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下学期模拟考试(5月质检)试题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一中校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全卷总分值300分时限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Cl:3 Fe:56 S:32 Ba:137
一、选择题〔此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7.以下物质与其用途完全符合的有多少条
①干冰—人工降雨;②Na2CO3—制玻璃;③Fe2O3—油漆或涂料;④Al2O3—耐火材料;
⑤NaClO—消毒剂;⑥NaCl—制纯碱;⑦KAl(SO4)2—消毒、净水;
A.6 B.5 C.4 D.3
8.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以下三个。

从分类角度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③反制得的物质均为纯洁物
B.②、③均未发生氧化复原反
C.②、③均为放热反
D.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9.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200 g 63%的浓硝酸中含氧原子个数为6N A
B.50mL12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假设CH3COONa溶液中CH3COO-的数目为6N A,那么Na+的数目大于6N A 10.青蒿酸是合成青蒿素的原料,可以由香草醛合成:
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青蒿酸可以发生酯化反
B.青蒿酸环上的一氯代物有10种
C.香草醛和H2反,最多消耗H2 4 mol
D.可用FeCl3溶液或NaHCO3溶液鉴别香草醛和青蒿酸
11.常温下向10 mL 0.1mol·L-1的HR溶液中逐滴滴入0.1 mol·L-1的
NH3·H2O溶液,所得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以下图。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
B.b点溶液pH = 7说明NH4R没有水解
C.c 点溶液存在c(NH4+)>c(R-)、c(OH-)>c(H+)
D.b﹣c任意点溶液均有c(H+)·c(OH-)=K w=1.0×10-14 mol2·L-2
12.今有甲、乙、丙、丁、戊5种物质,在一条件下,它们能按以下图方式进行转化:
其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甲乙丙丁戊
A NH3O2NO H2O NO2
B Mg CO2
C MgO CO
C C H 2O CO H2 C2H5OH
D FeBr2Cl2FeCl2Br2 FeCl3
13.某同学用如以下图装置进行,分析影响反速率的因素。

时,从断开K开始,每间隔1min,交替断开或闭合K,并连续计数每1 min内从a管流出的水滴数,得到的水滴数如下表所示。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Ⅰ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B.Ⅱ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
C.反前期水滴数58 > 34、81 > 59,主要原因是Ⅱ中形成原电池加快反速率
D.反后期水滴数102 > 78,主要原因是Ⅰ溶液温度高于Ⅱ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
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6.(14分)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以下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装置,以探究潮湿的Cl2与
Na2CO3反得到的固体物质。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的离子
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试剂Y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一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的气体,其为含氯氧化物。

可以确的是C中含有的氯盐只有一种,且含有NaHCO3,现对C成分进行猜测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一:存在两种成分:NaHCO3和
__________
假设二:存在三种成分:NaHCO3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方案,进行。

请写出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

限选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试管、小烧杯。

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
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
别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向A试管中滴_____________ ①假设无明显现象,证明固体中不含碳酸钠;②
假设溶液变浑浊,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

步骤3:向B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 假设溶液变浑浊,结合步骤2中的①,那么假
设一成立;结合步骤2中的②,那么假设二成
立。

〔4〕①假设假设一成立:己知C中有0.1 mol Cl2参加反。

可推知C中反的化学方程式
II (闭合K)1 min水滴数58 81 112 139 (78)
I (断开K)1 min水滴数34 59 86 117 (102)
为。

②假设假设二成立:请设计最正确方案,测C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27.〔15分〕一种以黄铜矿和硫磺为原料制取铜和其他产物的工艺,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

其主要流程如下:
注:反Ⅱ的离子方程式为Cu2+ + CuS + 4Cl- =2[CuCl2]-+S ↓
请答复以下问题:
〔1〕反Ⅰ的产物为〔填化学式〕。

〔2〕反Ⅲ的离子方程式
为。

〔3〕一温度下,在反Ⅲ所得的溶液中参加稀硫酸,可以析出硫酸铜晶体,其可能的原因是。

〔4〕炼钢时为了降低含碳量,可将铁红投入熔融的生,该过程中主要反的化学方程式是。

〔5〕写出能证明SO2具有氧化性且现象明显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可以用NaOH溶液或氨水吸收过量的SO2,分别生成NaHSO3、NH4HSO3,其水溶液均呈酸性,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两种水溶液中c(SO32-)较小的
是。

〔6〕某硫酸厂为测反Ⅳ所得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取280mL〔已折算成状况〕气体样品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后,用浓度为0.02000 mol•L-1的K2Cr2O7溶液滴至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25.00 mL 。

:Cr2O72-+ Fe2++ H+→ Cr3+ + Fe3++ H
2O〔未配平〕反Ⅳ所得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
为。

28.〔14分〕甲醇是21用最广泛的清洁燃料之一,也是农药、医药的重要原料。

请答复以下问题:
〔1〕,CH3OH(l)+
3
2
O2(g)===CO2(g)+2H2O(l) ΔH=-72 kJ·mol-1 H2(g)+
1
2
O2(g)===H2O(l) ΔH=-28 kJ·mol-1
那么以下表示工业上以CO2(g)、H2(g)为原料合成该甲醇反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选项是〔填字母代号〕。

〔2〕CO和H2反也能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ΔH=-90.1 kJ·mol-1。

在250℃下,将一量的CO和H2投入10 L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mol·L-1〕变化如下表所示〔前6 min没有改变条件〕:
2 min 4 min 6 min 8 min ……
CO 0.07 0.06 0.06 0.05 ……
H2x 0.12 0.12 0.2 ……
CH3OH 0.03 0.04 0.04 0.05 ……
①x=。

②假设6~8 min时只改变了一个条件,那么改变的条件
是,第8 min时,该反是否到达平衡状态?〔填“是〞或“不是〞〕。

③假设容器容积不变,以下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
是(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别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1 mol CO和3 mol H2
〔3〕某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原理,设计如
右图所示的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为;
②该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______极移动。

36.【化学--2:化学与技术】〔共1小题,总分值15分〕
海洋是巨大的宝库,下面是对海洋的利用两个工艺流程
(一)以下图是工业海水的某工艺流程。

〔1〕电解饱和食盐水常用离子膜电解槽和隔膜电解槽,离子膜和隔膜均允许通过的分子或离子是_______________;电解槽中的阳极材料为________。

〔2〕本工艺流程中先后制得Br2、CaSO4和Mg(OH)2,能否按 Br2、Mg(OH)2、CaSO4顺序制备?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溴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得多,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故可用于萃取溴,但在上述工艺中却不用四氯化碳,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工业上用活性炭吸附海带提碘后废水中的I-制取I2,其流程如以下图:
(4)向废水中参加NaNO2并调节pH < 4,写出此反的离子方程
式:。

(5)写出该过程参加HCl调节pH发生的反的离子方程式:
(6)工业上虚线框内流程还可用如图操作代替,试评价图中替代流程……
枯燥高温I2的优点: (写出一条即可)。

37.【化学——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物质的结构决物质的性质。

请答复以下涉及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问题:
〔1〕第2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处于B与N之间的元素有_________种。

〔2〕某元素位于第4周期Ⅷ族,其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基态碳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那么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3〕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可用于催化乙炔聚合,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以下图),a位置上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另一种的化学式
为。

〔4〕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

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

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

它们的晶体结构如下图。

①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选
项是(填序号);
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
所以硬度大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
质地软
c.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
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②六方相氮化硼晶体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其原因是。

〔5〕碳化硅的结构与石类似,其硬度仅次于石,具有
较强的耐磨性能。

碳化硅晶胞结构中每个碳原子周围与其
距离最近的硅原子有___________个,与碳原子距离最近的
碳原子有__________个。

碳化硅晶胞边长为a pm,碳化硅
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38.[化学——5:有机化学根底]
有机物G是合成某种耐热聚合物的单体,其合成方法如下:
:R1COOR2 + R3OH RCOOR3 + R2OH
〔1〕根据系统命名法,A的名称为。

〔2〕上述流程中的取代反除②、③外还有〔填序号〕。

第⑤步反中,可使用含有18O的F,将之与C反,并检测产物中18O的分布情况,从而推断反机理,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3〕化合物E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共有多个吸收峰,各峰的峰面积比为。

〔4〕按以下合成路线可得到F的同分异构体H,那么可鉴别H与F的试剂是。

〔5〕C与足量NaOH溶液反的化学方程式
为。

〔6〕J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其具有如下性质。

符合要求的有机物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 能与NaOH溶液反,且1mol J完全反消耗4mol NaOH
② 能发生银镜反,且1mol J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生成4mol Ag
③ 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化学: 26.〔14分〕
〔1〕4H +
+2Cl - +MnO 2=Mn 2+
+Cl 2↑+2H 2O (2分) 〔2〕饱和食盐水 〔2分〕
〔3〕NaCl ; NaCl 、Na 2CO 3 ;BaCl 2溶液;AgNO 3溶液和稀硝酸 〔1分×6=6分〕
〔4〕①2Cl 2+ 2Na 2CO 3 + H 2O =2 NaHCO 3 + 2NaCl+ Cl 2O (2分)
②用NaHCO 3的热不稳性测量:在加热前,称量C 的质量为m 1g ,用酒精灯加热
到恒重时质量为m 2g,计算%10031)
(841
21⨯-=m m m w 。

(2分)
27〔15分〕
〔1〕FeS 2、CuS 〔各1分,共2分〕
〔2〕4CuCl 2-
+ O 2 + 4H +
= 4Cu 2+
+ 8Cl -
+ 2H 2O 〔2分〕 〔3〕①该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铜,② 参加硫酸,有利于析出硫
酸铜晶体 〔2分〕 〔4〕3C + Fe 2O 3
2Fe + 3CO↑〔2分〕
〔5〕SO 2 + 2H 2S =3S↓ + 2H 2O 〔2分〕 NH 4HSO 3 〔2分〕 〔6〕12.00% 〔3分〕 28〔14分〕〔1〕a 〔2分〕 〔2〕① 0.14〔2分〕
②充入一量 H 2〔2分〕 不是〔2分〕 ③ BD 〔2分〕
〔3〕① CH 3OH -6e -
+8OH -
=CO 32-
+6H 2O 〔2分〕
② 负〔2分〕 36.
(一)〔1〕阳离子〔或Na +
、H +
〕〔2分〕 石墨〔或其他合理答案〕 〔2分〕 〔2〕不能〔1分〕如果先沉淀Mg(OH)2,那么沉淀中会夹杂CaSO 4沉淀,产品不纯(合理答案均计分)〔2分〕
〔3〕四氯化碳萃取法工艺复杂、设备大;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合理答案均计分) 〔2分〕
(二) 〔4〕2NO 2-
+ 4H +
+ 2I -
= 2NO↑ + I 2 + 2H 2O 〔2分〕
〔5〕H +
+ OH -
= H 2O IO 3- + 5I -
+ 6H +
= 3I 2 + 3H 2O 〔各1分,共2分〕 〔6〕减少化学药品的投入量,使本钱大大降低(或生产环节减少、或药品对设备无腐蚀性合理即可)(2分)〕
37. 〔共15分〕
〔1〕3〔2分〕〔2〕3d 8
4s 2
〔1分〕〔3〕sp 3
〔2分〕 K 2CuCl 3〔2分〕
〔4〕 ①bc〔22分〕
〔5〕4〔1分〕 12〔1分〕 1.6×1032
N A ·a 3〔2分〕
38.[化学—5:有机化学根底]〔15分〕 〔1〕1, 3 - 二甲苯〔2分〕
〔2〕④、⑤〔2分〕 同位素示踪法〔2分〕 〔3〕 2:2:2:1〔2分〕 〔4〕 FeCl 3
〔3分〕〔6〕6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