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卵泡刺激素(FSH)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卵泡刺激素(FSH)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促)卵泡激素(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成分为糖蛋白,主要作用为促进卵泡成熟。

促卵泡激素可促进卵泡颗粒层细胞增生分化,并促进整个卵巢长大。

而其作用于睾丸曲细精管则可促进精子形成。

促卵泡激素在人体内呈脉冲式分泌,女性随月经周期而改变。

检测血清中促卵泡激素(一文解读I抗缪勒氏管激素(AMH)的8大临床应用)对了解垂体内分泌功能,间接了解下丘脑及卵巢的功能状态、预测排卵时间、不孕和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1检测方法
FSH检测一般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HI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1IA)法。

1.1 C11A法
1.1.1 原理
采用连续两步酶免法("夹心法")测定。

将样本和包被有山羊抗小鼠-小鼠抗人FSH 复合物的顺磁性微粒和含蛋白质的"TRIS"缓冲液添加至反应管中。

样本中FSH首先与固相上固定的小鼠抗人FSH抗体相结合。

结合在固相上的复合物置于磁场内
被吸附住,而未结合的物质被冲洗除去。

随后,添加标记了碱性磷酸酶(A1P)(A1P.1DH异常翻倍升高,原因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山羊抗人FSH抗体,它与之前结合在微粒上的FSH相结合。

进行第二次分离与清洗,除去未结合的物质。

将化学发光底物添加到反应管中,它在A1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的临床意义)的作用下迅速发光,所产生光的量与样本中FSH的浓度成正比,通过多点校准曲线确定样本中FSH的量。

试剂与操作方法参照试剂说明书。

1.1.2 注意事项
1.1
2.1 标本类型及稳定性: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作为检测样本。

样本在2~8可保存14小时;在-20。

C可保存6个月,避免反复冻融。

1.1
2.2 结果报告:在介于检测下限和最高定标品值之间的分析范围内,可进行样本的定量测定。

若样本含量低于测定下限,以小于该值表示结果;若样本含量高于最高定标品值,则以大于该值表示结果。

或者也可将样本与"S0”定标品等体积稀释或用配套试剂中的样品稀释液稀释后重新测定。

1.1.
2.3干扰因素:应注意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的嗜异性抗体、进行雌激素治疗以及某些化学药物、生物物质会影响FSH的测定结果;妊娠时血中升高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也会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1.2. EC1IA法
1.2.1 原理
为双抗体夹心法。

待测样本、生物素连接的FSH-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钉复合体标记的FSH-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一起孵育,形成一"三明治"样抗原-抗体复合物。

添加包被了链霉亲和素的磁珠微粒进行孵育,通过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的作用使复合物与磁珠结合。

将反应液吸人测量池中,通过电磁作用将磁珠吸附在电极表面。

未与磁珠结合的物质被去除。

电极加压后使复合物产生光信号,通过光电信增器测量发光强度。

由分析仪的定标曲线得至IJFSH的测定结果。

试剂与操作方法参照试剂说明书。

1.2.2 注意事项
1.2.2.1 标本稳定性:样本在2~8。

C可保存14小时;在-20。

C可保存6个月,避免反复冻融。

将冷藏的试剂和样本在室温中平衡至20~25o C,避免过度振荡产生泡沫影响测定。

1.2.2.2 定标:批号不同的试剂必须进行定标,每批试剂应分别制作标准曲线。

同一批号试剂如超过定标稳定时间,应重新定标。

1.2.2.3 干扰因素:对于接受高剂量生物素治疗的患者(>5mg∕d),必须在末次生物素治疗8小时后采集样本。

少数病例中极高浓度的待测物特异性抗体、链霉亲和素或钉抗体会影响测定结果。

2参考区间(略)
3临床意义
3.1. FSH浓度的测定可以用来说明下丘脑-垂体-卵巢系统的功能障碍。

3.2FSH升高见于:
①原发性卵巢功能低下、卵巢排卵障碍;
②早期腺垂体机能亢进、完全性性早熟、原发性不孕、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
③男性不育症、睾丸精原细胞癌、原发或继发性闭经、溢乳闭经;
④垂体FSH瘤,异位激素分泌综合症、TUmer综合症。

3.2. FSH降低见于:
①垂体性或下丘脑性性腺功能减退、腺垂体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
②孕酶及雌激素治疗。

3.3. 一般通过测定人体1H(促黄体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和FSH的水平判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如对月经周期、生育及诸如早发性卵巢衰竭、绝经、排卵紊乱和垂体衰竭等青春期发育异常现象进行检查。

血中二者均增高的疾病有: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卵巢功能早衰、性腺发育不全、精细管发育不全、完全性性早熟等。

血中二者水平均降低的疾病一般由下丘脑-垂体病变所致包括垂体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不完全性性早熟等。

3.4. FSH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卵泡期的水平一般高于黄体期的水平月经周期中测定血或尿中的FSH和1H峰,可准确判断排卵期,从而确定受精的最适时间,排卵前可见明显FSH峰,帮助卵巢内窦卵泡群的募集,对优势卵泡的选择和非优势卵泡的闭锁退化进行调节,为排卵及黄素化做准备。

同时测定FSH的变化有助于鉴别闭经是在卵巢、垂体或下丘脑水平。

3.5. 通过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1HRH)观察1H和FSH的浓度变化,能动
态地测定垂体1H的储备功能。

反应减弱或无反应的疾病有:垂体病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继发性闭经等。

反应正常或延迟的疾病有下丘脑功能紊乱等。

反应增高的疾病有原发性性功能低下及性早熟征等。

3.6. 男性患无精症时FSH水平会很低。

在男性其他系统疾病时,血睾酮降低,不伴有FSH增高才是示严重疾病时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受抑。

参考文献⑴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胡成进,陈英剑,公衍文检验结果临床解读(第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