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ab=cd=L ,ad=bc=2L ,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

高三年级物理学科试题参考答案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号C D B A C D A D ACD AD BCD BC答案二、实验13、【参考答案】:(1)3.0;(2分)(2)C;(2分)(3)乙同学,因为乙同学实验的结果F′的方向不与橡皮筋的伸长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只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拉力方向应和橡皮筋在一条直线上(2分)【解析】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通过0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F,据此可正确画出F1和F2的合力图示;明确实验理论值和实验值之间的关系即可正确解答;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要求两次拉橡皮筋时,要使橡皮筋产生的形变相同,即拉到同一位置。

(1)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与F1和F2共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F,标上箭头.如图所示则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3.0N.(2)A、弹簧秤应先在水平方向进行调零,故A错误;B、橡皮筋对结点0拉力与两弹簧秤对结点0的拉力F1和F2的合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0,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故C正确;D、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不变,只增大一个分力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故D错误。

故选:C(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条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与橡皮条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乙同学的实验结果存在问题,因为乙同学实验的结果F′的方向不与橡皮筋的伸长方向在同一直线上.14. 答案:(1)1.20(2分)0.933 (2分)(2)1:2 (2分)【解析】(1)刻度尺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为2.20cm-1.00cm=1.20cm;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图示图象可知,则;(2)乙、丙两位同学发现某次测量中力传感器和测力计读数相同,且通过计算得到小车加速度均为a,做实验的装置都平衡过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因此乙、丙两人实验时所用小车总质量之比为1:2;由牛顿第二定律,对砝码研究,则有,而,解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共计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选修3-4)1.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传到M 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s ,N 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 和频率f 为( )A. A = 0.5 m ,f =2.5 HzB. A = 0.5 m ,f =5 HzC. A = 1 m , f =2.5 HzD. A = 1 m ,f =5 Hz(选修3-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可能小于入射光子的频率B .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照射这种金属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C .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减小D .8234Se →8236Kr +20-1e 是重核裂变(选修3-4)2.一列沿x 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P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从该时刻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P 的速度v 和加速度a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v 变小,a 变大 B. v 变小,a 变小 C. v 变大,a 变大 D. v 变大,a 变小(选修3-5)2.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

核泄漏中的钚(Pu )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知钚的一种同位素23994Pu 的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

已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23994Pu →X +42He +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 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 . 100个23994Pu 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

C . 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 =mc 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D.衰变发出的 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面体A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 的小球B 置于斜面上,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斜面体与墙不接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则( )A .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M +m )gB .水平面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作用C . 当滑块缓慢向右移动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大D .当滑块缓慢向右移动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4.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靠近墙面竖直向上抛出,图甲是向上运动的频闪照片,图乙是下降时的频闪照片,O 是运动的最高点,甲、乙两次的闪光频率相同。

重力加速度为g ,假设小球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则可估算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 ) A .mg B .12mg C .mg 31D .110mg5.一带电粒子射入一正点电荷的电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粒子从A 运动到B ,则( )A .粒子带正电B .粒子的动能一直变大C .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D .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6. 2013年6月13日,搭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 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已知引力常量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 .由天宫一号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C .太空课堂中通过体重计测出了聂海胜的质量D .当航天员王亚平进行“天宫授课”站着不动时,她受到的合力为零7. 如图所示,a ,b ,c 是某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ab =cd =L ,a d =bc =2L ,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

已知a 点电势为20 V,b 点电势为24 V,d 点电势为12 V ,一个质子从b 点以v 0的速度射入此电场,入射方向与b c 成45°角,一段时间后经过c 点。

不计质子的重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 点电势高于a 点电势B. 电场强度的方向由b 指向d甲乙D. 质子从b 运动到c ,电场力做功为4eV8.一质量为0.6kg 的物体以2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当物体上升到某一位置时,其动能减少了18J ,机械能减少了3J 。

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g =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向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2 m /s 2B .物体向下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9m/s 2C .物体返回抛出点时的动能为40JD .物体返回抛出点时的动能为114J9.水平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以速度v 匀速运动。

某时刻在传送带上A 点处轻轻放上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体,经时间t 小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相同,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大小为x ,A 点未到右端,在这段时间内( )A .小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xB .传送带上的A 点对地的位移大小为xC .由于物体与传送带相互作用产生的热能为mv 2D .由于物体与传送带相互作用电动机要多做的功为21mv 210.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的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位移等是理想化模型B .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C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F E q=,电容C Q U = ,加速度Fa m =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D.根据速度定义式x v t ∆=∆,当t ∆非常小时, 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11.如图,一同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ABC 三个位置投掷篮球,结果都垂直击中篮框,速度分别为v 1、v 2、v 3,若篮球出手时高度相同,出手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是θ1、θ2、θ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1<v 2<v 3B. v 1>v 2>v 3C. θ1>θ2>θ3D. θ1<θ2<θ312.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2kg 的物块,物块与水平轻弹簧相连,并由一与水平方向成θ=45º角的拉力F 拉着物块,如图所示,此时物块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且水平面对物块的弹力恰好为零。

取g =10m/s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NB . 当撤去拉力F 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m/s 2,方向向左C.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m/s 2,方向向右D .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为013.在如图所示的粗糙轨道上,某小物块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速度降为零就停止运动。

假定物块经过斜面与水平面的连接处时没有动能损失,物块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用字母v 和s 分别表示物块的速率和路程,下列四个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14.如图所示,轻杆长为3L ,在杆的A 、B 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 的球A 和球B ,杆上距球A 为L 处的点O 装在光滑的水平转动轴上,外界给予系统一定的能量后,杆和球在竖直面内转动。

在转动的过程中,忽略空气的阻力。

若球B 运动到最高点时,球B 对杆恰好无作用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B转到最低点时,其速度为B v B .球BC .球B 在最高点时,杆对水平轴的作用力为1.5mgD .球B 在最高点,杆对水平轴的作用力为1.25mg二、填空题:( 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5.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实验步骤:①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G;②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在A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③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④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C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P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P离地面的高度h;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D点(未与滑轮碰撞),测量C、D间的距离s.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上作出F-G图线.(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v=________(用h、s、μ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16.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①如图(a)所示,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量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________N/m.(g取9.80 m/s2)②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b)所示;调整导轨,使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________.③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________.④重复③中的操作,得到v 与x 的关系如图 (c ).由图可知,v 与x 成________关系.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________成正比.(a ) (b ) (c )三、计算题(共38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选修3-4)17. (8分)如图乙所示,ABCD 是一直角梯形棱镜的横截面,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由O 点垂直AD 边射入。

已知棱镜的折射率,AB=BC=8cm ,OA=2cm ,∠OAB=60°。

①求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出射光线的方向。

②第一次的出射点距C cm 。

(选修3-5)17.(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木板右端靠竖直墙壁.质量为m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 0滑上木板的左端,滑到木板的右端时速 度恰好为零.求: (1)小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大小;(2)现小滑块以某一速度v 滑上木板的左端,滑到木板的右端时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 撞,然后向左运动,刚好能够滑到木板左端而不从木板上落下,试求的值.18. (13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静止着质量为M 的斜面体,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质量为m 的数为1μ,物物块放置在斜面上,斜面体与水平间的动摩擦因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已知θμtan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