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2019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二古诗阅读之品味语言体悟情感学案含答案_15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古诗阅读之品尝语言体悟感情
一【学习目标】
1、品尝古诗中字句的精妙
2、体悟古诗中包含的感情
(三)品尝语言
二、【知识梳理】
赏析精巧词句
1、炼字(品尝词语)
2、炼句(赏析句子)
三、【方法点拨】
(一)品尝词语
【知识梳理】
1、解说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2、关注修辞等表现手法
3、联合全句内容进行剖析该词写了什么内容(如:光景+特点、人物+形象)
4、联合全诗(全词)进行赏析,说出表现了作者如何的感情
【典型例题 1】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幸亏哪里?
(二)品尝句子
【知识梳理】
1、找到赏析的切入点(关注修辞等表现手法;关注富裕表现力的词)
2、指出诗句描绘的对象和成效
3、说说作者的感情(真理)
【典型例题 2】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哪处达 ? 归雁洛阳边。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古人评论为“形容光景,妙绝千古”,你以为它“妙”在哪处?
四、【稳固练习】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请你说说“惜”字或“爱”字妙处。

2、诗的三、四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向来为人们所推崇,原由是什么?请作简要剖析。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古人以为,“看”字看似平时,实质上特别传神,它能真实表露出抒怀主人公的形象。

你赞同这类说法吗?为何?赏析整首诗歌
五、【知识梳理】
赏析整首诗歌
1、作品风格
2、表现手法
作品风格
(1)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4)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⑹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
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但是泣下”。

表现手法
(一)表达方式
1、抒怀
同是天涯堕落人,相遇何须曾认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描绘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3、写景:
听觉角度:
⑴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⑵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视觉角度:
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泊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绘技巧:
【典型例题 3】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不时舞,自在娇莺恰好啼。

归园田居
陶渊明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你感觉上边两首诗歌运用了如何的描绘技巧?
4、修辞手法
【典型例题 4】
⑴“远望洞庭山川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⑶“鹤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你感觉上边几首诗歌运用了如何的修辞手法?
(二)表现手法
【典型例题】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刀。

”(贺知章《咏柳》)
3、“钓罢回来不系船,江春月落正堪眠。

即使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的《江春即事》)
4、“本以高难饱,白费恨费声” (李商隐的《蝉》)
你感觉上边几首诗歌运用了如何的表现手法?
(四)体悟感情
一、【方法点拨】
密码 1 诗词题目
密码 2 作家风格
密码 3 文下说明
密码 4 意象内涵
二、【典型例题 5】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穷,沾襟比散丝。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感情?
【典型例题 6】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细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公元765 年,杜甫出于无奈走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这首
诗。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情怀?
三、【稳固练习】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把日渐斜。

不是花中独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爱菊花的原由是什么?这首诗寄望了诗人如何的感情?
山居秋暝
[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任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领会作者抒发的感情是什么?
品尝语言体悟感情答案
【典型例题 1】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正确地描述了秦淮河上一副迷茫、冷寂的画
面。

表露了诗人伤感的情绪。

【典型例题 2】
作者把“日”与“春”作为重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描绘了时序交替中的光景,示意着光阴的流逝,急忙不行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稳固练习】
《小池》
1、一个“惜”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化无情为有情,写出了泉眼对涓滴的
爱惜之情;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写出了绿树对这晴柔的风光的
喜爱之情。

2、这两句诗写得极富生活情味。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顾,
传神地描述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形,表露出诗人对初夏风景的喜爱
之情。

《南浦别》
“看”,在诗中指回望。

离人孤单地走了,还屡次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哀肠百转。

此字让我们忧如看到抒怀主人公泪眼模糊,想看又不
敢看的形象。

只一“看”字,就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离其他辛酸。

【典型例
题 3】
杜甫的诗歌运用了工笔(指对事物着重细部,进行精雕细琢、重彩浓墨
的描述);陶渊明的诗歌运用了白描(指以简短、朴素的语言,最精练的
笔墨粗线条勾画,不加衬托,描绘出鲜亮生动的形象)。

【典型例题 4】比喻、借代、夸张
【方法梳理】
1、衬托衬着 2 、联想一想象 3 、以小见大 4、比兴手法
【典型例题 5】
分别时恋恋不舍的感情。

【典型例题 6】
抒发了诗人孤单、悲凉的感情。

【稳固练习】
《菊花》
诗人为何这样入迷地独爱菊花呢?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由:
“不是花中独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零的,
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


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爱惜。

诗人从菊花在四时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由,表达了诗人特别的
爱菊之情。

这此中自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尔后凋的坚贞品行的赞叹。

《山居秋暝》
表达作者对寂静纯朴生活的热爱、对浑浊政界的憎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