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以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科技的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基础。

二、教材编排
本册30篇课文,其中,讲读课文有18篇,自读课文有12篇,课文编排以积累运用为训练核心,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要求
1、通过本册课文的教学,学生了解祖国山河之美,启发怎样做人,怎样对待生活。

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增长见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有童年多姿多彩的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了解在苦海中生活的人物,领悟人生的哲理;初步接触、了解文言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100个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3、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复述课文讲的故事。

教学进度
第1、2周----------------------------------------------------第一单元第3、4周-----------------------------------------------------第二单元第5、6周-----------------------------------------------------第三单元第7、8周-----------------------------------------------------第四单元第9周------------------------------------------------期中复习、考试第10、11周--------------------------------------------------第五单元第12、13周--------------------------------------------------第六单元第14、15周-------------------------------------------------第七单元
第16、17周-------------------------------------------------第八单元
第18、19周------------------------------------------------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欣赏阅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了解我国古代建筑——楼阁在艺术与技术两方面具有的独特的成就,领略中国名楼的魅力。

2.通过搜集、阅读名楼资料及相关诗文,领略登高远眺、极目无穷之妙,树立豪迈进取的人生之志,领悟寓意深邃的处世哲理。

3.通过阅读有关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的内容,理解历史文化名楼承载的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历史文化名楼承载的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课时安排:10
1 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风采、荡涤、尘埃、灌溉、磅礴”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朗诵诗句,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教学方法:
1.通过学生搜集长江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长江。

2.扫清字词障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谈收获和感受。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赞美长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长江,体会它无穷的力量和无私的母亲情怀,感受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重难点分析:
l 课文中有几个词是关键词,例如“磅礴”“灌溉”等比较难写,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留意这些字词,并能通过查字词典理解字词的意思,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l 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教师应充分地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等多种形式进行美读,并及时指导背诵,由此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课型:新授课
教学用具:
课件、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板书设计长江之歌
结构:总————分
教学反思:
2五彩池
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认读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3.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感悟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观看五彩池图片,整体感知五彩池。

2.紧抓“五彩池的神奇”,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悟五彩池的美。

3.合作探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

4.充当小导游,为五彩池写一段广告语。

重难点分析:
l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读、划、说、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媒体辅助给学生充分创设的语言情景,从而体会到五彩池的景色美、文字美。

l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彩池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课前与科学老师协商让学生做三棱镜折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七色光现象;课中引导学生回忆三棱镜折射试验,合作、探究池水颜色不同的成因,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课件、学生做“三棱镜试验”。

类型:新授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板书设计:
水池/池水/原因/周围景色
教学反思:
3*七月的天山
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

2.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
1.交流搜集的资料,初步感知天山的美丽。

2.围绕“七月的天山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交流,感受天山的魅力。

3.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及方法。

4.摘抄文中的优美语句作为积累。

重难点分析:
l 略读课文需要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感受七月天山的美景。

l 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如何把天山之夏的景色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并以此来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确切的比喻,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用具:
课件、学生借助工具书预习课文以及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类型:新授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板书设计: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天山深处
教学反思:
4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
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江南水乡绍兴的水、船、桥、人之间和谐的美,激发学生心中的美好感情。

3.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展现文中描写的情境,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和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
1.通过背景资料的引入,学生体会船、桥与当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么关系。

2.通过朗读与分析,让学生了解绍兴的桥、船各有哪些特点。

3.通过提问与讨论,引导学生对文中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展现文中描写的情境,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和文章的语言特点。

重难点分析:
通过背景资料的引入、朗读与分析、提问与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文中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江南水乡绍兴的水、船、桥、人之间和谐的美,激发学生心中的美好感情。

教学用具:课件、查找水乡资料
教学类型:新授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板书设计:船——享受。

桥——多。

孩子——快乐。

教学反思:
5*山海关
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领略山海关的雄伟险要,感受山海关“伟大的体魄”与“忠贞的灵魂”,激发爱国的情感。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2.交流感悟,领略山海关的雄伟险要。

重难点分析: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从“伟大的体魄”与“忠贞的灵魂”两方面对山海关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结合课文的重点词、句、段,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以及感受作者对山海关的赞美之情。

课型:新授课
教学用具:
课件、查阅山海关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板书设计:山海关——位置/所想/所感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本单元20个生字,正确美观的书写24个字。

2、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珍惜亲情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2、由具体事件感受任务品质,体会人物美好心灵。

课时安排:10课时
6穷人
目的要求:
1.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在生活极度贫穷的情况下,依然具有勤劳、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同时感悟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

3.品读文中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揣摩、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勾画批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式,品读文中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揣摩、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并进行续写,从而升华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桑娜和渔夫在生活极度贫穷的情况下,依然具有勤劳、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同时感悟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

重难点分析:
l 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是本文重点。

主要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本文重点。

l 展开想象,续编《穷人》这个故事是难点。

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从而突破难点。

课型:新授课
教学用具:
课件、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阅作者及时代背景的资料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板书设计: 6、穷人
桑娜渔夫
非这样做不可皱起眉揍我一顿也好脸变的严肃
总能熬过去
(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
善良
教学反思:
7最美好的礼物
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认读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

教学方法:
1.谈话导入,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的道理。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

3.研读课文,体会保罗和小男孩的内心,感受快乐的真谛。

4.拓展延伸,进一步感悟“给予是快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乐于奉献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是本文重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课型:新授课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板书设计:最美好的礼物
一辆新车
保罗小男孩
惊讶了不是获得而是给予
又错了不是炫耀而是关爱
给予比接受真的更令人快乐
教学反思:
8*有月亮的晚上
教学目的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教学方法:
1.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月夜相约——踏月上学——教室伴读——高歌散学。

2.围绕中心句“有月亮的晚上,真美”,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3.学生搜集相关内容的作品,从而丰富课外知识,也加深了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山村生活的恬淡幽静和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重难点分析:
理解课文内容,细细品味平凡生活中蕴涵的真味;能感受那宁静幽美的月夜,在师生相守相伴和相望中,所蕴藏的浓浓师生情是本文的重难点。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自由交流,自主感悟中突破本文重难点。

课型:新授课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板书设计:
有月亮的晚上,真美!-----景美情美教学反思:
9*成全一棵树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2.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情感。

3.理解“成全”的内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同时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教学方法:
1.熟读课文,理清思路线索。

2.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线索,揣摩文章主旨是本文重难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分析、讨论从而突破本文重难点。

课型:新授课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板书设计:成全一棵树
母亲,孩子成全爱
教学反思:
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下列词语:追悼、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

2.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方法: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品质。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品质。

重难点分析: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是本文的重难点,主要通过联系上下文,引入时代背景的介绍来突破重难点。

课型:新授课
教学用具:
课件、学生课前预习并收集有关鲁迅的生平与事迹。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板书设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受爱戴: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本单元11个生字,正确美观的书写24个生字。

2、领会文章主旨,培养坚强、执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生动的表达,积累优美词句。

课时安排:10课时
11 心的翅膀
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认读3个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神秘兮兮、哑然失笑、大喜过望、绞尽脑汁、心急如焚”等词语的意思。

4.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身份和经历的人对于故事的不同续编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
1.通过读文,了解先生、同事、学生们的续编情况以及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2.引导学生续编故事,放飞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本文中包含多个含有“然”字的成语,可以抓住相关契机,引导学生理解识记。

根据相关的教学契机,引入关于想象力的名人名言。

本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文本内容的理解较容易达成,所以,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实际,发表对同一个故事出现不同的续编情况的原因的分析是理解的重点。

而对于想象力的珍视和根据故事进行想象力的训练也是尤为重要的。

课型:新授课
教学用具:
课件、关于想象力的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板书设计:同一个故事:张开心的翅膀,别让成长扼杀了想象力。

教学反思:
12百合花开
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认读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八至第十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环境的恶劣,世事的艰辛,以及误解、嘲讽、讥笑、鄙夷等都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遭遇,更应该懂得顽强、坚韧、执著才能战胜风雨,迎来彩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