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声母疑母字在绍兴方言中的读音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古声母疑母字在绍兴方言中的读音分析
本文经过对中古声母疑母字在绍兴方言中的读音进行分析考察后,发现在绍兴方言里,疑母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舌面后音[?],一类为舌面前音[?],还有一类为喉音[?],这种分化和与之相拼的古韵母的等第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标签:疑母字绍兴方言演变规律
中古《切韵》音系中疑母字在绍兴方言中的读音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将它与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的读音作比较,会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别:普通话里疑母字除极个别外,其他全部读作零声母;而在绍兴方言里,疑母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舌面后音[?],一类为舌面前音[?],还有一类为喉音[?],这种分化同与之相拼的古韵母的等第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本文主要结合王福堂先生整理的《绍兴同音字汇》,对《方言调查字表》所收的疑母字在绍兴方言中的读音进行分类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出中古声母疑母字在绍兴方言中的演变规律。
根据《方言调查字表》提供的材料,古十六摄中除通摄外,其他十五摄中都有疑母字。
下面就对疑母与这些韵摄相拼的字在绍兴方言里声母读音的分布情况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考察。
其中国际音标所注的是现代绍兴方言里声母的读音,其余声调类别、开合等均依中古音系。
A果摄疑母字与果摄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只读作舌面后音[?],且只与果摄开口呼和合口呼中的一等韵相拼。
果开一果合一
? 蛾鹅俄我饿讹卧
B假摄疑母字与假摄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只读作舌面后音[?],且只与假摄开口呼和合口呼中的二等韵相拼。
其中“雅”字比较特殊,无论文读还是白读都念作零声母。
假开二假合二
? 牙芽衙瓦
C遇摄疑母字与遇摄合口呼一等韵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读作侯音[?],与合口呼三等韵相拼读作舌面前音[?]。
其中“吴、五、午”三字有些特殊,文读读作[?],白读读作[?],在下文另作分析。
除此之外,遇摄合口呼三等韵中的“鱼”字也很特殊,文读念作[?],白读念作[?]。
遇合一
? 吴蜈吾梧五伍午误悟
遇合三:鱼遇合三:虞
? 语御愚隅虞遇寓
D蟹摄疑母字与蟹摄开口呼和合口呼的一等韵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读作舌面后音[?],与蟹摄开口呼的二等韵相拼读作喉音[?],与蟹摄开口呼的三等韵相拼读作舌面前音[?]。
其中“桅”字的声母比较特殊,有读作喉音[?],也可读作[g]。
蟹开一蟹合一
? 呆碍哎外
蟹开二蟹合一
? 涯崖桅
蟹开三
? 艺倪
E止摄疑母字与止摄开口呼的三等韵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读作舌面前音[?],与合口呼的三等韵相拼读作喉音[?]。
止开三
? 宜仪蚁谊义议疑拟沂
止合三
? 危伪微
F效摄疑母字与效摄开口呼的一二等韵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读作舌面后音[?],与开口呼的四等韵相拼读作舌面前音[?]。
效开一效开二
? 熬咬
效开四
? 尧
G流摄疑母字与流摄开口呼的一等韵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读作舌面后音
[?],与开口呼的三等韵相拼读作舌面前音[?]。
流开一
? 藕偶
流开三
? 牛
H咸摄疑母字与咸摄开口呼的二三等韵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读作舌面前音[?]。
其中咸摄开口呼三等韵中的“俨”比较特殊,声母念作[?]。
咸开二咸开三
? 严验业
I深摄疑母字与深摄开口呼的三等韵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读作舌面前音。
深开三
? 吟
J山摄疑母字与山摄开口呼的一二等韵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读作舌面后音[?],与开口呼的三四等韵以及合口呼的三等韵相拼读作舌面前音[?],与合口呼的一二等韵相拼念作喉音[?]。
山开一山开二
? 岸眼颜雁
山开三山开四山合三
? 谚孽言研砚元原源阮愿月
山合一山合二
? 玩顽
K臻摄疑母字与臻摄开口呼的三等韵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读作舌面前音[?]。
臻开三
? 银
L宕摄疑母字与宕摄开口呼的一等韵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读作舌面后音[?],与开口呼的三等韵读作舌面前音[?]。
宕开一
? 昂鄂
宕开三
? 仰虐疟
M江摄疑母字与江摄开口呼的二等韵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读作舌面后音[?]。
江开二
? 岳狱乐
N曾摄疑母字与曾摄开口呼的三等韵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读作舌面前音[?]。
曾开三
? 凝
O梗摄疑母字与梗摄开口呼的二等韵相拼在绍兴方言里声母读作舌面后音[?],与开口呼的三等韵相拼读作舌面前音[?]。
梗开二
? 硬额
梗开三
? 迎
以上是疑母字在现代绍兴方言里的详细分布情况,为了便于概况说明,本文将上述分布情况作略微调整,能更直截了当地看清疑母字经过发展演变后在绍兴方言中呈现的声母读音分类情况。
[?]:果开一,果合一,假开二,假合二,蟹开一,蟹合一,效开一,效开二,流开一,宕开一,山开一,山开二,江开二,梗开二。
[?]:遇合三,蟹开
三,止开三,效开四,流开三,咸开二,咸开三,深开三,山开三,山开四,山合三,臻开三,宕开三,曾开三,梗开三。
[?]:遇合一,蟹开二,止合三,山合一,山合二。
根据上面的分析,疑母字在绍兴方言里的读音分布情况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概况说明:
1.古十五摄所属的疑母字,除去遇摄合口呼一等韵、蟹摄开口呼二等韵、止摄合口呼三等韵、咸摄开口呼二等韵和山摄合口呼一二等韵,以及极个别的例字(如“雅、鱼、俨、桅”),其余几摄的字,依据韵母的等第不同,在绍兴方言里系统地分为两种类型:凡韵母等第为一二等的疑母字合并为一类,声母读作舌面后音[?];韵母等第为三四等的疑母字并为另一类,声母读作舌面前音[?]。
2.遇摄合口呼一等韵、蟹摄开口呼二等韵、止摄合口呼三等韵和山摄合口呼一二等韵所属的疑母字,声母在绍兴方言里读作喉音[?]。
3.蟹摄合口呼一等韵的“桅”字情况比较特殊,在作“桅杆”讲时,“桅”读作[g],其余读作[?]。
王力在《汉语语音史》里提到,[?]和[g]发音部位相同,只是发音方法不同。
[g]加鼻音就是[?][?]失鼻音就是[g],所以[g][?]可以互转。
在现代厦门话里,古疑母字多转入[g],例如“牙”[ga]。
而在绍兴方言里,古疑母字声母读作[g]的只有“桅”字一例。
《切韵》时代的疑母是牙音,王力先生将其拟音为[?]。
元代,在反映北方方言的《中原音韵》里,大部分疑母字加入了影喻母零声母的行列,少数字独立或和泥娘母合并。
在现代普通话里,通过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除极个别例字,疑母字的声母皆读作零声母,这说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疑母字已与影母合流,皆为零声母。
而在从属于吴语区太湖片的绍兴方言里,疑母字的发展呈现出与北方方言不同的演变结果。
中古时期疑母字本读作舌根音[?](据王力先生的拟音为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演变,在不同的等第条件面前,大致分化为三种读音类型,一为舌面后音[?],一为舌面前音[?],以及喉音[?]。
经过上文分析,已经探讨出出现这种分化的具体条件,因此,大致可以推断出分化是受到了韵母等第的影响。
清代音韵学家江永认为,“音韵有四等,一等为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
”用现代语音学来解释,所谓“洪大”是指发音时元音的舌位比较后比较低,所谓“细”就是指发音时元音的舌位较前比较高,也就是说三四等韵母通常有介音[i]。
舌根音[?]受到介音[i]的影响,变为舌面前音[?]。
因此,可以得出大致的规律为:在一二等韵面前,疑母字的声母继续保留[?]的读音,在三四等韵面前,疑母字的声母则分化成舌面前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出大致的分化轮廓,但涉及到具体的特例以及另一个分化结果[?],因笔者学力疏浅,还需要考证大量的资料,进行更加深入细致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王福堂.绍兴同音字汇[J].方言,2008,(2).
[3]都兴宙.中古庄知章三组声母字在西宁方言中的读音分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2).
(许婷婷浙江宁波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