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2021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岩石书》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2021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岩石书》学案
2021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岩石书》学案
教学设计1
【内容简析】
本文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岩书》的形成过程和使用方法。
激发学生热爱学习、勇于
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设计概念]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
我知道11个新单词,能写8个单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动植物转化为化石的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祖国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
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读中理解岩石书的形成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与化石形成有关的图片或物体)、挂图、生词卡。
【教学时间】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1班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播放有关化石形成的课件(或展示真实物体),并问:“你看到了什么?”2.看挂图,与老师和学生交谈:你看到化石了吗?化石是如何形成的?3.揭示主题,阅读主题,问题:阅读主题后,你有什么问题?第二,先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画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多读几遍。
2小组互读,互
相帮助纠正读音。
3.教师检查:出示生词卡片,按姓名读。
重点指导“叔叔、书、坤、炭、饶、像、层”的发音。
(平舌音、上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4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不丢字、不加字,读后思考:课文主要
讲了什么?三指导写字
你认为哪个单词最难写?你怎么写得好?在同一张桌子上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随机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册、叔、像”三个生字。
3
描一描,写一写。
4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
1.识别新单词。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二导读课文,点拨释疑
1.大声朗读课文,并用钢笔标出。
有几个自然段落。
思考:文本主要写谁的对话?
2.
自由阅读课文,找出探险队队员的叔叔说了什么,反复阅读,并谈论你从中了解到的东西。
3.小组交流:你读了什么?
4学生汇报,朗读文段,随机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好第9、11自然段,引导学
生读中了解岩石书的形成过程,感悟我们祖国的富饶、大自然的神奇。
5.你觉得怎么样?请勇敢地说出来。
把全文读三遍,总结你的感受
1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岩石书的形成过程。
2川川和磊磊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理解“这本大书”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探索自然的思想感情,懂得
如何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仔细思考,就会有新的发现。
分四个角色阅读课文
1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
2.让同伴以不同的角色朗读,并在全班以不同的角色朗读。
五、扩建和扩建
你喜欢岩石书吗?你还知道哪些特别的书?
第六,引导学生先写自己的单词,区分结构,然后重点指导写作。
七、分配
1查资料或上网查找有关动植物化石的形成过程。
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设计2
(一)出示课题,设疑激趣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用拼音多次阅读生词,准确阅读发音,通读课文。
2.读一读课文,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课文中写了几个人物,他们都是什么人,各叫什么。
3.再读读课文,给课文按自然段标上记号,说一说“岩石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叫
它“书”。
(三)读读议议
1.按名称阅读自然段落1-5。
告诉我是谁在第2-5段说了这些话,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样,在这些段落中,为什么探险队的叔叔说“岩石是一本书”。
2.指导读6―7自然段,说一说这两句话是谁说的,你怎么知道,你还读懂了什么。
3.指导学生阅读8-9段自然段落,并理解“岩石书中写了什么?”它可以与动画结合,演示和理解“这片土地沉入大海”和“地壳缓慢上升,这里变成一座山”的过程。
4.引导
阅读第10-11段,了解“我们的祖国有多富裕”。
5.阅读最后一段。
联系全文,激发学生
对地质科学的兴趣。
(4)导游朗读
1.在小组中分角色读。
2.每组将在课堂上按角色阅读比赛,看哪一组阅读得好,并对其进行评估。
评估应该以鼓励为基础。
(5)下课后完成第二个问题(六)读写指南
1.巩固生字,用卡片认读、插读、组词读;学生自主记字形。
2.写字指导。
(七)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第3题。
2.阅读“单词篮”中的单词,然后从课文中选出最喜欢的单词,写在空花上。
参考资料
化石:在地质历史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
大多是茎、叶、贝壳、骨骼等硬体部分,经过矿物质的充填等作用,形成保持其原来形状、结构或仅是印模的钙化、硅化、黄铁矿化、碳化等的生物遗体、遗物。
也有少数是由于特殊的保存条件而未改变的完整遗体,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等。
有时在岩层中还保存了古代生物活动的遗迹,如足印、爬迹、穴
遗迹等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小学教育资料
努力学习,每天进步!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